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好消息!菲光科技在武漢項目即將投產,月產能為60萬顆晶片

2021-01-12 騰訊網

現如今,中國最缺的就是晶片,無論是什麼晶片的生產,我國都無法和國外廠商相比。此前美國頻頻出手,導致中國企業無法獲得高端光刻機,不能生產高端晶片,而且還導致華為自研麒麟晶片陷入難產的局面,給中國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眾所周知,晶片領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而我國在晶片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差,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引進國外的技術,每年晶片進口量也很大,正是因為此晶片成為我國的一個「軟肋」,美國找準這個缺口對中國企業進行圍堵。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也讓中國企業明白了關鍵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於是開始加大研發力度,咬緊牙關攻克難題,爭取早日讓中國芯在海內外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近日,武漢光谷廣電創新園傳來好消息,武漢菲光科技的研發人員目前在給客戶樣品貼片焊線,預計今年3月份能夠實現量產,每月能生產60萬顆晶片。

武漢菲光總部在江蘇無錫,去年拿出3000萬元資金在武漢成立公司,藉助光谷在光通信領域的產業群優勢,進行光通信晶片封裝測試業務。去年11月其廠房開始試產,到現在為止已經和武漢多家光通信企業達成合作。其負責人表示,日後中國將在上遊光器件、光晶片領域加速追趕,國內廠商要實現光晶片的商業化量產。

據了解,晶片製作有5個流程,其中,封裝測試是不可缺失的環節,而且對晶片的性能和成本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封裝技術必須要嚴格把關。但是現在封裝測試技術存在壁壘,如果此次我國企業能夠打破這一壁壘,實現高端封裝測試,那麼未來不僅能夠大大地節省光晶片的製備成本,而且還將推動國內封測技術實現進一步發展,意義重大。

總而言之,晶片問題再難也要解決,落後就要挨打,如果不想被外界牽著鼻子走,就要努力鑽研技術,攻破一個又一個難關。現在國產企業已經勇敢地邁出了關鍵一步,相信日後只要腳踏實地,總有一天能夠實現突破,能夠打破技術壁壘,讓中國晶片真真地強大起來,比肩國外晶片。

相關焦點

  • 月產能1萬片 賽微電子8 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一期正式投產
    原標題:月產能1萬片,賽微電子8 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一期正式投產   9月27日,賽微電子
  • 武漢四大「國字號」基地齊頭並進!京東方、康寧項目將於10月投產
    武漢四大「國字號」基地齊頭並進!京東方、康寧項目將於10月投產
  • ...產能天花板形成 再生鋁在建及投產產能超330萬噸__上海有色網
    2020年1~10月,中國氧化鋁累計進口314.8萬噸,同比上升205%,累計出口14萬噸;國內氧化鋁淨消費量7452萬噸。2020年氧化鋁新產能投產進度:國電投務正道100萬噸/年氧化鋁產能於4月正式投產,6月產出首批產品;廣西華昇鋁業公司一期100萬噸/年於10月達產,二期100萬噸/年於11月投產;魏橋鋁電公司霑化公司100萬噸/年氧化鋁產能於9月投產。
  • ...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大陸唯一7nm光刻機...
    大陸唯一7nm光刻機全新遭抵押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官方發布《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這份報告明確提出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成立於2017年11月。
  • 多地再迎集中簽約、開工潮,富樂德年產180萬枚晶圓再生、惠科6英寸...
    2018年12月27日,維信諾合肥第6代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440億元,設計產能為30K/月,基板尺寸為1500mm*1850mm。這也是安徽省引入的首條AMOLED生產線。中科飛測是一家以在集成電路設備領域有多年經驗的研發和管理團隊為核心,自主研發和生產工業智能檢測裝備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士蘭集科由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根據規劃,士蘭集科將投資170億元在廈門海滄建設兩條12英寸特色工藝晶片生產線。5月10日,士蘭微電子12英寸特色工藝半導體晶片項目宣布正式通電。
  • 惠州華達通60萬噸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項目擬6月投產
    慧聰化工網訊:與大亞灣石化區中海油二期項目繁忙建設現場一牆之隔,是正在同步建設的惠州市華達通石化有限公司60萬噸級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項目。記者日前在該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挖掘機和水泥攪拌車正在繁忙作業。「目前地下附屬工程已完成80%,完成總項目進度的60%,預計今年8月建成並進入試生產階段。」
  • 光庫科技擬非公開募資7.1億元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項目現狀如何
    鈮酸鋰高速調製器晶片及器件:布局準備光庫科技大力投入的鈮酸鋰系列高速調製器晶片及器件主要應用於高速、超高速幹線光纖通信網絡中光信號的調製,是搭建高速光網絡必不可少的器件,在100G/400G相干光通訊網絡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隨著5G建設的實施,全球光網絡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未來長途光網絡和城域核心光網絡建設過程中將對高速鈮酸鋰調製器器件產生更大的需求。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大陸唯一7nm...
    大陸唯一7nm光刻機全新遭抵押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官方發布《上半年東西湖區投資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這份報告明確提出弘芯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成立於2017年11月。
  • 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 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升級版」限塑令催生可降解需求,長鴻高科60萬噸PBAT產能項目已動工 塑料吸管全國禁令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升級版」限塑令的推行,催生了可降解材料的市場需求,不少公司的產能布局也明顯提速。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項目概況 中建八局建設的是位於武漢光谷的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佔地面積20.89萬平方米,建築群包括FAB生產廠房、CUB動力站、PMD軟體工廠及其他配套設施。根據中建八局官網消息,這將是華為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
  • 睢寧縣產能最大的瀝青拌合站項目正式投產落地
    睢寧縣產能最大的瀝青拌合站項目正式投產落地 2020-05-12 0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led外延片晶片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晶片下遊客戶    7.24.5 華夏集成.led外延片、晶片在國內投產計劃 產能 產量 價格及銷售情況分析  7.25 普光科技 (廣州)    7.25.1 普光科技企業信息簡介    7.25.2 普光科技.led外延片、晶片生產工藝及產品特點分析
  • 快訊:百億元聞泰無錫超級智慧產業園項目奠基
    儀式上,中微半導體設備產業化項目、艾為消費電子晶片研發中心項目、江波龍存儲器研製銷售主體項目、三菲半導體光晶片晶圓基地項目、概倫電子EDA研發中心和半導體高端測試設備中試基地項目、北方廣微紅外產品研製項目等14個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覆蓋晶片製造、設備製造、關鍵材料、晶片設計等集成電路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投資額總計達225億元。
  • 海盈控股貴州嘉盈項目投產 可實現電池產能5GWh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6月29日,海盈控股集團貴州嘉盈(一期)項目投產儀式在貴州白雲區舉行。貴州嘉盈新能源智能化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40億元,建設單位是以貴州嘉盈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由海盈控股集團投資建設。
  • 35臺EUV光刻機就位!中國晶片巨頭再傳好消息,即將量產3nm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35臺EUV光刻機已經到位了解EUV光刻機的人都知道,一臺EUV光刻機價值1.2億美元,而且是有價無市。因為全球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ASML公司,每年生產的EUV光刻機數量都十分有限。上半年ASML一共僅生產了26臺EUV光刻機,而且都被臺積電,三星等大客戶爭搶。為了得到優先供貨,三星李在鎔甚至親自趕赴荷蘭,會見ASML高層,就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EUV光刻機。但是很顯然,要論光刻機數量和優先供貨權,三星是不如臺積電的。
  • 產經|武漢重點企業以最短時間復工復產,產能衝刺紛紛達到歷史峰值
    「我們將在激烈的競爭中把握機會,有力促進產業創新孵化、科技人才引進等,為湖北武漢復甦貢獻力量。」公司負責人表示。卜秉彥介紹,復工10天,武漢格力產能已恢復60%。到3月底,供應鏈產能已恢復73%。4月5日起,武漢格力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5000多名員工全員上崗,並恢復雙班生產,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100%,但仍不能滿足市場訂單需求。
  • 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上達電子(遂寧)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60億元,基地佔地面積約300畝,一期規劃有6條生產線,主要聚焦覆晶薄膜(COF)、柔性印製電路板(FPC)、軟硬結合電路板(RFPC)、聚醯亞胺(PI)及發光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
  • 我國首條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10月在瀏陽高新區建成投產
    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在10月份竣工投產。」  6月中旬,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師範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國秋說到。  晶片是傳感器最核心部件,我國MEMS(即微機械微電子系統)傳感壓敏晶片的自給率僅0.5%,中國也一直是高端傳感器的進口大國。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秋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堅持十年持續研發,歷盡千辛萬苦,攻克了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中晶片關鍵技術,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 【警惕】警惕晶片項目「爛尾」:摒棄浮躁,準備「長跑」;賽微電子...
    收購之後,Silex的經營現狀得以改善,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且產能供應持續吃緊;與此同時,賽微電子引入國家大基金,同步在國內投建MEMS代工產線。五年後,Silex的瑞典MEMS產線現已完成升級擴產,賽微電子首條北京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通線投產,新增產能1萬片/月,這也使得賽微電子穩坐全球MEMS代工龍頭。
  • 2022年建成投產,興洋科技年產1200噸晶片電子級高新矽基材料項目立項
    : 愛集微APP 舉報   集微網消息,近日,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經濟開發區的內蒙古興洋科技有限公司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