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錚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最近,根據新聞報導,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曼徹斯特大學(UoM)和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藉助位於智利ALMA陣列和夏威夷的麥克斯韋望遠鏡,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PH3),許多天體生物學家將磷化氫視為「生物標誌」,也就是說這裡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
根據新聞中的介紹,磷化氫本身有一條獨特的「吸收譜線」,可以讓射電望遠鏡在波長約1毫米的情況下分辨出來。這種氣體主要在金星中緯度地區上空大約50-60公裡的高度觀測得到,其濃度很小(每10億個大氣分子中只有10-20個),但其存在意義重大——「磷化氫」主要由三個氫原子和一個磷原子組成,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式形成,一種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人為產生,另一種則產生於動物和微生物身上某種生理機制,像是在獾的內臟、企鵝的糞便或其他動物的腸道中,就存在磷化氫。
日本拂曉號金星探測器拍攝到的金星大氣的偽彩色圖像(JAXA/圖,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473852074/1000)
然而,金星上至今沒有觀察到生物,更沒有工廠,怎麼會有「磷化氫」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報導中稱這一發現表明「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不過科學家們目前仍保持異議的態度,誰也不能保證它們不是來自其他過程。
金星很早就被觀測發現有厚重的大氣,但這顆星球遠在地球數千萬公裡之外,去一趟非常不容易,其中含量很低的成分確實非常難測量。那麼,就我們目前所知,金星大氣主要的成分有哪些呢?
有很多方法可以分析遙遠金星的大氣,比如從地球上分析看到的途徑金星大氣的光的譜線,或者用探測器飛到附近實際測量,等等。金星不發光,所謂的與金星有關的光可能是其背後的太陽/星星發出來的。根據計算,金星的大氣層中96.5%都是二氧化碳,氮只佔大約3.5%,其他的微量氣體微乎其微。地球大氣層可是有78%是氮。不過,金星的大氣層太濃太厚了,計算下來,金星大氣中氮的總含量依然是地球大氣中含量的約4倍。
金星大氣成分比例示意圖(來源: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703738da9773912423aa7a4f8198618377ae2d3?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
金星的大氣層內包含少量的讓人感興趣的化合物,其中包含一些以氫為主的化合物,例如氯化氫和氟化氫。其他還有一氧化碳、水蒸氣和氧分子等等。氫原子在金星大氣層中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理論上大量的氫被認為消失在太空中,而剩餘的氫絕大多數形成硫酸(H2SO4)和硫化氫(H2S)。
金星大氣層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二氧化硫等氣體造成金星表面劇烈的溫室效應,吸收了大量來自太陽的輻射能,使金星表面溫度大約有500℃。
金星表面的藝術圖(來源:https://fineartamerica.com/featured/artwork-of-lava-flows-on-the-surface-of-venus-ludek-pesek.html)
構成金星大氣的固然是這些氣體,但從微觀角度講,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金星大氣中大量存在的物質狀態——等離子體。
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金星大氣層中的分子可以分解成帶電的電子和離子,這些帶電粒子的正負電荷相等,混合在一起,稱為等離子體;這個化中性為帶電的過程稱為電離,相應的等離子體富集區域稱為電離層(與我們地球是相似的)。金星的電離層位於距離金星表面約120到300千米高處。
金星的電離層總共可分為3層:120到130千米高的 v1 層、140到160千米高的 v2 層和200到250千米高的 v3 層。根據研究提出,有可能在接近180千米高處還有另一層。最大電子單位密度是在接近日下點的 v2 層中,達到3×1011m−3。電離層的上部界線(電離層頂)位於距離金星表面的高度約220到375千米處,並且分隔「誘發磁層」內的等離子體和來自行星的等離子體。v1 和 v2 層中的離子主要是O2+,而 v3 層則是O+。
氧原子被光線電離的過程
(來源: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447826601/1000)
對於觀測到的電離層,氣體分子強烈電離的狀態只在金星晝間出現,在夜間電子的濃度幾乎是0。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太陽輻射作用下大氣可以發生電離,但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離子和電子碰撞後的重新結合(複合),只不過白天電離比複合作用更強,但夜間沒有陽光的電離,只會任由複合作用「消滅」等離子體。這與我們熟悉的地球上的植物存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似的,白天光合作用強於呼吸作用,植物整體上吸入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但夜間只有呼吸作用的消耗,是吸入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金星大氣中的等離子體的產生和消失過程也可與之類比。
另外,歐空局(ESA)的「金星快車」號探測器(Venus express)曾發現金星大氣高層內稀薄的臭氧(O3)層,高度約100公裡,密度只有地球臭氧層的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含量非常低。金星快車是通過透過大氣邊緣觀測恆星時,測量大氣內氣體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來分析其成分的。
金星快車藝術圖(來源:ESA,http://tech.cnr.cn/sytj/201204/W020120419618472433045.jpg)
金星大氣中還能觀測到許多雲。金星的雲含有很多二氧化硫和硫酸,這些硫酸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因為太陽光引發的光化學反應而形成。波長小於169 nm的紫外線可以將二氧化碳光分解為一氧化碳和氧原子。氧原子的活性極高,可以和金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反應而形成三氧化硫,再和水蒸氣結合形成硫酸。
有這些雲,金星當中也會下起酸雨,不過這些酸雨往往在落地前就現在大氣中蒸發殆盡了。相比地球,金星真是可怕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