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瀝發力先進材料產業!
未來三年目標:
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
12月2日,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舉行,大會發布了《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總體目標要求,到2023年,大瀝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國價值鏈地位明顯提升,對南海市其他地區的支撐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大會現場
大瀝鎮鎮長遊劍鋒表示,大瀝將通過三年的努力,打造一個匯聚創新平臺、主題園區、優秀人才的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實現培育3家超百億產值龍頭企業、引進200家骨幹企業、年產值超500億元的發展目標。
大瀝鎮鎮長遊劍鋒解讀《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的發布,標誌著大瀝正式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雙子星」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會上,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項目進駐大瀝。
本次大會以「先進材料·智造未來」為主題,並邀請先進材料領域權威院士學者、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200餘位嘉賓參會,共同探討在新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先進材料產業如何走好發展之路,推動大瀝先進材料產業「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製造業創新處一級調研員薛洪,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等出席了本次大會。
點擊視頻
看大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前景
⬇️
搶抓先進材料新機遇
不久前,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提出,建設佛山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充分利用產業集群優勢,著力推高以鋁加工材、銅加工材、再生有色金屬、有色金屬鑄件為主的有色金屬材料等多種先進材料協同發展。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致辭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在大會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在南海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大瀝鎮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緊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建設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現代商貿、安全產業、會展經濟、總部經濟、先進材料等產業發展。大瀝舉辦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既是對自我發展的探索與突破,也有望為佛山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建設提供重要助力。
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大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區位優勢方面,大瀝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板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與廣州市荔灣區、白雲區接壤,南與佛山市禪城區相連,既是連接廣佛兩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紐帶,也是聲名遠播的「廣佛黃金走廊」。
產業優勢方面,南海是有色金屬產業集聚地,每年有色金屬產值佔全國的30%。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同時,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這對於先進材料項目而言,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此時搶抓先進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是大瀝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佛山打造「一核一帶一區」 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
10大項目進駐,新基地掛牌
會上,二維氮化硼熱管理材料產業化中心、超構吸波材料產業化中心、高性能稀土鎂基新材料等3個院士項目舉行籤約儀式。特種陶瓷纖維及製品產業化、大尺寸高精度陶瓷3D列印設備及材料的產業化、粉體精細加工應用研究及其產業化等10大先進材料團隊項目正式進駐大瀝。
3個院士項目籤約落戶大瀝
10大先進材料團隊項目進駐大瀝
3個院士項目詳情
��
成會明院士項目:二維氮化硼熱管理材料產業化中心
項目團隊由炭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成會明總負責項目運營,團隊長期致力於二維氮化硼熱管理的基礎及產業化研究,擁有相關發明專利10餘項,研究成果涵蓋二維材料製備、宏觀體組裝、微納熱傳導、系統熱設計等領域。
周濟院士項目:超構吸波材料產業化中心
項目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清華大學教授李勃總負責項目運營,團隊長期致力於吸波隱身超構材料相關研究,擁有相關核心專利十餘項,研究成果涵蓋吸波機理、電磁吸波材料體系開發、電磁波隱身超材料量產等領域。
張洪傑院士項目:高性能稀土鎂基新材料
團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張洪傑領銜,圍繞稀土鎂基材料開展基礎及應用研究,在稀土鎂中間合金的電解製備、稀土鎂合金組織、織構調控及強韌化機理等方面開展系列研究工作。
本次進駐大瀝的10大先進材料項目中,就包括當下需求最旺盛、發展空間最大的 5G 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等領域,而這些領域很快都能在大瀝找到屬於自己的應用市場。
進駐大瀝的10大先進材料項目
二維氮化硼熱管理材料產業化中心由成會明院士團隊進行項目建設,團隊執行負責人劉閩蘇博士認為,大瀝此次召開先進材料產業大會正是時候,有利於產業集聚,也可以讓更多企業、政府了解先進材料的未來。接下來,該團隊將落地在大瀝,投入2000萬人民幣,建2條生產線,預計明年6月,產品將可以實現量產,打破過去散熱材料過度依賴進口材料的局面。
另外,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和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研究中心也正式在大瀝掛牌。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和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研究中心揭牌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和南海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將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與佛山市產業發展優勢相結合,推動新材料領域技術成果向地方產業轉化。研究院以新能源材料、節能環保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電子信息材料以及智能製造五大核心技術方向,加強與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隊伍、重大科研成果對接。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和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研究中心
本次揭牌的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位於大瀝鹽步穗鹽西路,是大瀝新建的一個現代化產業園區,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園區按照標準工業廠房建設,層高6米,每平方米負荷可達700kg,可滿足大部分先進材料企業生產研發需求。預計2021年上半年,研究院將整體搬入新場地。
與此同時,大瀝鎮正全力打造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匯聚了包括廣東3D列印協同創新中心、南海增材製造加速器、華南工業網際網路(南海)集成創新中心、久形工業設計等機構,為先進材料企業提供個性化,定製化服務。
構建新產業「雙子星」的發展格局
2019年,大瀝瞄準安全產業這一藍海產業做了不少積累和布局。如今該鎮已形成太平安全智造產業園,並率先引入4個相關項目。同時,大瀝正在抓緊建設南海國際會展中心,將其中2萬平方米空間規劃建設為全國安全產業大會永久會址和安全產業展貿中心。
南海國際會展中心效果圖
除此之外,大瀝還擁有稀土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暨創新孵化器、民旺·瀚星科學園、瀝中新興產業載體項目、創客產業中心等產業載體,優質的科創氛圍與科技成果轉化環境,正不斷吸聚先進的生產要素。
而按照大瀝對新材料產業基地的規劃,今後大瀝也有望在「兩高四新」領域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雙子星」的發展格局。
大瀝鎮鎮長遊劍鋒表示,大瀝接下來將用好用活市、區政府出臺的扶持實體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同時大瀝還出臺了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億元專項培育政策,預計每年投入1億元,培育大瀝轄區內的先進材料主題園區、龍頭企業、區域總部和高層次人才。
為了加速產業新格局的發展,大瀝將繼續圍繞「一軸兩翼同發展,三城多園齊改造」的發展思路,把村級工業園改造、舊村改造、舊城改造作為「主戰場」,向「三舊」要創新發展空間、生態文明空間、優質生活空間,將大瀝打造成為城市靚麗、產業高端、環境優美的高質量發展城市。
同時,大瀝還將發揮廣佛新城「大平臺」優勢,通過深度參與廣佛新城建設,無縫對接周邊地區的優良資金、優質項目、優秀人才;利用先進位造業優勢,加強產業招商,推動產業「聯姻」,以科技創新帶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具體怎麼做?
1️⃣培育龍頭企業,支持傳統材料企業做大做強
大瀝將立足雄厚產業基礎、產業規模優勢、產業鏈配套優勢,著力推進傳統材料產業發展的結構性優化。
鼓勵分散的中小企業、塊狀經濟轉向以大企業、大集團為龍頭的分工協作聯合體。
探索建立領軍企業發展激勵機制,扶持現有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挖掘傳統材料產業企業發展潛力,力爭用三年時間培育出3家產值超百億的行業龍頭企業。
2️⃣壯大產業規模,引進一批先進材料骨幹企業
繼續深化與清華大學佛山(華南)新材料產業園、稀土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暨創新孵化器、佛科產業技術轉化研究院南海院等項目的合作,緊盯國內外發展趨勢,力爭引進一批專注鋁、銅精加工、功能陶瓷、金屬粉末、氣溶膠等先進材料產業的研發、製造骨幹企業。
鼓勵自主創新能力強和帶動作用大的骨幹企業,創建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研發、生產若干高水平、標誌性的現金材料前沿技術和產品,推動大瀝先進材料產業跨越式發展。
3️⃣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一個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未來,大瀝將緊盯先進材料產業鏈上下遊的重點優勢企業,推動傳統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加大傳統材料產業向先進材料產業的升級力度,鼓勵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通過持續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帶動一批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探索構建高效協同的先進材料產業生態體系。
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骨幹企業超200家、年產值超500億元,覆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的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原標題:《大瀝發力先進材料產業!三年目標: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