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行業、創新藥指數及ETF的投資價值分析

2021-01-14 金融界

來源:老羅話指數投資

一、創新藥產業介紹

1. 中國創新藥行業介紹及發展現狀

所謂「創新藥」,是相對於「仿製藥」而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藥物。從定義來看,就國內而言,創新藥是指在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含有新的結構明確的、具有藥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臨床價值的藥品。隨著綜合實力的增強,我國逐步從仿製藥大國升級為了創新藥強國,中國企業在全球醫藥研發金額的佔比已經達到了20%,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市場預計2018年至2023年,我國創新藥行業將保持18.5%的年複合增長率繼續快速增長,到2023年,國內創新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億人民幣以上,國內創新藥行業發展形勢大好。

2. 創新藥產業鏈介紹

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創新藥產業鏈主要由上遊創新藥醫藥原材料生產商和外包服務商、中遊創新藥生產及銷售企業、下遊醫療機構等銷售終端組成。具體到國內,創新藥產業鏈上遊企業主要以原料藥企業以及醫藥服務外包企業為主,我國企業在醫藥外包服務中具有一定的全球競爭力。恆瑞醫藥由於其完善的研發管線和強大的研發資金投入成為了中遊企業中的絕對龍頭。對於下遊醫藥銷售機構而言,公立醫院是我國創新藥產品最主要的銷售終端,因此,國家醫保談判對於創新藥銷售影響重大。

3. 我國發展創新藥產業的優勢

a) Me-too替代具有「低成本+低風險」雙重優勢

從成本角度來看,當前我國獲批上市的新藥研發費用中值約1億元,而歐美部分腫瘤新藥的研發費用中值為5億美元。

從風險角度來看,新藥研發過程中失敗機率最高的是用於評估藥品有效性的II期臨床試驗,失敗率高達60%。對於跟隨式創新而言,藥物的有效性已經得到了驗證,因此在這個環節的失敗概率將會大幅降低,從而提高整體創新藥研發成功的機率。

b) 成本優勢推動國產創新藥份額的增長

歷史經驗表明,即使自主新藥上市時間落後外企3-6年,Me-too替代依然能夠順利實現,這主要是由於在療效相似的前提下,自主新藥的定價更低,更具競爭力。以PD-1/PD-L1為例,在國產藥品進入後,PD-1的治療費用從20多萬/年降至了10萬左右/年。

c) 我國龐大的住院人數為創新藥研究提供了豐富臨床資源

創新藥在研發過程中需進行多期臨床試驗,而醫院是承擔臨床試驗研究的主要機構,國內醫院超高的入院人數為臨床試驗開展提供了便利。根據F&;S的統計,2018年美國醫院月均就診人數為493人,而中國高達1259人,接近美國的3倍。

d) 創新藥報批提速,產業發展進入加速期

根據美國經驗,新藥從臨床申請到上市獲批一般需要8-10年。而我國整體自主新藥報批周期被壓縮到5年左右。而對於早期安全性數據豐富或海外已獲批上市的特殊品種,從臨床到上市申請的周期可以被進一步壓縮至3-4年。

e) 人才優勢與工程師紅利幫助國內企業更好地投入醫藥研發

根據Statista數據,2016年中國理工科畢業生人數為470萬人,居全球首位,相對於第二名高出210萬人。不斷增長的國內畢業研究生和留學回國人員源源不斷的為國內創新藥企業輸送大量科研人才,同時相對較低的專業人才薪酬幫助企業以更低的成本進行創新研發。

4. 創新藥行業短期驅動因素

a) 集採政策幫助境內藥企搶佔市場份額

對於國內創新藥企業而言,Me-too創新策略使得境內藥企相對於國際製藥巨頭研發成本更低,因此在療效接近的背景下,其藥品定價更具競爭力;而國際製藥巨頭受制於全球定價體系,在醫保談判中並不具備相應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國家整體的政策環境對境內創新藥企業相對更加友好,在12月28日公布的最新醫保目錄中,四隻國產PD-1產品全部被納入醫保目錄,顯示了國家醫保局對境內創新藥的鼓勵政策。

b) 後新冠疫情時代對疫苗需求旺盛

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保持嚴峻,使得市場對疫苗的需求有增無減。當前雖然已有兩款新冠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但在設備、原料、冷鏈物流等因素的限制下,其產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國內新冠疫苗研發進度處於全球前列,共12個新冠疫苗處於臨床開發階段,明年有望大規模應用於健康人群。考慮到疫苗對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預計未來新冠疫苗上市後接種需求旺盛,相關研發企業有望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CS創新藥指數介紹

1. 指數基本信息

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931152.CSI)選取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作為待選樣本,按照市值排序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創新藥產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標的。該指數以2014年12月31日為基日,截至2020年12月25日收盤,指數成份股個數為45隻,總市值合計2.86萬億。

2. 指數行業分布

從行業成分來看,創新藥指數基本覆蓋了產業鏈中議價能力最強的中、上遊龍頭企業。其中生物製藥、化學製藥、以及上遊醫療服務相關企業在指數中權重佔比最大,合計權重佔比超過90%

3. 前十大成份股分析

從指數成份股來看,前十大成份股合計權重佔比63.07%,主要集中在化學製藥與生物製藥板塊,行業集中度較高。且前十大成份股均為各自子行業龍頭企業,能夠較好的反映創新藥產業的發展。

4. 指數歷史表現

a) 與寬基指數對比

從歷史表現來看,從基日(2014年底)至2020年12月24日,CS創新藥指數累計收益率為219.59%,年化收益率為22.05%,表現大幅優於同期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等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同時,該指數歷史年化波動率為27.22%,比滬深300指數和中證全指更大,與中證500接近,小於創業板指。綜合波動性和收益率,CS創新藥指數的歷史夏普比為0.92,同樣大幅優於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其超越市場的表現十分顯著。

b) 與其他行業指數對比

將CS創新藥指數與市場中申萬28個一級行業在歷史上的收益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從基日(2014年底)至2020年12月24日,CS創新藥指數的表現僅次於食品飲料行業,超越了其他所有申萬一級行業,歷史表現不可謂不強勢。

c) 與醫藥子板塊對比

此外,我們還將CS創新藥指數與市場同屬大醫藥板塊的化學製藥、中藥、醫療器械、生物製品、醫藥商業等子板塊以及綜合類的全指醫藥進行逐年的橫向對比,可以看到,在所有7隻指數中CS創新藥指數歷史表現表現最好,排名第1。特別是2016年和2017年,CS創新藥指數連續兩年在大醫藥板塊指數中表現最好。

從風險收益比來看,創新藥指數夏普比率為0.92,在所有七隻指數中排名第一。

5. 指數財務數據

從指數的盈利能力來看,通過比較醫藥行業內各子板塊的淨資產收益率(ROE)發現:截至2020年上半年,CS創新藥指數ROE為12.12%,僅次於醫療器械,優於其他指數,這也顯示出A股上市的創新藥企業基本面狀況整體較好,業績穩定。

另一方面,研發投入是衡量醫藥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前瞻性指標,CS創新藥在選股層面更加注重個股的研發投入指標。通過統計2020年半年報中各個醫藥板塊指數成份股的研發投入在營收中佔比數據,結果顯示CS創新藥指數成份股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中位水平顯著優於大醫藥板塊的其他指數。

6. 指數估值狀況

由於CS創新藥指數發布時間較短,其統計區間始於2019年4月22日。截至2020年12月25日,CS創新藥指數市盈率PE(TTM)為65.77倍,位於上市以來96.3%分位數;市淨率PB(LF)為7.78倍,位於上市以來95.3%分位數。

然而,創新藥指數的高估值將被其高利潤增速迅速消化。根據Wind預測,創新藥指數在2020年、2021年、2022年淨利潤增速預計分別為30.1%、26.49%、24.30%,在考慮盈利增長後未來兩年的相應市盈率將分別降至51.99倍、41.83倍。長期來看,創新藥指數仍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
    2020中國創新藥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在創新藥發展方面,如今我國一些大型企業也正在積極布局。在創新藥熱門靶點上,恆瑞的研發管線已經基本實現了全面布局,即將迎來新藥研發的豐收季。我國醫藥市場上95%為仿製藥,創新藥方面因技術能力不足、企業資金欠缺故投入力度不大、醫藥創新環境不利等因素一直沒有明顯的起色。近年來,這些方面逐漸得到改善。
  • ...廣發中證創新藥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生效...
    創新藥 : 關於廣發中證創新藥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09:56: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創新藥 : 關於廣發中證創新藥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 創新藥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特效藥的崛起之路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創新藥幾乎是空白,但是我國的醫藥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創新,在薄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從法規政策和行業發展特點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無藥品專利,1984 年之前:當時的特點是市場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專利法尚不完善,因而藥品專利得不到承認和保護。
  • 微芯生物投資價值分析:專注於first-in-class的創新藥先鋒
    前言微芯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新靶點發現的原創藥企業,公司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三大品種都是 first-in-class 級別。公司作為科創板第一批通過審核的上市公司,也是科創板第一家創新藥「硬科技」公司,上市後已經經歷了充分的調整,目前市值已經回到 200億以內,即使不考慮早期項目和研發平臺的價值,也已經處於低估狀態。
  • 上海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周報:醫保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創新藥可及性...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行業要聞: 1) CDE 發布《藥品附條件批准上市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2) 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發布; 3) 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印發國 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範和 DIP 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
  • 君聯資本王俊峰:未來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
    「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這點我很堅信。」近日,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就中國創新藥的發展和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趨勢及投資邏輯分享了看法。一些「中國神藥」陸續退出,給創新藥提供了空間,國家在重大新藥創製方面的鼓勵政策也使得創新藥的研發周期、投資回報周期縮短, 「In-licence方式的成功,國際多臨床中心的落地,以及國家對於海外臨床數據的認可,使得中國廠商通過In-licence模式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目的。」
  • 創新藥10大概念股價值解析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公司生物創新藥梯隊豐富。公司股價41.14元,我們預計15-17年EPS為1.05/1.37/1.78元,對應PE 39/30/23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產品上市低於預期的風險;主導產品招標降價的風險。
  • 炒股配資槓桿公司金豬配資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微漲國內首款CAR...
    截至1月24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334.58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28%。開年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表現相對平淡,已連續兩個發布周期漲幅低於0.5%。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微漲 國內首款CAR-T要來了
    證券時報記者 陳永輝 截至1月24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334.58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28%。開年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表現相對平淡,已連續兩個發布周期漲幅低於0.5%。1月1日以來,共有5個創新藥獲批臨床,包括3個化藥和2個CAR-T創新藥;另外恆瑞醫藥、信達生物、東陽光等有創新藥臨床狀態向前推進,進一步推動指數走高。截至1月14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的成分樣本數共有706個。人民金融·創新藥資料庫監測顯示,近日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期獲批。
  • 上市公司創新藥8月報告: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 主攻腫瘤藥
    為反映中國創新藥現狀、推動中國創新藥發展,證券時報8月7日正式發布「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按照新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對創新藥的定義,將真正的創新藥納入指數,並進行評價。截至8月底,「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追蹤的創新藥升至565個,當月新納入25個成分樣本,指數月漲4.83%,反映出我國創新藥研發持續穩步推進。
  • 「跟跑二十年」的國產創新藥,何時擁有自己的「吉利德」?
    現在,全球最暢銷的十大藥物裡面有四種藥來源於Genentech。我特別希望中國、希望更多投資界的朋友能夠來支持大學,我們能建設出中國的Genentech、中國的吉利德,這是特別良好的希望。薛辰:創新藥研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不光紅杉和鼎暉的美元基金,也希望有機會多接觸一下中資的基金。國藥投資和國投創新有哪些成功案例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下?同時各自有哪些優勢?
  • 中國本土創新藥上市提速 與進口藥同臺PK不示弱
    日前,A股創新藥公司恆瑞醫藥公告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臨床試驗通知書》。這也意味著,繼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和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之後,卡瑞利珠單抗將成為第三個上市的國產單抗藥,為更多腫瘤病人帶來生的希望,並與進口的Keytruda(K藥)Opdivo(O藥)在同一起跑線上爭奪市場份額。
  • 2020中國健康產業(國際)生態大會 創新藥點燃未來增長引擎
    會議圍繞「合作、創新、科技、研發、資本」五大價值定位,舉辦「醫藥產業合作與發展峰會」、「健康產業資本峰會」、「創新藥發展峰會」、「健康科技研發者共享大會」、「新營銷論壇」、「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圓桌論壇」六大峰會。
  • 恆指公司公布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半年度檢討結果:信達生物(01...
    今日(11月19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的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的半年度指數檢討結果。有關變動將於 2020 年 12 月 7 日(星期一)起生效。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 50 指數追蹤首五十隻研究及發展投入較高且動量表現較好並於滬深港上市的創新藥相關股票之表現。
  • 布局人類生命科學,信銘生命科技以專業投資聯動生物藥創新
    藉助信銘生命科技旗下金融上市平臺,擁有在金融機構及投資公司中間開展業務的便利,加速創新藥商業化,從而滿足大中華區、東南亞有待填補的龐大醫療需求。以專業投資聯動產業創新信銘生命科技創新新型商業模式,在產業循環和投資循環中尋找最佳創新藥標的。
  • PD-1,創新藥公司的「屠宰場」
    在創新藥行業,性感的故事往往只是鏡花水月,頃刻間市值灰飛煙滅也不少見。如今看來,這樣的故事很可能因為PD-1上演。 對於這些創新藥公司來說,只有「亮眼的新藥銷售數據」,才是回報投資人信任的最好方式。某種程度上說,PD-1會是這些企業的試金石。 但事實上,它們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基本沒有機會了。原因很簡單,商業化能力將是他們永遠也跨不過去的門檻。 在創新藥行業,一款新藥研發出來是一回事,賣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 創新藥行業定新目標:3年產業化逾10個品種 培育龍頭企業
    根據行動方案,在高端新藥關鍵技術產業化方面,我國要在3年內實現10個以上創新藥產業化;通過國產首仿藥或生物類似藥上市,降低藥品消費支出50億元/年以上;在歐美市場製劑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新藥註冊實現零的突破。  推動高端藥品產業化  高端藥尤其是創新藥一直是我國的短板。
  • 400億創新藥龍頭逆市大跌,已連跌5個月!北上資金抄底這些醫藥股
    今天A股市場全線上漲,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大關。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勢,大科技板塊表現較差,創新藥龍頭股貝達藥業今天跌逾8%,月線已經五連跌,4個多月時間累積跌幅接近38%。 不僅僅是貝達藥業,近期醫藥股出現了普遍調整,醫藥生物指數11月以來累計下跌超過4%,位居行業跌幅首位。
  • 遺傳辦審批優化進階,創新藥研發利好加持
    隨著我國創新藥臨床試驗數量快速提升,「時間」成為各家創新藥公司競技的關鍵要素之一。此次調整對於採集審批提交倫理審查和國際合作科研提交倫理審查批件等文件的流程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宗旨是在遺傳資源得到保護的前提下縮短藥物的研發周期。這一系列審批流程的優化將對國內新藥研發企業尤其是具備全球研發實力的優質藥企產生利好。
  • 創新藥產業飛速發展 人工智慧切入藥品全流程 兩份報告重磅推出
    由動脈網、艾美達醫藥諮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未來醫療100強創新藥論壇持續12月21日全天,匯聚了創新藥領域產、學、研、投各組成部分中的優質企業與機構。參會的各位大咖從技術變革、研發策略、投資風向等多個角度,透徹的分析了創新藥領域的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