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塊為什麼持續瘋漲?全世界都在推支持政策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祁月 華爾街見聞

導讀: 在浙商策略會上,光伏和電動車產業鏈的參會人員擠得都快撲出房間了。為啥這麼受歡迎?政策利好實在是太多了。不僅是中國大舉推動能源轉型,而且美國和歐洲也都致力於能源變革。

包括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在內的大新能源板塊佔據了全市場最核心、最引人矚目的位置,而且一點都沒客氣,漲幅遙遙領先於其他板塊。

在A股,今日,光伏發電、風能、太陽能、電池等大新能源產業幾乎全線大漲,以光伏、風能個股為主的Wind發電設備指數板塊高開後持續拉升,早盤漲幅一度超過8.6%,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餐飲旅遊板塊漲幅的兩倍。

陽光電源一度漲超16%,錦浪科技漲超15%,華西能源開盤後迅速封死漲停板。運達股份漲超16%。泰勝風能、日月股份、天順風能盤中均觸及漲停板。隆基股份漲近5%。太陽能等個股觸及漲停。福萊特A股今日多次觸及漲停板。

在H股,今日,光伏太陽能、光伏玻璃、風電股、風電為首的電力設備股、特斯拉概念股等大新能源產業的板塊擠滿了前排座位。

光伏太陽能板塊漲幅高達8.2%。光伏玻璃漲了7.7%,風電股漲了7.3%,特斯拉概念股漲幅接近6%。福萊特玻璃早盤飆漲18%,信義光能漲9%、洛陽玻璃股份漲超8%。

從年初至今,福萊特玻璃(下圖)的累計漲幅超過520%,信義光能累漲超260%,洛陽玻璃股份漲超100%。

A股的陽光電源(下圖)直到今年6月還徘徊在10元位置,如今已高達73元。如果10月初以不到7元的成本買入金風科技,持有至今的收益高達一倍。H股的信義光能今年4月底還不足5港元,如今快要20港元了。

01

為什麼這麼火爆?

新能源太受歡迎了,是最受市場寵愛的板塊。

月風-投資筆記在微博上爆料說,在浙商策略會上,光伏和電動車產業鏈的參會人員擠得滿滿當當,人都快撲出房間了。

原因很簡單:政策利好實在是太多了。不僅是中國大舉推動能源轉型,而且美國和歐洲也都致力於能源變革。

可以說,當前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在進行一次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能源業大變革,其深遠意義可能不亞於多年前的石油和天然氣。

1) 中國新能源已克服關鍵障礙,未來數年將大舉發展新能源

在我國,新能源產業迎來一個明顯的轉折年。這一年,發展新能源產業被明確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已經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根據萬聯證券電新行業首席研究員江維的測算,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將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控制在40.2億噸以內。這意味著風電、光伏仍有較大增量空間。

江維進一步解析:若光伏裝機量佔比達到40%、風電裝機量佔比達到35%,光伏總裝機量將達到5471GW,風電總裝機量將達到3275GW。與2019年末光伏204GW、風電210GW的總裝機規模相比,光伏有近26倍、風電有15倍的增長空間。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戰略規劃部主任何勇健已經明確表示,即使不考慮2060年「碳中和」因素,2050年電力總裝機也將達60億千瓦。未來的清潔能源供應主力來自風電和光伏。屆時,風電、光電裝機均超過20億千瓦,佔總裝機的2/3。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本周表示,到2030年,我國風能、太陽能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鑑於國家能源局預計2020年底風能、太陽能裝機總量能夠達到4.6億千瓦,章建華給出的數據意味著,未來十年風能、太陽能裝機量可能大舉增至今年的2.6倍。

12月22日,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京召開。有代表在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已提出「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120吉瓦)」的目標。

這標誌著我國新能源行業年度新增裝機規劃將首次突破1億千瓦,比最近協會和市場預期將會提高的裝機目標又高了不少。

業內此前預期2020年光伏、風電裝機只有74吉瓦,包括光伏40吉瓦和風電34吉瓦,預期的2021年光伏、風電裝機只有85吉瓦,包括光伏55吉瓦和風電30吉瓦。如果能源局此次提出明年風光新增120吉瓦的目標最終兌現,無疑將再度超出市場預期。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速度驚人,近10多年都以30%以上的超常規速度在增長,如今我國已是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國家。

截至2019年底,中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4.1億千瓦,約佔總裝機容量的20%,超過全球總量的1/3。風電併網容量10年增長15倍,光伏併網容量10年增長1247倍。

「新能源已成為主力電源之一,去年有21個省(區)新能源發電裝機成為當地第一、第二大電源。」國家電網國調中心原副總工程師裴哲義此前總結稱。

為什麼中國從近年開始大力推進新能源?一個關鍵點在於成本問題。

前些年,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高成本,所以為了鼓勵發展,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近幾年,經過多方努力,新能源技術發展很快、成本不斷降低,到今年為止,這個問題已經可以解決。他稱,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

2) 美國推出利好政策

美國國會周一晚間批准了一項疫情救助計劃,將太陽能系統投資稅收抵免(ITC)延長兩年,並為相關儲能研究提供新的資金。

根據這項立法,2021年和2022年開始建設的ITC將保持在26%,2023年下降到22%,到2024年商業項目下降到10%,戶用項目降為0。延長的ITC或將被納入1.4萬億美元聯邦支持計劃,以及9000億美元新冠肺炎病毒減免支出法案。

ITC今年1月份還高達30%,原本計劃明年下降到22%。新政實際上加大了支持力度。

ITC政策是直接刺激美國光伏行業發展的重要政策。該政策已實施近15年,美國光伏裝機CAGR約45%。美國ITC政策始於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並於2006年1月1日生效,並於2006、2008、2016、2017年給予多次展延。

這一政策下,納稅人可通過對用於提供電力生產、在符合條件的基礎上的電力設備進行投資以獲得ITC享有資格。在太陽能領域,在ITC實施至今的近15年內,美國境內光伏裝機CAGR達45%左右,成為新增需求快速釋放最重要的推動力。

對此,中信證券分析師弓永峰、林劼認為,此舉有望推動美國市場光伏裝機需求加速放量,預計未來5年美國光伏裝機中樞有望翻倍提升至30GW以上。

東吳證券表示,美國ITC補貼退坡速度慢於預期,利好光伏裝機:

美國今年1-3季度裝機總量11GW,同增50%,預期全年19GW,同增43%。截止今年三季度末,美國儲備項目量達324GW,同增243%,是2019年全年裝機的近20倍。

儲備項目量大,ITC補貼強度維持高位,疊加未來組件價格繼續下行,預計美國裝機持續高增長。

3)歐洲:2020年,新能源車的轉型年

「2020年是歐洲新能源汽車的轉折點。」德國《經濟周刊》此前這樣評價歐洲。

歐洲制定了宏偉的新能源車推廣目標:到2030年,新能源車的銷量要在所有車輛銷售中的佔比提高到20%,遠超去年的3%。

歐洲採取了「胡蘿蔔+大棒」式的能源轉型政策,大力推動轉型。在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高額補貼的同時,歐洲還逼迫車輛生產商們必須滿足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不滿足就高額罰款。

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26個國家都有電動汽車補貼政策。

比如,在德國,4萬歐元及以下的純電動車補貼9000歐元;超過4萬歐元補貼7500歐元;沒有領取過補貼的純電動也補貼5000歐元,且補貼有效期從既定的2020年底延長至2025年底。

法國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至2022年,預算由去年的2.6億歐元提高到今年的4億歐元,車價低於4.5萬歐元的新能源汽車,每輛最高補貼6000歐元。

歐洲已經有多個國家都宣布了禁售燃油車的計劃。挪威擬2025年起禁售新燃油車,丹麥、冰島、愛爾蘭等國家均計劃2030年後禁售新燃油車,法國則定在2040年。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上個月宣布,英國可能自2030年起全面禁售傳統化石燃料汽車。

原標題:《新能源板塊為什麼持續瘋漲?全世界都在推支持政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多重驅動力助推 圍繞三方面布局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多重驅動力助推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本報記者 牛仲逸 在近期上證指數圍繞2900點震蕩之際,新能源汽車板塊保持活躍。從11月18日以來,Wind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累計漲幅接近8%,板塊內華友鈷業、寧德時代等個股階段表現亮眼。
  • 「聰明錢」提前布局,A股能否持續「煤飛色舞」?券商稱周期性板塊有...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A股市場近期也出現反彈,眉飛色舞的行情再次上演,周期股發力,包括有色金屬漲幅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一些小金屬,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鈷鋰的資源股最近都出現大幅上漲,顯示出對於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推高了投資者的情緒,從而推動了周期股的表現。」
  • 半導體板塊盤中持續拉升,機構列出三大主線布局產業鏈
    來源:一財網11月24日早盤,半導體概念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思瑞普、四會富仕、捷捷微電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上漲。近半年來,半導體板塊起伏不定,今年7月份開始調整,11月初逐步回彈。在機構持倉方面,華西證券研報指出,日前,在基金重倉的電子行業中,集成電路佔比持續提升,而半導體重倉持股市值環比也不斷增加,創下12個季度以來歷史新高,半導體行業重倉持股的行業配置比例由2020年二季度的3.53%提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3.98%。
  • 中興推5G設備解決方案 5G板塊持續釋放驅動力!
    點評:  近期關於5G的政策利好消息不斷。中興通訊近期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極強勢,帶動整個5G板塊的持續走強,對資本市場也利於凝聚市場的做多預期。包括近期發布《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也在提高市場的想像空間。  近期輿論上熱極一時的話題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不消費的問題。
  • 2021年 新能源汽車前景好 「錢景」更好
    有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車指數漲幅達到67%。政策持續加持促增長年初時,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家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充電站(樁),同時支持換電,逐步解決充電難的問題。在下半年,特別是在近期,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在11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了將從技術創新、制度設計、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步伐,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而現在銷量比還不到5%,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巨大。
  • 板塊掘金——20201117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磷酸鐵鋰
    本期獵人繼續給老鐵們匯報個成長周期板塊:磷酸鐵鋰(LFP),這是繼9月初講過的六氟磷酸鋰(6F)之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又一個有望迎來新景氣周期的環節。LFP景氣度加速回升,正極利潤率提升。前幾年由於LFP能量密度瓶頸、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痛點,以及補貼政策鼓勵高能量密度高續航,LFP的市場份額逐步被三元鋰搶佔,加上商用車過去幾年的承壓,LFP正極早期產能明顯過剩,價格持續下行,企業盈利大幅惡化。LFP正極前期價格超跌至3萬+/噸,龍頭毛利率僅10%,產業鏈盈利位於底部。
  • 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粵訊 發表於 2020-12-04 18:06:31   剛落幕的2020年廣州車展除了各大汽車廠商的「爭奇鬥豔」之外,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非車企
  • 政策紅利接連釋放 新能源汽車時代來了
    受此提振,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大。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有效增強消費者購置新能源汽車的意願。」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威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列舉道,如2020年國務院提出要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 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支持燃料電池系統、氫儲運等技術研發...
    合肥發布新能源汽車最新政策!依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爭創國家級技術(製造、產業)創新中心。統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支持建設具備CMA資質的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虛擬仿真和測試驗證平臺,提升整車、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評價能力。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
  • 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其中,在正面的政策激勵中,財政支持政策和稅收政策是促進新能源電力商業化發展,提高市場滲透力和經濟競爭力,進而實現新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商業化初期,由於新技術的價格承受力與政府推廣目標之間存在差距,政府的財稅政策支持更是成為促進新能源電力發展的關鍵因素。
  • 印度板塊為什麼漂移速度更快?
    當前對其的流行解釋是印度大陸板塊是一個活化的克拉通板塊,所以其漂移速度快,但為什麼印度板塊會被活化,則沒有合理的解釋。本文認為印度板塊的確是一個活化的克拉通板塊,但為什麼活化則另有解釋。來自印度的古地磁證據說明,在180Ma的時間裡,印度向北至少漂移了8000km以上,而且伴隨著高達近60度的逆時針旋轉(圖2)。
  • 投資人對話:二級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大熱背後的「危」與「機」
    此外,在二級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幾家公司表現極為亮眼,前景可期。 李貿祥:之前大家都在說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掛,但現在大家都不再提了,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極為亮眼。結合剛才餘總的關鍵詞,我認為資本市場目前更多是情緒的宣洩。
  • 新能源——風口已至
    全新的新能源發展浪潮,會否會為國際經貿關係帶來新的格局?新能源是今年資本市場最火的風口, 11月份,美股與A股的新能源板塊都開啟「飆車」模式,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紛紛暴漲創新高。多家券商分析認為,中長期看,新能源板塊的核心驅動因素仍是行業規模的快速擴容和產業鏈公司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新能源行業或進入政策向上周期。此外全球新能源轉型潮已經開始,這也將有利於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
  • 金斧子張開興:為什麼我們一直看好新能源
    政策春風呵護也如約而至,國務院於10月9日召開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文件直接利好3萬億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10月3日,新能源汽車板塊江鈴汽車、匯川技術、漢宇集團等多股漲停;寧德時代漲逾5%續創新高;比亞迪大漲5%,市值達4583億元。另外,三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隔夜美股亦紛紛大漲。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為什麼幹不過特斯拉
    而且很多電流模式,比亞迪不支持。反觀,特斯拉、寶馬新能源、奔馳等進口車型,充電標準協議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私自修改。從這一點上,我真的感覺國人對缺少遵守規則的精神。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最不值得買的是北汽新能源。這貨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搭載的車載充電機頻繁出現問題。而且一點網際網路基因都沒有。純粹是為了政策的產物。北京市為了支持北汽新能源,政策限制只有純電動汽車才可以享受號牌資源,混動雖然能上綠牌,但是和燃油車一樣需要搖號。結果北汽依然是扶不起的阿鬥。帝豪EV有一批車次採購的車載充電機質量問題也頻繁出現。
  • 彎道變賽道,新能源為何超車這麼容易?
    資本的意志自然不是傻帽的,甚至是相對前衛的,但這種表達對很多老牌兒車企來說卻是挺憋屈,內燃機時代近一個世紀打下的江山,不及造車新勢力三天的資本拉升,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一路推上了對面高地,結果被對方打野偷了塔,不忿之情溢於言表。此時我們再回顧當年新能源被提上日程,電動化成為四化之一,只能說監管層的手眼高明得一絕。
  • 新能源體系板塊的下一波機會
    新能源體系的意義新能源,主要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例如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而在我們的A股市場中,提到新能源,或許大家一下子想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車。但其實新能源不是單單指的汽車。題材裡還有風電、光伏、氫能源等等。而由新能源汽車衍生出來的分支題材又有充電樁、智能電網、汽車配飾等等。所以以上題材統稱為新能源體系。
  • 2020年股票型公募冠軍陸彬:2021年新能源板塊大有看點
    《紅周刊》:這是否意味著新能源行業2021年仍有很大機會?  陸彬:2021年,新能源行業比通常外界認為是高估的行業有更為良好的業績前景,後面幾個季度的新能源車銷量和業績高增速確定性較高。即使是市場齊跌的原因導致新能源行業泥沙俱下,在調整過後,新能源板塊仍可能是第一個被選擇的行業。
  • 逾百概念股合漲超800億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利好四大板塊
    針對這一政策,二級市場反應熱烈。截至10月12日收盤,A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車聯網、鋰電池概念板塊清一色飄紅。其中,A股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355隻個股中,346隻股票股價出現上漲,而在資金流向方面,215隻個股當日淨流入額為正,合共約42.87億元。
  • 比特幣的瘋漲是因為什麼
    比特幣本身是沒有價格的,之前因為比特幣的不普及導致這個虛擬貨幣沒能進入大家都眼中,隨著Paypal等電子支付巨頭宣布支持加密貨幣成為支付方式,導致比特幣有了實用價值,而且因為比特幣特有的稀少性質,使得比特幣的價格在虛擬貨幣中居高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