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大瀝鎮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舉行。
大瀝鎮鎮長遊劍鋒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
專題
12月2日,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舉行。大會發布了《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項目進駐大瀝。
本次大會以「先進材料·智造未來」為主題,並邀請先進材料領域權威院士學者、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200餘位嘉賓參會,共同探討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推動大瀝先進材料產業「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按照大瀝對新材料產業基地的規劃,大瀝在「兩高四新」領域有望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並駕齊驅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文、圖/馮嘉敏、溫利、大瀝宣
突破探索: 立足產業基礎 建設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今天的大瀝,可謂大咖雲集!」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大瀝是南海的產業重鎮,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近年來,大瀝鎮搶抓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的戰略機遇,立足自身產業優勢,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了新路徑。
近年來,大瀝鎮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緊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建設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現代商貿、安全產業、會展經濟、總部經濟、先進材料等產業發展。大瀝舉辦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既是對自我發展的探索與突破,也有望為佛山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建設提供重要助力。
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大瀝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大瀝是聲名遠播的「廣佛黃金走廊」。同時,南海是有色金屬產業集聚地,每年有色金屬產值佔全國的30%。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此外,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為先進材料項目起到支撐作用。此時搶抓先進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是大瀝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佛山打造「一核一帶一區」 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
產業效應: 10大項目進駐 新基地掛牌
會上,二維氮化硼熱管理材料產業化中心、超構吸波材料產業化中心、高性能稀土鎂基新材料等3個院士項目舉行籤約儀式。作為籤約進駐項目之一,二維氮化硼熱管理材料產業化中心由成會明院士團隊進行項目建設。團隊執行負責人劉閩蘇博士介紹,這個項目主要研究5G背景下電子相關領域的散熱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劉閩蘇認為,大瀝召開先進材料產業大會有利於產業集聚,也可以讓更多企業、政府了解先進材料的未來。接下來,該團隊將投入2000萬元建2條生產線,預計明年6月產品將可以實現量產,打破過去散熱材料過度依賴進口材料的局面。
此外,特種陶瓷纖維及製品產業化、大尺寸高精度陶瓷3D列印設備及材料的產業化、粉體精細加工應用研究及其產業化等10個先進材料團隊項目正式進駐大瀝。筆者發現,本次進駐大瀝的10大先進材料項目中,不乏當下需求旺盛、極具發展空間的5G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等先進材料領域。依託大瀝產業基礎,這些項目也有望短期在大瀝找到應用市場。
另外,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和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研究中心也正式在大瀝掛牌。本次揭牌的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位於大瀝鹽步穗鹽西路,建築面積約 3萬平方米,可滿足大部分先進材料企業生產研發需求。「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製造業企業當中,大部分的生產管理水平都較高,能夠為先進材料技術轉化、產品生產提供高質量的保障。」 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勇表示,大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既貼近市場,又在不斷創造市場。不僅如此,大瀝正全力打造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匯聚了包括廣東3D列印協同創新中心、南海增材製造加速器、華南工業網際網路(南海)集成創新中心、久形工業設計等機構,為先進材料企業提供個性化、定製化服務。
政策扶持: 三年時間 打造骨幹企業超200家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會上,大瀝發布了《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按照《計劃》,大瀝將通過3年的努力,打造一個匯聚創新平臺、主題園區、優秀人才的先進材料產業集群,實現培育3家以上超百億龍頭企業、引進200家骨幹企業、年產值超500億的發展目標。
根據計劃,大瀝將立足雄厚產業基礎、產業規模優勢、產業鏈配套優勢,著力推進傳統材料產業發展的結構性優化。同時大瀝還將壯大產業規模,引進一批先進材料骨幹企業。未來,大瀝將緊盯先進材料產業鏈上下遊的重點優勢企業,推動傳統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大瀝憑什麼提出發展先進材料?」現場,大瀝鎮鎮長遊劍鋒介紹稱,大瀝的區位優勢非常突出,同時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產業基礎。遊劍鋒表示,接下來大瀝要用好用活市、區政府出臺的扶持實體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瀝還出臺了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億元專項培育政策,預計每年投入1億元,培育大瀝轄區內的先進材料主題園區、龍頭企業、區域總部和高層次人才。
2019年,大瀝瞄準安全產業這一藍海產業做了不少積累和布局。而按照大瀝對新材料產業基地的規劃,今後大瀝也有望在「兩高四新」領域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雙子星」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鎮長專訪:
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大瀝再出發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大瀝鎮鎮長遊劍鋒表示,發展先進材料產業,是大瀝再出發的積極部署。「改革開放以來,大瀝積累了鋁型材、有色金屬產業基礎,是全國響噹噹的有色金屬名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年交易額超4000億元。」為什麼要再出發?這從清華大學的選擇可窺一斑。遊劍鋒說,大瀝有區位、人文環境等優勢,但是傳統材料深化加工、創新發展仍有提升空間。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產業基地落戶,將有力帶動大瀝傳統產業提升發展。目前,大瀝正在建設超160個產業載體,騰出90萬平方米空間助力先進材料發展、本土企業轉型升級。南海、大瀝的城市更新需要發展科創載體,大瀝也通過推進產業過河、城市過河、環境過河,為先進材料發展提供環境。為了加速產業新格局的發展,大瀝將繼續圍繞「一軸兩翼同發展,三城多園齊改造」的發展思路,把村級工業園改造、舊村改造、舊城改造作為「主戰場」,向「三舊」要創新發展空間、生態文明空間、優質生活空間,將大瀝打造成為城市靚麗、產業高端、環境優美的高質量發展城市。
「大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有產學研基礎,也在加快平臺載體打造,還有政府政策保障,我對大瀝發展先進材料產業充滿信心。」遊劍鋒說,大瀝鎮去年位列中國百強鎮第14名,應該有大鎮發展與擔當,先進材料產業發展都要面向全國、面向全球。「目前鋁型材、有色金屬在世界都有大瀝品牌,以後在全球先進材料領域也要有大瀝的影子!」遊劍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