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行業定新目標:3年產業化逾10個品種 培育龍頭企業

2020-11-25 經濟參考網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根據行動方案,在高端新藥關鍵技術產業化方面,我國要在3年內實現10個以上創新藥產業化;通過國產首仿藥或生物類似藥上市,降低藥品消費支出50億元/年以上;在歐美市場製劑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新藥註冊實現零的突破。

  推動高端藥品產業化

  高端藥尤其是創新藥一直是我國的短板。前沿生物副總裁王勇告訴記者:「生死關頭的一些用藥,我國目前主要靠進口,價格十分昂貴。」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動高端藥品產業化及應用。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免疫系統、病毒及耐藥菌感染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推動靶向性、高選擇性、新作用機理的創新藥物開發及產業化;推動2015年以來已獲新藥證書或已申報新藥生產的化學藥1-2類新藥(新化合物和改良型新藥)、中藥1-6類新藥(含民族藥)及新經典名方產品、國內首家上市的生物藥產業化;鼓勵市場潛力大、臨床價值高的專利到期首家化學仿製藥和生物類似藥的開發及產業化;根據歐美市場藥品註冊和生產要求,建設新藥、重大仿製藥國際標準生產基地。通過行動方案的實施,實現10個以上創新藥產業化;通過國產首仿藥或生物類似藥上市,降低藥品消費支出50億元/年以上;在歐美市場製劑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新藥註冊實現零的突破。

  CDE(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近日公布的第25批優先審評名單中,有20個品種總計44個受理號入選本次擬進入的優先審評名單,其中包括多個重磅創新品種。南京傳奇的CAR-T細胞治療製劑申報臨床、施貴寶的PD-1單抗產品報產、安科生物的生長激素水針報產、恆瑞醫藥的阿齊沙坦報產以及華海藥業的4個重要仿製藥品種海外轉國內申報入選。

  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於日前公布了已受理的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品種信息及進展。2018年元旦後,第一批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有望發布,約有87個產品獲得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認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醫藥工業收入已達28062億元,2010年至2016年複合增速達18.4%,遠超全球醫藥行業平均增速。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正從仿製藥大國向創新藥大國崛起。業內人士表示,在鼓勵創新的制度變革下,中國已在多個領域實現產品創新,與國際差距逐漸縮小。未來10至20年,創新藥行業將迎來最大的發展機會,中國必將產生數個超千億美元市值的製藥巨頭、數十個市值過千億元人民幣的各領域龍頭企業。

  培育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與高端藥品一樣,我國高端醫療器械也主要依賴進口。基於此,「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加快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及應用,實現10個以上創新醫療器械填補國內空白;10個以上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品牌實現升級換代,質量性能顯著提升,銷量進入同類產品市場份額前三位;培育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醫療器械企業達到10家以上。

  根據計劃,影像設備領域,鼓勵國內空白的PET-MRI、超聲內窺鏡等創新設備產業化。治療設備領域,鼓勵國內空白的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等創新設備產業化。體外診斷產品領域,鼓勵國內空白的全實驗室自動化檢驗分析流水線(TLA)等創新設備產業化。植入介入產品領域,推動全降解冠脈支架、心室輔助裝置、心臟瓣膜、心臟起搏器、人工耳蝸、神經刺激器、腎動脈射頻消融導管、組織器官誘導再生和修復材料、運動醫學軟組織固定系統等創新植入介入產品的產業化。

  目前全球範圍內實現產品大量上市銷售的人工耳蝸製造商僅有4家,杭州諾爾康為其中之一。公司董事長李方平表示,公司產品自2011年國內上市後,打破了國外廠家的壟斷,使得國外進口的人工耳蝸在國內的零售均價由以前的25萬元下降到15萬元。公司目前發展瓶頸在於資金短缺,投入不足,如能藉助政策東風,早日上市募集資金,可以生產出更多的人工耳蝸。

  藉助近幾年國內政策對於本土醫械企業支持力度的增大,及國內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投入的加大,國內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且國內醫療器械公司也通過併購快速獲得核心技術,實現產業化。比如,萬東醫療12月8日公告,擬以2.48億歐元收購義大利百勝醫療集團,彌補公司在超聲設備領域的空白,完善公司的醫療影像設備產品線。此外,迪瑞醫療、魚躍醫療、潤達醫療及港股公司新世紀醫療等醫療器械領域的上市公司,通過併購增厚了業績,豐富了產品鏈。

 

相關焦點

  • 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
    未來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會上,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項目進駐大瀝。本次大會以「先進材料·智造未來」為主題,並邀請先進材料領域權威院士學者、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200餘位嘉賓參會,共同探討在新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先進材料產業如何走好發展之路,推動大瀝先進材料產業「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 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珠江時報訊(記者/李翠貞通訊員/關豔娟劉成鄧倩茹)昨日,大瀝鎮舉行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會上發布《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籤約進駐大瀝,兩大相關產業載體正式掛牌。南海區區長顧耀輝出席大會。
  • 2017年原料藥行業業績預告,這10大企業很牛氣
    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以及環保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原料藥行業進入整合期,雖然眾多中小型企業陸續離場,但也有很多企業業績斐然。作為我國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石藥集團已連續多年霸佔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榜單首位。公司三大原料藥產品出口類別抗生素、維生素、咖啡因均在細分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培育百億龍頭 扛鼎先進材料
    2個高端產業載體落地、3個院士項目籤約、10個先進材料團隊項目進駐、6個創新項目現場路演……12月2日,南海區大瀝鎮召開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乾貨滿滿。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同時,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這對於先進材料項目而言,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 天藥股份:「原料藥+製劑」雙輪聯動 2019年營收29.16億元增逾兩成
    穩居皮質激素類原料藥行業前列據介紹,天藥股份前身是天津製藥廠,迄今已有80年發展歷史,是我國較早研製並生產皮質激素類原料藥的企業之一,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和規模化生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較早實現了植物甾醇生物降解雄烯二酮及9羥基雄烯二酮並改造皮質激素原料藥的生產技術產業化,並同時具備了薯蕷皂素和雄烯二酮「雙路線」產業化能力,多項技術指標均領先於國內同行業。公司多項科研成果中,「生物脫氫(節桿菌)產業化新技術」、「生物氧化(黴菌)產業化新技術」、「高質量標準的螺內酯產業化項目」和「甲潑尼龍合成新工藝」通過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創新藥行業、創新藥指數及ETF的投資價值分析
    根據F&;S的統計,2018年美國醫院月均就診人數為493人,而中國高達1259人,接近美國的3倍。d) 創新藥報批提速,產業發展進入加速期根據美國經驗,新藥從臨床申請到上市獲批一般需要8-10年。而我國整體自主新藥報批周期被壓縮到5年左右。而對於早期安全性數據豐富或海外已獲批上市的特殊品種,從臨床到上市申請的周期可以被進一步壓縮至3-4年。
  • 嚴重低估的醫藥股:國內知名創新藥龍頭企業,研發投入超千萬
    這裡要強調一下,當前的調整主要是針對前期業績不好出現巨大漲幅的品種,所以大家要區分對待,對於醫藥板塊未來趨勢我還是偏樂觀的。年初以來,由於受到大事件影響,醫藥成為了二級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板塊。從業績來看,2020年Q1細分子領域創新藥及產業鏈、藥店、部分特色原料藥、大事件相關物資(檢測、手套、口罩)等業績表現亮眼,與全行業的相對比較優勢明顯;從流動性來看,整體上半年流動性也是遠超去年同期,醫藥多數子板塊實現業績與股價雙贏的局面。具體個股來看,今年上半年,共有116股翻倍,其中屬於醫藥生物板塊的個股有41隻,佔比達到35%。
  • 雙抗創新藥賽道龍頭——康方生物科技港交所掛牌上市!
    50強評選活動匯集多方力量,權威評審團實地走訪,採用大數據創新標準評選體系,50餘家媒體實現億級曝光宣傳,傾力打造灣區醫療產業風向標。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評選活動將在2020年6月份啟動,一如既往的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生物技術發展歷程、發展現狀與趨勢,共同發掘和培育生物科技未來獨角獸,推動大灣區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
  • 蘇尼特右旗大力扶持龍頭企業 帶動農牧業產業化發展
    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在培育、扶持農畜產品龍頭企業中,通過項目、資金、技術等一系列政策性的支持,推動企業轉換升級、高質量發展,加快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帶動地方扶貧工作,促進農牧民增收。
  • 醫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叢林法則,創新者生存
    對於優質的創新 藥企業,應重點關注公司的研發實力和成長趨勢;下調即期現金流的權重,給予創 新研發更多的權重。3.CXO行業景氣度繼續提升,訂單高速增長CXO行業除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生產進度略有延後,二季度以來伴隨國內疫情得 到有效控制,企業生產步入正軌,國內CXO龍頭業績在2020年二三季度顯著提 速。
  • 400億創新藥龍頭逆市大跌,已連跌5個月!北上資金抄底這些醫藥股
    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勢,大科技板塊表現較差,創新藥龍頭股貝達藥業今天跌逾8%,月線已經五連跌,4個多月時間累積跌幅接近38%。 不僅僅是貝達藥業,近期醫藥股出現了普遍調整,醫藥生物指數11月以來累計下跌超過4%,位居行業跌幅首位。個股方面,有40多隻個股11月以來跌幅超過10%。
  • 雲南精耕道地中藥材擬用3-5年時間培育推出「十大雲藥」
    蘇豹介紹,從種植規模看,三七、天麻、重樓、雲木香、砂仁等17個品種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雲當歸、滇黃精、茯苓、石斛、粗莖秦艽等9個品種種植面積達5萬畝以上(5-10萬畝);從農業產值看,三七、重樓、砂仁、石斛、天麻等10個品種的農業產值超過10億元,雲木香、當歸、粗莖秦艽、燈盞花、銀杏等21個品種的農業產值超過1億元(1-10億元)。
  • 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新材料、新醫藥、新信息3個新興產業...
    近年來,我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2008年全省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6700多億元,新材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871個,涉及材料及新材料研究開發的高校、科研單位近30家。我省新材料產業技術水平與綜合實力已躍居全國前列,高技術陶瓷、特種纖維、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在國內佔有優勢地位,形成了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培育出了一大批材料企業龍頭和一批新興新材料企業。
  • 原生延藥睡蓮現身三亞 將助力熱帶睡蓮新品種培育
    中國園林網3月16日消息:近日,在三亞育才偏遠山區水塘邊發現的野生睡蓮經世界睡蓮專家黃國振等專家現場鑑定,確認為是極具研究價值對的原生延藥睡蓮。在近百年來的世界睡蓮育種中,全世界人工雜交育成的數以百計的熱帶睡違栽培品種,親本大多來自海南延藥睡蓮。但因我國對研究不多,延藥睡蓮在海南也還未被利用。「海南在大力發展熱帶睡蓮產業,此次在三亞發現的原生延藥睡蓮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探索睡蓮的起源與進化以及基礎基因的演變歷程,三亞睡蓮品種改良均具有重要意義。」黃國振說。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肖克炎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水生植物分布與保護。
  • 「天風醫藥」眾生藥業:中成藥化藥齊發展 創新藥前瞻布局助騰飛
    公司業績近兩年穩健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19億元,同比增長10.14%;歸母淨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5.16%;扣非淨利潤3.58億元,同比增長6.07%。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63.6%,淨利率為19.3%,未來隨著公司創新品種的上市,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 創新藥專題報告之吸入製劑行業深度研究
    國產企業如何突破仿製壁壘,哪一類品種或企業有望在國內藥企崛起的大潮 中享受到紅利,給投資價值的判斷帶來障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站在 行業中觀的角度對吸入製劑進行了全景透析,對重磅品種進行了市場空間測 算。此外,我們也從微觀角度梳理了在重磅品種領域有布局的吸入製劑領先 企業,便於投資者篩選有價值的企業。
  • 海利爾發力原藥板塊:未來3~5年計劃每年推1~2個新品|滬市質量行
    「目前農藥行業整體處於周期底部波動。一般行業5~6年會有一個周期波動,當前跟2016年行業低谷基本處於一個平衡期,預計明年可能會出現轉折。」海利爾董秘湯安榮稱。根據海利爾的計劃,該公司將以新建產能來應對未來農藥需求的改變。今年海利爾有3個原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 89家企業入選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
    最泰安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9日,市政府網站公布了第十一批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泰安市君思飲茶葉有限公司等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在全球產業鏈變革和經濟增速調整的大背景下,國內醫藥生物產業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變局:疫情尚未結束、醫療衛生需求多元化、醫改深入、科研提速、資本追捧等特點交織,而重要企業的引領和承載作用凸顯。秉承「與好行業、好公司一起成長」的長期價值,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推出「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深刻變革 專業發展」主題策劃,一起探索「重要」背後的力量與堅持,責任與挑戰。
  • 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迎來新一批籤約入駐企業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尹星雲)4月24日,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入駐企業籤約儀式暨現代園藝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活動,在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圓滿舉行,1家聯盟、4家企業與中關村科技園區延慶園管委會籤訂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