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系內和地球生態環境最為相似的一顆星球,儘管這顆星球上沒有厚厚的大氣層,也沒有磁場,但這顆星球和地球一樣,都有地殼活動,地球上的山川火山噴發。在火星上也極為普遍,又因為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很近,以至於科學家們將絕大部分的航空資源都聚焦在了火星上,希望未來火星能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氣體非常的稀薄,這顆星球不具備生命力的條件,但是火星在數10億年之前的生態環境卻和地球相差應不會太大,興許曾經的火星也孕育過生命。
美國宇航局從上個世紀以來,朝著火星發射了數十顆的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傳回來很多人類從未了解過的火星的信息,比如機遇號火星探測器進入火星的巖石上,疑似有流動水的痕跡,從而在2015年,美國宇航局宣稱火星曾經也有過液態的水資源。但如今的火星是否還有液態水,科學家們並不能斷定,直到2018年,義大利的宇航局團隊通過雷達在火星的南極蓋下探測時,發現距離地表大約1.5km處,存在著一個直徑約為20km的液態鹽水湖。這一發現令各國科學家都極為的震驚和興奮,因為預示著距離人類找到火星生命可能已經不遠了。
水是生命之源,這是眾所皆知的。地球因為有著汪洋的海洋,地球上才孕育了生命。而火星上竟然也被發現了液態的水,是否證明火星的地表之下也存在生命呢?雖說不一定是高等生命,但微生物卻很可能在極端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就像地球上也不是每一種生命都必須要在氧氣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才能生存下來,若是同理火星上的極端生命也亦是如此。只是距離人類找到火星生命尚且還有一段距離,儘管美國的某些探測器可以深入到火星地表之下探測,但畢竟能力有限。人類若是想要真正揭開火星上隱藏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火星未來能否朝著地球方向轉變,人類必然都要登陸殖民火星,而非遠遠的在地球上觀測著火星上的一舉一動。
火星的南極蓋下的液態鹽水湖是由義大利的天文學家通過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探索到的,這是人類探索火星上的一次全新的發現,也是前無僅有的。可由於火星大氣非常稀薄,火星的氣候極為寒冷。液態鹽水湖被絕大部分的冰層給鎖定了。但是液態水的儲存量依舊頗多。說明這其中是有無限可能的。接下來,美國宇航局肯定會想方設法的發射探測器,去探索液態鹽水湖中是否存在生命!
這早已經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索火星了。中國在2020年,也會嘗試發射第一顆的火星探測器,這代表著中國也即將邁入探索火星的徵程,而在中國之前,印度此前已經成功地發射了火星軌道探測器。可見,火星的未來必將成為人類的殖民地。但是距離人類真正移居並生存在火星上,依舊有相當漫長的一段道路行走。
火星上的生態環境是極為惡劣的,人類必將火星改造成一顆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行星,才會考慮移居的事宜。人類首要解決的是火星上的大氣層。只有火星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才可以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保護著火星上的生命,否則即便火星真有生命存在,也只敢遠遠地躲在火星地表之下,而這必將不是人類想看到的。若是想讓火星有大氣層,人類還需解決火星上的磁場問題,火星無時無刻都受到太陽風暴的襲擊。科學家們可以嘗試在火星上的四個不同方位的拉格朗日點上,放上一個大型的磁鐵。目的是為了幹擾太陽風暴粒子,另一方面則是讓火星逐漸的形成磁場。等火星有了磁場之後,人類可考慮加劇一下火星上的溫室效應氣體,讓火星地表溫度逐漸升高,等火星有了大氣層之後,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火星的未來是美好的,人類的未來同樣也是美好的。若是火星地表下真的已經有了生命,等人類一具備登陸火星的能力,就會收到火星贈予人類的禮物,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