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和火星是兩顆最受人類關注的星球,從上個世紀中後葉開始到現在,人類對月球和火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每隔幾年就會有國家發射月球探測器或火星探測器。但相比起月球,火星的自然環境條件要稍微好一些,因此科學家們將更多希望放在火星身上。2018年曾有行星科學家通過觀測分析指出火星南極地下可能存在大型地下鹽湖,近期該猜測得以證實。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自然·天文》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關於火星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歐航局「火星快車號」所探測到的數據,並綜合分析發現該火星南極地區地下確實存在鹽湖。埃勒拿·佩蒂尼爾是來自義大利羅馬大學的行星科學家,他也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他指出火星南極地下或許存在著較為複雜的水體系統。
也就是說,火星南極地下可能不只有一個液態湖泊,還可能存在三四個較小的湖泊。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該發現的?如果他們的研究符合真實情況,那麼火星南極的地下有可能孕育出生命嗎?
為什麼火星的地表不可能存在液態水?
火星赤紅色的外表看起來不像是一顆表面存在液態水的星球,但科學研究不能只看表面,而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通過長期的觀測和研究發現,火星表面不太可能存在液態水,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車也從來未發現過火星表面的液態水,這與火星的大氣環境密切相關。
大氣層在保護星球表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大氣層的存在使得星球表面的溫度不至於太低或者太高,這是液態水存在的必需條件之一。其次,大氣層的存在營造了足夠強的氣壓環境,這同樣是液態水形成的重要條件。如果氣壓過低,那麼液態水就無法穩定地存在,火星表面目前的真實情況就是低溫低氣壓,因此不太可能有液態水存在。
研究人員如何發現火星的地下鹽湖?
估計有不少朋友會好奇,研究人員是如何發現火星地下鹽湖的。據了解,他們與歐航局達成合作關係,借用了「火星快車」上一種名為MARSIS的雷達設備。這種雷達設備通過發射無線電波來進行探測,可以做到不需要著陸火星表面也不需要對火星地表進行鑽探就能夠獲知局部區域的情況。
MARSIS發射出去的無線電波觸碰到地表和地下的不同物質時會以不同的形式反射回去,因此研究人員只需要根據反射回去的信號形式進行分析,就可以知道信號所攜帶的信息中存在哪些物質。最終研究人員利用MARSIS對2018年所發現的火星南極地區進行探測,結果發現其地下存在鹽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地下不只有一個鹽湖。
如果地下鹽湖被證實了,它有孕育火星生命的可能性嗎?
2018年的時候天文學家所掌握的探測數據有限,因此沒有把握可以證明地下鹽湖的存在。如今這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集更充足,大大提高了地下鹽湖存在的可能性。如果火星地下鹽湖真的存在,那麼有可能存在生命嗎?對此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約翰·普瑞斯表示,即使火星南極地下存在巨大的鹽湖,那裡面始終會存在較多的鹽分。
而現有的生命理論指出,液態水體的鹽分如果超過地球海洋鹽分的5倍,那幾乎生命幾乎不可能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而火星南極的地下鹽湖存在的鹽分很可能會超過地球海洋鹽分的5倍,因此火星生命存在的希望渺茫。但筆者認為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火星生命與地球生命的形態、構成不同,它們或許並不害怕高鹽分的環境,但要發現它們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