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生物複習資料:初三自然科學種群、群落的概念、種群的特徵...

2020-11-25 新東方

  ③海洋生態系統: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植物主要是浮遊植物,動物種類很多,大都能在水中遊動。從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到動物中個體最大的藍鯨。海洋生態系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陽光、溫度和鹽度。

  ④淡水生態系統: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與淡水生物組成。

  ⑤沼澤生態系統:⑤溼地生態系統:

  在多水和過溼條件下形成,典型的有沼澤生態系統,以沼澤植物佔優勢,動物的種類也很多。有淨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⑥農田生態系統:

  ⑥人工生態系統,人起主導作用。是人工建立起來的,一定程度上受人控制的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體,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群落結構單一。

  ⑦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人類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消費者主要是人類,而不是野生動物。其他生態系統範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生物圈。

  思考:為什麼說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1. 生物圈定義: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們所生活的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組成了生物圈。

  2. 生物圈範圍:

  大氣圈底部:地面以上10千米;

  巖石圈表面:地面以下2~3千米;

  水圈底部:水面以下12千米

  五. (一)生態系統的成分:

  池塘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生物部分:生產者:綠色植物浮遊植物

  消費者:浮遊動物、魚

  分解者:細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物質:空氣和水礦物質等;能量:陽光溫度。

  1. 生產者:

  ①指自養生物,它們都是能利用外界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並儲存能量的生物。

  ②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生產者的主體。另外光合細菌如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也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也是生產者。小動物綠眼蟲在有光時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此時是生產者;無光時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此時屬於消費者。

  ③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必要的、最基本的成分。

  2. 消費者:

  ①主要指動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利用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進行生活。

  ②直接以植物為食的食草動物叫初級消費者,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肉食動物為次級消費者,捕食次級消費者的肉食動物稱三級消費者,依次類推。

  ③消費者是非基本成分,它們不會影響生態系統的根本性質。

  3. 分解者:

  ①主要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它們把複雜的動植物的屍體、排洩物和殘落物等中所含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

  ②分解者也是生態系統中必要的、最基本的成分。

  4.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①由太陽輻射能及無機物的和有機的化學物質組成的非生物環境。

  ②非生物環境主要包括太陽能、溫度、水、空氣、礦物質等。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1. 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消費者動物(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分解者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動植物屍體)。

  2. 非生物部分:物質:土壤、空氣和水等;能量:陽光溫度。

  複習引入:

  1. 在一定的區域內和生物群落所生活的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2. 地球上的和它們全部生物所生活的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3.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可以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水域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又可分為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陸地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是森林生態系統等。

  4.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供給自身和系統中其他生物利用,是生態系統中的主要成分。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分解者: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無機物,重新被綠色植物利用。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例如:草→兔→狐→虎

  營養級:食物鏈中的一個個環節稱營養級,它是指處於食物鏈同一環節上所有生物的總和。

  練習:寫出草蛇鼠鷹之間的食物鏈。

  動動腦:下圖所示你能連接多少條食物鏈?寫出最長的食物鏈?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聯繫叫食物鏈。

  食物鏈的表示方法:用箭頭表示捕食關係,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後。

  食物鏈的起點是綠色植物。

  食物鏈關係的本質是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關係,所以食物鍊表徵的是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傳遞渠道。

  食物網——一種生物可以以多種生物為食,也可以被多種生物為食。將一個群落中所有的食物鏈合在一起組成有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形成網狀結構,形成了食物網。

  分析:這裡有多少條食物鏈?你能找出一條包含生物種類最多的食物鏈?

  【典型例題】

  例1. 下圖為某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A—H表示該生態系統中的各種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綠色植物,請據圖回答:

  (1)該食物網中共有 條食物鏈,A-H中屬於草食性動物的有 ____。

  (2)該食物網簡圖中尚未表示的兩種生態系統成分是分解者和 。

  解析:(1)5 B、C (2)非生物物質和能量

  例2. 某小城有一條小溪貫穿而過,溪中生長著豐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種魚、蝦。隨著經濟的發展,小溪邊辦起了許多小型化工廠,經常將汙水、生產廢水直接排入溪中,結果導致溪水變黑髮臭,各種水生生物先後死亡。請據此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平衡的角度看,小溪的這種變化說明小溪的____________遭到破壞。

  (2)造成此種破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恢復小溪本來的面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自動調節能力(2)化工廠排放的N、P有機物使水的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中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死亡,破壞了食物鏈(3)禁止排放汙水等。

  例3. 下圖表示南極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請根據右圖回答:

  (1)該生態系統中屬於生產者的生物有 。

  (2)該生態系統中,有 條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渠道,並寫出其中最短的一條 。

  (3)如果人類大量捕殺虎鯨和過度捕撈大魚,則會造成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遭到破壞,那麼這種破壞因素屬於_________因素,這種因素將會導致__________因素的強化。

  (4)企鵝生存所需要的有機物最終來自於( )

  A. 大魚和小魚B. 太陽 C. 浮遊植物D. 以上都是

  解析:(1)浮遊植物(2)4 浮遊植物→小魚→海豹→虎鯨(3)生態平衡 人為 自然(4)C。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一. 選擇:

  1. 下列各項屬於種群的是( )

  A. 一個池塘中的全部浮遊生物B.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馬尾松

  C. 一個水庫中的全部魚類D. 一個海島上的全部昆蟲

  2. 某中學自然科學興趣小組正在研究某種海洋魚類的洄遊行為,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一個( )

  A. 個體B. 種群C. 群落D. 生態系統

  3. 對於某個特定的自然區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內容範圍,從大到小為( )

  A. 群落、生態系統、種群、個體B. 生態系統、群落、種群、個體

  C. 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D. 生態系統、種群、群落、個體

  4. 在一個陰暗潮溼的山窪草叢中,有一棵長滿苔蘚的樹,那聚集著螞蟻、蚯蚓、老鼠等動物,這裡構成了一個( )

  A. 生態系統B. 生物群落C. 食物鏈 D. 食物網

  5.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 海洋生態系統B. 草原生態系統C. 農田生態系統D. 生物圈

  6. 下列屬於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關係的是( )

  A. 青蛙捕食昆蟲 B. 松鼠吃蘑菇C. 蛇捕食青蛙 D. 兔吃草

  7. 在一個成分複雜的生態系統中,對保持生態平衡起決定作用的是( )

  A.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B. 生產者C. 消費者D. 分解者

  8. 湖泊生態系統中的草食魚以水草為食,屬於消費者;肉食魚以草食魚為食,應屬於( )

  A. 生產者B. 消費者C. 分解者D. 消費者和分解者

  9. 下列食物鍊表示正確的是( )

  A. 陽光→草→兔→狐B. 田鼠→蛇→鷹

  C. 植物→鹿→山羊→狼D. 植物→田鼠→蛇→鷹

  10.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所需的能量都來自於( )

  A. 機械能B. 化學能C. 太陽能D. 核能

  二. 填空:

  1. 某小島上,陽光明媚,水豐土肥,草花樹木茂盛。草叢中有昆蟲,森林裡有小鳥、貓頭鷹,地面上有鼠竄跑、有蛇爬行,青蛙在溪邊鳴叫,此外還看到有動物的殘骸。請根據上述小島的生態景觀,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生態系統的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 等。

  (2)這個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 等。

  (3)要使這個生態系統長期存在,在動植物殘骸和土壤中還應有的生物是 ,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屬於 。

  2. 沿海城市現在時興一種作為家庭擺設的生態球:球體密封,裡面灌水;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著綠色水藻和三條小魚。請根據這個生態球的情況,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這個生態球應放在 的地方,這樣可以使綠藻 。

  (2)在這個生態球中,綠藻為小魚提供 ,小魚為綠藻提供 ,所以兩者都能生存。

  (3)如要使綠藻和小魚能長期生存,生態球中還必須有 ,它能分解小魚排洩物和綠藻殘體,為綠藻提供 。

  [參考答案]

  一. 選擇:1~5 B B B A D 6~10 D B B D C

  二. 填空:

  1. (1)陽光、水土 (2)草 (3)細菌 分解者

  2. (1)有陽光 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放出氧氣

  (2)氧氣、食料 CO2

  (3)分解者 製造有機物的原料。

相關焦點

  • 高三生物一輪複習,種群與群落知識點總結
    種群  1. 概念  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  種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進化單位,具有基因交流的能力;種群不是個體數量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有機單元。  要分清「同一個物體」和日常用語中「同一類生物」的區別,如:「蟲、樹、草、魚、蛇、鳥」等不是一個種群,而是一類生物。
  • 科學生物與環境 知識點歸納第2節種群第3節 生物群落
    比如說一塊水田中的所有青蛙和蝌蚪都應該統計在該區域內青蛙這個種群範圍之內B. 種群的特徵1. 種群密度在一定範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其可用以下公式表示2.年齡結構1) 概念:一個種群內各年齡段的個體數量的比例2) 年齡結構類型a) 增長型:種群中幼年個體非常多,老年個體少,種群正處於發展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
  • 城市規劃師: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群落
    城市規劃師: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群落  1)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簡稱群落,指一定時間內居住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的生物種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
  •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指一定範圍內多種多樣活的有機體(動物、植物、微生物) ,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面(一)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它是具有一定形態、生理特徵和一定自然分布區的生物個體的集合
  • 生態篇——關於群落的基本特徵及基本性質
    群落作為生態學研究的基礎之一,今天著重介紹下群落的基本特徵及其基本性質。NO1群落的基本特徵一是具有一定的外貌:生活型、(種類組成)生長類型反映植物群落的外貌。二是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內蒙古植物志》p371~391。
  • 生態篇——關於生物群落內涵、植物群落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群落生態學的中心問題是回答群落的整體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在生態學發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但是對於生物群落的兩種對立觀點——個體論學派和機體論學派的爭論至今未休。群落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動、植物種類?它們為什麼像現在這樣分布著?它們之間是怎樣發生著相互作用的?這是群落生態學最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 菌根真菌對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的影響
    菌根真菌對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2 10:21:00 愛沙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Leho Tedersoo研究小組綜述了菌根真菌如何促進植物種群和群落生物學
  • 高中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1.說出群落的垂直結構與水平結構。2.通過觀察討論,運用歸納與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間結構。3.能夠利用群落的結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4.懂得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概念。難點:影響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因素。
  • 《生物》的複習資料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徵:化學成分的同一性;嚴整有序的結構;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應激性和運動;生長和繁殖;遺傳變異和進化;生物的適應性第三章原生質:指構成細胞的生活物質,是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的複雜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膠體,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 九江三中初三年級中考備考複習建議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在這充滿生機,孕育希望的季節,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仍處於關鍵時期,與此同時,初三年級中考備考複習也到了決戰時期。初三年級作為初中學習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和學習階段,老師們面臨繁重的教學任務,同學們也承擔著巨大的學習壓力。
  • 4.3群落的結構(電子課本及答案)
    (群落結構),具體有多少個種群並不重要。2.提示:本討論題關注池塘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池塘中的肉食性魚大量減少,一些小魚等小型水生動物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大量增加,池塘中浮遊動物、浮遊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數量會大量減少。隨時間推移,植食性魚類等生物也因食物來源減少而數量減少。
  • 【高中生物】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3.關注群落結構的2個易錯點(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結構垂直結構是群落中各物種在垂直空間方向上的分布,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合理利用資源或空間的空間配置格局,它應存在於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結構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種」在空間垂直方向上呈現「分層」現象,切不可將「同種生物」的高矮差異視作垂直結構。
  • 初三生物複習資料:光合作用
    初三生物複習資料:光合作用 2012-09-24 21:4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整理
  • 2020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考試大綱資料介紹
    )坡位(4)海拔高度2、以地形為主導因素的特殊環境對生物的影響(1)山脈走向對生物的影響(2)河流走向對生物的影響(3)高原氣候對生物的影響(八)生物對環境的綜合適應及影響(1)生物對環境的綜合適應(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三、種群生態掌握種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掌握種群數量變動的類型及相關概念
  •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複習提分必看!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考前複習提分必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學已經半月有餘,初三學生已經走進化學世界,開啟了新課程的學習。今天,小編老師對九年級上冊的知識點進行了整理,一共匯總成32頁,幫助同學們在考前進行複習以及日常的學習鞏固。家有初中生的孩子,強烈建議列印一份,整個學期都需要用到,考前提分必看!
  • 《生物群落》題本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
    《生物群落》題本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科學 ,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初中科學 《生物群落》題本。初中科學 《生物群落》題本1.題目:生物群落2.內容:自然界中,任何一個種群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種群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 2020年高考生物最全面的計算公式:種群數量、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
    對於高中生物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生物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1.種群數量的計算  ①標誌重捕法:種群數量[N]=第一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捕獲數中的標誌數  ②J型曲線種群增長率計算:設種群起始數量為N0,年增長率為λ(保持不變),t年後該種群數量為Nt,則種群數量Nt=N0λt。S型曲線的最大增長率計算:種群最大容量為K,則種  群最大增長率為K/2。
  •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及意義
    第1頁: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我國學者陳世驤(1978)所下的定義為: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居群組成;物種是進化的單元,是生物系統線上的基本環節,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在分類學上,確定一個物種必須同時考慮形態的、地理的、遺傳學的特徵。
  • 【名詞解釋】伍光和自然地理: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生物的適應是指生物的形態構造、生理機能、個體發育和行為等特徵與長期生存的一定環境條件相互同意、彼此適合的現象。生物與環境之間所表現出的這種協調與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物的生長、發育與繁殖。分趨同和趨異。
  • 土壤生物體型影響群落構建—新聞—科學網
    通常在少量的土壤中就能發現數百萬個物種和數十億個生物個體,包括一些微小的生物,例如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線蟲等,以及一些肉眼可見的土壤動物,例如馬路、蜈蚣等。體型大小是生物的基本屬性之一,決定了生物個體的生活史特徵。通常,較小的生物具有較短的代時和較快的突變速率,從而導致其具有較大的種群數量和物種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