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歡迎來到『席樂歷史說』 ,喜歡請關注我。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記述志怪陸離的奇書。裡面的奇聞異事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從古至今,可以說是從來沒斷過對山海經裡故事的探索。
《山海經》這本書即是神話故事,也是地理方志,書中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包羅萬象,可以說,這本書充滿了神秘和神奇色彩。
那麼,這期讓我們來說說裡面的一個傳奇故事——共工怒撞不周山,不周山究竟是古人的猜想還是實際存在的呢?
據《山海經》載: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這段話也就是說:在遠古,共工與顓頊用打架的方式來爭奪天帝之位,最後戰敗,惱羞成怒,一頭撞斷了不周山。
一:從形狀來看
那麼,既然這座山,也就是天柱,被撞折了,自然會留下斷口,雖然說中國地大物博,但斷口狀的山,也並不多,不過寥寥數座。
這自然要首推岡仁波齊,岡仁波齊被譽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他還是世界公認的神山,據說,只有它的峰頂能夠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奇異的光芒,甚是奇妙。
其次就是天柱山,天柱山雖然不高,但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由於長期的在上升地區形成風化剝蝕,慢慢的就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偉奇特的自然景觀。
天柱山上的天柱峰號稱「擎天一柱出群峰」,自然說明了其中的高聳直立,直刺雲天,因此,天柱山也算是不周山的一個備選。
其實不周山也不一定是國內的一座山,畢竟山海經只是一部遊記,不周山也很有可能是古華夏以外的山,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對向國外。
那麼,位於東非高原的吉力馬札羅山究竟是不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不周山呢?號稱非洲屋脊,上帝的殿堂的吉力馬札羅山會不會是古人在非洲的遊記呢。
二:從記載來看
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得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段話也就是說,共工在撞倒了不周山後,天柱折了,以此天開始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也隨之開始了移動,因此地向東南陷落,河川從此向東流入海。
那麼,既然是河水由西向東入海流,這就說明不周山很可能是在中國境內西部的一座高山,這自然就排除了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
在中國境內,又屬西部高山,還能擔此天柱之責,恐怕在神話故事裡也就只有崑崙山了,號稱萬山之祖的崑崙山,也是西王母的住所,那個世界中心的崑崙山脈的帕米爾高原。
以上就是我對《山海經》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那個殘餘的天柱的想像。
當然,不論不周山因何命名,不論這個神秘的不周山在什麼地方,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正因為不周山象徵著災難,所以,我們才會對他產生敬畏。
我們雖然創造不了神話,但能讓神話源遠流長,我們雖然親眼見證不了不周山的歷史,但能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重新回到那個時代,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
關注我,帶你重回那個時代,堅持每日更文,是我對讀者最大的尊重。
參考文獻: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