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德法科學家質疑美國軍方開發生物武器,違反《禁止生物武器...

2021-01-09 生物谷

2018年10月6日/

生物谷

BIOON/---美國軍方的一個研究機構正在探索通過利用昆蟲傳播經過基因修飾的病毒來編輯植物的染色體從而讓這些植物更具抵抗性的可能性。一些專家說,這項研究可能被視為開發一種潛在的生物武器。

在一項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標題為「Agricultural research, or a new bioweapon system?」的評論文章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生物學研究所、弗賴堡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人員表示,美國需要為它的昆蟲同盟(Insect Allies)項目在和平時期的目的提供更多的理由以避免被視為對其他國家的敵意。其他的專家們對這項旨在尋求給已在田間種植的作物傳播保護性性狀的研究表達了倫理和安全方面上的擔憂。

圖片來自DARPA。


這將標誌著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對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種子在長成植物之前進行基因改造的方法背道而馳。

美國軍方的這個研究機構說,它的目標是保護美國的食物供應免受乾旱、作物病害和生物恐怖主義等威脅,具體方法就是利用昆蟲讓抵禦這些威脅的病毒感染植物。

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分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的Blake Bextine領導了這個已開展了兩年的項目。Bextine說道,「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美國國務院表示,這個項目是出於和平目的,並未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美國農業部表示,它的科學家們參與了這項正在封閉的實驗室中開展的研究。

這種方法可能以不同的方式發揮作用。在第一階段,蚜蟲類動物---通過從被感染的植物中吸吮汁液來進食的微小蟲子---利用它們攜帶的病毒感染植物,從而暫時地導致新的性狀產生。但是,人們也正在試圖觀察病毒是否能夠改變這種植物的基因本身,從而在植物的整個生命中抵抗威脅。

然而,這項研究仍然引發人們的擔憂。

位於美國紐約州加裡森市的黑斯廷斯中心生物倫理研究所倫理學家Gregory Kaebnick說,「他們正在討論通過昆蟲產生大規模的基因修飾。」他研究過

遺傳

修飾。雖然他不是這篇評論文章的作者,但是他說,昆蟲同盟中採用的技術可能最終具有破壞性。

Kaebnick質疑病毒和攜帶著它們的昆蟲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很好的控制。他說,「當你談到非常小的東西---昆蟲和微生物---時,一旦將它們引入到農民的田間,清除它們是不可能做到的。」

史丹福大學醫學與微生物學教授David Relman博士曾為歐巴馬政府提供生物防禦建議,但並不參與這項DARPA研究。他表示,這個項目可能會引發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的擔憂:敵人可能試圖破壞它們的作物。

Relman說,這種技術可能潛在地有助於農民抵抗「不好的在平原上傳播的植物病毒」或者保護作物免受生物恐怖襲擊。鑑於昆蟲經常傳播作物疾病,Relman說,DARPA正試圖利用昆蟲自己的生物學特性「招募它們(即病毒)作為盟友」來傳播保護性性狀。

雖然DARPA不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但是它協助開發出網際網路,它的使命是研究潛在新的關鍵技術。該機構於2016年宣布了昆蟲同盟項目。

論文共同作者、馬克斯普朗克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生物學家Guy Reeves說,這種技術作為一種殺死植物的武器比作為一種農業工具更可行。因此,他表示,無論其意圖如何,DARPA都可能發出令人震驚的信息。他說,「這真地在於如何看待它。」

這篇評論文章的歐洲作者們表示,僅是宣布該項目可能會促進其他的國家在這個領域開發它們自己的能力。他們說,這個項目也突顯了人們需要更多地討論這類開發技術在監管和倫理方面的問題。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高級研究學者Todd Kuiken表示,他認為美國軍方不打算用昆蟲襲擊另一個國家。但是他表示,DARPA為該項目提供資金似乎是一件糟糕的事情。Kuiken說,「這是一個軍事計劃的純粹事實自然會引發這些問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環境健康與工程教授Tom Inglesby說,正在開發的這種技術專門用於保護作物。但他承認它可能被濫用。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農業與倫理學教授Paul Thompson是DARPA顧問委員會成員。他表示擔心新技術可能被武器化是意料之中的,即便沒有這方面的意圖。他說,「一旦你實現了這些突破,你就處在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道德模糊的地方。你想知道,'這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事情嗎?'」

一些專家質疑這個項目的雄心勃勃的目標是否是能夠實現的。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昆蟲學家Fred Gould是美國國家科學院

轉基因食品

研究小組組長,不過並未參與這項DARPA研究。他說,太多的生物相互作用需要完美地加以操縱,因此它成功的機率是「非常接近於零」。

它可能永遠不會取得成功,但是Relman說,這就是DARPA的作用:探索「挑戰性工作的前沿」,以預測未來的威脅。(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R. G. Reeves, S. Voeneky, D. Caetano-Anollés et 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 a new bioweapon system?. Science, 5 October 2018, 362(6410):35-37, doi:10.1126/science.aat7664.

相關焦點

  • 美國搞生物實驗室 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了嗎?
    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8日就中國加入《武器貿易條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美國發布「2020年軍控遵約報告」等問題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回應外界關切並重申中方立場。美嚴格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了嗎?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2020年軍控遵約報告」。與往年一樣,該報告試圖給美國臉上貼金,同時對其他國家的軍控遵約情況進行捕風捉影的指責。
  • 1979年前蘇聯烏拉爾地區生物武器病毒洩漏事故,是不是似曾相識?
    2016年,科學家從遇難者身上成功提取到炭疽病原體DNA,拼湊出了完整的基因組。相關研究報告解答了諸多蘇聯秘密生物武器計劃的歷史問題。柏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炭疽病專家Roland Grunow聲稱,科學家們已成功獲取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病毒洩漏病菌的分子指紋。
  • 生物武器離我們有多遠
    儘管國際社會籤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仍然無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發展勢頭。一些國家和地區擁有較大規模的生物武器,能夠滿足戰略、戰役、戰術等不同層次生物攻擊需要;全球範圍內數十個恐怖組織和其他非國家行為者都對生物武器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生物恐怖已成為影響全球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 美國德堡「病毒暗史」:洩漏事故如家常便飯,僱員與居民屢屢遭殃
    美軍聘請的科學家們在這裡秘密從事各種實驗,研發的生物武器假使在戰場上使用,其威力不可小覷,而如果不慎洩漏,危害也相當驚人。正如俗話所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抵達美國後,美國政府很快安排特勞布與來自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以及中情局特務進行接觸,讓他從生物戰的角度詳細講解自己曾經從事的有關動物疾病的研究。特勞布提供的資料為德堡在普拉姆島(Plum Island)設立細菌戰動物疾病實驗室奠定了基礎。正是在一個個像特勞布這樣的納粹德國科學家的協助下,美國德堡的生物戰實驗室才得以在短短十幾年迅速發展起來。
  • 「一級危險的生物武器」已在中國隔壁研究多年,美拒絕接受國際檢查
    日前,韓國《統一新聞》針對美國生物實驗室進行了一次大揭秘。據介紹,駐韓美軍在當地一共建造了4所生化武器研究室,而這些研究室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實驗炭疽桿菌。要知道,炭疽桿菌被美國疾控中心列為「一級危險的生物武器」,這類病毒比新冠病毒還要危險。
  • 德堡「病毒暗史」:起底美國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
    1969年後,儘管德特裡克堡的主業從「生物武器研究」轉向了「生物防禦項目」,成為美國軍方唯一的P4生物實驗室,但卻陸續被曝出不少安全漏洞。這個擁有67種高危病原體(包括伊波拉病毒、炭疽、鼠疫等)的高級別實驗室,出現了炭疽病菌遭人為洩漏致死的嚴重事件,以及防護服破損、廢水違規處理等低級漏洞。
  • 美軍16種生物武器,已列裝8種,2019年P4實驗室就洩露兩次
    於是這就衍生出了生物武器,二戰後,美蘇等有實力的大國都在進行此類研究。 西方媒體報導稱,美國曾以釋放日軍戰犯731部隊隊長石井四郎為交換條件,得到了此前日本通過殘忍試驗獲得了大量生物武器的資料。
  • 「新型肺炎是基因武器」言論可以休矣,但不能因此輕視生物武器
    對於這類生物武器的防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類言論在2003年非典期間曾經流傳過,如今借著新型肺炎的機會「死灰復燃」。當然,這樣的言論有鼻子有眼,看上去似乎像那麼一回事,但「陰謀論」本身的特點就是不需要邏輯,因為邏輯說不通的地方,只需要一句「這是陰謀」就可以完美掩飾過去。
  • 生物武器何時取締,大數據如何「精準刺殺」?十問新型戰爭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使用生物武器對中國軍民進行大規模攻擊的罪行罄竹難書。冷戰期間,英國、美國、蘇聯都是生物武器的研發生產國家。但基於不同的戰略考量,各生物武器擁有國先後宣布放棄生物武器。於1975年生效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與聯合國秘書長指稱使用生化武器調查機制、《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2004)號決議》等,共同構成了國際生物軍控體系的基本制度安排。
  • 幫731部隊洗罪,暗地研發生化武器,美國意欲何為?
    "美國為什麼滿世界建設如此之多的生物實驗室?為什麼要以軍方為主導建設實驗室?他們的目的是什麼?美國從相關國家攫取了多少敏感生物資源和信息?實驗室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是否存在洩露隱患?為什麼十幾年來美國獨家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面對中國外交部的"靈魂七問",美國政府無言以對。在殘酷的真相面前,文字永遠都是蒼白的。
  • 日本搞「人獸雜交」試驗,是為了發展生物武器?聽聽專家怎麼說
    按照日本科學家的說法,人獸雜交胚胎是採用各種細胞技術,將一種物種的細胞引入到另一種物種的胚胎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育後,兩種物種的細胞將會在胚胎內融合。待雙方完全融合後,便會生長出新的器官。對於日本搞的「人獸雜交實驗」,各界看法不一,其中以反對者居多。部分持反對看法的人認為,這項所謂的科學實驗違反人性,太變態了。日本政府可能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才批准了這項「變態」的科學實驗。
  • 從生物武器到轉基因食物都跟它有關
    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起初流行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鹿群,造成大批鹿群死亡。隨後在人群中發現了同樣的症狀:皮膚壞死、潰瘍、焦痂、毒血和組織廣泛水腫……最終,感染者因出現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而喪命[1]。科學家們試圖通過尋找感染源來攻克這一傳染病。他們發現,真兇是炭疽桿菌中的一種毒性物質。並且,他們認為這種物質為病毒,通過快速繁殖而感染宿主細胞,引發動物或人生病。
  • 這種致命病毒曾被美國作為生物武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找到解藥
    墨西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以及美國等國家均出現過疫情。隨著氣候變化的進行和人類的擴張,該病毒很可能會擴大範圍並威脅到包括美國在內的美洲國家。但目前對於該病毒,人類依然束手無策,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
  • 微生物入侵種和防範生物武器研究——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1979年,在前蘇聯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家秘密從事生物武器研究的軍工廠發生炭疽病菌洩漏事故,造成了1500~2000人死亡。1993年6月,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建築物的樓頂連續4天施放了炭疽菌。今年9.11事件之後,美國連續發生炭疽熱病例,至11月6日已報導有22宗病例發生,並有5人因此死亡。此次事件顯然與恐怖活動有關。
  • 伊朗欲使用生物武器:由俄羅斯訓練的「殺手海豚」
    這些海軍「僱傭兵」由俄羅斯軍隊訓練,曾作為生物武器使用,在特攻隊式的自殺任務中用水雷攻擊過美國船隻。這些高智商的動物被俄羅斯軍方訓練成為專業的士兵,並且能夠通過螺旋槳聲音的不同分辨出外國船隻。
  • 美韓擬構築生物武器聯合反應機制以應對朝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韓國《朝鮮日報》10月21日報導稱,為應對朝鮮生物武器的威脅,美韓兩國將於2015年共同構建生物武器監視體制。據報導,韓國防部保健福祉官員18日在華盛頓美軍醫研究司令部,同美國防部生化防禦部官員共同籤署了《生物武器監視合作構築協定》。
  • 專家:非常難開發
    與核問題在國際議程中所受的關注相比,被稱為「下一代超級武器」的生物武器似乎成了小角色。然而,正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此前警告的那樣,任何使用生物武器導致的衝突,都將造成比核戰爭更大的傷亡。「基因武器」上一次被置於媒體的聚光燈下是在去年2月。當時,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在情報界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將「基因編輯」列入「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威脅清單中。
  • 她是首席生物武器防禦專家,曾消滅非典,731部隊再來都不怕
    人類使用生物武器的歷史十分的悠久,早在中世紀蒙古金帳汗國對熱那亞人的戰爭中,蒙古人就曾經將感染黑死病死亡的屍體用投石車投到歐洲人的城內,最終導致了肆虐歐洲的中世紀大瘟疫,此次瘟疫中,有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染病死亡,生物武器首次展示了其巨大無比的威力。
  • 百餘醫生致信6國元首:摧毀美國生物實驗室
    這些專家強調,美國有使用生物武器的歷史,必須保護人類生命,防止我們可能對人類歷史上的這一巨大罪行無動於衷,以避免子孫後代罵我們保持沉默。信中還提到美國之前退出了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細菌和生化武器的國際公約,拒絕籤署關於預防微生物武器的議定書,這都說明華盛頓極有可能違反控制生物武器發展的國際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