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模式重要性日益凸顯 北汽藍谷持續加強產業布局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近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自換電模式納入新基建以來,再次與充電同步進入產業發展規劃,這一方面凸顯了換電模式在能源發展領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為布局換電的車企提供了發展指引。

目前,北汽藍谷、蔚來是深度布局換電的車企。其中,北汽藍谷是國內最早將換電模式帶入大規模應用的車企,到目前為止,北汽藍谷已實現量產EU260、EU300、EU5等多款換電車型,同步在20多個城市布局約195座換電站,運行換電車輛超1.8萬輛,單從建設換電站、運營換電車輛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已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破解產業鏈痛點,助力換電業務前行

今年以來,換電模式頻登資本"風口",一方面源於多次頒布的產業利好政策,另一方面也源於換電車企加快布局,並取得新的突破,這讓市場更加明晰地看到了換電模式所具備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承繼下一個行業增長點的確定性日益提升。除了前述北汽藍谷、蔚來以外,今年小鵬汽車也正式推出換電方案,吉利汽車加大在換電站方面的布局。

但客觀來看,面對前僕後繼湧入換電領域的車企,電池標準無法統一,建設換電站成本高等仍是當前無法解決的行業發展瓶頸。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藍谷智慧能源總經理李玉軍表示,當前來看,電池成本較十年前已實現大幅降低,同時整車能耗也在不斷下降,北汽藍谷作為換電模式的堅定倡導者,透過洞悉行業變化,也在為行業提供具備參考意義的解決方案。從"前臺"的換電車型能耗降低,到"後臺"的拆包電池梯次利用,北汽藍谷的解決方案已基本覆蓋了換電模式的"前中後臺"。

據媒體報導,北汽藍谷此前推出的某款車型百公裡耗電量為16度,通過技術改造和升級,北汽藍谷現推出的EU5已將能耗降至12度左右,打造出了換電車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中臺",去年北汽藍谷與戴姆勒能源合作,共同開發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系統,通過推動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儲能利用,為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可行性研究提供示範經驗。在拆包電池利用方面,北汽藍谷計劃今年再推動1萬臺拆包電池應用於兩輪車或三輪車,著力提升替換電池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另外,在電池標準化方面,北汽藍谷與行業換電車企牽頭起草 "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旨在推進電池標準化建設。

積累多項先發優勢,持續加強產業布局

歷經十餘年的市場布局和技術儲備,北汽藍谷一直以行業先行者的身份在推動換電模式的規模化應用。

近日,公司旗下換電車型EU5與藍谷智慧能源新一代智能換電站一起在杭州亮相。據介紹,該換電站是藍谷智慧能源採用了新換電技術,將換電時間縮減至88秒以內,同時可兼容多款車型,滿足400次以上的換電服務能力。

有數據統計,當前換電車企的理論換電時間約為3分鐘,藍谷智慧能源88秒的換電時間已領先市場一大步。除了換電時間以外,北汽藍谷在技術儲備、市場運營經驗、合作資源等方面也"快人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北汽藍谷已有多款換電車型實現量產,同步在20多個城市布局195座換電站,運行換電車輛超1.8萬輛,累計換電480萬次,運營6.9億公裡。

2018年是北汽藍谷將換電帶入規模化運營的第一年,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從技術、產品、平臺到產業鏈、資本鏈、生態圈的完整閉環。在技術方面,公司已掌控車輛定位系統、快換連接系統、底盤換電系統、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快換電池箱、換電網絡運營管理等多項關鍵技術。尤其是擁有強大"識別能力"的動力電池評估技術,可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電池追溯、監控、評估及運營的一體化網絡平臺,可通過車輛充電數據與快速檢測數據實現對退役動力電池的快速評估,評估時間<;0.5小時,評估精度>;90%。另外,公司"安全高效純電動乘用車換電技術"項目,還在去年斬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

今年5月,藍谷智慧能源與法電長豐、北京輕享就首批換電項目籤約。7月,北汽新能源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共建運營換電網、站,推廣換電、充電、儲能"三站合一"的能源服務站。持續向換電縱深領域布局,囊括產業鏈頂配資源,一方面是北汽藍谷堅定的換電模式戰略定位,另一方面其自身較為成熟的規模化運營經驗,儲備豐富的技術也是市場重點青睞的關鍵。

按規劃,公司未來還會繼續加強換電方面的產業布局,計劃在5個省份先期投放八十多座高端換電站,同時,計劃在明年推出可同時兼容五種車型的電池。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下一步國家將實施《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鼓勵換電模式創新發展。市場預測,當前換電模式公私市場的卡位戰已經開始,而具備先發優勢的北汽藍谷能否最終打贏這場卡位戰,市場都在翹首以待。

相關焦點

  • ARCFOX αT收穫2萬訂單 北汽藍谷轉型成果初現
    ARCFOX αT在預售階段收穫2萬輛意向訂單,充分顯示出用戶對於這款車型性能和品質的認可,隨著新車的上市交付,ARCFOX αT有望在日益增長的國內中高端純電動汽車市場上佔領一席之地。公司「三電平臺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再次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是繼2018年、2019年後,公司再次獲得該殊榮。評審專家組對北汽藍谷「三電核心技術」提出:「總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每度電噸續駛裡程、整車能量回收率、電驅動NEDC工況效率等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水平」的評價。
  • 北汽藍谷電子電氣架構出海 共享智慧財產權
    外界認為,此次智慧財產權技術許可,標誌著北汽新能源電動汽車相關技術得到了國際先進位造企業的認可。另一方面,這也有助於北汽藍谷在技術研發領域的國際化進程推進,利於企業在國際範圍內的智慧財產權共享及深化發展。北汽新能源依託11年電動汽車發展經驗及技術積累,打造出以高安全、強智聯、高效能為技術特點具備行業領先水平的整車電子電氣E/E架構,構建了三橫兩縱六層的開發系統和模塊化設計平臺,並已在北汽藍谷高端車型ARCFOX極狐αT上得到了充分驗證。
  • 北汽新能源能二次破局嗎?
    最後,從商業模式上進行持續創新。一是大力推廣換電模式。北汽新能源將開發更多換電車型,開放換電技術平臺,加大力度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推動「擎天柱計劃」進一步落地。北汽新能源在換電模式領域已深耕多年,是全球第一個將換電模式帶入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新能源車企,在針對特定場景的計程車領域,目前已初現成效。截止2019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廈門、蘭州、廣州等15個城市投放1.6萬餘輛換電車輛,在全國建成換電站187座,提供3分鐘快速換電服務,高效滿足車輛運行的換電需求。
  • 政策與市場共推換電成主流模式
    在現場嘉賓與媒體的見證下,「20秒極速換電」實現首次全球演示,奧動新能源正式宣告「20秒極速換電時代」大幕已開啟。   「換電」這個名詞其實並不新鮮,早在2000年,奧動新能源就開始探索換電技術。2016 年實現規模化推廣,奧動成為國內換電行業的頭部玩家。奧動前期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北汽新能源對換電模式的支持,雙方一直是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北汽生產換電車型,奧動投建換電站與服務網絡。
  • 北汽藍谷漲停:與華為Hicar合作智能駕駛新車型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
    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600733)始於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據悉,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 企查查APP顯示,北汽藍谷是一家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提供商,業務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研發、分時租賃、充換電運營、二手車置換等綜合服務板塊,旗下擁有BJEV、ARCFOX兩大品牌,包括EC、EV、EX、EU等六大系列數十款產品。企查查顯示,北汽藍谷擁有多條新能源汽車相關專利。 北汽藍谷今日午後漲停,股價為8.75元。
  • 揭秘ARCFOX極狐αT強大電池系統背後的北汽新能源技術實力
    即使在-20℃的極限環境溫度下,電池放電量仍大於85%,明顯高於行業競品;快充模式下,電池充放電效率高達97%,其所提供的653km高裡程方案可達到11.5km/min,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也就是說,NEDC綜合工況續航653km的ARCFOX 極狐αT,僅需35分鐘即可充滿80%電量,在30-80%SOC範圍內的充電時間為24分鐘。
  • 特斯拉為什麼不用蔚來的換電模式?
    自2018年6月正式交付以來,蔚來汽車至今累計交付63343輛,我們通過採訪幾位蔚來車主得知,他們購買蔚來的理由簡直不能再簡單那就是——足夠便捷且還在持續建設的換電系統。蔚來的換電那麼好,特斯拉怎麼不用?
  • 消息稱與華為Hicar合作新車型將推出,北汽藍谷直線漲停,引爆汽車板塊
    據《科創板日報》,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600733.SH)始於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當日,主角北汽藍谷被13點16分趕來的資金,迅速推升至漲停,截至下午2點,封單甚至接近50萬手,最終漲停收盤。
  • 北汽新能源銷量持續暴跌,新品牌ARCFOX極狐無力支撐
    不過,從北汽新能源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已經呈下滑趨勢。 據北汽藍谷12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顯示,北汽藍谷2020年11月汽車總銷量為1754輛,同比下滑74.96%;而今年累計銷量約2.49萬輛,累計同比減少78.18%。
  • 汽車充電樁常見,換電站你見過嗎?
    近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兩項新能源汽車領域重磅政策先後印發,為產業發展定向定調,業界持續多年的汽車電動化發展路線之爭也塵埃落定。從車輛技術發展路線來看,兩項政策再次肯定了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三種路線的「新能源」身份,並設有不同技術發展要求及推廣應用目標。與此相呼應的是充電模式中除快充、慢充兩種模式外,換電模式也獲得了「正統」地位。換電站實際應用效果怎麼樣?
  • 兩大電動車巨頭新年共同聚焦充換電 兩種模式各有何優勢?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19日表示,2021年,特斯拉將加大在整個北方地區的充電網絡布局。(詳見《科創板日報》特別策劃: 《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揭秘!》 )雖然意圖均在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問題,但與蔚來不同的是,在充電、換電兩大模式中,特斯拉選擇了前者。那麼,兩者又有什麼不同?而充、換電又為何成為國內兩大電動車巨頭共同瞄準的另一新能源「戰壕」?
  • 換電式電動車能否充換電結合提高運營效率?
    營運車更追求運行效率,希望補電儘可能不影響運營,換電相比充電就有一定的優勢,但單純依靠換電還是有一些不足的。換電可以解決續航焦慮的前提是有足夠多且布局合理的換電站,這點目前還很難做到,因此還是很多用戶還是不滿足於現有的換電式純電動車的續航。
  • 2019第四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
    早在全球電動汽車處於起步階段,充換電的線路之爭就從未停止。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最終還是充電路線主導了市場,甚至有人斷言「換電模式」終被淘汰,但是已經有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研究並生產充換電模式汽車,如比亞迪、北汽、蔚來、力帆、江淮等車企均在試驗開發換電模式。
  • 曹斌: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創造奇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
    來源:蓋世汽車廣州車展期間,蓋世汽車採訪了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營銷傳播總監曹斌,我們聊了關於北汽新能源的現狀與未來,聊了二手車的處理模式與對私換電的模式,也聊了北汽新能源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所背負的使命。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營銷傳播總監曹斌現在已經到了11月中旬,北汽新能源的銷量跟與今年年初定的目標比起來,完成情況怎麼樣?
  • 北汽新能源擬向斯太爾收取1.92億電子電氣E/E架構技術許可費
    圖片來源:ARCFOX官網1月14日晚間,北汽藍谷(600733)發布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擬就其基於BE21純電動汽車產品平臺所開發的ARCFOX αT車型的電子電氣E/E架構相關智慧財產權,與斯太爾美國有限責任公司籤署
  • 新電池/搞出行/推換電…… 後補貼時代十家車企出招
    北汽集團:以CTP技術、換電模式等降低購買成本百人會論壇上,北京汽車集團總經理張夕勇介紹了北汽新能源的戰略布局。北汽先佔領有條件的場景,農村包圍城市,逐步擴大新能源的成果,先是通過A00級電動汽車打造「國民車」,再承接北京市的公車改革、北京出行,並開拓新能源網約車市場和計程車市場,通過積極的合作和自建基地的方式引入多種出行解決方案。三是引入換電模式,新打破市場瓶頸。北汽通過換電模式,破解裡程焦慮;以車電分離模式,投入消費市場,預計可能將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成本降低40%。
  • 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合作新車型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
    《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獲悉,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始於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於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記者獲悉,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體系統、ICT技術和雲計算等方面的研發落地工作。
  • 換電模式成本高的難題要如何破解?
    另一方面,在相關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的推動下,乘用車動力電池換電標準的統一已經取得進展,眾多企業形成聯盟,在積極商討起草標準,並且廣汽、北汽和長安的一些車型已經實現共享採用奧動技術的換電站。一旦大範圍實現兼容多品牌多車型的換電,換電設備和電池的使用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用戶得到極大的便利,續航焦慮被緩解,純電動車的普及必然大大加速,反過來促進換電站的網點建設,而且廠商不再需要為每個新車型專門設計研發電池包以及製造模具,車用動力電池包標準化後規模效應將凸顯,電池成本也得以降低,售後和回收也都更方便。
  • 庫侖能網許航柯:車電分離解決「買的貴」,換電模式解決「用的煩」
    【車訊網 報導】  9月24日,由蘇州市交通局運輸管理處指導,電車資源及蘇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商會主辦,蘇州市物流協會協辦的2020華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大會開幕。庫侖能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航柯發表題為《換電網絡生態一體化》的主題演講。
  • 換電模式能否有效解決新能源計程車寒冬運營問題?
    面對同樣的冬季「考題」,換電模式卻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18℃低溫運營下,計程車每天平均續航裡程可達350公裡左右,3分鐘換電運營不受任何影響,司機運營體驗反饋良好。面對寒冬,都是新能源計程車,充電和換電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區別?讓我們聽聽司機的真實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