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液態水,和地球有很多相似卻不能住人的火星,到底有多可怕?

2020-11-16 冷眼談知識

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從未放棄過對外太空的探索,一次又一次地將最新型的探測器發往外太空,許多科學家們日以夜繼地拼命研究,為的就是能夠找到一個和地球一樣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第二家園。

2011年11月,美國國家宇航局發射了名為好奇號的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

這是一輛採用核動力裝置的火星探測器,能夠長時間源源不斷的工作,好奇號著陸火星,這也意味著人類探索火星邁向了重要的一步。

好奇號成功著陸將不少人再一次把目光瞄準火星,這個距離我們地球只有5500萬公裡的神秘星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火星的直徑只有地球的一半左右,其公轉的周期是687個地球日,約等於我們地球上1.88個年。

在我國古代,不少人把火星稱為"熒惑星」,在西方的神話世界裡,火星更是被稱為「戰神瑪爾斯星」。

有液態水,和地球相似卻不能住人的火星,到底有多可怕?

大家都知道,衡量生命能否存在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看這個星球上有沒有液態水的存在。

反觀我們地球,最早的生物都是從海洋裡出來,然後經過生長和進化,逐漸向陸地進發,然後生長出適合陸地生物的特徵。

所以說,水孕育了一切生命,是所有生命的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其實金星和地球很像,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利用先進的探測儀器早已經在金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存在。

在2015年9月28號,美國宇航局就公布了火星上存在少量的流動水,這一發現讓無數天文愛好者們狂歡,因為水的發現很有可能會孕育出生命。

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更是發現了火星上面一處液態水,就是我們地球上面常用的水。

這一次的發現,更是讓科學家們狂歡。

許多的人都是抱有這樣的猜測的。

但是,五年過去了,一直到現在的2020年,科學家還是沒有能夠尋找到絲毫的外星生命體的特徵。

其實,現在的火星上雖然是存在液態水,但是現在的火星生存環境太過於惡劣,人類想把家園移民到火星上或許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就目前的火星環境而言,壓根就不適合住人。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惡劣的氣候,揚起的沙塵暴在火星上隨處可見

看過《火星救援》的朋友都知道,電影裡面一望無際的沙漠,通紅的沙子,氧化鐵的化合物存在隨處可見,這還只是小兒科,因為火星是一個地質活動較不活躍的星球,地表地貌都是火星年輕時候留下的,惡劣的氣候,巨型沙塵暴說來就來,鋪天蓋地,像是要把這個星球上的一切都撕碎掉。

和地球上的沙塵暴相比,火星沙塵暴來得更加頻繁,更大更猛烈,肆無忌憚的,這也和火星沒有任何的植物來抵抗沙塵暴是有關的。

2、低溫和高輻射

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溫度在23度左右是最為合適的,地球上除了南北極以外的其他地方,相對而言氣候都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在遙遠的火星上,氣候就相對比較低,表面平均溫度零下56度,這樣的低溫,哪怕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寒冷地方的愛斯基摩人都無法扛得住,在這樣的溫度下,二氧化碳和水都極其容易結成冰,因此,火星的兩極上都是被厚厚的乾冰覆蓋著的,這也有點類似於我們地球上的兩極,只不過我們地球的兩極並不是被乾冰覆蓋,而是由堅硬的冰層覆蓋。

相比於火星的低溫,更加令人無法忍受的就是火星上的高輻射,輻射能使人們變得「面目全非」,高輻射能夠破壞人體的DNA結構,導致變異等等的現狀發生,這對人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生活在地球的人們之所以能夠避免宇宙高輻射,是因為地球上面有一層薄薄的臭氧層,能夠隔絕掉大部分的輻射射線。

一般而言,人類也僅僅只能夠在5戈瑞的輻射下存活1個小時左右,這對脆弱的人體而言已經是極限了,而火星上的輻射比5戈瑞要大得多了。所以說,人類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簡直還是一個夢而已。


3、乾旱幾乎無水

水是生命之源,乾旱少水的地方往往無法適合生物的生存,在地球上的撒哈拉沙漠等極其乾旱的地方,雖然也生活了少數原始部落,但是,在地球的沙漠上還是能夠找到極其微少的水的。

在火星上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乾旱到幾乎無水的火星,很難維持大量的人類居住,儘管火星上存在各式各樣的資源,包括液態水。

但是只是發現一處液態水,相對來說,水還是非常少的,缺少了水這一條件,一切都變得困難重重。

沒有了水,一切無從談起,因為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資源,它和空氣一樣,都極其重要。

綜合火星上面的這三點外因來看,火星目前來看,還是非常可怕的。

人類想要在火星上像在地球上一樣暢通無阻的生活,就目前而言這就像是一個天方夜譚的傳說,因為這裡面的氣候太過於惡劣,火星上面的一切生存環境就好像我們早期的地區一樣,極其不穩定。

結語

在文章的最後,前面我們談到了火星上面的種種極端環境,種種的困難和目前不可能成為人類居所的原因,這一切外在的客觀因素,都需要我們人類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去改造火星

但是,我更想說的是,火星如果說是我們人類移民的終極理想,那麼我們腳下所踩著的這片土地,就是我們人類所要面對的現實,地球上環境的汙染日益嚴重,臭氧層被破壞,源源不斷的有害射線侵向我們,地球上面臨的生態問題在一個個瀕臨滅絕的動物身上一點點地反應出來,牽一而發動全身,人類雖然貴為萬物之靈,更應該恪守責任,來保護和愛護這個藍色的地球,火星遙遠,地球就在腳下,守住我們共同的家園,方為上策。

相關焦點

  • 為何地球上這麼多液態水,而火星卻幾乎不見液態水?
    一方面是因為火星表面的溫度極低,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火星與地球自身環境特徵不一致導致。水來自哪裡?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火星留不住水火星缺水,並不是因為其來源少,而是因為火星無法留住水。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重力的影響。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為何只有地球上有液態水?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日,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問題又有新發現。《自然》雜誌載文稱,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來自加拿大卑詩省塔吉胥湖隕石和地球地幔巖石樣品的同位素分析顯示,水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此前預期的要晚很多。
  • 火星是「上一個地球」,曾有液態水和綠洲,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
    由於位於宜居帶附近,火星的溫度相對來說比較溫和,是整個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度最高的行星。加上,最近科學家們通過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傳回的數據來看,火星過去同樣存在液態水,無疑增加了這裡曾經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據悉,科學家們認為,火星在35億年前存在液態水,並且已經匯聚成為湖泊。
  • 火星和地球那麼多相似之處,人類未來能移居火星嗎?
    火星地表景觀科學家們為什麼要選擇火星,而不是水星金星呢?因為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火星和地球同屬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而且火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似,地球近距離火星5500萬公裡,遠距離超過4億公裡,火星公轉周期為687地球日,平均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244秒。火星軌道和地球也一樣,火星上也有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為地球的兩倍。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火星和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峽谷。
  • 還是液態水湖!移民火星真有希望了
    在太陽系之中,和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莫屬火星。它的轉軸相對於它的運行平面的傾角幾乎和地球完全一樣,所以火星上也有著類似於地球的四季劃分。不過因為它距離太陽系中心較遠,且表面大氣更為稀薄,所以火星表面平均溫度更低,在零下30度左右。火星也同樣處於太陽系中的生命宜居帶中,儘管更靠近外側邊緣。
  • 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如果兩者位置互換,火星會有生命出現嗎?
    文/玉濁清火星和地球十分相似,如果兩者位置互換,火星會有生命出現嗎?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正是因為地球人類才得以生存,世界上才會有如此之多的生命存在,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他也是八大行星中唯一一個孕育出生命的星球,而在八大行星當中,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正是因為如此巧妙的位置,地球才有了適宜的溫度和大量的液態水。
  • 火星上發現「金字塔」,和地球金字塔極為相似,怎麼形成的?
    ,火星和月球,離我們地球都比較近,首先勘察外太空到底有沒有其他生命存在,肯定首先就要往他們發出探測器,可是就在之前,根據美國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車好奇號傳回來的照片,讓人大開眼界,驚奇的發現,火星的表面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建築,外形和結構都與古埃及金字塔比較相似!
  • 火星被證實有液態水,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是否可能
    義大利科學家近日發現,火星南極冰蓋表面下約1500米處存在一個約20公裡寬的液態水湖。這一發現在國際上尚屬首次,有望引發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新探索。這一研究成果於本月2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一直以來,科學家將穩定的液態水源視為生命存在的關鍵條件。
  • 火星地下發現一個巨大液態鹽水湖!既然有水,生命還會遠嗎?
    火星是太陽系內和地球生態環境最為相似的一顆星球,儘管這顆星球上沒有厚厚的大氣層,也沒有磁場,但這顆星球和地球一樣,都有地殼活動,地球上的山川火山噴發。在火星上也極為普遍,又因為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很近,以至於科學家們將絕大部分的航空資源都聚焦在了火星上,希望未來火星能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 火星或存在生命?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與地球海洋有相似之處
    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找到宜居的行星、外星生命,但是發現了一些疑似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天體,如離我們地球較近的火星,還有泰坦星、歐羅巴等。其中,火星和我們地球一樣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整體的宇宙環境都是比較優越,因此有觀點認為,火星可能會存在生命。當然,我們目前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大型的生物,所以即使火星存在生命,基本上可能只是一些微生物了。
  • 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水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
    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相比如何?都說它一年可以吞下3億噸海水,最深處的壓強甚至可以直接將人體壓爆。那麼,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的水到底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意外,到現在為止,這個世界上唯一到達過馬裡亞納海溝11034米深處的人,卻只有來自美國的導演詹姆斯-卡梅。他利用自己冒著死亡葬之地的風險換來的三個小時左右時間,盡力拍攝了海溝深處的照片和視頻,主要涉及到地質和生物這兩個方面。
  • 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到底意味著什麼?
    吉姆·格林指出,這種液態水是一種鹽水,而且存在於火星地標的證據來自火星一些隕坑坑壁上季節性出現的暗色衝刷條紋。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NASA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火星上不但只有位於兩極、已經凝固成冰的水,更有隻會在和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科學家稱,他們的最新發現強烈支持在火星表面上,有鹽水於夏季時分在部分斜坡上流動的理論。
  • 土衛六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有山有大氣,可能還會有生命的存在
    人類剛剛走出地球之後,探尋生命的重點目標放在了和地球同處宜居帶的金星和火星,可是通過我們對火星的探測於是將重點目標又放在了火星上。相對於金星來說,火星的環境就要好了很多,可是這樣的環境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仍然是惡劣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在火星上發現任何生命的痕跡,但是通過大量的研究探索,科學家認為火星在很久以前有可能也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只是後來發生了重大變故,才變成現在這樣。
  • 火星土壤劇毒無比,英國專家:有毒不可怕,有水就有戲!
    但最近,利茲大學的研究小組分析了火星環境,他們為了更好地了解液態水在火星表面的存在狀態,設計實驗首先研究了在火星表面溫度20°C和-153°C之間,水的形態。按道理說,表面平均溫度僅為零下55℃的火星,液態水基本是不能存在的,但是高氯酸鹽的存在,讓火星的水形態有了極大變化。
  • 地球上的資源有很多,那液態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會被用完嗎?
    文/瑤堇雲詩地球上的資源有很多,那液態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會被用完嗎?人類生存在地球上已經是有很多年,雖然這跟地球的年齡相比,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人類沒必要跟地球相比,人類已經是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想到這個,大家就會想起恐龍統治地球的時候,他們可是在地球生存了1.6億年呀,可惜還是沒有產生文明,最後消失在了歲月的長河之中,而人類不過500萬年左右,卻是已經能夠走出這個地球,探索地球所存在的這個宇宙了。
  • 火星移民到底有沒有可能?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火星在很早就被科學家認定為人類在未來可能要移民的星球,當然火星想要移民必須要進行改造才行。為什麼要選擇火星為人類移民的星球呢?主要是火星也在處在太陽系宜居帶內,而且它和地球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有了火星探測器,人類對火星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前段時間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科學界:科學家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為了尋找火星液態水,NASA可是花費了15年的時間和付出。通過好奇號等探測器對火星表面的探測,科學家認為火星在25億年前也是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藍天白去,有河流,湖泊,海洋的存在,同樣也有大氣層,非常適合生物的生存。
  • 金星和火星有沒有可能是第二個「地球」?
    金星和火星以前的環境與目前的地球是非常相似,有證據表明,火星在幾十億年前就可能擁有類似於地球一樣的液態水海洋。早期的金星也很可能擁有像地球一樣的液態水海洋,不過由於板塊停止運動,所以這樣的狀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久。
  • 火星上有水,能說明火星存在生命嗎?
    而此前,已經有相關研究在火星表面發現有水流動的痕跡。而液態水是科學家們尋找系外生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發現液態水是否可以證明火星存在著生命呢?火星存在生命嗎?和地球一樣,火星也誕生了40多億年,而且在40多億年中,火星的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如果火星上有水 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