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解密,哪座山最可能是神話裡的不周山,神話還是歷史?

2021-01-09 花木生活園藝

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歡迎來到『席樂歷史說』 ,喜歡請關注我。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記述志怪陸離的奇書。裡面的奇聞異事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從古至今,可以說是從來沒斷過對山海經裡故事的探索。

《山海經》這本書即是神話故事,也是地理方志,書中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包羅萬象,可以說,這本書充滿了神秘和神奇色彩。

山海經

那麼,這期讓我們來說說裡面的一個傳奇故事——共工怒撞不周山,不周山究竟是古人的猜想還是實際存在的呢?

據《山海經》載:

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這段話也就是說:在遠古,共工與顓頊用打架的方式來爭奪天帝之位,最後戰敗,惱羞成怒,一頭撞斷了不周山。

共工怒觸不周山

一:從形狀來看

那麼,既然這座山,也就是天柱,被撞折了,自然會留下斷口,雖然說中國地大物博,但斷口狀的山,也並不多,不過寥寥數座。

這自然要首推岡仁波齊,岡仁波齊被譽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他還是世界公認的神山,據說,只有它的峰頂能夠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奇異的光芒,甚是奇妙。

岡仁波齊山
神山 岡仁波齊

其次就是天柱山,天柱山雖然不高,但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由於長期的在上升地區形成風化剝蝕,慢慢的就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偉奇特的自然景觀。

天柱山上的天柱峰號稱「擎天一柱出群峰」,自然說明了其中的高聳直立,直刺雲天,因此,天柱山也算是不周山的一個備選。

天柱山上天柱峰

其實不周山也不一定是國內的一座山,畢竟山海經只是一部遊記,不周山也很有可能是古華夏以外的山,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對向國外。

那麼,位於東非高原的吉力馬札羅山究竟是不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不周山呢?號稱非洲屋脊,上帝的殿堂的吉力馬札羅山會不會是古人在非洲的遊記呢。

吉力馬札羅山

二:從記載來看

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得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段話也就是說,共工在撞倒了不周山後,天柱折了,以此天開始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也隨之開始了移動,因此地向東南陷落,河川從此向東流入海。

天塌地裂

那麼,既然是河水由西向東入海流,這就說明不周山很可能是在中國境內西部的一座高山,這自然就排除了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

在中國境內,又屬西部高山,還能擔此天柱之責,恐怕在神話故事裡也就只有崑崙山了,號稱萬山之祖的崑崙山,也是西王母的住所,那個世界中心的崑崙山脈的帕米爾高原。

以上就是我對《山海經》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後,那個殘餘的天柱的想像。

具有傳奇意義的崑崙山脈

當然,不論不周山因何命名,不論這個神秘的不周山在什麼地方,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正因為不周山象徵著災難,所以,我們才會對他產生敬畏。

我們雖然創造不了神話,但能讓神話源遠流長,我們雖然親眼見證不了不周山的歷史,但能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重新回到那個時代,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

關注我,帶你重回那個時代,堅持每日更文,是我對讀者最大的尊重。

參考文獻:

《山海經》

相關焦點

  • 神話傳說中的不周山到底在哪?為什麼說不周山是宇宙的結界
    ,一時間天空一聲震天巨響,不周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頓時天昏地暗,整個山體崩塌下來,星河移位,地陷東南。  這些內容來源於《淮南子天文訓》中的記載,在《山海經》中其實並沒有關於不周山塌陷的記載,下面又到了腦洞大開的環節,神話中的不周山到底是指哪座山呢?
  • 不周山存在嗎?它到底在哪?怎麼有人說它是宇宙的邊界?
    在中國神話裡有幾座仙山,熟悉地理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有一些古代時的仙山在現在的地圖上好像找不到。崑崙山我們知道在哪,那不周山在哪呢?有人說,不周山就是宇宙的結界,那麼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我們今天來聊一聊。
  •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什麼現在地方?原來就在中國
    《山海經》用大量的篇幅,記錄了500多座大山,而在這其中,在女媧補天之前,被撞到的不周山,就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存在。本來大家認為這只是個神話,不周山自然也是不會存在的。但通過很多人的研究,發現不周山可能真的存在,畢竟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也可能消亡或者蛻變,但山體通常不會變動,除非地殼發生巨大的改變,或者受到強大的外力衝擊。它究竟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關於不周山,《山海經》中如此描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科學家終於發現,《山海經》中女媧補天前被撞倒的不周山是這裡
    ,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  "不周"出自山海經的《大荒西經》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簡單翻譯一下:在西北海之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的地方,叫做不周負子,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在這裡。有一條河流名叫寒暑水。在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溼山,寒暑水的東面有座幕山。
  • 海洋神話《山海經》
    中國海洋神話內容豐富多彩,生動絢麗。幾乎在各類的佔代文化典籍中都有它的影子。從《詩經》、《楚辭》及後來的文學作品,到諸子百家的著述;從古代歷史典籍,到航海者的錄述中,海洋神話隨處可見。但其中記錄海洋神話最早、內容最豐富的,要數《山海經》了。
  • 其實《山海經》早就給了我們啟發
    《山海經》是一部古老的奇書,裡面包含了大量神話傳說,如我們熟悉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這些神奇的故事全部集中在《山海經》裡,共同搭建了一個上古時期完整的歷史架構。司馬遷執筆寫《史記》之時,坦言無法將《山海經》當做史料記載在著作中,因為《山海經》中描繪了太多奇珍異獸。雖然《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看起來過於凌亂繁雜,但它還是為《史記五帝本紀》提供了整個歷史框架。其實,有一座山將這些凌亂的神話故事全部串聯了起來,它叫不周山。
  • 山海經不是神話傳說,而是人類丟失的真實世界?專家:記載可能有此事
    從小我們就知道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等這些神話故事,而這些神話故事全都是從《山海經》裡流傳出來的!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而是人類丟失的時代
    《山海經》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志怪書籍之一。按照現在角度看,《山海經》中大部分記載的怪獸都具有多種生物特徵,按照生物學這種生物不可能天生存在,因為他們分布的地區距離太遠,不太可能出現雜交的可能。
  • 《山海經》在被質疑了幾千年後,終於被學者證實:它是真實的歷史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中外很多學者還是對其產生了懷疑,認為《山海經》是一本早起有價值的地理著作,並在不斷地研究中,讓《山海經》的記載不斷被證實。《山海經》在被質疑了幾千年後,終於被學者證實:它是真實的歷史1、《山海經》第一山,是貓兒山。招搖山是《山海經》記載的第一座山,被稱為《山海經》第一山。
  •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共工怒觸不周山》
    世界著名的100個海洋神話傳說之《共工怒觸不周山》遠古時代的海充滿了神秘和危機,遠古人類對海洋既嚮往又畏懼,在對海洋的探索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神話傳說。一個民族的海洋神話傳說色調,是由這個民族的海洋文明基調決定的,也被該民族的海洋事業的興衰所左右。
  • 《中國神話通論》:從《山海經》出發,淺析中國神話的屬性與特點
    《觀山海》中的神獸插圖從內容上看,《山海經》裡有很多想像的部分。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論》中把《山海經》論斷為「蓋古之『巫書『」。而所謂的「巫書」,就是記神之事,也就是神話。作為現今保存神話材料最多的一本古籍,《山海經》涵蓋歷史、宗教、地理、氣象、風俗、動植物、礦物和醫學等知識。不僅全書改變的地方較少,更接近神話原本的面貌。在神話類型和數量上看,書中的記錄也相當豐富。
  • 中國神話起源——《山海經》,可能引發一種新學說
    魯迅先生還有一本小說《故事新編》,裡面就是對《山海經》的神話傳說進行了改寫,可算是趣味十足。當時最喜歡的一本小說便是《誅仙》,什麼四大神獸(饕餮、夔牛、燭龍、黃鳥),什麼三眼靈猴子,黑水玄蛇,那看得叫一個過癮。不經意間看到其字裡間的標註,各種奇獸都是出自《山海經》。原以為《山海經》只是一本不入流的連環畫之類的騙小朋友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加,「山海經」的字樣越來越常見,尤其是一些影視作品中。
  • 《山海經》之神話傳說,戰神刑天是5位巨人之一
    《山海經》之神話傳說, 戰神刑天是5位巨人之一關注「影視筆記本」,了解山海經故事,這裡將給大家介紹山海經的神奇故事,喜歡山海經可以關注我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奉上有關山海經的異獸、神話傳說、圖文趣事等文章,了解山海經帶你一起漲知識
  • 被譽為中國十大禁地之最的崑崙山上到底有什麼?它和不周山有關嗎
    首先說明崑崙山和不周山絕對沒有關係,不周山起初是作為神話傳說出現的。不周山最早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
  • 羅布泊現乾屍,專家找到線索,證明山海經的記載可能不只是神話
    事實上,這本奇書並未完全荒誕神幻,隨著現代考古業的發展,出土的許多文物和遺址,很多都能與山海經裡的記載對應,也就是說,山海經裡的記載,不只是神話故事。羅布泊現乾屍,專家找到線索,證明山海經的記載可能不只是神話羅布泊這個地方向來都與神秘兩個字緊密結合,因為在我國歷史上羅布泊地區曾有一個神秘的國家——樓蘭古國。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山海經》作為一部包羅萬象的古代奇書,具有民俗、歷史、科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它共有十八卷,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山海經》由《山經》和《海經》組成。《山經》主要以山為線索,東到大海,西到今天的甘肅、青海,北達內蒙古,南至四川、廣東等地,對各地的地形、物產進行了詳細記錄。
  • 軒轅時代神話大全——《山海經》異獸解析
    《山海經》是一部先秦古籍,全書18篇,約3100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奇書之一,也是第一部記載我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時期荒誕不經的神話奇書。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而成。
  • 《山海經》的記載與古希臘神話不謀而合,證實了神話傳說的真實性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神話書籍之一,《山海經》記載了非常奇妙的神話故事,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等故事。因為書中記載的故事實在太過奇妙,所以人們可能會對其中內容的真實性產生懷疑。那麼這本古書到底是不是古人憑空想像出來的呢?
  • 《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
    說到這裡,終於要扯出《山海經》了,它,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集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神話為一體的荒誕不經的奇書,裡面的內容太過匪夷所思,以至於根本不知道它的內容是真是假,連成書年代都不確定。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和《山海經》中的異獸。
  • 山海經並不是神話傳說,而是真實的世界?或可能是真的!
    是否是像山海經裡面描述的那樣呢?《山海經》用山和海來描述古代世界,這裡的「經」是指經歷或者經驗。關於《山海經》,很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部想像出來的神話故事,是不真實沒有任何依據的。但是我覺得如果這真的是一部沒有任何依據而完全靠想像寫出來的書,是不可能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流傳至今的。後來歷史學家對《山海經》進行更深的研究,認為這有可能是一本充滿歷史的古書,而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