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大氣中都有點啥?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王錚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最近,根據新聞報導,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曼徹斯特大學(UoM)和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藉助位於智利ALMA陣列和夏威夷的麥克斯韋望遠鏡,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PH3),許多天體生物學家將磷化氫視為「生物標誌」,也就是說這裡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

根據新聞中的介紹,磷化氫本身有一條獨特的「吸收譜線」,可以讓射電望遠鏡在波長約1毫米的情況下分辨出來。這種氣體主要在金星中緯度地區上空大約50-60公裡的高度觀測得到,其濃度很小(每10億個大氣分子中只有10-20個),但其存在意義重大——「磷化氫」主要由三個氫原子和一個磷原子組成,在地球上只有兩種方式形成,一種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人為產生,另一種則產生於動物和微生物身上某種生理機制,像是在獾的內臟、企鵝的糞便或其他動物的腸道中,就存在磷化氫。

日本拂曉號金星探測器拍攝到的金星大氣的偽彩色圖像(JAXA/圖,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473852074/1000)

然而,金星上至今沒有觀察到生物,更沒有工廠,怎麼會有「磷化氫」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報導中稱這一發現表明「可能存在著生命的跡象」。不過科學家們目前仍保持異議的態度,誰也不能保證它們不是來自其他過程。

金星很早就被觀測發現有厚重的大氣,但這顆星球遠在地球數千萬公裡之外,去一趟非常不容易,其中含量很低的成分確實非常難測量。那麼,就我們目前所知,金星大氣主要的成分有哪些呢?

有很多方法可以分析遙遠金星的大氣,比如從地球上分析看到的途徑金星大氣的光的譜線,或者用探測器飛到附近實際測量,等等。金星不發光,所謂的與金星有關的光可能是其背後的太陽/星星發出來的。根據計算,金星的大氣層中96.5%都是二氧化碳,氮只佔大約3.5%,其他的微量氣體微乎其微。地球大氣層可是有78%是氮。不過,金星的大氣層太濃太厚了,計算下來,金星大氣中氮的總含量依然是地球大氣中含量的約4倍。

金星大氣成分比例示意圖(來源: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703738da9773912423aa7a4f8198618377ae2d3?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

金星的大氣層內包含少量的讓人感興趣的化合物,其中包含一些以氫為主的化合物,例如氯化氫和氟化氫。其他還有一氧化碳、水蒸氣和氧分子等等。氫原子在金星大氣層中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理論上大量的氫被認為消失在太空中,而剩餘的氫絕大多數形成硫酸(H2SO4)和硫化氫(H2S)。

金星大氣層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二氧化硫等氣體造成金星表面劇烈的溫室效應,吸收了大量來自太陽的輻射能,使金星表面溫度大約有500℃。

金星表面的藝術圖(來源:https://fineartamerica.com/featured/artwork-of-lava-flows-on-the-surface-of-venus-ludek-pesek.html)

構成金星大氣的固然是這些氣體,但從微觀角度講,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金星大氣中大量存在的物質狀態——等離子體。

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金星大氣層中的分子可以分解成帶電的電子和離子,這些帶電粒子的正負電荷相等,混合在一起,稱為等離子體;這個化中性為帶電的過程稱為電離,相應的等離子體富集區域稱為電離層(與我們地球是相似的)。金星的電離層位於距離金星表面約120到300千米高處。

金星的電離層總共可分為3層:120到130千米高的 v1 層、140到160千米高的 v2 層和200到250千米高的 v3 層。根據研究提出,有可能在接近180千米高處還有另一層。最大電子單位密度是在接近日下點的 v2 層中,達到3×1011m−3。電離層的上部界線(電離層頂)位於距離金星表面的高度約220到375千米處,並且分隔「誘發磁層」內的等離子體和來自行星的等離子體。v1 和 v2 層中的離子主要是O2+,而 v3 層則是O+。

氧原子被光線電離的過程

(來源: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447826601/1000)

對於觀測到的電離層,氣體分子強烈電離的狀態只在金星晝間出現,在夜間電子的濃度幾乎是0。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太陽輻射作用下大氣可以發生電離,但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離子和電子碰撞後的重新結合(複合),只不過白天電離比複合作用更強,但夜間沒有陽光的電離,只會任由複合作用「消滅」等離子體。這與我們熟悉的地球上的植物存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似的,白天光合作用強於呼吸作用,植物整體上吸入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但夜間只有呼吸作用的消耗,是吸入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金星大氣中的等離子體的產生和消失過程也可與之類比。

另外,歐空局(ESA)的「金星快車」號探測器(Venus express)曾發現金星大氣高層內稀薄的臭氧(O3)層,高度約100公裡,密度只有地球臭氧層的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含量非常低。金星快車是通過透過大氣邊緣觀測恆星時,測量大氣內氣體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來分析其成分的。

金星快車藝術圖(來源:ESA,http://tech.cnr.cn/sytj/201204/W020120419618472433045.jpg)

金星大氣中還能觀測到許多雲。金星的雲含有很多二氧化硫和硫酸,這些硫酸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因為太陽光引發的光化學反應而形成。波長小於169 nm的紫外線可以將二氧化碳光分解為一氧化碳和氧原子。氧原子的活性極高,可以和金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硫反應而形成三氧化硫,再和水蒸氣結合形成硫酸。

有這些雲,金星當中也會下起酸雨,不過這些酸雨往往在落地前就現在大氣中蒸發殆盡了。相比地球,金星真是可怕的生存環境。

相關焦點

  • 金星真有生命?金星大氣中發現胺基酸
    這幾天金星的熱度一直很高,前兩天天文學家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磷化氫,許多科學家推測金星大氣中存在生命。但畢竟只有這麼一個證據,很難完全使人信服,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其他的證據。最近,一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在金星的大氣中發現了一種胺基酸-甘氨酸。
  • 465℃金星上發現了生命,我有點慌,啥時候去看看?
    一直以來大家都很關心金星上是否存在遠古文明的遺蹟,很多朋友都認為金星曾經可能存在過宜居環境,是金星人把環境搞壞了,然後逃跑了,因此各種媒體上金星文明史前遺蹟總是受到追捧!當然人工也能合成,不過金星上這些玩意兒都不存在,而且那麼高溫的環境,生命都不可能存在,它是怎麼誕生的的?
  • 金星大氣中首次探測到磷化氫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4日發表一項行星科學最新發現,英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於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這一發現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金星的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較為溫和。不過,雲層的組成偏強酸性,磷化氫在這種條件下會迅速分解。  此次,包括英國卡迪夫大學科學家簡·格裡弗斯在內的研究團隊,於2017年和2019年,分別用麥克斯韋望遠鏡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觀測了金星。他們探測到一個只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並估算出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豐度為20ppb。
  • 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不該存在的物質
    Calçada & NASA / JPL / Caltech/圖)金星曾被視為地球的「孿生兄弟」,也曾因惡劣的表麵條件而被認為不具備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但隨著對金星的了解不斷加深,科學家逐漸發現金星大氣中也許存在生命的「避風港」。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就指出在金星大氣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
  • 金星大氣中檢測到一種劇毒氣體,或來自金星生命
    然而,金星上的環境與地球天差地別。金星大氣非常稠密,其中96.5%是二氧化碳,表面大氣壓相當於地球表面大氣壓的90倍。由於大量二氧化碳產生了極端的溫室效應,導致整個金星地表的溫度達到了464 ℃。在這種極端溫度下,任何液態水都不會存在。
  • 天文學家在金星的大氣中發現疑似生命的跡象
    「磷化氫」成份,被視為是金星大氣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證據。相關的研究於 2017 年當天文學家首度在金星的大氣中分析出「磷化氫」成份後開展,並在 2019 年時利用智利的強力望遠鏡,分析出了其含量約為十億分之 20 —— 這數字聽起來是異常的小,但已經比地球的含量高出數千倍了。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再加上金星長時間不在視野中,因此研究進度緩慢,直到今日才公開成果。
  • 金星的秘密:大氣雲層或解釋地表特徵
    他們調查了金星的風循環究竟有多快,雲層裡鎖住了多少水,以及整個光譜裡這些雲有多明亮。他們發現這三個特徵與金星地表情況直接相關。「我們的結果顯示這些所有方面——風、水和雲的組成——都與金星表面的特性相關。」法國凡爾賽LATMOS實驗室的讓-盧?貝爾託(Jean-Loup Bertaux)博士這樣說道。
  • 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 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這顆地球的鄰近行星
    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 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這顆地球的鄰近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技網:英國《自然》網站近日報導稱,前不久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這顆鄰近行星目前,多組科學團隊都將他們在地球和太空的儀器轉向金星,希望率先確定這是否預示著生命的可能。就在未來幾個月裡,將有三項太空任務飛往金星附近。在人們的認知中,金星環境嚴苛,地表條件對生命很不友好,但上層雲蓋(地表上方約53—62千米處)的環境還算溫和。就在上個月中旬,《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一項行星科學重磅發現——英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在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
  • 科學家無法解釋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是如何產生的
    科學家無法解釋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是如何產生的(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近日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這讓全球的研究人員和太空迷興奮不已。地球大氣中的大部分磷化氫是由活的微生物產生的,這意味著金星上也是通過這些生物產生的。不過科學家也探索了金星大氣中磷化氫的其他設想可能性,包括閃電、火山和隕石。但這些理論都不能產生在金星大氣中檢測到的磷化氫數量。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簡·格裡夫斯,表示發現並不是「金星生命的最有力證據」。她說,磷化氫的發現是「異常的、無法解釋的化學現象」,並指出生物過程只是一種可能的起源。
  • 金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或存在金星生物,是威脅還是驚喜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最近一條研究結果引爆天文圈,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科學家在金星的大氣層中檢測到了磷化氫的存在,因此可能意味著有金星生命的存在。如果它們不是發源自星球表面而是純粹從大氣環境中產生的,那某種意義上就可以支持氣態行星上層大氣也是可以誕生生命的假說了。
  • 大氣中的微小塵埃都是些啥?
    大氣中的微小塵埃都是些啥?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大氣是由幹潔空氣嚴格來說,用「氣溶膠粒子」這個詞才能準確概括上述所說的大氣的組成成分之一——微小塵埃。大氣氣溶膠粒子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液體和固體粒子,包括水滴、冰晶、懸浮著的固體灰塵微粒、煙粒、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以及各種凝結核和帶電粒子等。它是低層大氣的重要組成成分,是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的產物。
  • 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是否是找到生命的證據?
    它們吸收磷酸鹽礦物質並將其與氫結合,在此過程中釋放出磷化氫。更重要的是在地球上磷化氫不是通過任何已知的地質過程產生的。蘇薩-席爾瓦的工作解決了天文學家如何在類地行星的大氣中檢測磷化氫的問題。但金星的環境和地球完全不同。其表面平均溫度為460攝氏度,並且有90倍於地球的氣壓。金星的濃密大氣幾乎完全由二氧化碳構成,上面充斥著硫酸雲層。在這些極端條件下,某些未知的化學反應可能會產生磷化氫。
  • 科學界翹首企盼:金星大氣中存在生命
    他們可能在(美時)9月14日,也就是明天在Zoom上召開網絡發布會,宣布金星的高層雲團中有生命跡象。他們的論文也已確定會在同一天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如果他們沒有搞錯的話,那將是我們人類首次在地球外發現生命活動。是彪炳史冊的重大裡程碑式發現——要是比較其重要性,從科學史上看,或許和哥白尼創立日心說相當,都是代表全人類走進新紀元的標誌性事件。
  • 歐洲探測器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類似海洋波動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金星大氣層極地區域存在著較強的大氣重力波。這是歐洲航天局「金星快車」探測器2014年6-7月勘測發現這一現象。這項最新勘測是「金星快車大氣阻力實驗(VExADE)」的一部分,目前直接測試該模型獲得了幾項驚人發現,金星極地大氣層是由強大氣波控制,該現象被認為是形成行星大氣層的關鍵因素。
  • NASA在1978年就已經發現:金星大氣中可能存在生命
    ,因為金星的大氣中充滿了劇毒物質,金星表面也幾乎跟地獄沒有什麼兩樣,因此,要尋找地外生命, 不能去金星上。直到9月14日,一個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振聾發聵的研究論文,宣布首次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由於地球上這種物質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因此,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的消息,表明可能有生命物質存在於金星濃厚的大氣層中。
  • 研究人員發現金星有毒雲層中隱藏的大量大氣波
    金星金星的有毒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硫酸滴組成,似乎隱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構,每五天就有一次它會回到地球的大氣層深處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迄今為止還不為人所知的環繞金星的雲層牆,這顆行星被超厚的二氧化碳雲所包圍。這項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物理學家哈維爾·佩拉爾塔領導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新聞稿中稱之為「一個行星範圍的雲間斷」的現象形成估計長達7500公裡(4660英裡),橫跨赤道延伸到南北緯度,在47.5公裡到56.5公裡的相當低的高度。
  • 地球早期大氣或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
  • 金星大氣中生命物質的3個來源
    important}【ALENG 自媒體】9月2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英國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生命跡象的消息,成為最近一段時間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熱議的話題。儘管尚不能確定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就是由生命物質形成的,但是由於地球上的磷化氫主要是由生物活動引起的,因此,有理由相信,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也可能與生物活動有關。那麼問題來了:在地面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的金星上,如果有生命存在,它們來源於哪裡?
  • 印度科學家稱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生命基因物質」
    NASA以印度米德納普爾大學Arijit Manna為首的一批科學家最近向同行提交了一篇論文,稱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生命基因物質——氨基甘氨酸。已知的胺基酸有大約500種,有20種存在於基因代碼中,而甘氨酸是其中之一。它們是生命的基礎物質,是蛋白質的基本構件,也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批有機分子。
  • 金星大氣中發現無法解釋的奇異物質,科學家:或與地外生命有關
    ,因此,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顯然引發了科學家關於金星大氣中可能存在生命活動的猜想。正因為地球上的磷化氫都與生命活動有關,因此,磷化氫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生物學標籤,如果能夠在外星大氣中發現該物質,則大概率可以認為其與生命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