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近年來,分子靶向抑制劑和免疫療法極大地改善了癌症反應,降低了毒性和不良反應。然而,大多數類型癌症的高復發率和耐藥性的發展依舊突出了對新治療方式的需求。大多數癌症藥物需要重複給藥,這增加了治療相關的毒性和治療成本,並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CRISPR-Cas9基因編輯由於有可能永久破壞腫瘤存活基因,被寄予克服傳統癌症療法的重複給藥限制,提高治療效果的希望。但同時,利用基因技術進行癌症治療一直受到腫瘤編輯效率低和現有遞送系統潛在毒性的阻礙。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此,開出了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與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稱,這是世界上首個證明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可用於有效治療活體動物癌症的研究。該方法並非化學療法,無副作用,而且經此方法治療的癌細胞將永遠不會再具有活性。
在進一步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將針對PLK1(sgPLK1-CLNP)的CRISPR LNP單次腦內注射到侵襲性原位膠質母細胞瘤中,使得體內基因編輯達到70%,其導致了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生長50%,並且存活率提高30%。
此外,在轉移性卵巢癌小鼠模型中使用CRISPR—LNP進行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其總生存率提高了80%。
顯然,破壞腫瘤體內基因表達的能力為癌症治療和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並為非癌組織的靶向基因編輯提供了潛在的應用。其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科學進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