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醫藥生物行業跟蹤周報:創新藥公司出路在哪裡?全球專利...

2021-01-11 同花順財經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本周生物醫藥指數上漲 4.25%,板塊表現強於滬深 300的 2.26%的漲 幅。 雖然恆瑞等創新藥公司股價暴漲,但國內創新藥企業的出路在哪 裡?國際化能力方顯重要。一方面國內創新藥環境整體上依然不錯,臨 床批件、新藥審批、進醫保等全面提速,但創新藥國談仍限制創新藥天 花板;另外一方面,創新藥企業的國際化需要提到更重要的議程上,走 出去能力凸顯重要。截至目前,國內 BIOTECH 類公司獲得美國 FDA 批 準的突破性療法的公司有 4個、 15餘家公司獲得孤兒藥資格、 12餘家 公司獲得誇快速通道審評資格。 醫保談判形勢下,創新藥公司國際化在即。 政策影響的不確定性依然存 在,技術天花板將成為企業業績持續的護城河,國際化將成為企業跨海 的必然選擇。第一類企業: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業績彈性相對較高的 企業。

  Big Pharma 通常是指中國本土、具備較為強大的研發能力和銷售 能力的大型企業。這類企業通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收入規模,通過時間、 經驗和資本的積累,企業已經具抵抗政策風險的能力。該類企業主要包 括恆瑞醫藥(600276)、中國生物製藥、復星醫藥(600196)、石藥集團等。第二類企業:由 License in 逐漸實現 License out 的企業,依託國際化,中國創新藥企業 產品正在出海,重磅產品授權海外商業化權益的案例越來越多,恆瑞醫 藥、信達生物、百濟神州、天鏡生物等均憑藉自己的核心產品走向國際 化。獲得美國 FDA 認可是企業產品的走向世界的主要途徑。 2020年, 多家創新藥企獲得美國 FDA 突破性療法認定、孤兒藥認定以及獲得快 速通道審評資格認定。其中百濟神州、亞盛醫藥、榮昌生物以及基石藥 業等公司成為國內創新藥企進軍海外的典範。

  恆瑞醫藥迎來創新藥大豐收。 恆瑞醫藥的氟唑帕利首次獲批,用於既往 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 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 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同時在此周,恆瑞醫藥 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在兩項 3期臨床研究中分別達到主要 研究終點:一項為聯合紫杉醇和順鉑用於晚期食管癌一線治療;另一項 為聯合化療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近期會 向 CDE 提交上市前的溝通交流申請。本周仿製藥賽道亦迎來豐收,多 款仿製藥獲批上市或者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 齊魯製藥重磅乳腺癌治 療藥物哌柏西利獲批上市,為該品種國內首仿。禮來本周再次積極布局 基因療法, 與構建 AAV9的基因療法技術平臺的 Prevail Therapeutics 達 成交易總價為 10.4億元的收購協議。

  具體配置思路。 原料藥:普洛藥業(000739)、華海藥業(600521)、奧翔藥業(603229)、九洲藥業(603456)等; 疫苗:康泰生物(300601)、智飛生物(300122)、萬泰生物(603392)等;創新藥及產業鏈:恆瑞醫藥、 藥明康德(603259)、泰格醫藥(300347)、億帆醫藥(002019)等;蘇州創新藥:信達生物、康寧傑瑞、 澤璟製藥等;醫療服務:信邦製藥(002390)、通策醫療(600763)、愛爾眼科(300015)等;藥店:大 參林、老百姓、益豐藥房(603939)等;醫美:愛美客(300896)、華熙生物等。醫療器械: 眼科耗材:昊海生科、愛博醫療、歐普康視(300595);醫療設備:邁瑞醫療(300760)、理 邦儀器;診斷性耗材:安圖生物(603658)、新產業(300832);骨科治療性耗材:威高股份、 大博醫療(002901);心血管治療性耗材:微創醫療、沛嘉醫療;消化治療性耗材: 南微醫學。 風險提示: 藥品降價幅度超預期;疫情導致經濟衰退;醫保政策進一步 嚴厲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

相關焦點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在全球產業鏈變革和經濟增速調整的大背景下,國內醫藥生物產業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變局:疫情尚未結束、醫療衛生需求多元化、醫改深入、科研提速、資本追捧等特點交織,而重要企業的引領和承載作用凸顯。秉承「與好行業、好公司一起成長」的長期價值,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推出「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深刻變革 專業發展」主題策劃,一起探索「重要」背後的力量與堅持,責任與挑戰。
  • 上海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周報:醫保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創新藥可及性...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行業要聞: 1) CDE 發布《藥品附條件批准上市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2) 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發布; 3) 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印發國 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範和 DIP 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
  • 國金證券:以納斯達克為鑑,前瞻科創板之醫藥布局
    2.從3個維度:全球醫藥行業的創新驅動、資本市場的助力作用(尤其在創新藥企的初始階段)、以及近5年全球Top100重磅藥變遷,分析了科創板推出將對中國醫藥創新成果更快速兌現以及行業競爭格局影響。3.醫藥生物有望成為科創主力,中國醫藥創新與產業格局將變革升級海外創新板,醫藥生物行業是絕對主力納斯達克現有上市公司2643家,其中醫藥醫療相關股票
  • 苑東生物:以高端仿製藥為基礎 創新藥為重點 生物藥謀發展
    首先,我謹代表中信證券,對所有參加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網上路演的嘉賓和投資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作為苑東生物的保薦機構,中信證券為本次能夠與苑東生物攜手合作深感榮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資產質量優良、專業團隊精幹、創新能力突出、服務鮮明的大型綜合上市證券公司。
  • 國盛證券張金洋、博時基金葛晨,共析醫藥行業投資機遇
    2020年上半年,國內外市場動蕩,全球經濟受到嚴峻考驗。而我們在危難中醞釀著機遇。站在年中的關鍵時間點,對下半年進行展望,同花順籌辦了本年度線上大型中期策略會,希望能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為廣大投資者驅散迷霧,穩中求進,策舟遠航!本期為第九期——醫藥專場,邀請了國盛證券醫藥生物首席分析師張金洋先生和博時基金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基金基金經理葛晨先生為大家分享。
  • 創新藥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特效藥的崛起之路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創新藥幾乎是空白,但是我國的醫藥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創新,在薄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從法規政策和行業發展特點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無藥品專利,1984 年之前:當時的特點是市場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專利法尚不完善,因而藥品專利得不到承認和保護。
  • 202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
    百濟神州百濟神州是一家生物醫藥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2020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在創新藥發展方面,如今我國一些大型企業也正在積極布局。其中,百濟神州、恆瑞醫藥、復星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藥企拔得頭籌。這些藥企在研發方面持續的投入,將不斷創造更多的價值,未來會有更多新藥的誕生。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共有8款新藥獲批上市,其中包括年底剛上市的兩款PD-1。2019年,預計國產創新藥的獲批數量或將進一步增多。
  • 維亞生物攜手和鉑醫藥就共同孵化創新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蘇州和上海2020年7月31日 /美通社/ -- 作為世界領先的、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平臺,維亞生物近日宣布與和鉑醫藥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藥物研發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參與孵化創新生物藥企業。
  • 創新藥行業、創新藥指數及ETF的投資價值分析
    來源:老羅話指數投資一、創新藥產業介紹1. 中國創新藥行業介紹及發展現狀所謂「創新藥」,是相對於「仿製藥」而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藥物。從定義來看,就國內而言,創新藥是指在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含有新的結構明確的、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
  • 2019生物醫藥板塊概念股有哪些?生物醫藥板塊龍頭股一覽表
    綜投網(www.zt5.com)04月04日訊  今年以來醫藥板塊表現勢頭良好,近日來雲南白藥、盤龍藥業等龍頭股帶動醫藥股整體處於上升勢頭,不少人因為選對了方向而取得了不錯的收益,為此小編整理了生物醫藥板塊龍頭股一覽表,希望對大家投資有所幫助。
  • 微芯生物:小分子創新藥翹楚 研發實力驅動業績高增長
    2000年公司創始人魯先平先生懷揣報國之心回國創業,希望能在中國實現first-in-class(全球首創藥物)的研發,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進步;次年,微芯生物成立,堅持以「持續創新,以拯救健康為己任」,致力於樹立中國醫藥企業「原創、安全、優效」的全新形象;2006年,尚處於臨床前階段的西達本胺海外專利以2800萬美元,授權給HUYA,西達本胺的專利授權,開創了中國創新藥對歐美進行專利授權的先河
  • 上市公司創新藥8月報告: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 主攻腫瘤藥
    從數量來看,排名前12的上市公司均有5個以上創新藥,創新藥數量佔到總數的半壁江山,其中第一梯隊的5家公司在研創新藥共有95個,佔上市公司創新藥樣本的31%。以數量計,創新藥第一梯隊有5家公司,分別是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東陽光、石藥集團和復星醫藥。
  • 首藥控股入選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
    日前,第十二屆(2020)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榜單。榜單基於醫藥企業創新根基、創新過程、創新成果三個維度全方面進行評選,最終確定了100強企業。其中,首藥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藥控股」)入選。
  • 東吳證券指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階段,鑑於中國是一...
    東吳證券:國產醫療器械迎來黃金時代,看好邁瑞醫療等;① 東吳證券指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階段,鑑於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潛在醫療器械消費市場,國內有望誕生一批類似於歐美發達國家的優秀醫療器械公司;② 醫療器械的投資首先需要精選賽道,建議重視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骨科、眼科等最易誕生大市值、大牛股公司的細分領域,重點關注國產替代、術式升級兩大行業邏輯
  • 醫藥生物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叢林法則,創新者生存,維持「買入」評級
    機構:廣發證券評級:買入核心觀點:醫保支付領域改革仍在深化,帶採、談判常態化,行業亟待創新轉型。仿製藥已從傳統帶金銷售模式轉變為以價換量,成本領先,單品種市場天花板下降。創新藥醫保談判加快新藥上市後放量增長,審評審批效率提升縮短研發回報期。
  • 解碼以色列生物醫藥行業快速發展之謎
    以色列在先進生物技術和製藥產品研發方面的實力從其臨床試驗的數量上可見一斑:2013年上半年就有60個公司的產品進入了II期臨床和III期臨床。同時,其醫藥專利的數量也很能說明問題:截至2013年已有4000多個專利被授予。
  • 醫藥生物行業研究與年度策略:堅守創新核心,擁抱消費景氣
    從全球來看,2018 年高收入國家衛生醫療 支出佔 GDP 比重為 12.4%,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衛生醫療支出佔比仍有提升空間。2.3 三醫聯動格局,創新發展勢不可擋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至今,我國醫藥行業從依靠政策紅利的高速增長期更迭至行業發展分化期。「新醫改」形成了「三醫聯動」為核心的改革策略。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元C輪融資;榮昌生物ADC藥物...
    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湧現,並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並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9月27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
  • 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技術領先不忘補「短板」 讓患者用得起好藥
    2020年10月11日,魯先平與馬化騰、馬明哲、馬蔚華、王衛、王傳福等一道被評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他創建的微芯生物,被譽為小分子創新藥的領軍企業,是一些研究者眼中的創新藥研發公司樣本。
  • 下一站,醫藥行業的紅利在哪裡
    國內專利藥銷售額佔比低原因如下:1)國內企業創新能力不足,上市品種很少;2)IND/NDA審評速度慢,國外創新藥無法在歐美獲批後快速進入中國市場;3)醫保目錄更新較慢,影響放量速度。而這些因素都在發生根本變化,未來國內專利藥(創新藥)有巨大成長空間。隨著海外高端人才回流,以恆瑞醫藥等傳統大型藥企和以百濟神州等新興生物醫藥企業的崛起,中國醫藥創新能力近年來大幅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