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藥重磅 | 特斯拉攜手CureVac進軍醫藥界,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2021-02-26 創藥工坊

新冠疫苗作為能有效預防及阻斷COVID-19大流行的手段之一,各機構、藥企正全身心地投入這場生死之戰的「軍備」競賽之中。這條賽道上領先者有康希諾生物、Moderna、中國生物、BioNTech、Translate Bio等。

而近日,有一位意想不到的公司參與了這場競賽中的生產製造環節,這就是以新能源汽車著稱的特斯拉公司。

美國時間2020年7月2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作為一個附帶項目,特斯拉正在為CureVac和可能的其他公司建造RNA微型工廠。」他還指出:「原則上,我認為合成RNA(和DNA)具有驚人的潛力。這基本上使許多疾病的解決方案只是一個軟體問題。」

此外,據路透社報導,CureVac正在開發名為「印表機」的可攜式信使RNA生產單元。特斯拉會製造這些分子印表機。如果成功,這些印表機可以根據輸入機器的指令製造新冠疫苗。這種新方法可以繞過目前使用的符合GMP標準的製造技術複雜和耗時等問題,創建一個可以在世界各地複製的製造模板,在短時間內提供所需的儘可能多的疫苗,徹底改變一個需要時間和大量投資的過程。

而這項縮短疫苗生產時間的技術正是我們迫切所需要的。

根據WHO公布的數據顯示已有10,533,779人確診感染,512,842人死亡。其中美國7月2日新增病例超過5.4萬例,刷新了單日新高記錄。

圖片源自:WHO官網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迫切期望新冠疫苗的問世。但疫苗生產、製備問題隨之而來!中國建成了年產1億劑次的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產車間,蓋茨基金會也資助了一部分公司助力新冠疫苗研發與生產。但從眼下的局勢來看,似乎不容樂觀,因為我們可能需要數十億劑疫苗才能夠阻止COVID-19的步伐。

如果特斯拉與CureVac開發的RNA印表機製造設施能夠成功,該技術能夠在幾周內生產幾克由LNP配製的mRNA,足以生產超過10萬劑。此外,該平臺還可以使用相同的技術生產針對多個病原體的mRNA候選疫苗,與其他疫苗平臺相比,節省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特斯拉與CureVac攜手,能否改寫疫苗生產史?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https://endpts.com/tesla-chief-elon-musk-teams-up-with-covid-19-player-curevac-to-build-rna-microfactories/

https://www.investors.com/news/technology/coronavirus-vaccine-hunt-widens-tesla-joins-fray/

https://covid19.who.int/

美國新冠疫情加速惡化:37州病例上升,佛州日增1萬

年產1億劑次!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在中國建成

延伸閱讀:

創藥重磅 | 全球第四家mRNA新冠疫苗進入臨床

新冠疫苗 | Moderna計劃展開mRNA疫苗3期臨床

輝瑞與BioNTech合作的新冠mRNA疫苗在美完成首例受試者接種

創藥重磅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

新冠疫苗 | 陽轉率100%!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所有受試者全部產生抗體

新冠疫苗 | 重磅!中國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安全有效

新冠疫苗 | 中國又一新冠疫苗將進入臨床試驗(滅活苗)

世界最先進的COVID-19疫苗研發、治療、檢測都在做什麼

新冠疫苗 | 國藥集團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揭盲

版權說明:本文轉載自藥時代由創藥工坊編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代表創藥工坊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加小編VX:13735420749聯繫。

生物創新藥產業轉化與投資平臺-創藥工坊,專注於為行業科學家、創業者、海外項目提供產業轉化、投資和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前進的路上,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初心」既是原點,又是目標,回望的是過去,指向的是未來。2017年的世界,風雲變遷。美國「退群」,未來秩序待定;朝核危機,緊張局勢加劇。獨狼式恐襲,槍聲尚未停歇;獨立公投,引起國際爭議。「阿爾法狗」升級,挑戰人類智慧;「引力波」探測,宇宙因此不同。
  •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鱷魚也會「斷尾再生術」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鱷魚也會「斷尾再生術」 2020-12-03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所有的驚喜都不意外
    1958年,他第一次獲獎後,採訪記者蜂擁而至,其中有記者問道:「請問您是如何看待這一意外驚喜的?」因為在這之前,桑格僅只是個普通的助理研究員,一直默默無聞。桑格十分簡潔地回答說:「驚喜都不意外。」隨後他就銷聲匿跡,淡出人們的視線,在實驗室裡呆了二十多年。
  • 優貝迪攜手iQ集團強勢進軍尖端生物醫藥技術領域
    近日,優貝迪基金與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組織、醫藥行業領跑者iQ國際集團(iQ Group Global)達成戰略合作,攜手進軍尖端生物醫藥技術領域,讓科學研究成果發揮出實際價值,造福全人類。一直以來,很多國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發展不夠,基礎科學更是缺乏,還存在著在學術上的一些不嚴謹的現象,這些嚴重影響了生命科學行業的未來發展,亟需有責任心、有行動力的企業為之保駕護航。
  • 在變老的路上,攜手而行,風雨不驚,暮雪白頭
    在變老的路上,我願與你攜手而行,風雨不驚,暮雪白頭。我不是最好的那個人,但一定是最適合你的人愛情是什麼?是兩個激動的靈魂激烈地碰撞。有人在這個過程中碰傷了,再也不願加入愛情這場人生的遊戲。有人在這個過程中,尋到了靈魂相似的人,即便是熱情褪去之後,也能相濡以沫。
  • 重磅驚喜!《黑衣人:全球追緝》主創端午來華
    重磅驚喜!《黑衣人:全球追緝》主創端午來華 《黑衣人:全球追緝》主創端午來華特輯 時長:00:39 來源:電影網
  • 景峰醫藥首款仿創藥通過日本PMDA認證
    本報見習記者 肖偉近日,景峰醫藥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海門慧聚接受日本PMDA的GMP現場檢查,對阿瑞匹坦的生產、質量、生產、設備、設施、物料等體系進行全面檢查。該事件標誌著景峰醫藥的高端特色仿創藥已獲準進入日本市場。公司副總裁兼董秘畢元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日本藥監局(PMDA)官方人員一共兩人到訪,在海門慧聚藥業現場進行了為期四天的檢查,並得出了高度肯定的結論。海門慧聚的研究、生產、質量管控全部由我們公司的國內團隊負責。在檢查過程中,我們的團隊全面積極配合日本方面的檢查和詢問。
  • 唯美食與包包不可辜負 DQ攜手I AM NOT 再創跨界驚喜
    原標題:唯美食與包包不可辜負 DQ攜手I AM NOT 再創跨界驚喜齊魯晚報12月07日訊:時尚潮牌I AM NOT新近跨界之舉讓人驚喜連連,當I AM NOT遇上冰淇淋領先品牌Dairy Queen,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 東吳證券--醫藥生物行業跟蹤周報:創新藥公司出路在哪裡?全球專利...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本周生物醫藥指數上漲 4.25%,板塊表現強於滬深 300的 2.26%的漲 幅。 雖然恆瑞等創新藥公司股價暴漲,但國內創新藥企業的出路在哪 裡?國際化能力方顯重要。
  • 4號送走了流星雨,11號又迎來半影月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剛送走了流星雨,轉頭就迎來了半影月食,2020年真是驚喜多多啊,這一次的月食是半影月食,也是今年第一場半影月食,將發生在明天1月11日凌晨,從1點07分開始,持續到5點12分,其中3點10分達到食甚。
  • 中國本土創新藥上市提速 與進口藥同臺PK不示弱
    羊城晚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研究發現,近年來,在深化藥品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優先審評審批等政策的引導下,本土藥企正在加碼科研投入,國產創新藥上市速度加快、種類明顯增多,與進口藥企同臺PK不示弱,顯示出了強勁的創新能力與前景。
  • 「千年奇方」的意外驚喜
    氣血固本第28代傳人、深圳長壽藥業董事長李惠卿作為特約嘉賓和與會老人一同分享了氣血固本「買一送四」的意外驚喜。  意外收穫一:  服用氣血固本,其他藥物可以停了?  想必很多平日多留意醫藥媒體的老年人都知道,多病多藥很危險!
  • 特斯拉為什麼留不住人?
    特斯拉如果離職率為世界第二,那麼沒人敢說自己第一。在過去一周內更是有三位傳統汽車行業的副總裁級別人才流失,令分析界愈發擔憂其可持續發展能力。Steve在四年前加入特斯拉,曾有20多年歐洲傳統汽車製造公司的從業經歷。此外,特斯拉前人力資源副總裁Felicia Mayo也於一周前離職,就任不足兩年。2019年以來,已有不少於11位高管從特斯拉離職。
  • 貴州百靈抗腫瘤藥物布局再延伸 攜手凱因醫藥進軍千億CAR-T細胞...
    繼日前血液瘤化藥1.1類新藥「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獲批臨床研究後,貴州百靈近日再宣布進軍當前最炙手可熱的腫瘤治療方法—— CAR-T,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資料顯示,過去幾年進行的大量臨床試驗標明,CAR-T療法有望為癌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癒」希望。
  • 驚不驚喜!庫裡《球手們》第三季演員首秀!
    驚不驚喜!庫裡《球手們》第三季演員首秀!庫裡在自己的推特上寫道:即將在《Ballers》第三季迎來演員生涯首秀,今天晚上十點鐘不見不散,歡迎大家來捧場!
  • 誰能成就下一個重磅藥?
    2018年抗腫瘤靶向藥的樣本醫院市場規模增速為16%,領跑各大腫瘤藥類別。潛在的重磅品種包括PD1/PD-L1和各種靶向藥,其中PD1/PD-L1的市場空間在500億左右,其他幾種預估市場空間超過50億元的品類包括三代EGFR抑制劑、CDK4/6抑制劑、HER2抑制劑曲妥珠+帕妥珠、VEGFR抑制劑、BTK抑制劑。
  • 新為醫藥攜手海和藥物在華落地新型抗生素 創新藥推動肺結核治療新...
    日前,新為醫藥與海和藥物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已經就新型抗生素「二代惡唑烷酮類似物NP201(Delpazolid, RMX2001)」項目達成合作,新為醫藥將獲得NP201在中國進行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的權利,從而為中國的肺結核患者提供國際最新水準的藥物治療選擇。
  •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 明年醫藥製造業固定...
    初步估計,2019年醫藥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23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6%。《報告》分析稱,國內創新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迎來初步收穫期。中國創新藥起步較晚,2011年,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獲批,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創新藥。截至2017年底,國內獲批的具有創新性的 1 類新藥不足10個,銷售額最大的為阿帕替尼(恆瑞醫藥),2017 年銷售額約15億元。
  • 特斯拉又一業務進軍中國,比汽車更龐大|solarcity|特斯拉|光伏|...
    昨天聊過了最近的投資思路,但忘記說,大家別忘記特斯拉產業鏈的跟蹤,畢竟現在特斯拉國產化僅30%,今年年中有望升至70%,隨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其供應鏈值得長期跟蹤。不過,馬斯克的野心何止將汽車搬過來,他準備將特斯拉另一大業務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打入中國、歐洲,沒說具體時間,不過應該很快就要到來。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恆瑞醫藥是典型的依靠自主創新成長起來的企業,也是醫藥生物企業中沒有依靠併購和資本運作,完全內生式增長的典型代表。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恆瑞醫藥的前身——連雲港製藥廠,主要生產紅藥水、紫藥水等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在當時的幾千家醫藥工業企業之中,並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