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爾發力原藥板塊:未來3~5年計劃每年推1~2個新品|滬市質量行

2020-12-04 第一財經

「目前農藥行業整體處於周期底部波動。一般行業5~6年會有一個周期波動,當前跟2016年行業低谷基本處於一個平衡期,預計明年可能會出現轉折。」海利爾董秘湯安榮稱。

根據海利爾的計劃,該公司將以新建產能來應對未來農藥需求的改變。今年海利爾有3個原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湯安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試產項目對今年業增量有限,對明年業績或有較大貢獻。

對於未來的產品規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各地證監局聯合主辦的「價值引領投資 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上,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海利爾未來三到五年內會重點建設青島平度恆寧生產基地,加強原藥品種的拓展,每年推出1~2個原藥產品;同時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布局新化合物研發;製劑業務也將會擴張產能,加大出口業務布局。

在農藥行業鼓勵兼併重組以提升集中度的背景下,湯安榮稱,海利爾未來發展會以內生發展為主,外延併購為輔的發展模式,在維持製劑業務在行業第一梯隊地位的同時,計劃利用五年左右,將原藥業務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新品或在明年主要貢獻業績

海利爾成立於1999年12月份,一開始以農藥製劑的生產銷售為主業,2002年將業務逐步轉向上遊農藥原藥延伸,並生產部分農藥中間體。2017年1月12日,海利爾登陸A股,目前業務包括農藥中間體、農藥原藥、農藥製劑和水溶性肥料等,實現中間體-原藥-製劑一體化布局。

根據海利爾2019年度的收入結構來看,農藥製劑的營收佔比約為58%,原藥及中間體的營收佔比約為38%,這兩大類整體佔到上市公司總營收的96%以上;毛利率方面,農藥製劑、原藥及中間體2019年度的毛利率分別為28.55%、38.18%;從利潤貢獻來看,則是原藥及中間體佔60%左右,製劑佔40%左右。

「我們估計差不多3年的時間,製劑和原藥的營收佔比可能會為5:5,5年以後很可能是現在的比例翻過來,即4:6。因為製劑的營收增長不會較快,而原藥不斷會有新品種推出,且營收增長的量級較大。」湯安榮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今年海利爾有3個原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該公司於6月22日公告,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噻蟲嗪原藥和噻蟲胺原藥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9月27日公告,丙硫菌唑殺菌劑丙硫菌唑原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目前主要看噻蟲胺和丙硫菌唑這兩個產品,考慮到下半年的農藥淡季屬性和當前周期性價格底部,預期新產能的增加對今年業績增量有限,但對明年業績應該會有一個較好的貢獻。」湯安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詳細稱,噻蟲胺,剛開始產能會有一個爬坡的過程,到明年才能接近滿產年1000噸;另外考慮到折舊攤銷,整體沒有太高的毛利。丙硫菌唑也類似,產能設計是年產2000噸,預計明年可能先按照1000噸的量來釋放,也有一個產能爬坡的過程;另外,該產品在國內限制登記,目前只有2家公司拿到原藥登記證,所以下遊應用方面需要時間去開拓,明年一方面通過自身的登記證件去銷售,一方面可能會做一些貿易出口。

對此,市場有看好者,也有謹慎提示風險者。前者認為,隨著在建產能的逐步達產,公司業績中樞有望向上抬升。後者則稱,海利爾短期業績增量主要取決於在建雙噻及丙硫菌唑等項目,考慮到內外部環境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該公司的在建項目存在投產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進而影響公司短期業績。

未來產品計劃

按照海利爾的一個戰略,以原藥品類擴張作為業績增長點。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海利爾計劃在未來3~5年內,每年推出1~2個原藥產品。

海利爾這樣規劃的底氣來自哪裡?湯安榮回應稱,公司每年會推出一個差異化的原藥產品,不是創新藥,明年平度工廠第一期項目可能會出一個產品,因為一期三個產品建設周期基本在兩年半左右,到後年的話,估計再出兩個產品問題不大;且公司建設一期項目的同時,也已經開始對二期產品進行規劃。

海利爾未來的產品規劃主要在青島平度。2019年,海利爾在青島平度市新河生態化工基地購置土地,新廠區佔地面積429.07畝,並於2019年7月份設立全資子公司青島恆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時組建恆寧項目組。

根據海利爾恆寧項目組的4萬噸/年農用化學品原料藥及中間體項目(一期)規劃,年產苯醚甲環唑3000噸、丙環唑2000噸、溴蟲腈2000噸和丁醚脲2000噸四大原料藥產品和相應的配套中間體。前兩個原藥產品於殺菌劑,後兩個原藥產品屬於殺蟲劑。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8.46億元(7億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7.62億元,計劃建設期為2.5年,項目建成後,投資回收期預計為5年。

對於為何選擇上述4個原料藥產品?湯安榮解答稱,首先,供需關係,如丁醚脲原藥國內登記企業僅有3家,溴蟲腈國內登記企業有13家,另外前兩年安全環保和供給側結構調整帶來部分產能出清;其次,通過製劑產品反應出來產品的效果及可開發空間等等。

除了仿製藥之外,海利爾正在研製一個新化合物殺蟲劑的產品。「目前在農業部審定登記,一般新產品的登記周期在3~5年,若快的話,預計後年上半年可能完成登記。」湯安榮稱。

關於製劑業務方面,湯安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製劑業務由全資子公司青島奧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產能擴張建設作為支撐,製劑業務在市場渠道方面不斷下沉,優化服務廣度和深度,同時繼續加大製劑的出口業務布局。

行業增長空間

我國農藥生產總量大,是世界第一大農藥生產國,但行業集中度低,初級原藥集中、產品同質化嚴重、環保問題突出,整體大而不強。

據農資網統計,在全國範圍內,行業前十大企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只有19.5%,前二十大企業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比重也只有30.8%;在全球範圍內,雖然產量居首,但整體銷售額在世界農化銷售額當中卻僅僅佔到7%~9%。

目前全國大大小小農藥企業逾2000家,其中原藥企業在500家左右,其他則大部分為製劑企業。2020年初,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20年農藥管理工作要點》,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退出一批競爭力弱的小農藥企業。

「公司未來發展會以內生發展為主,外延併購為輔的發展模式,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儲備產品的產業化轉化,同時積極利用資本力量選擇優質的資產標的予以整合。」湯安榮表示,海利爾業務板塊涉及農藥上下遊,在農藥製劑業務領域,公司位列行業第一梯隊;在農藥原藥板塊,公司計劃利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進入第一梯隊,爭取成為農藥行業實力強勁的上下遊一體化的農化集團。

對於外延併購的計劃,湯安榮稱,之前也考察了較多的企業,但整體偏謹慎的態度,主要會考慮收購標的產品是否與公司現有產品具有差異化的問題,以及安全環保風險問題等。

西南證券化工分析師預計,行業整合和海外登記是農藥行業未來趨勢,龍頭有望受益集中度提升。

對於未來行業的增長空間,湯安榮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一方面,目前全球精細化工行業,中國應該算配套比較齊全的,成本也是相對較低的,向外輸出的空間比較大;另一方面,隨著環保綜合治理的推進,和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優化產品結構和使用方法,淘汰汙染落後產能,大型或者規範型企業有望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

相關焦點

  • 海利爾董事長葛堯倫:堅持主業 強化製劑和原藥雙輪驅動
    海利爾起家於農藥製劑,而後向上遊原藥、中間體拓展,由此構建了製劑、原藥、中間體的一體化戰略,形成較強的抗風險和盈利能力。2017年上市後,海利爾深耕行業,收購同行業公司、自研拓展新品類、擴產能,還計劃推出自己的新化合物,在市場向頭部企業聚集的行業大勢中佔得先機。
  • 滬市上市公司公告(6月23日)
    此次交易如能完成,公司冬蟲夏草類產品資源的配置將更加合理,冬蟲夏草類產品線將更趨豐富、完整,大健康板塊的業務和盈利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海利爾: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原藥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海利爾(603639)公告: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山東海利爾建設的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噻蟲嗪原藥和噻蟲胺原藥項目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近日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 股民向中科軟要50%增速,董事長左春:有可能,先穩定增長|滬市質量行
    近日,左春攜公司董秘、財務總監及多位副總裁一起出席「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並接受媒體採訪,對上述問題也做出了詳細解答。「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接觸了大量的投資人,投資人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能否產生很高額的利潤,比如超過50%的增速?」
  • 2020年7月28日滬市上市公司公告一覽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7月28日,滬市上市公司公告一覽:一、滬市重要公告:傲農生物:擬7.1億元投建生豬產業鏈農業開發項目傲農生物(603363)公告:公司擬在江西省宜豐縣投資建設生豬產業鏈農業開發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預計為
  • 新品密集獲批科倫藥業創新藥未來可期
    截至12月上旬,科倫藥業年內獲批新產品及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共計19項,2017年3月至今累計56項,顯示公司在研發創新上的持續投入正進入密集收穫期。體現在業績上,今年公司新藥板塊逆勢增長。資料顯示,唑來膦酸注射液用於治療絕經後婦女與成年男性的骨質疏鬆症,該藥為第三代雙膦酸鹽類骨吸收抑制劑,較第一、二代能夠明顯提高骨密度,降低椎體和髖部骨折發生的風險,為目前全球唯一可每年給藥一次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已被《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學會/美國內分泌學院(AACE/ACE)臨床實踐指南: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和治療(2020年)》、《男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20年)》等國內外權威指南和專家共識廣泛推薦
  • 可口可樂戰略重組,雀巢出售中國低端水業務,元氣森林推酸奶新品…
    2、北海牧場推飲用酸奶新品,主打清體護腸 3、雀巢感CAFE再推速溶精品,CD式創意包裝打造引用新體驗 4、拉麵說攜手英國國家美術館打造藝術拉麵,獻上「可以吃的名畫」 5、造勢七夕,伊利味可滋果汁茶微醺上市 6、玫瑰燕麥組CP,伊利植選浪漫上新
  • 超2億新品2020年在天貓首發 近1000個品牌新品成交過億
    在1月7日的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上,一組數據令人眼前一亮:2020年全年,在天貓首發的新品數量達2億款,同比實現翻倍;超5000款新品成交過1000萬元,近1000個品牌新品成交過1億元。
  • 位於金星北板塊的潤和紫郡6期潤和雅郡1號棟目前已取證,高層首推僅...
    金星北,一直是長沙的剛需買房福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來這裡買房,安居樂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金星北板塊日新月異,學校、地鐵、商業等配套不斷完善,居住人口急劇膨脹,已成為長沙樓市的明星板塊。
  • 1.1萬!1.3萬!剛剛綿陽22個板塊房價地圖曝光!
    我發現11月綿陽樓市不光價格有漲,目前已有5個區域邁向萬元+陣列,磨家、龍門、七姓壩、青義價格逐步上揚,正在告別價格窪地。 高價板塊持續護盤,低價板塊悄然發力走高。 如龍門、磨家、七姓壩甚至遊仙鎮板塊,這些通過相對比較法篩選的低估值塊,從11月開始往上漲了。
  • 長沙未來5年,值得關注的潛力板塊
    值得重點關注的5大板塊長沙房票珍貴,區域板塊的選擇極為重要,好的區域存在限價紅利,選擇房價被壓下去的片區,遠比本來就賣這個價格的區域,未來上漲潛力更大。不賣關子了,長沙城市的板塊輪動效應一波接一波,傑哥認為,未來5年,長沙將重點發展的新區板塊裡,月亮島、梅溪湖二期、高鐵會展新城、濱水新城和大王山這5大板塊,目前還處於上漲前夜,未來發展潛力不錯。
  • 沉寂三年的板塊又將添新丁!行業重大規劃即將落地 未來5年總規模將...
    原標題:沉寂三年的板塊,又將添新丁!行業重大規劃即將落地,未來5年總規模將超5萬億元   沉寂三年的板塊,又將添新丁!
  • [公司]海利爾子公司噻蟲嗪和噻蟲胺原藥項目試生產
    全景網6月22日訊 海利爾(603639,股吧)(603639)22日晚間公告,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山東海利爾建設的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噻蟲嗪原藥和噻蟲胺原藥項目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近日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 4月開盤潮之後,談樓市繞不開這十個新品
    拿地樓面價:32638元/㎡ 開盤動態:項目預計5月首開2、3、4、5號樓,主力戶型建築面積約145、165㎡。最重要的是還有濱江產品質量加持。按照如今的限價標準,不到5萬元/㎡的丹楓四季,它能不香嗎? 二 綠城·春風金沙
  • 新能源板塊為什麼持續瘋漲?全世界都在推支持政策
    隆基股份漲近5%。太陽能等個股觸及漲停。福萊特A股今日多次觸及漲停板。在H股,今日,光伏太陽能、光伏玻璃、風電股、風電為首的電力設備股、特斯拉概念股等大新能源產業的板塊擠滿了前排座位。光伏太陽能板塊漲幅高達8.2%。光伏玻璃漲了7.7%,風電股漲了7.3%,特斯拉概念股漲幅接近6%。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關鍵要點1、北向資金:滬市或將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2、融資融券:2020年12月,A股兩融餘額達1.6萬億元,僅次於2015年牛市高峰時期。相反,有40隻兩融標的2020年12月融券淨賣出額超過1億元,如長江電力和美的集團的融券淨賣出額超過5億元,恆瑞醫藥、中國平安、寧波銀行、中芯國際、國元證券、立訊精密和興業銀行的融券淨賣出額也在3億元以上。
  • 26%的全年供地計劃已完成 下半年嘉興的焦點板塊全在這裡
    >  繼原亞特電器廠經開2017-10號地塊被淮礦地產收入囊中後,2017年國際商務區高鐵板塊計劃出讓宅地還剩有4宗。 城南地塊實景  2017年,城南板塊計劃推出4宗小型宅地,其中有3宗地塊位於姚家蕩附近沿長水路北側區域,優享優質景觀資源。此外,市**醫院南側將推一宗小型宅地。
  • 中金公司:未來3-5年平均每年流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可能達到2000-4000...
    中國提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可能會更加突出,以下幾大趨勢值得關注:1)香港逐步成全球離岸人民幣資產理財中心;2)香港成為中國新經濟公司國際融資及投資的橋頭堡;3)港股也將受益於大陸居民資產更多配往金融資產的趨勢,有望成為大陸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類別;4)重申未來3-5年平均每年流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可能達到2000~4000億港幣的判斷。
  • 未來5年,柯橋學校網點布局規劃出爐!
    增設學校的同時,柯橋還將在「軟體」上發力:優化存量,綜合運用校長教師交流、「縣管校聘」改革、城鄉「教共體」建設等多種方式培育和發展優質教育資源。擴大增量,探索與區外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模式,加快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本地資源,深化集團化辦學,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 中國生物製藥:肝病藥受採集重創 腫瘤板塊能否放量?
    第二,公司前瞻性的布局了腫瘤板塊。2018至2019 上半年,公司腫瘤板塊迎來爆發期,共上市包括 1 類新藥安羅替尼在內的 6 個重磅腫瘤品種,其中來那度胺、阿比特龍等原研藥為市場規模較大品種。公司抗腫瘤業務近年快速增長,2018 年營收達 32 億,佔總營收 15.3%,2019 年上半期營收已達 26 億元,佔公司整體營收比例更提升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