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常見?哪些交通違法行為最易被疏忽?哪些危險因素最應當小心避免?昨天是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記者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交警部門。
【體驗】 貨車的盲區又寬又大超出想像
昨天,錫山交警大隊在錫滬路友誼路口旁的卜蜂蓮花廣場,設置了一個大貨車盲區體驗區。現場停放了一輛9.6米長的大貨車,民警說普通的工程車就有這麼大,如果是輛半掛車,那麼「體型」更長。記者看到,大貨車四周放置著20多個圓錐桶,「兩歲左右幼童差不多是這麼高,同時也代表成年人蹲下來的一個高度」。大貨車駕駛座位很高,不少人想當然以為高就代表視線好,其實盲區一點也不少。記者進入駕駛室體驗了一回,儘管車輛正前方放置著5個圓錐桶,但從車前玻璃是完全看不到的,車後面放置的3個圓錐桶,後視鏡上也看不到。這輛演示的大貨車在左右兩側的後視鏡下都加裝了小後視鏡,原本的後視鏡裡,兩側的圓錐桶同樣看不到,通過小後視鏡才能看到圓錐桶以及旁邊走過的行人。有幾名路人看到後也來體驗了一把,一名老阿姨在駕駛室裡對著記者不停搖手說「看不見」。
大貨車盲區有半盲區、全盲區和內輪差。民警介紹,現場主要展示的是大貨車靜態盲區,分成前盲區、後盲區以及左右兩側盲區。很多人知道車輛存在盲區,但往往對盲區的大小沒概念,其實盲區比想像中更大。以這輛大貨車為例,車子正前方2米處放置的圓錐桶,駕駛員都很難看見。「不要以為人從車前面經過駕駛員就一定能發現。」今年市區發生過兩起工地門口的事故,就是有人步行從車前經過,距離較近處於盲區,導致了悲劇發生。民警說大貨車最容易被忽視的盲區就是正前方和正後面,類似的危險在道路上也會遇到。比如大貨車在斑馬線前等信號燈,司機看見綠燈起步了,這時有人快跑從斑馬線經過,而人距離車頭不到2米,司機往往就注意不到。
如果是車輛行駛過程中,那麼還會產生內輪差等動態盲區。現場在大貨車右側放置了幾輛電動車,民警說非機動車要停在停車線後面,越線或跟著車輛一起走,就會進入盲區,極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大貨車內輪差危險區最寬可超過4米,行人和非機動車離車2米到4米,才能確保安全。從這個距離來看,越線停車或跟著大貨車一起轉彎是非常危險的,「不要以為只是越線一點點,其實危險就在那一點點距離裡面」。目前市區部分路口已設置了月牙形的右轉彎危險區,不過民警提醒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要自己意識到危險主動避讓。

【講述】 別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交給僥倖
昨天交警支隊民警楊旭給計程車、公交車、私家車駕駛人代表和社區老年人代表講述了一個慘痛的交通事故案例,死者家屬的眼淚讓他至今心情沉重。事故發生在紡城大道與錫滬路交叉口,凌晨1點多一名工程車司機駕駛車輛經過路口時,趁夜間車輛少闖紅燈通過,結果撞上了正常通行的一輛小車。在巨大的衝擊力下,來不及躲閃的小車被工程車硬生生頂進了綠化帶。事故造成小車駕駛人當場身亡,肇事的工程車司機也因此鋃鐺入獄。
這起交通事故悲劇之所以會發生,除了路口拍攝到了工程車闖紅燈行為外,工程車還被查出多個交通違法情形。事後根據交警部門調查,事發時這輛工程車的實際載重量達到了46.52噸,而這輛車的設計最大承重量為15.3噸,超載率達到了驚人的200%。而且經過路口時工程車司機並未提前減速,實際車速超過了路口的規定速度。更可怕的是,經車管部門對事故車輛的檢驗認定,發現這輛工程車的剎車系統存在故障。換句話說,事發時工程車司機就是想剎車也剎不住。
發生事故之後,最難以接受事實的要數小車駕駛人的家屬。小車駕駛人的妻子說,夫妻倆平時感情很好,一家人原本生活很幸福。丈夫突然離世給家庭帶來了巨大打擊,兒子常說「什麼都不要,只要爸爸」,而她每次想起丈夫都以淚洗面。
「請駕駛員在路上行駛時,不要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交給僥倖。」楊旭說,希望駕駛人在開車上路時重視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各種危險。對於一些多拉快跑無視交通法規的工程車輛,交警部門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近日辦理了全市首例重大責任事故案件,對最近另一起車禍背後未落實交通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的工程車掛靠企業負責人追究刑事責任。
【提倡】 了解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懂得防護
奔隆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是2020年度「雙零」(零酒駕、零事故)運輸企業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安全負責人蔣先生說,公司在招收駕駛員時,要求駕駛員連續5年無違章、無事故。而且之後每月要求駕駛員參加安全教育課,遇到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的過後必須補課。蔣先生表示,大客車體型大慣性大,制動效果沒小車子迅速,所以平時都關照駕駛員要預料到路上可能發生的危險。尤其是經過交叉路口轉彎時,要提前減速,把車速控制在15千米/時,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才能立即制動。為有效避免車輛盲區帶來的危險,該公司已給12輛大客車安裝了360度環視雷達,今後會對200多輛車逐步安裝普及。
「工程車以後也要推廣可視設備,車輛前後左右安裝攝像頭,駕駛員從方向盤旁邊的畫面能看到車周圍的情況。」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房子元說,所有的交通參與者,不管是開車還是坐車,不管是騎行還是步行,都要了解到不同出行方式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進而懂得如何規避和自我防護。
在房子元看來,想規避風險,關鍵還是要繃緊安全弦。一些「明知故犯」的行為是萬萬不可取的,例如超載超速、闖紅燈、酒後駕駛等,這些交通違法行為伴隨的危害婦孺皆知。而在此基礎上,市民還要懂得自己遠離危險。比如對於非機動車來說,行駛到路口時,不要看著綠燈就直接往前衝,還是要點點剎車。有的人認為綠燈通行完全沒有問題,想當然覺得車輛會避讓自己,實際道路上的情況錯綜複雜,即使法律上規定轉彎的汽車要主動避讓行人和非機動車,可是一旦發生事故,就算非機動車沒有事故責任,事故傷亡結果卻最終會給自己帶來傷害。還有非機動車過馬路時,通常提倡駕駛人下車推行,「下個車耽誤不了幾秒鐘」,但生活中不少非機動車駕駛人是直接騎著過馬路的。過馬路需要左右注意觀察,而且最好一個個車道留意,可是非機動車快速經過特別是突然竄出來時,情形與行人過斑馬線差別很大,直行車道裡的汽車駕駛人往往被嚇一跳,來不及緊急剎車,就容易發生事故。在非機動車駕駛人中,民警認為老年人對緊急情況反應速度慢,出門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不要闖紅燈也不要在不到路口的地方提前轉彎,最好利用公共運輸工具出行。(記者 念樓/文、攝)
【連結】
這些危險瞬間請留意
昨天江蘇交警總隊發布了2020十大危險瞬間,請市民引以為戒
1、疲勞駕駛
2、並行車輛盲區疏於觀察
3、鬼探頭
4、隨意變道
5、路邊開車門疏於觀察
6、未和大型車輛保持安全車距
7、道路缺口右轉疏於觀察
8、高速公路不保持安全距離
9、高速公路匝道違法變道、違法停車
10、家長看護不力 兒童在路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