————從深圳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看設計師楊丕恆如何順應城市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20年,作為深圳東部的核心地段坪山新區,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酒店?
這不僅僅是薦設君對楊丕恆的訪問,更是楊丕恆在設計之處,就開始思考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華僑城對這塊地的規劃。自2019年來,華僑城集團投資50個億,在坪山打造國際低碳城。據深圳華僑城城投低碳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低碳樂城」項目投入近1億元,以四星級精品酒店的功能標準來完善項目方案設計,打造第一個低碳、生態、高端、功能完善的配套項目。「
低碳城這個定位,無論是作為大灣區的關鍵位置,還是深汕合作區的角度而言,都是高屋建瓴的。
深圳廣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院六分院副院長楊丕恆正是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獨特的方案獲得華僑城集團的認可,被委託設計深圳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在低碳城這個特定的空間之上,加上了時間這一重要維度,而且敢於放眼未來20年。
一、低碳環保可持續的定位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是舊改建築,相當於在別人的底稿上畫畫,其難度可想而知。
在解決了很多原建築與酒店功能不符的結構之後,楊丕恆始終貫穿的,是大量使用可循環利用的金屬材料以及環保地板、牆材、牆飾等材料,將原空間中層高有限,柱網密集的不利因素化弊為利,完美詮釋以低碳為主,商務、時尚、休閒為輔的概念。
一層大堂將酒店接待、大堂吧、書屋的功能融為一體是本案的設計亮點。大堂區域寬敞明亮,恢宏大氣,由水吧檯與半通透書架引導至大堂吧與書吧。書吧將原有建築的柱子和書架融為一體、排列組合,形成更有趣味的小組團。在材質上將廢舊的鐵皮附著其表面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和表面粗糙的木紋形成對比。書吧的面積有限,因此將書吧拓展設計成玻璃小屋,這樣室內跟室外就有了進一步融入。
二、給品牌以細節
緊扣華僑城的「旅行文化」,老式自行車、傳統電話亭、神秘的寶箱、帶有華僑城產業圖案的浮雕掛件等等... 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立面都是精心設計,甚至能夠成為網紅打卡點。室內多處留有天然植物,與書吧北面的酒店配套園林呼應,也在時刻提醒著人們綠色環保概念。
接待處後方為電梯間,牆壁與地板為同樣的大理石紋路,簡單大氣,印有華僑城歷史記憶的燈箱懸浮於上方,向等電梯的人們講述過去的故事。
客房的空間色調以木色為主,簡潔明朗。亮眼的藍色加以點綴,使整個空間充滿活力,並變得有趣。作為床頭櫃的藍色寶箱,與酒店大堂的寶箱桌子呼應,完成了整體空間的統一,並與華僑城的「旅遊文化」時刻關聯。
三、給時間以故事
楊丕恆採用了LDK型方案,即以L(起居室)、D(餐廳)、K(廚房)為住宅的基本要素,在極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室內設計、智能科技和可變家具等元素,結合社區公共配套和物業服務,實現舒適、時尚、便捷的居住感受。這種類型的住宅通過標準化構件的設計和推行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降低了造價,使大量生產和普及推廣成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住宅緊缺問題。
未來辦公設計朝著智能化、數位化、生態化、人性化 的方向發展,智能化的辦公室理念。還可以實現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等協調工作,也能實現建築物自動化、通信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安全保衛自動化系統)和消防自動化系統等智能化功能。
這正是楊丕恆設計師對空間之外第四維——時間的設計,一方面順應城市未來發展趨勢,在20年的時間尺度上進行思考和預測、引領該酒店更大可能性的普適性;另外一方面,也是把空間交給時間,把一切交給時間,它總會沉澱的,當人的活動在時間軸上串聯起來之後,它就擁有了歷史,擁有了故事。
這正是楊丕恆對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的那句「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的解讀,這種哲學理念應用到設計上,也是如此恰當和有魅力。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大堂休閒區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大堂休閒區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客房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客房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藝術品
△華僑城低碳城精品酒店 設計模型
------ E N D ------
------歡迎關注,歡迎推薦------
----------版權歸楊丕恆工作室,轉載請與薦設君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