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標準音高?
通常樂音的定調,是根據發聲體的頻率(即每秒振動次數)來決定的,單位為赫茲(Hz)。
所謂標準音高(即國際標準音),就是在中央C之上的A調(英制為a1、美制為A4)被統一調到440Hz,即:A=440Hz(或LA=440Hz),以此作為全世界通用的標準音。
195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世界上所有的音樂、唱片和樂器等,都統一採用這個標準。
據說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為了使當時人們的思想達到高度統一與服從,就強制音樂家採用440Hz這一標準音,以達到控制民眾的目的!不過,這一說法沒有得到考證。
432Hz與440Hz究竟有何不同?
相關研究證實:標準音高為440Hz的現代音樂體系,確實不如432Hz的音樂來得和諧、自然。
另一項測試也表明:432Hz能給人帶來一種內在的和諧與寧靜體驗,適合放鬆療愈;而440Hz則更多傾向於外在的、給人能量耗散的感覺,適合欣賞或宣洩。尤其當今的重金屬搖滾樂,更易引發群體性的歇斯底裡和精神錯亂等!
由此看來,432Hz確實更接近自然諧和律的屬性,因而能給人帶來寧靜、柔和與舒適的感覺。
另外,432Hz還能有效減輕歌唱家的聲帶壓力,這一點也得到帕瓦羅蒂、泰巴爾迪等世界著名男、女高音歌唱家的支持和認可!
432Hz神聖音頻:一種源於和諧宇宙的自然諧波頻率
早在2500多年前,畢達哥拉斯就設想:音階的構成正是宇宙的一種特有結構表現形式。
他發現,不僅樂器的和諧度遵循這一比例關係(被稱為「畢達哥拉斯琴弦律」或五度相生律),而且自然界的花瓣、葉子、果實、蜻蜓的翅膀、蜂巢、海螺等,都是按照某種奇特的數學比例關係進行排列,如1,2,3,5,8,13,21……(即「斐波那契數列」),這一比例後來人們命名為「黃金分割比」——即0.618:1。
凡是符合這一比例的,都是最美、最和諧的事物,音樂也不例外。
根據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卜勒的研究發現,標準音高A=432Hz更加符合或接近這一黃金比,因而被稱為「神聖音頻」或「科學頻率」,是一種源於和諧宇宙的自然諧波頻率。
近年來,通過一種叫做「克拉德尼聲音圖案」的音流學(Cymatics)聲音可視化技術,直觀地觀察到了這種聲音振動和物質形態之間的關係,以及隱藏在和聲背後的自然規律。
根據英國聲學工程師斯圖亞特·雷德的研究發現:432Hz的音流學圖案,的確比440Hz來得更加和諧與賞心悅目!如圖:
正是音樂的這種諧波屬性,使得432Hz呈現奇特的和諧之美,並深刻揭示出和聲背後的宇宙諧和律!
事實上,很多古典音樂大師,如巴赫、威爾第、莫扎特、貝多芬等,無不是432Hz自然諧和律大師,他們的音樂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和傳承不衰,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
不僅如此,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中國古代五音律體系等,乃至更遙遠文明的音樂,無不採用了432Hz這一調諧頻率;甚至連藏傳佛教的壇城圖案,都蘊藏著某種「神聖音頻」在內!如圖:
紓壓君從本期開始,將陸續推出一系列基於宇宙自然諧和律的音樂或音頻,供大家冥想打坐,或促進睡眠,以捍衛大腦健康,協調身心靈的平衡發展。
注意:本音頻不適合在需要保持警覺(如開車等)場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