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群落的結構(電子課本及答案)

2021-01-15 生物100

一、電子課本

二、課後答案

(一)問題探討

1.提示:本討論題關注池塘中的生物組成及其有序性,要引導學生討論池塘中的種群組成(群落結構),具體有多少個種群並不重要。可以從肉食性魚、植食性魚、浮遊動物、浮遊植物、微生物等方面舉例。

2.提示:本討論題關注池塘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池塘中的肉食性魚大量減少,一些小魚等小型水生動物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大量增加,池塘中浮遊動物、浮遊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數量會大量減少。隨時間推移,植食性魚類等生物也因食物來源減少而數量減少。

(二)資料分析

1.提示:在合適的條件下,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均能正常生長繁殖。由於這兩種草履蟲具有相似的生活習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種桿菌為食),當它們被放在同一個容器中培養時,起初兩種草履蟲的數量較少,而食物(桿菌)數量較多,因此表現為兩種草履蟲的種群數量均增加。但是,隨著兩種草履蟲數量的增加,相互之間對食物的爭奪表現為大草履蟲處於劣勢,雙小核草履蟲處於優勢。隨著雙小核草履蟲數量的增加,爭奪食物的優勢越來越大,最終大草履蟲失去了食物來源而滅亡。兩種草履蟲沒有分泌殺死對方的物質,進一步證明了該實驗結果緣於兩種草履蟲爭奪資源,這就是競爭。

2.提示:90多年的調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之間存在相關性。例如,從1845年到1855年間,猞猁數量的增加導致雪兔減少;而雪兔的減少,又會造成猞猁減少,之後雪兔又大量增加。從多年的調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約,使它們的種群數量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3.提示:雪兔是以植物為食,猞猁是以雪兔為食。猞猁的存在不僅制約雪兔的種群數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間保持相對穩定,而且由於植物資源比較穩定,進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為生的動物數量及其食物鏈相對穩定,因而整個群落可以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4.提示:資料1中兩個種群之間是通過食物間接地發生作用(競爭);資料2中兩個種群是通過捕食與被捕食直接地發生作用(捕食)。資料1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方處於優勢,另一方處於劣勢,最終滅亡。資料2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兩個種群數量相對穩定。

(三)想像空間

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選擇的要意是什麼。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經垂直分層後,其中的植物種群在資源和空間的分配上有什麼變化。由此想像出通過自然選擇,不同形態結構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間分布上呈現垂直分層現象。

(四)探究

2.提示:主要是取樣和採集方式要進行改進。根據調查水中小動物種類的不同,取樣設備也不同,例如用網兜、瓶子等。取樣和採集時要考慮定點、定量等因素。定點就是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地點取樣;定量就是每次取樣的數量(例如一瓶、一網等)要相同。

(五)練習

基礎題

1.B。

2.提示:屏障撤掉後,很可能出現以下情況:由於種群A捕食種群B,種群B的數量減少,而種群A的數量增加。但隨著種群B的數量減少,種群A因食物來源減少而出現數量減少,種群B的數量又會出現一定的增加。這樣,假設水族箱中資源和其他條件較穩定,種群A和種群B將出現此消彼長的相對穩定情況。

 

拓展題

1.提示:大致步驟:(1)選擇的植物(一般用草本植物)應能適應同一環境,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最好能查閱有關資料搞清楚植物名稱與生活習性等;(2)實驗前要做必要的觀察記錄,如植株的(尤其是根)生長情況;(3)設立對照組(單獨種植、同種植株種植在一起)、實驗組(不同種植株種植在一起),並給予相同的環境條件,也可進一步從不同的植株間距來設計實驗;(4)通過比較分析根系的長勢,論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成立;(5)解釋實驗結果。

2.蜾蠃捕食螟蛉幼蟲。


三、相關閱讀

1.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中的調查法

2.專題複習12:種群和群落

3.假期複習:第4章:種群和群落

4.回歸課本:考點:種群和群落

相關焦點

  • 6.1細胞增殖(電子課本及答案)
    一、細胞增殖電子課本
  • 4.2 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電子課本及答案)
    一、電子課本:主動運輸與胞吞胞吐
  • 【高中生物】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3.關注群落結構的2個易錯點(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結構垂直結構是群落中各物種在垂直空間方向上的分布,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合理利用資源或空間的空間配置格局,它應存在於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結構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種」在空間垂直方向上呈現「分層」現象,切不可將「同種生物」的高矮差異視作垂直結構。
  • 史上最全——華東師範第三,四版電子課本及答案
    先分享華東師大數學分析課本和答案,之後還會其他版的電子課本和答案以及考研數學推薦用書華東師範第四版課本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是國內發行量最大的數學分析教材,也許是因為師範院校普遍採用。
  • 4.3遺傳密碼的破譯(選學)(電子課本及答案)
    一、電子課本
  • 6.2細胞分化(電子課本及答案)
    一、電子課本
  • 高中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教案
    一、教學目標1.說出群落的垂直結構與水平結構。2.通過觀察討論,運用歸納與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間結構。3.能夠利用群落的結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4.懂得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概念。難點:影響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因素。
  •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3單元《分類和整理》電子課本
    內容介紹:部編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共計8個單元。分別為:1單元-《認識圖形二》,2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3單元-《分類和整理》,4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5單元-《認識人民幣》,6單元-《100以內的加法減法一》,7單元-《找規律》,8單元-《總複習》。本章內容此為第3單元《分類和整理》。本冊電子課本清晰完整版請加關注私信獲取。
  • 6.2基因工程及其應用(電子課本及答案)
    為啟發學生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前面學過的遺傳學知識,如不同生物的DNA在結構上的統一性、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等。(二)練習基礎題1.基因工程的操作通常包括以下4步:(1)獲得目的基因(外源基因);(2)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形成重組DNA分子;(3)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2.
  • SEL:土壤不同粒徑團聚體對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結果表明,百裡香群落的總PLFA量是撂荒草地的10倍。在自然恢復35年的百裡香群落土層中,總PLFA隨土壤團聚體粒徑的增大而增大。而撂荒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多居於中等粒徑,微團聚體和大團聚體較低。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 semiarid grassland, China Zhijing Xue, Zhengchao Zhou, Shaoshan An Soil Ecology Letters, 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團聚體組成的改變對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具有調節作用
  • 小學1年級——高中3年級,12年所有課本教材在線電子版!值得收藏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說:林老師,我家孩子放暑假放寒假了,好想給他們預習下學期的課本知識,可是無奈的是假期還沒有課本教材,怎麼辦好呢?還有部分家長的孩子聰慧過人,在學的課本知識已經熟透了,又想利用周末時間去學習下更高年級的新知識點,那麼如何是好呢?
  • 對蝦單養池塘浮遊植物群落三大結構特徵
    1高位池精養池中浮遊植物群落結構特徵高位精養池浮遊植物表現出的特徵一般是優勢種單一,優勢度較高,群落演替快,多樣性指數低等特點。2潮間帶半精養池中浮遊植物群落結構特徵半精養池塘浮遊植物多樣性指數較高位池高,優勢度較高位池低,浮遊植物種類較豐富。
  • 科學生物與環境 知識點歸納第2節種群第3節 生物群落
    物種:由一群形態、結構相似,並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孫後代的個體組成2. 種群: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3. 對種群的理解1) 一定區域:只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一個種群所生活的區域可以是一小塊區域,也可以是一大片區域。
  • 看看ATP的結構簡式錯了沒?什麼是化學式(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電子式)
    1 實驗式:又稱最簡式,是。一種物質只有一個固定的分子式,當兩種物質的分子式相同時,需要用結構式來區分。3 結構式:用化學鍵表示分子裡各直接相連原子的結合情況的式子稱為結構式。它不僅能表明分子中個元素原子的數目,還表明這些原子是怎麼連接的,如乙醇的結構式為:
  • 2016年高考臨戰三板斧-課本、真題、技巧
    高考歷來都重視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考查,曾經有一題說「該元素是無機非金屬元素的主角」,有些同學抓耳撓腮想半天,更有甚者,開始分析哪種非金屬元素最重要,最常見之類,殊不知,此題考的這句話是課本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的大標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矽」,就這麼簡單;還有在選考題中,特別是化學選修二-化學與技術,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四-化學原理這幾本書,很多作為選項的都是課本上的原話或是原圖。
  • 作物根系轉錄組與根中的真菌群落結構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對擬南芥、水稻和玉米的研究表明,根際區域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受土壤類型的影響,而且與土壤質地和有機質含量有關。改變土壤營養狀況、pH、溫度、水分和通氣等會影響土壤理化性質的措施也會對植物根際區域微生物群落結構產生影響。劉俊傑等(2008)研究表明,施磷會顯著影響大豆根際細菌和真菌群落結構。
  • 《量子力學概論》課本習題答案(格裡菲斯、英文版)
    課後答案解析 Weixin ID gh_484d90502929
  • 4.2 光的反射定律_八年級物理上冊 電子課本(教科版,有筆記)
    3、分類:(1)鏡面反射: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條件:反射面平滑。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2)漫反射: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 群落的性質
    有關群落性質的問題在生態學界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流派:有機體論學派和個體論學派。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練習及答案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
    (3)微生物產生一些生長激素和維生素類物質對植物的生長有具體作用。(4)某些微生物與某些植物形成共生體。3.簡述他感作用的生態學意義。答案:(1)他感作用使一些農作物不宜連作。(2)他感作用影響植物群落中的種類組成,是造成種類成分對群落的選擇性以及某種植物的出現,引起另一類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