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奇特天象的月全食每一次出現都會引起各方的關注,更是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把這個難得的過程給記錄下來,在後天也就是7月28日,月全食天象正式上演。
從全球範圍來看,並非每年都會發生月食(例如1980年沒有月食),且並非每一次月食都是月全食。月全食的時間不一定,一般1-2年會有一次。
另外,每年都會發生日食(不一定是日全食)。100年中平均有236.7次日食,154.2次月食。1年中可發生日食2-5次,月食不超過3次,最少0次。
而繼今年1月31日之後,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月全食將於7月28日現身天宇,我國大部分地區可見「帶食月落」。
天文專家表示,因為月球處於遠地點位置,這次月全食是21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食,食既為3時30分,生光時刻為5時14分,全食階段可持續1小時44分。
月食成因:
地球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陰影,稱為地影。
地影分本影區和半影區。本影區指沒有受到太陽直射區域,而半影區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有時會進入地影,這就產生月食現象。
當月球整個都進入本影時,就會發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進入本影時,則只會發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月全食時,月球並不是完全看不見的,這是由於太陽光過大氣層,受到折射進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紅銅色。視乎月球經過本影的路徑及當時地球的大氣情況,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