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布穀鳥叫聲》

2021-01-14 記憶中的往事

《布穀鳥叫聲》

布衣閒人

       每天的凌晨五點半,我都習慣的起床,首先推開窗戶呼吸一下這凌晨的新鮮空氣,開始瀏覽微信公眾平臺、朋友圈和群聊群,看到好文章就收藏或轉發到朋友圈,讓好友們欣賞美文,然後我就一個人默默的閱讀。


        當我正讀著讀著聽見窗外傳來一陣「布穀,布穀……」叫聲,這是初夏的布穀鳥開始了婉轉的歌唱,那叫聲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幽遠而空曠,似有魔力,瞬間捕獲了我的心。每次聽到這熟悉而動聽的聲音,我總會為之振奮,仿若一曲能夠療傷的音樂緩緩流進心扉,親切又溫馨。



       記憶中,每年布穀鳥的第一聲啼鳴,不管多麼遙遠多麼飄渺多麼若有若無,我的耳朵總能第一時間捕捉到。心花兒便開了,身體像長了翅膀飛起來了,一切都變得那麼美好。此時的心,總是抑制不住,隨著那天籟般的叫聲飄向遙遠的家鄉,那個生我養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家鄉,多麼親切的字眼!今生不論身處何方,它總是逃不出我那殷殷的思念,牽動著我期盼的目光,直到生命的盡頭。


       每年初夏,草木葳蕤,布穀初啼,正是春播正當時啊!一年一度的播種大潮又在我們這個東北大地上湧起來了,雖然這幾天一股寒流席捲著東北,雖然氣溫很低,但父老鄉親們知道穀雨時節是春播的大好時節,即使氣溫低一些也不會影響春播的。因為,畢竟是已經過了穀雨好幾天了。俗話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父老鄉親們是深知這個道理的,要不抓緊播種就真的不趕趟了,過了芒種,不可強種的。這時你看,大田裡的人們忙碌著,有的整壠,有的施肥,有的播種,有的掩埋,井然有序。累了,大家就聚在田間地頭的大樹下,有說有笑,或躺或坐,用汗水揮灑著一幅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我特別喜歡尋一處無人的去處,躺在綠草如茵的空地上,嘴裡叼一朵含苞待放的野花,吮吸著莖子裡甘甜的汁液,品味著,冥想著,讓疲憊的身體得到歇息放鬆。和蝴蝶蜜蜂說著悄悄話,清風柔柔的小手撫摸著我的臉頰,看悠閒的白雲在藍天上漫步,愜意無比。閉上眼睛,聆聽布穀鳥的歌唱,一會在東,一會在西,那聲音如天籟般清脆悅耳,在碧藍如洗的天空中迴蕩,我也仿佛化作一隻布穀鳥在天空中隨它們自由自在地歡樂歌唱快樂飛翔。 


      古人自然也是喜歡布穀鳥的,不然,為什麼會給它取了那麼多好聽的名字?什麼「杜鵑」「快樂鳥」「伯勞」「杜宇」「子規」「獲谷」「謝豹」「光棍鳥」等等,在眾多的名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布穀鳥」。可是愛到極致仍有缺憾,也許這就是人生,永遠沒有完美無缺。說出來都有些羞於啟齒,活這麼大,還沒有親眼目睹過布穀鳥的芳容。我想,它一定是不知疲倦的,不然,怎麼從未在枝頭或田間見過它停歇?有幾次,好奇心驅使我拼盡全力追趕它,發誓一定要識得它的廬山真面目,可我那小小的人兒,短短的腿兒怎麼可能追得上一對會飛的翅膀?累得大汗淋漓,一屁股坐在地上,籲籲氣喘,頭兒旋,腿兒酸,眼前金光閃,它卻仍在耳邊「布穀,布穀」的歌唱,像是在恥我的痴笑我的傻。


       後來,我上學後在學校看見了布穀鳥的彩色圖片,一飽眼福。布穀鳥是一隻可愛漂亮的小精靈,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橙黃色。雖然顏色各異,但身上大都布滿了斑紋,綠的,紅的,灰的,還有褐色的,五彩斑斕,紅紅的嘴巴。飛動的靈巧敏捷,停歇的呆萌可愛,有的歪著腦袋在思考,有的張著嘴巴在歌唱,還有的在捕食捉蟲……  


       在布穀鳥聲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寒來暑往,歲月更迭。轉眼,我也離開家鄉四十多年了,可那深深的故鄉情,濃濃的故鄉意卻伴隨著歲月的增長而與日俱增。正如「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家鄉早已是舊貌換新顏,門前的馬蓮河水也只能是出現在夢境裡了。不變的唯有布穀鳥的那一聲聲清脆的啼鳴,讓我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愈加深愈加濃……(2017年5月寫於老家)

    

       記憶中的往事——通過回顧往事,交流情感經歷,分享人生感悟,展示生活優美,嚮往美好未來。講述真實情感事,傳遞人生正能量……本平臺不登廣告,原創文章不打賞!


長按二維碼,輕鬆關注

閱讀更多原創作品的請關注「記憶中的往事」,

喜歡本文的請在頁尾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俯仰天地]布穀鳥的叫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2日 23:46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高池爸爸,快來看,我家窗臺上有一隻鳥。
  • 鳥語花香之布穀鳥的叫聲
    圖片來源於網絡小滿過後,布穀鳥來了,說明開鐮割麥的季節到了,你知道嗎?布穀鳥有一個特點,它邊飛邊叫,邊飛邊叫的鳥好像不多。布穀鳥人們都稱它為:報春鳥,吉祥鳥,幸福鳥。你觀察過沒有,布穀鳥的叫聲,只有在春天初夏豐收的季節才有,因而代表著:春天,希望,幸福。布穀~布穀,這是人們普遍認同的一種叫法,其實它的叫法不止於此,我們不懂鳥語,但是,鳥它懂我。
  • 布穀鳥的叫聲||周國利
    偶爾在路邊可以聽到遠遠傳來幾聲布穀鳥的鳴叫,非常悠長、清亮、悅耳。這吉祥的候鳥的叫聲,就像一把鑰匙,一下把我心裡兒時的北方麥收時節田野風光的門打開來,蕩漾在眼前。五月底,北方的天氣開始乾燥炎熱,進入了麥子成熟收割期。「麥黃一晌」,麥穗已經沉甸甸的麥田,一陣熱風吹過就連片整塊的快速泛黃。
  • 【布穀鳥的叫聲】
    〖20120518〗明明白白,聽見了布穀鳥的叫聲,那般奇妙,震耳動容;令我心曠神怡,催我寧靜致遠。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的叫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春末夏初,在南方農村就能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四聲杜鵑「咕咕咕咕,咕咕咕咕」,本是杜鵑求偶的叫聲,在各地解讀不一樣。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解讀為「割麥插禾」,「咕咕咕咕」的叫聲和當地「割麥插禾」的方言的音相似,你們把它的叫聲解讀成什麼呢?
  • 【無痕】布穀鳥的叫聲
  • 布穀鳥的叫聲是從田野裡傳來的
    《在兩湖總都致布穀鳥》 所謂鳩佔鵲巢、杜鵑啼血、遊子思歸······這些人世的穿鑿附會一概與你無關 曾經,有顆小小的心喜歡「豌豆巴果、哥哥燒火」的叫聲《在楊巷村聽布穀鳥》 布穀鳥的叫聲是從田野裡傳來的田野,環布於村莊四周 許多次我走進其深處
  • 不知道為什麼,一聽見布穀鳥的叫聲我就無法平靜
    布穀鳥,麥收天不知道為什麼,一聽見布穀鳥的叫聲我就無法平靜,內心總是不自覺地泛起層層的漣漪。 又想起了孩提時光。又到了麥收時節。反正就這麼漫無目的地在天空下遊蕩和成長;在每年一度的布穀鳥的叫聲裡。慢慢地長成了粗粗的漢子,呆呆地望著天空。長大了,離開了家,或苟且於都市或勞累於人生......
  • 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看完漲知識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看完漲知識了為什麼聽到布穀鳥叫聲,小麥就要快熟了?看完漲知識了有人奇怪,為會麼人們聽到布穀鳥鳴叫,小麥就快要熟了?其實並不是布穀鳥知農事,只是趕巧布穀鳥開始在我們這裡鳴叫的時候正是小麥快要成熟的季節,做為一中物候,被人們用來指導農事罷了。
  • 散文:布穀鳥又叫了(上)
    散文:布穀鳥又叫了(上)胡埠懷《白浪情》群友*咕咕咕咕。每當春夏之交,布穀鳥的叫聲總會在小樹林的深處響起,那低沉而又渾厚的聲音,透出一股股濃濃的鄉情。今年,布穀鳥叫聲來得特別的早,二月春風三花時,咕咕之聲己從不知名的樹林之中傳出。
  • 農村故事:布穀鳥的叫聲
    他說,在湖北布穀鳥叫的不是:「打場垛垛」,而是:「快快下湖」,「快插快割」。他說這還有一段來歷呢!從前,在一個湖邊住著一戶人家,老夫婦和他們的一個獨苗兒子。老爹種了幾鬥湖邊的田,每年從吃了年夜飯後,沒休息幾天就開始種莊稼尋活路。一會弄湖草,一會積肥料,又選谷種,又修田梗。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也不歇。老婆婆在家裡織布紡線,起五更睡半夜。
  • 在農村,布穀鳥叫,代表這些事兒要發生了
    布穀鳥是農村人最熟悉不過的一種鳥了,很多農村人都熟悉它的叫聲。農曆小滿節氣一過,農人便可在清晨聽見了布穀鳥的叫聲。在農村,布穀鳥叫代表什麼呢?在農村,聽到布穀鳥叫,這些農事要做了布穀鳥叫,一般是快到麥秋的時節。
  • 在績溪聽著布穀鳥叫聲入眠
    仿佛時光倒流,帶我重新回到了童年時代,那一刻,心曠神怡,什麼追求、名利、地位、金錢、權利,甚至愛情,都拋之九霄雲外。  那一夜,和著蛙聲入睡;那一夜,耳邊布穀鳥徹夜不停地啼鳴,「布穀布穀,布穀布穀」。清晨醒來,走入那片深山,滿目的綠色,空氣清新,儼然一天然氧吧!我貪婪地大口大口深呼吸,全身毛孔盡舒展。那樣的幸福,蝸居城市中的人是感受不到的啊!
  • 七夕布穀鳥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七夕青蛙的死對頭七夕布穀鳥了解一下
    七夕布穀鳥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七夕青蛙的死對頭七夕布穀鳥了解一下時間:2020-08-25 14:32   來源: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布穀鳥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七夕青蛙的死對頭七夕布穀鳥了解一下 七夕布穀鳥是什麼梗?七夕布穀鳥是什麼意思?
  • 布穀鳥:基本簡介與名稱來歷介紹~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布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點悽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快快播谷!」
  • 我聽到了布穀鳥的叫聲/李明旭
    我聽到了布穀鳥的叫聲院子中間的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的青蔥,窗外的槐柳已隱隱露出綠意。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聽到了布穀鳥的叫聲,「布穀--布穀--」叫聲高亢而嘹亮。
  • 農村常見的布穀鳥,原來是杜鵑的一種,經常把卵寄生
    最常聽到的是「布穀鳥」,這種鳥總是神出鬼沒,總能聽到它「布穀、布穀」的叫聲,非常洪亮,聲音能傳很遠,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不過很少能有人見到它的真實模樣,這是一種比較膽怯的鳥,稍有人離近直接就飛走。按照分類來說,布穀鳥的學名叫大杜鵑,屬於普通杜鵑的一個亞種,經常會出現農田和居民附近的高的樹木上。布穀鳥還有許多的別稱,人們常說的子規鳥、杜宇鳥、郭公鳥也都是指的它。
  • 雷小紅:神奇的布穀鳥
    天地遼闊,原以為布穀鳥是一種。聽的多了,竟聽出了不同季節或相同季節的幾種布穀鳴叫。 時常, 過了正月十五,陽氣回升,每日便可聽見布穀使勁的大聲鳴叫。先後有三聲,二聲,四聲。三聲的節奏緊促悽厲,二聲的婉轉緩慢 ,四聲的嘹亮動人。
  • 小時候常聽見「耕耕耕谷」的鳥叫聲,為什麼現在聽不到了?
    小時候每到了要收穀子的時候,就能聽見「耕耕耕谷」的叫聲,其實這是四聲杜鵑的叫聲,各個地方對這個叫聲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說是「豌豆包穀」有的說是「算黃算割」還有人說是「One more bottle」這樣叫的,這都是大家對四聲杜鵑的叫聲音譯過來的,四聲杜鵑的叫聲成為了很多人的童年
  • 今年七夕,是「青蛙」和「布穀鳥」之間的鬥爭
    這兩天,不少小夥伴朋友圈、QQ空間等社交平臺都出現了這麼一個圖片,那麼你可知道七夕蛤蟆或者七夕布穀鳥代表了什麼嗎?有什麼含義嗎?七夕蛤蟆含義源自於這一屆網友的搞笑操作,有網友將自己暱稱改成了「七夕蛤蟆」並且還將頭像也改成了「七夕蛤蟆」的圖片,然後通過添加好友的方式給自己的好朋友進行惡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