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粵訊 發表於 2020-12-04 18:06:31

  剛落幕的2020年廣州車展除了各大汽車廠商的「爭奇鬥豔」之外,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非車企——奧動新能源帶來的「20秒極速換電」全球首發儀式。在現場嘉賓與媒體的見證下,「20秒極速換電」實現首次全球演示,奧動新能源正式宣告「20秒極速換電時代」大幕已開啟。

  「換電」這個名詞其實並不新鮮,早在2000年,奧動新能源就開始探索換電技術。2016 年實現規模化推廣,奧動成為國內換電行業的頭部玩家。奧動前期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北汽新能源對換電模式的支持,雙方一直是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北汽生產換電車型,奧動投建換電站與服務網絡。作為新造車企業的蔚來更是在創立之初便確立了換電的發展模式,而且蔚來資本也在奧動A輪融資時重資參與。2020年廣汽、長安、上汽、東風等主流車企先後入局,「換電陣營」持續壯大。那麼,為何換電在2020年突然又火了呢?

  雙重誘因,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首先是政策為換電模式大開鼓勵和引導之門。今年4月,2020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明確指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除外」。隨後,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換電站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被寫入其中。7月23日,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最新的《2035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更是指出,加強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國內充電樁建設發展勢頭迅猛,且參與者眾多,但由於充電基礎設施效率參差不齊、自有停車位欠缺、電網擴容難度較大且電力負荷不均等導致充電樁建設不及預期,用戶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並且2019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大幅放緩,補貼大幅退出,導致車企難以消化,整車銷售價格偏高,而電池佔據了大塊的製造成本。在此背景下,換電模式與「車電分離」方案開始受到關注。

  與充電模式相比,換電模式帶來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奧動新能源高級副總裁楊燁如是說:「極速是奧動技術的追求,能源共享是核心服務要點。」其補能過程比加油還快,且無需停車位支持;通過電池的統一管理、集中慢充,能有效保證充電安全與電池壽命,還能幫助城市電網削峰填谷;此外,通過車電分離方案和實現路徑,可以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並解決新能源車殘值低的問題。

  因此,「換電不僅是『快』,背後的邏輯還在於彌補充電的不足,為用戶打造一個全場景的能源補給服務解決方案。」楊燁表示:「換電,無疑成為新能源汽車補能主流技術路線之一。」

  運營典範,奧動運籌帷幄憑實力證言

  作為國內早期涉足換電的運營企業,奧動新能源給後來者樹立了很好的典範。奧動在全國擁有換電站數量近300座,是國內充換電基礎設施運營商中,站點布局數量排行第二名企業的兩倍,堪稱換電領域的「頭部玩家」。其在廣州、廈門等首批試點城市中,僅用兩年多就達到盈虧平衡,換電站使用率保持60%-80%。

  眾所周知,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重資產的投資。換電模式若要盈利,取決於多項要素:建站成本、電價成本、電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車輛規模和運營效率。其中,建站成本和電價是硬性成本支出,在不同城市有差異。

  相對於土地、電力等恆定因素,換電的利好變量是換電技術的成熟。隨著換電站智能化管理實施,部分換電站可以實現無人值守,通過減少人力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換電站智能化管理還帶來了運營效率提升。1-3分鐘,指換電服務全程;如需對比4.0目前服務全程時間,是1分鐘。20秒,是指極速地更換電池過程。這樣既節省用戶的等待時間,提高了站點的「使用率」,高效運行,換電站收入自然也提升了。

  換電站的另一大成本構成是周轉電池。通常來講,換電站要儲備多塊周轉電池,大型換電站一般要儲備 20 塊以上。在小規模示範階段,換電站備用電池成本壓力還不明顯,而隨著換電模式的規模化發展,電池成本的壓力將逐漸凸顯。

  換電模式商業生態,核心是轉移成本與分擔成本,通過電池資產運營公司持有電池,再通過電池全生命管理和梯次應用,增加新的收入反哺。這意味著,電池資產運營公司必須要多方共建,車企、電池公司、運營公司、金融機構都需要成為這個生態參與者,產業鏈各方提供大規模的「便宜」資金,將電池資產分擔,讓用戶只要買車架子,租用電池即可。大大降低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門檻,對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具有極大作用。目前,奧動也在積極籌建準備中。

  順勢而上,奧動穩居國標制定第一梯隊

  換電商業生態正日漸清晰,但電池標準難以統一,仍是制約換電規模化發展的核心問題。「中國換電第一人」、奧動新能源聯席董事長張建平,作為國家換電標準制定的技術領頭人,他說道「今年是20年,我做換電20年,把換電做到了20秒。」

  據悉,奧動新能源在全球擁有1000多項換電專利技術,同時已參與起草建立9項國家、國際及行業標準。奧動新能源作為《純電動乘用車底盤式電池更換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的主起草單位,同時深度參與多項換電標準的制定。其中有5項換電行業標準獲批發布,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儘管短時間內,車企還難以接受電池標準化,畢竟這關係到市場話語權、產品差異化等敏感問題。但對於共享換電站,車企則普遍有較高的合作意願。

  「我只做一個容器,這個容器裡面裝誰家電池,主機廠自己說了算,」張建平這樣回答,「到了換電站,電池我們回購,我們做運營,主機廠賣車。」

  目前,奧動新能源已和北汽、廣汽和長安等車企達成合作。奧動新能源的電池標準化理念下,不限制各品牌換電車輛的電池包具體形狀和電芯,奧動只需統一各款電池包物理接口和規格,皆可共享奧動新能源換電服務網絡。同時,運營企業還要與車企溝通,讓車企在電池包中加裝一個通訊模塊,以實現換電時與換電站的信息交互。

  另外,換電技術也存在差異。當前主流的換電技術路線有卡扣式換電站,以奧動新能源為代表,作為第三方服務共享換電平臺;螺栓式換電站,以蔚來為代表·,為自身車輛服務。目前,國內主流主機廠都紛紛與奧動合作,參與共享換電平臺與統一電池包製定。

  「奧動力求用最好的技術方案,讓電池和零部件的壽命與可靠性增強。卡扣方式證明能完成10000次的高負荷高頻次的換電數量要求。」奧動新能源奧動新能源高級副總裁楊燁如是說。

  隨著奧動新能源「20秒極速換電」驚豔亮相廣州車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換電模式光明的發展前景以及盈利的可能性。奧動在廣州車展也正式發布企業2025戰略規劃,目標覆蓋全國100座城市,運營5000座換電站,換電服務能力達到200萬輛車。

  換電加速賽,正火熱開啟。

  結語:

  換電曾被當作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hard」模式,如今借著政策的東風,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從長遠來看,換電模式的運營,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促進汽車工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關鍵,為電動汽車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的突破作貢獻。

  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開創與引領者,奧動新能源不斷創新與突破,圍繞換電模式為核心,打造包括換電核心技術研發、換電網絡平臺運營、城市分布式儲能、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換電業務生態;專注於實現「讓電動汽車擺脫充電煩惱,讓電池資源共享出最大價值」。

  換電商業模式要進一步大規模發展,離不開國家產業政策推動,車企、運營商、電池公司、金融機構等多方參與共建。奧動自身在實踐中也積極參與起草建立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成推動換電發展的重要一步。

  奧動在不斷向前,未來可期,目標是星辰大海。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為什麼不用蔚來的換電模式?
    以前特斯拉本來是準備搞換電模式的,但受限於美國的地廣人稀和人力成本,加上特斯拉早期的資金鍊問題,導致特斯拉換電模式的失敗,所以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說過的90S換電默默消失在了特斯拉的時間線裡。失敗的原因有兩個:1是價格太貴,2是體驗不好。
  • 新電池/搞出行/推換電…… 後補貼時代十家車企出招
    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青峰介紹,為解決電池成本問題,2010年,比亞迪就開始投資上遊原材料企業,包括入股西藏礦業、藍科鋰業,同時在海外市場,布局完整產業鏈。另外,汪青峰介紹,從2019年開始,比亞迪對外開放核心零部件,電池供應給其他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包括合資的主流品牌,未來,市場上將出現很多搭載比亞迪電池的主流品牌車型。
  • 換電模式成本高的難題要如何破解?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摸索,總結經驗教訓,國家層面已將充電站和換電站建設都列入新基建,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明確表示將「繼續大力推進這種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
  • 換電模式重要性日益凸顯 北汽藍谷持續加強產業布局
    目前,北汽藍谷、蔚來是深度布局換電的車企。其中,北汽藍谷是國內最早將換電模式帶入大規模應用的車企,到目前為止,北汽藍谷已實現量產EU260、EU300、EU5等多款換電車型,同步在20多個城市布局約195座換電站,運行換電車輛超1.8萬輛,單從建設換電站、運營換電車輛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已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 進軍換電時代,易事特「大河馬」智能充換電櫃重磅登場!
    Q1:市場上電動車型這麼多,電池規格不一,怎麼換電呢?不是所有的電池都能進入「大河馬」充換電櫃的,首次使用換電的用戶,需要註冊租賃「大河馬」充換電櫃內的電池,保證所有換電電池規格統一。可以測算一下:傳統充電模式,外賣小哥每人要備3塊電池,一塊電池800元,兩年報廢,加上兩年的充電費用,總共電池耗費3000多,加上往返換電池的接單損失,一年下來至少損失5000多。
  • 兩大電動車巨頭新年共同聚焦充換電 兩種模式各有何優勢?
    或為充電樁重要補充 但盈利難、體驗不佳成最大「痛點」根據定義,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是指通過集中型充電站對大量電池集中存儲、集中充電、統一配送,並在電池配送站內對電動汽車進行電池更換服務。東方證券盧日鑫團隊2020年8月24日報告同樣認為,在當前充電樁布局不夠完善,充電效率仍待提升的情況下,換電模式是一種很好的嘗試,有望打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新大門。「裡程焦慮」成電動車發展最大掣肘 充換電迎政策傾斜「裡程焦慮」是電動車企加快推進充、換電站建設的主要內驅動力,相對地,也是當前電動車發展中最大掣肘之一。
  • 奧動新能源張建平:我做了20年換電,春天終於來了
    如今,作為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開創與引領者,奧動已經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化換電服務平臺,獲得了1000多項換電專利及全球首張換電設備CE認證,並與多家主流車企合作、實現多車型共享換電平臺。  據張建平介紹,4.0換電站具有四大亮點,即:共享,多家主流車企合作,多車型共享換電平臺;極速,20秒極速更換電池,全球速度最快的換電站;安全,光纖多點測溫,智能化全位監控,電池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友好,全國聯網,智能支付
  • 庫侖能網組團搞換電 首款換電版物流車迎規模化商業落地
    近期,在政策和資本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冷不防的殺出個回馬搶,不但吸引了各路車企重投換電,深耕新能源汽車上下遊產業鏈投資的「矽谷天堂」也提出用生態的打法開拓換電市場。  在這個生態中,庫侖能網是換電網絡的建設者和運營者。
  • 於德翔:特來電為什麼不做換電
    從技術可行到實際應用,再到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是對技術的驗證,更是對商業模式、對運營管理、對資源匹配的市場化考驗。換電是否能成為另一種主流的電動汽車能源補給形式,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的驗證。其間,對各項資源的需求是巨大的,長時間的運營探索和巨大且持續的資金投入,是誰都繞不過去的。
  • 國網開放分布式電源併網和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市場
    5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在京召開「開放分布式電源併網工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在相關領域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並向社會正式發布《關於做好分布式電源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修訂版)與《關於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報裝服務工作的意見》。
  • e換電完成C1輪數億元融資 疫情能否為共享換電帶來第二春?
    隨著共享電單車的興起,美團、滴滴等巨頭也入局共享換電領域。共享換電市場有多大?如何看待巨頭競爭,e換電如何差異化佔據市場?易馬達創始人兼CEO黃嘉曦向媒體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我們測算5—6年後,B端換電市場達400億—500億市場規模,C端規模很可能會達到1000億以上,C端的體量非常大,中國有2.5億—3億新增用戶,每天充電次數是1億次,一年有365億次的充電。每次充電假如消耗2元-3元,就是一個700億—1000億的市場規模。」
  • 換電模式能否有效解決新能源計程車寒冬運營問題?
    面對同樣的冬季「考題」,換電模式卻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18℃低溫運營下,計程車每天平均續航裡程可達350公裡左右,3分鐘換電運營不受任何影響,司機運營體驗反饋良好。面對寒冬,都是新能源計程車,充電和換電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區別?讓我們聽聽司機的真實心聲。
  • 換電式電動車能否充換電結合提高運營效率?
    營運車更追求運行效率,希望補電儘可能不影響運營,換電相比充電就有一定的優勢,但單純依靠換電還是有一些不足的。換電可以解決續航焦慮的前提是有足夠多且布局合理的換電站,這點目前還很難做到,因此還是很多用戶還是不滿足於現有的換電式純電動車的續航。
  • 庫侖能網許航柯:車電分離解決「買的貴」,換電模式解決「用的煩」
    庫侖能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航柯發表題為《換電網絡生態一體化》的主題演講。許航柯指出,真正推廣換電,需要資本引導產業鏈重構,通過打造以換電網生態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系統化推進換電業務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什麼會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 鋰電池BMS管理加碼共享換電,賦能兩輪電動車市場
    在新國標、共享電單車、共享換電等風口之下,整車廠紛紛轉向鋰電產品,鋰電製造企業也積極加入賽道,為兩輪電動車市場做好產品升級換代的準備。 雖然,共享電單車、共享換電近兩年質疑聲不斷,其實換電早已在杭州、深圳、合肥等地悄然出現,並且就在剛落幕的南京電動車展上
  • 運營支持體系成核心競爭力,愛貝英語加盟模式為市場主流
    縱觀整個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品牌力為主導,單打獨鬥創業模式將不復存在,「總部+加盟商」的模式必將成為未來少兒英語培訓的主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真正競爭的是總部對於加盟商的支持體系,要想在這種競爭下生存,總部必須對其加盟商進行全方位的支持,聯合所有加盟商與競爭對手進行品牌和整體實力的較量。
  • 中國市場色譜柱排行榜II || 進口非主流色譜柱篇
    所以這十幾年,各大公司都在搶佔中國市場,不斷有新的品牌進入中國,或者通過總代理,或者成立中國代表處甚至中國公司。下面九家公司是我認為的低於一萬支銷量的,最重要的九家非主流色譜柱公司,也是最有機會挑戰主流色譜柱前五強的力量!
  • 自主品牌大敗局,新能源汽車需要「換」道超車 || 深度
    換電模式卻並未因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恰恰相反的,為我們證明了,以頑強的生命力抵禦住了衝擊,並在如今,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當中。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他強調,下一步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並將在北京、海南等地試點推廣。換電模式再度回歸。
  • 天能鋰電總裁出席國際充換電會議,千億級新市場即將爆發!
    回顧已經結束的2020上半年裡,天能電池一路高歌猛進,國內外市場蓬勃發展,並積極投身行業一系列標準規範秩序建設之中,真正無愧電池領域領導品牌的盛譽。在已經結束的2020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上,各路享譽全球知名的品牌、技術大咖雲集,就未來充換電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國產新能源需要「換」道超車
    換電模式卻並未因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恰恰相反的,為我們證明了,以頑強的生命力抵禦住了衝擊,並在如今,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當中。 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他強調,下一步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並將在北京、海南等地試點推廣。 換電模式再度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