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些生理現象不是生病,父母別白浪費錢

2020-12-05 騰訊網

新生兒有很多看似不正常卻是正常的「特殊生理現象」,新手爸媽提前多了解多學習,做到心中有數,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和緊張。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後2--3天,皮膚漸漸發黃,有的新生兒連眼珠也開始發黃,第4--5天最明顯,8--12天自然消退。新生兒除了皮膚發黃,全身狀態良好,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父母就不必擔心。

△注意事項: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者發展過快,持續時間長,並且伴有其他症狀,如體溫不正常、嘔吐、大小便異常等,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2.體重減輕

新生兒出生2--5天,排出了胎糞和小便,造成體重減輕。

△注意事項:如果新生兒體重下降太多,如比剛出生時減少500g,或者2周以後還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父母就需要注意。

3.新生兒尿血

新生兒沒有喝水,而尿尿又比較多,導致尿液濃縮,顏色就會發深,看起來就像尿血。

△注意事項:如果新生兒長時間不排尿(12小時以上)或者尿少(每天排尿少於6次),應該找醫生診治。

4. 乳房腫大

一般新生兒出生3--5內會出現乳房腫大,有的還比較嚴重,如同鵪鶉蛋一般大小,並且分泌淡黃色的液體,之所以乳房腫大是受母親體內激素的影響,不需要治療,2--3周會自然消失。

△注意事項:很多老一輩的人認為必須要擠壓乳頭,否則女孩子長大以後生了寶寶乳房會不分泌乳汁,這是錯誤的做法,擠壓乳頭很容易使細菌侵入,引起發炎感染。

5.「假月經」

有的新生女寶寶,在出生3--7天後,陰道有白帶分泌或者出血的現象,原因是嬰兒受母體內雌激素的影響,出生後,這種影響突然中斷,而新生兒本身還沒有內分泌周期性的作用,增生的陰道上皮就會脫落隨分泌物排出,一般3--4天即可消失。

△注意事項:無需特殊處理,只需在新生兒大小便後清洗乾淨女嬰的外陰和臀部即可。

6.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脫皮,隨著孩子的發育會逐漸好轉,無需特別護理。

△注意事項:脫皮時家長千萬不要硬往下揭,這樣會損傷皮膚,引發感染。

7.「鬥雞眼」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會出現斜視,甚至「鬥雞眼」,這是因為新生兒的眼球尚未固定,眼部肌肉調節不良所致。

△注意事項:如果寶寶3個月以後還斜視,需要及時就診。

8.四肢屈曲

新生兒從出生到滿月,四肢總是屈曲蜷縮的狀態,上肢呈「W」,下肢呈「M」狀,這是健康新生兒肌張力正常的表現。

△注意事項: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家長為了避免孩子長成「羅圈腿」,就用布條將孩子的手腳捆起來,不但影響寶寶活動,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影響血液循環。

9.馬牙

新生兒在牙齦邊緣有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顆粒,也就是俗稱的「馬牙」。

△注意事項:很多老年人認為馬牙會影響孩子吃奶和將來長牙,所以會用針把馬牙挑破。這是不正確、不科學的做法,這樣做容易引起新生兒細菌感染,誘發口腔炎等疾病。

這些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爸媽們因為不理解而試圖幹預。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影響。所以我們要多學習育兒知識,多去陪伴孩子,不要錯過他的成長曆程。

關於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的問題,你都了解了嗎?對於這個問題,你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或建議?歡迎在下方多多留言討論!發文容易,碼字不易!覺得文章不錯,可以多多的轉發、收藏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哦~喜歡小編的文章也可以關注小編,謝謝大家的閱讀,您的鼓勵是小編寫文最大的動力!

免責申明:

1、文章圖片主要來源於「搜狗圖片」及相關網絡圖片;

2、圖片和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3、我們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本文章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電告之,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些常見的新生兒特殊生理現象,你都知道了嗎?
    新生兒出生後,有很多看起來特殊的症狀,很多家長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其實很多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些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處理,短期內自然會消失。下面給大家列舉下生活中最常見的十種正常生理現象:生理性黃疸由於胎兒出生後血氧分壓突然升高,紅細胞破壞很快,產生較多膽紅素及肝功能不成熟等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所致。生理性黃疸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發黃,第4-6天達高峰,最高值不超過12.9mgdl,一般10-14天消退。
  • 新生兒的這些「特徵」都不是病!
    所以大部分新生兒的腿部都是偏O型的,這並非是一種病,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雙腿自然會變直,不用過分去關注。溫馨提示:O型腿如果在寶寶2歲時還沒有消失,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除了O型腿被大家認為是「病」,新生兒還有很多正常的生理表現,都會被新手爸媽錯貼上「生病」的標籤。
  • 寶寶出現這32個「怪現象」,原來不是生病!爸媽一定要知道
    剛當媽時,看著這柔軟的小傢伙,真怕不能好好呵護,遇到有關寶寶健康的問題時,都會非常小心謹慎,甚至很多時候,這些問題會成為媽媽們的困擾,讓媽媽們倍感焦慮。但實際上,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怪現象」,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並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有威脅,了解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後,媽媽們就不要為此過度擔心了。
  • 新生兒多久抱出門合適,不是滿月也不是百天,具體是哪個時間?
    新生兒多久抱出門合適,不是滿月也不是百天,具體是哪個時間?在我們老家坐月子基本上都是捂,孕婦要捂,新生兒也要捂。因為怕產婦月子裡留下病根,產婦們大都在婆婆和媽的指揮下坐月子。一月30天幾乎每天都有紅糖水、煮雞蛋。孕婦被告知不能洗頭、不能刷牙、更別提洗澡了。
  • 新生兒愛吐泡泡就是肺炎嗎?伴有這些表現,趕緊帶孩子就醫吧
    @鳳姐:娃一個星期的時候覆查黃疸,說孩子嘴唇有點紫,口裡吐泡沫,說是肺炎,然後照片子,抽血各種檢查,結果告知沒事,說這是正常現象。@玲玲:我家寶寶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吃手指吐泡泡,當時以為是肺炎,嚇死了,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牙齦裡在長牙,自己太緊張了。不過確實有肺炎寶寶會吐泡泡,但吐泡泡就是肺炎?這可不一定!
  • 新生兒出生時「幾斤幾兩」,是在暗示智商高低?父母心中要有數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生兒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家庭的希望,每一個新生兒的出生,都是一個家庭最開心的時刻,而給孩子接生的醫生和護士雖然經歷過很多次,但也是能夠感受到這種喜悅的。
  • 寶寶生病,別無腦怪寶媽,要搞清楚這些原因
    1、經常生病怪媽媽沒有提高孩子免疫力其實新生兒剛出生到一定時期內,免疫力是不斷進化的過程,剛生下來的寶寶沒有生過病,體內沒有形成抗體,等生幾次病以後寶寶體內慢慢就有免疫力了。孩子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須經歷的,通過不斷的接觸致病的細菌和病毒,體內才能自然的形成免疫功能。大概到十幾歲時,免疫功能才基本完善。
  • 決定新生兒性別的生理因素,比你想像得更複雜
    TED-ED簡介:決定新生兒性別的生理因素,比你想像得更複雜,一起來看:動畫視頻《TED官方動畫》決定新生兒性別的生理因素,比你想像得更複雜「更多TED-Ed」TED-Ed科普英語動畫 | 當你不睡覺 會發生什麼?
  • 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怎麼回事?你或許不知道,看看育兒專家理解
    那麼新生兒身上有蛻皮是怎麼回事?新生兒出生之後,在一個月內都會有這樣蛻皮的現象,面部、手部、耳朵後面以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有一層白色的皮屑捲起來,這種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在出生之前,這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等出生之後和空氣接觸,就會幹燥起皮。這層起來的皮,並不是寶寶的皮膚,而是胎脂。
  • 3種早就被「叫停」的孕期檢查,做了就是浪費錢
    舉報   各位孕媽或者準備當媽媽的女性,一定要知道,有些孕期檢查對胎兒和孕婦並沒有用,做了就是浪費錢
  • 了解新生兒這些發育特徵,新手媽媽快速上手,淡然應對寶寶護理
    新生兒順利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一個完全嶄新又陌生的世界,親自獨立生活,但由於她的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還不夠成熟,容易發生一些情況。對於我們的新手媽媽來說,寶寶出生後,常常會遇到一些陌生的情況而手足無措。其實,多了解新生兒的發育特徵,新手媽媽也能做好寶寶的護理。
  • 今年新生兒醫保如何辦理?
    01為啥要辦理新生兒醫保?因為新生兒身子弱,如果生病住醫院,辦理醫保卡後,就能按一定比例來進行報銷看病費用了02啥時候辦理能免費享受醫保待遇呢?注意:要想為新生寶寶辦理醫保,那麼先要為小孩辦理戶口,沒辦理戶口的,可以使用父母的戶籍證明材料或使用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編號進行參保登記!03新生兒醫保怎麼繳費?
  • 多數父母做錯
    而要是寶寶腳上再傳一個襪子,那麼寶寶很容易會熱上加熱,也就會有踢被子,大量出汗的現象,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寶寶是更加容易感冒的。所以一般來說是不建議給寶寶穿襪子睡覺的,而且穿襪子還會影響寶寶們的睡眠質量,因為穿襪子真的很不舒服。這三種情況下,可以給寶寶穿襪子睡覺1.
  • 新生兒沒有醫保,生病後花錢如流水,就醫時有什麼方法可以報銷嗎
    來看看這些產婦的擔憂*小梅:我的寶寶屬於早產,一出生就被放到了保溫箱裡。硬生生呆了一個月,這期間費用很高。能否報銷一部分,如何報銷呢?孩子剛出生又沒有醫保。新生兒沒有醫保(還沒來得及辦理),生產和就醫時如何報銷?不要擔心,看下面,清清楚楚。1 生產時去醫院生產,無論是新農合還是醫保,先到醫院報備,然後生產完結帳,醫院會根據你醫保的報銷比例,減去相應的費用。
  • 新生兒多少度才算發燒?原因又是哪些?如何去正確的應對
    寶寶在出生後來到一個未知的世界,抵抗力難免會很差,頭疼腦熱是常見現象,此時的新手爸媽要冷靜細心處理,同時不要緊張,寶寶多少度才算發燒呢?造成發燒的原因又是哪些情況?如何去正確的應對?新生兒發燒科學上說是很很正常的現象,多數人覺得人體的溫度不正常就是發燒,這是錯誤的理論,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幾天內,體溫是在一個範圍內波動,由於新手爸媽沒有經驗,會十分的慌張,其實寶寶僅是溫度不正常,而身體其他方面沒有異常的話,影響是不大的。
  • 新生兒最舒適的體感溫度,很多新手父母都搞錯了,別大意
    新手父母自然會出現手忙腳亂,力不從心的狀況,每一個養育孩子的過程都對他們來說是個新的嘗試。 對於如何判斷寶寶是冷是熱這個問題,還有很多新手父母沒有掌握,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講。 1, 摸鼻尖 想要了解的新生寶寶是冷是熱,那麼新手父母們可以通過摸寶寶的鼻尖處來判斷
  • 經常生病vs不生病,誰的免疫力更強?
    即B細胞接觸、記錄下病原體的各種信息,然後通知免疫分子(抗體):見到這些壞胚,主動攔截,不讓其興風作浪。 B細胞接觸到壞胚們的途徑有二:一是生病,和壞傢伙們正面抗擊;二是接種疫苗,讓極少量沒啥殺傷力的病原體進入體內,免疫力藉此練兵,今後就能從容應對。
  • 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其實不會說話的嬰兒正是通過哭鬧此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感受,父母們都要學會正確地安撫寶寶這一重要技巧,否則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寬慰,即使尚在嬰兒時期,也會對今後的成長有所影響。哭鬧是孩子的本能,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父母們只有了解孩子哭鬧的真正原因,並掌握安撫方法,孩子才能瞬間安靜下來。了解寶寶哭的幾個原因1、 基本生理需求的哭鬧。
  • 解密: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12.9mg/dl
    新生兒黃疸幾乎是所有的足月寶寶都會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在寶寶出生後1個星期內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新生兒也有生理和病理之分,醫學上把生理性黃疸的值作為新生兒黃疸正常值。那麼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下文的詳細講解吧。 足月出生寶寶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產兒又有所不同。
  • 孔雀魚生病,先別治病
    魚友在後臺留言總共分為2大類,問懷孕,問生病怎麼治療,每次魚友都很著急問怎麼治,怎麼用藥,今天飼主就來說一說,孔雀魚生病,應該怎麼辦? 判斷魚為什麼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