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多久抱出門合適,不是滿月也不是百天,具體是哪個時間?
在我們老家坐月子基本上都是捂,孕婦要捂,新生兒也要捂。因為怕產婦月子裡留下病根,產婦們大都在婆婆和媽的指揮下坐月子。一月30天幾乎每天都有紅糖水、煮雞蛋。孕婦被告知不能洗頭、不能刷牙、更別提洗澡了。
但隨著孕期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產婦加入了科學坐月子的隊伍中。產婦要坐月子,因為身體消耗大量的體液,身體抵抗力差,所以風寒特別容易侵襲。但新生兒不同,雖然身體嬌小,但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弱不禁風。
嬰兒生病不是因為抱出門
記得生我家大兒子出生時剛好夏天,為了保持溫度恆定室內一直開著空調。別說抱出門了,連門口都很少去。夏天外面溫度高,怕孩子受不了溫差。但寶寶半個月的時候一直哭鬧,手忙腳亂的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都說孩子6個月前抵抗力高,孩子還是出現了發燒症狀。因為孩子太小,我不敢餵藥只能餵水,但體溫退不就又反覆。在給孩子檢查身體的時候發現臍部黑乎乎的,鼓起的肚臍用棉籤一碰出了膿水,這才找到孩子發熱的原因。
孩子半個月我們就帶他去了醫院也算是第一次抱出門。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能說不會生病,但抵抗力可以,一般很少生病。
其實小孩子剛出生就攜帶媽媽的免疫力,家長不需要把孩子捂得太嚴實。新生兒出生以後換衣服是要細心檢查寶寶身體,檢查臍帶有沒有什麼異樣,身體的各個部位有沒有因為出汗引發感染,尤其是比較胖的寶寶。
那嬰兒出生後多久才能抱出家門呢?
其實醫學上沒有固定的日期,這完全歸結於寶寶的出生環境及家長養育孩子的方式。
如果孩子出生在夏天,氣溫比較高,孩子的體溫自我調節性差,家長可以在在早上8點左右帶孩子出門曬曬太陽,一般半小時或一小時就能達到補充維生素D效果。不過這個階段的孩子睡得比較長,家長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睡眠規律制定出門計劃。
嬰兒一般身體嬌小、柔弱,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避開陰雨天,避開高溫環境,自行帶決定出門時間。
這兩類孩子可以早出門,多曬太陽
1.黃疸的新生兒:新生兒黃疸80%的孩子都會發生,只是輕重的問題,對於生理黃疸,或是達不到照射藍光指標的寶寶,太陽光是最天然的治療光線。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剛剛出生幾天的新生兒就可以出門接受太陽光照射,但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環境及孩子的一般情況決定。
2.對於身體健壯的寶寶,孩子抱出門的時間完全由家長決定。但我們農村講究滿月一說,很多新生兒滿月之後才考慮出門,但農村家庭大多都庭院,孩子不出門在家就能曬太陽。經常被太陽光洗禮的孩子,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帶寶寶出門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孩子接觸到的人多,能刺激孩子對外界敏感性,經常出門的孩子反應靈敏,面部表情豐富,智商也會更高。
新生兒多久才能抱出門,這沒有標準答案,完全根據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一般育兒知識豐富的父母養育孩子都有自己一整套的理論,但理論要結合實際情況,一切都是為了寶寶。
不過寶媽們帶孩子曬太陽有這樣幾個誤區要注意:
孩子曬太陽時一定要摘到頭頂的帽子,皮膚接觸太陽光。有些媽媽生怕太陽曬傷孩子的皮膚,用遮陽傘護住孩子,其實這樣曬太陽並沒有明顯的效果。
寶寶在家曬太陽是一定不能隔著玻璃,雖然玻璃的透光性好,但它也擋住了紫外線,很少起到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及退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