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一線科普 一線科普
眾所周知,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短吻鱷的身體組織也具有再生能力。
2020年11月18日,以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為首的研究小組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natomical and histologic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ail repair is coupled with regrowth in wild-caught, juvenile American alligators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的研究論文。
鱷魚尾巴也可再生
許多小爬行動物,例如壁虎、蜥蜴,都可以做到斷尾再生。
那麼,大型動物的身體也可以嗎?例如,短吻鱷?
答案是:可以的!
研究人員發現,對於年幼的短吻鱷而言,它們可以再生四分之三的尾巴,這個長度大約佔其身長的18%。
然而,與壁虎、蜥蜴不同的是,短吻鱷在斷尾之後,傷口會同時出現再生和癒合的跡象。
肌肉的再生需要成本
如下圖所示,研究團隊將成像技術與解剖學相結合,以檢查這些重新生成的尾巴結構。
結果表明,這些再生尾巴擁有十分複雜的結構,其中央骨架由軟骨組成,周圍是結締組織,另外,這些結締組織還與血管、神經交織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實際上,軟骨、血管、神經和鱗片的再生情況與先前研究是一致的。
但令人驚訝地是,在鱷魚的再生尾巴中,類似疤痕的結締組織代替了骨骼肌。
對此,主要作者、副教授Jeanne Wilson-Rawls說:「很顯然,新肌肉的重生需要很高的成本。」
鳥類失去了再生能力
據悉,短吻鱷、蜥蜴和人類都屬於帶骨架的動物,儘管大約在2.5億年前,它們的祖先就已經分開了。
目前已經發現,儘管鱷魚的尾巴有複雜的組織結構,卻仍然可以再生。
但是,鳥類卻貌似失去了這種再生能力。
於是,新的難題出現了:鳥類在進化過程中何時失去了這種能力?以及為什麼會丟失這種能力?
參考文獻
DOI:10.1038 / s41598-020-77052-8
END
原標題:《鱷魚也會「斷尾再生術」》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