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截止2019年底,中國報告的存活愛滋病感染者人數為96萬,僅2019年就新增15萬人,男男性行為群體依舊是愛滋病高發群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是中國愛滋病臨床科研攻關的重要陣地,為愛滋病的治療研究做出了較大貢獻,該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昊在日前舉行的2020北京醫學創新與轉化大會期間,接受了健康界專訪,講述了愛滋病治療技術的前沿動態,強調醫學創新轉化的重要推動作用。
愛滋病防控經驗有路可循
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有3800萬愛滋病感染者,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3800萬愛滋病感染者中仍有1260萬人無法獲得拯救生命的治療;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
「每年數百萬人感染,數十萬人死於愛滋病。」吳昊告訴健康界,愛滋病防控依然是科研攻關的重點。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確定全球終結愛滋病流行的三個90%防治策略,包括診斷90%、治療90%和有效90%,最終在全球控制愛滋病。在沒有治癒疫苗的情況下,目前主要還是用藥物來控制。
吳昊認為,想做到這三個90%,首先離不開廣大醫務人員的努力及有效新藥的成功研發。目前,國內在愛滋病治療藥物方面的專利,包含仿製藥和國家一類新藥大概有10個左右。其次就是基礎科學研究,如2004年北京市科委啟動愛滋病重大項目,得出北京市愛滋病流行狀況。2006年的研究數據發現,在北京市同性戀中,能達到10%的愛滋病陽性率和10%的新發感染率。也就是說,10個人中就有1個是傳染源。
近20年,北京市愛滋病防控的重點都聚焦在同性戀群體。近5年,防控效果取得了本質改變。要不斷動員對愛滋病人進行早期治療,因為病人得到早期治療後,血裡的病毒消失,生活質量會顯著提高。現在的治療技術還能讓病人的壽命無限期延長,達到HIV陰性的水平。
中國愛滋病患者有125萬人,佔全球絕對數排名到前5位,佔比接近全球新發1/10。我國雖屬於低流行區域,但因人口基數大,絕對數相對高,愛滋病防控形勢仍非常嚴峻。
「多路徑」攻關愛滋病科研
作為感染病學的專家,吳昊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愛滋病防治。愛滋病防控的工作重點是降低感染率和降低病死率。在愛滋病治癒領域,全球都在參與競爭,而中國在藥物、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投入也在逐步加大。
北京佑安醫院設有北京市愛滋病的重點實驗室,屬於國內唯一一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醫院最大的優勢在臨床治療。因此,國內愛滋病藥物的臨床試驗多由佑安醫院牽頭。
據悉,佑安醫院正與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做愛滋病治癒的胚細胞相關研究。吳昊也與團隊從基因編輯思路進行研發,並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所研發的技術使脫靶的概率縮小到1/5000,不僅在安全性上得到保障,技術上也實現了重大突破。
在愛滋病治癒方面的技術研究還有很多。例如,通過細胞回溯來進行免疫重建、通過敲除病毒中的幹擾素來治癒愛滋病。這些研究方向,吳昊及其團隊都積極參與其中,多條科研路徑同時推進,目前,他正計劃與清華大學一起全力推動基因編輯治療。
作為國家愛滋病科研重大專項的總體組專家,吳昊參與了國家愛滋病課題的重大專項考核、立項、評審等工作。在他看來,中國愛滋病的科研基礎和臨床人才已經非常完備。
一般來說,醫學類項目的研發周期是8~10年,而在投入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員經費,這其中,科研經費就對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槓桿作用。
國家對科技的不斷支持讓中國愛滋病防控達到國際水平。吳昊認為,未來,國家與企業如何聯合起來打通醫學轉化的層層障礙,將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