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的時候沒人哄,於是我們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於是我們學會了勇敢;煩的時候沒人傾訴,於是我們學會了承受;累的時候沒人關心,於是我們學會了自立。
人的成長都是被逼出來的;有了壓力,許多潛在的智慧,就會被激發。是的,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過不去的坎;相信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蹟。
01
在自然世界裡,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突破局限、震撼人心的「破繭」啟示。在蛾子的世界裡,有一種雙翼長達幾十釐米的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很漂亮,可是帝王蛾的成活率很低,因為它的幼蟲時期是在一個洞口極其狹小的繭中度過的,當它們成長過程要經歷破繭而出的時候,很多幼蟲在往外衝殺的時候力竭身亡,只有少數才能蛻變成功。
有人對它產生了憐憫之心,試圖幫助它們破繭而出,他們拿來剪刀,把繭子的洞口剪大。這樣一來,繭中的幼蟲不必費多大的力氣,輕易就從那個小繭裡鑽了出來。
但是,所有因得了外力救助而蛻變成功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們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只能拖著喪失了飛翔功能的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來,那「鬼門關」般的狹小繭洞恰是幫助帝王蛾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穿越的時候,通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順利送到蛾翼的組織中去;唯有兩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飛翔。
人為地將繭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機會,這樣出來的蛾子便永遠與飛翔絕緣。
勇者才能飛翔!帝王蛾之所以稱其為帝王蛾,源自它們幼蟲時就有一顆勇敢的心!
02
異曲同工之妙,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是老鷹,可以活到70歲,但是要想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艱難卻又十分重要的決定。
就好比當我們自身被各種煩惱左右時,是選擇不由自主,還是通過奮鬥來得到真正的快樂和重生?
當老鷹40歲時,它的身體功能衰竭,不再像昔日那般靈活。變得十分沉重的翅膀使得它的飛翔十分吃力,昨日雄風不再。它不得不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等死,另一種是須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修煉」。
它必須費盡全力奮飛到一個絕高山頂,築巢於懸崖之上,停留在那裡,不得飛翔,從此開始過苦行僧般的生活。老鷹首先用它的喙用力擊打巖石,這是個反覆流血的過程,無疑是十分痛苦的。但它有著強烈的再展雄姿的意志,所以再痛再苦,它依然堅持到底,直至它的喙完全脫落。
接下來,老鷹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新喙長出後,代表著老鷹已經成功了一半,真可謂萬事開頭難。之後,老鷹就用它新長出的喙把腳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當新的腳指甲長出後,老鷹再用它們把那些沉重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老鷹的自我「虐待」、「煎熬」的過程,須持續5個月。之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一生一次「脫胎換骨」的工程便告結束,它又開始飛向無限廣闊的大地。「重生」後的老鷹,壽命可再添30年!
在不同人眼裡,人生有不同的狀態。樂觀的人把人生活成一場喜劇,悲觀的人把人生活成一場悲劇。你很堅強,那麼你就可以支配人生;你很被動,那麼你的結局就是只是追逐人生。
03
沒有誰能夠施捨給「帝王蛾」一雙奮飛的翅膀,除非它自己親歷那逼仄的「鬼門關」; 也沒有誰能給你實現夢想的勇氣和能量,除非你自己經歷哪些必然的成長。慢慢積澱,耐心守候吧,你所經歷的苦痛必將有助於你,它會成為你人生中最堅強、最美麗的一部分!
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繭洞」,他們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現在許多父母多是「懷了愛憐之心」,寧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讓孩子受一丁點兒累,早早地就把孩子必須經歷的「繭洞」剪破,為他們鋪平一切道路。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寧可自己辛苦,也要儘可能地創造條件來滿足孩子的願望,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其實,父母不可能終生跟隨孩子,更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當今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現在不抓緊時間進行吃苦教育,他們在以後的升學、就業等競爭中,遇到挫折有可能就會退卻,別說幹一番大事業,就是在社會上立足也是個大問題。
但缺少了磨練的機會,青少年又如何成長呢?一個人實現夢想的過程就像這個蛾子破繭成蝶的過程。追夢的路途無疑是艱辛的。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時,只有勇於面對才能磨礪自己堅強的意志。如果每次都選擇逃避或有人代勞,那他也很難抵達夢想的彼岸。
夢齋山人說:你要被度,不要找我,請你自己找把傘。也就是說,不要去期待「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要去尋覓屬於自己的翅膀;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無人幫你,才是命運的公正。生而為人,我們都要在心中留有一雙度自己的翅膀。
並不是每一個像大雄一樣笨拙的小孩都能夠遇見一個擁有神奇能力的哆啦A夢,甚至有時候連遇見一個能夠給你支持、站在一邊為你搖旗吶喊的朋友都是一件需要運氣的事情。
就像在學習的道路上,每次考試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最優異的成績,而不能依靠父母,也更不能依靠老師,因為,在這一路的坎坷上面對生活的只是你一人,在這一路上你要勤勤懇懇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取得碩大的果實。
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為人父母者,都不要去做看似幫助孩子的「剪刀」,更不要「揠苗助長」。而是要給孩子磨礪的機會,鍛鍊他們的意志,讓他們不斷超越自己,這樣孩子才能擁有健康而強大的心靈,在將來的人生路上走得更穩健。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在未來的社會上憑藉自我的本事佔據一席之地。
現實中,我們常常聽到很多抱怨,抱怨沒有個好環境,抱怨沒有遇到明君,抱怨「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抱怨為什麼機會總是降臨在他人頭上,抱怨生活的條件差。當我們滿腹怨言時,我們自己在做什麼?誰會給我們一雙高飛的翅膀?誰也不會,只有我們自己!
困難,是人們都畏懼的;而能力,是人們都嚮往的。但很多人卻意識不到:能力,只有在對困難的克服中,才能練就。這種盲點就好比:人們都喜歡升天堂,卻沒有人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