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十年,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它們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小孩、大人成天拿在手裡看,就好像電子產品已經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咱們依賴電子產品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東西用久了會損傷視力。你瞧瞧周圍的同學、同事、不近視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如今,全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青少年約2.2億。近視了,看不清,那就得戴眼鏡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關於帶什麼類型的眼鏡比較好,人們基本上分成兩派。
一派堅決反對傳統框架眼鏡。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據說帶框架會把眼睛弄變形,眼球慢慢凸出,到最後可能看起來像個怪物,框架眼鏡的鼻託,還會把鼻梁給壓塌。另一撥人則是反對隱形眼鏡,覺得這玩意不衛生,直接放在眼球上,戴久了會導致感染,甚至把眼睛搞瞎掉。特別是老一輩,看到晚輩手指粘著隱形眼鏡,往眼睛裡面戳,就膽戰心驚的。
框架VS隱形
關於這兩種主流的眼鏡,網上所說的缺陷到底屬實嗎?我們又應該選擇哪一種呢?
先說關於框架的傳聞吧。眼睛變形、眼球凸出這種現象確實是存在的。但框架眼鏡不該背這口鍋,誰來背呢?可能是我們自己。
首先我們得了解眼睛是怎麼看東西的,首先眼角膜會接收外界的光線,傳給眼球內的晶狀體,晶狀體再把光折射到視網膜上,由它轉換為圖像,就像投影儀跟幕布的關係,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就不能正常成像。
眼睛的近視按照成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屈光性近視。因為角膜或者晶狀體變形,進入眼睛裡的景象不能正常投射到視網膜上。大家可以直接理解為你望遠鏡的變焦功能壞掉了,看遠的地方就對不上焦。相比於屈光性近視,更常見的是軸性近視,即整個眼球變形,趨近於橢圓。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距離增加,也會造成看東西模糊。就像你的望遠鏡沒有壞,但你站得離它很遠,自然也看不清它顯示了啥。
不衛生的習慣以及高強度的用眼,都可能造成軸性近視。而且度數越高,眼球變形就會越嚴重。通常是近視度數每增加300度,眼球的長度就增加1毫米,眼球變成了橢圓,但眼眶大小是恆定的。換句話說,在你把自己弄成軸性近視的那一刻,你就已經眼球凸出了,並非是戴了框架眼鏡才凸出的。一副度數合適的眼鏡,反而能避免眼睛過度操勞,阻止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也就等於阻止眼球更加凸出。
當然,網上流傳的說法也不全是空穴來風。框架近視眼鏡的本質,就是在架子上撂了兩塊凹透鏡片,修正外界傳進眼睛的景象。但是反過來說,別人透過鏡片看你的眼睛,視覺效果也會有一定的扭曲,看起來眼睛更小。當別人習慣了你的「小眼形象」,當你摘下眼鏡的時候,大家可能有點不適應,覺得你的眼睛比平時更大更凸出,就認為是框架眼鏡害了你。
所謂眼鏡鼻託能壓垮鼻梁,其實也站不住腳,如果你正確佩戴框架眼鏡,鼻託的支撐點是在鼻子根部,那裡有堅硬的鼻骨。一副眼鏡的重量僅在10克到30克左右,還被兩個眼鏡腿分走部分擔子,光是一個鼻託是不可能把鼻骨壓壞的,更何況,人在睡覺的時候要取下眼鏡,都扔到一邊去了,還怎麼妨礙孩子在睡夢中發育骨骼。
說完框架眼鏡之後,咱們就該扒一扒隱形眼鏡了,這玩意到底有危害嗎?正確答案是,使用得當沒啥關係,使用不當真會把自己弄瞎。
早在19世紀末,西方發明家就使用玻璃,造出世界上第一種實用隱形眼鏡。後來又改用PMMA材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亞克力」,這些早期的隱形眼鏡,使用體驗都極差,因為他們是硬的,戴進去會有異物感,而且有大量的用戶得了角膜炎,甚至有個別人直接失明。
醫生們一頓分析,最終發現,眼鏡其實是需要自己呼吸的,眼角膜的接觸氧氣才能維持健康。而玻璃和亞克力材質的隱形眼鏡,相當於在眼睛上整了個密封蓋,角膜無法吸到氧,眼睛自然就會病變。
此後的隱形眼鏡的演變方向就是往舒適、透氣靠攏。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軟性隱形眼鏡按材料可以劃分為兩種。
一是共聚物水凝膠,這玩意壽命長,所以常被用於製作年拋、半年拋,而且它相對便宜。也被用於製造消耗量大的日拋隱形眼鏡。但它還是不夠透氣,對眼睛依然有影響,所以這種隱形眼鏡不能長時間佩戴,更不能戴著睡覺,通常10到14個小時之內就必須取下來,否則就會有角膜感染的風險。
另一種隱形眼鏡就是矽水凝膠材質,相對來說透氣性更好,基本上不妨礙眼睛的呼吸。某些品牌的矽水凝膠隱形,已經可以做到連續幾天不用取下,也成功地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測試,有權威的認證。但矽水凝膠的壽命較短,容易發生變質,一般來說月拋比較多,季拋對於大多數廠家來說已經是極限了,而且矽水凝膠價格不便宜,做成日拋就成本太高了。
隱形眼鏡改良到今天,相比之前其實已經很安全了,但也是在你正確使用的前提下,然而,許多繁瑣的規矩,很多人一開始能遵守,但時間長了,總有那麼幾天忽略掉,到頭來眼睛不舒服,又要責怪隱形眼鏡。
說到這裡,大家選眼鏡時是不是心裡有數了?不想整那麼多有的有的沒的,就老老實實戴框架眼鏡,覺得自己還是裸眼好看的,也能保證自己按說明書辦事,那麼選隱形眼鏡也沒有關係。當然,你也可以兩個都不選,趁自己還沒近視,好好保護心靈的窗戶吧,別整天拿著電子產品看,多讓眼睛休息。
可能是注意到了近視眼越來越多,很多賣電子產品的品牌,都在機子裡內置了所謂的「護眼模式」。這模式到底是怎麼個護眼原理呢?開了之後就能無限刷手機了嗎?當我們看到顯示屏上的不同顏色時,對應的光線所產生的能量其實是不一樣的,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的藍光,擁有非常高的能量,能夠直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到達視網膜,然後對視網膜造成損傷,誘發眼睛疲勞等症狀。而護眼模式其實就是修改了屏幕的色溫,減少藍光的顯示,用其他比較溫和的光線來替代,所以你能明顯感到開啟護眼之後屏幕變黃、變暗。但是這種模式僅僅能減少30%到40%的有害藍光,並不能完全消除藍光,用久了一樣會危害眼睛,千萬別把護眼模式當成了長時間玩手機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