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動物,公益組織邀請佛教團體加入

2020-12-05 公益時報網
為保護動物,公益組織邀請佛教團體加入

2017-12-05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皮磊

今年99公益日前夕,多家公益機構聯合舉辦佛教公益慈善機構99公益日實訓營  
某大型網購平臺所售捕鳥網  
 11月24日,在江西鄱陽湖黃金咀附近湖洲上,志願者錄取江豚死亡資料

11月10日,中國綠髮會微信公眾號轉發了一篇題為《多家公益組織聯合邀請佛教團體加入救護野生動物保護行列》的文章。文中談到,「雙11」前,野生動物保護前線志願者發現,禁獵工具在網絡平臺上大肆販賣。在淘寶、京東、微店三大平臺中,淘寶售賣非法捕獵工具的情況最為嚴重。僅粘鳥網一項,淘寶熱賣前十商家月銷總量就超過14000筆。

為此,多家公益組織聯合發聲,希望各大網絡平臺能夠加強對販賣禁獵工具的管理,向執法部門舉報,同時希望邀請佛教團體一起發聲呼籲。公益組織也希望以此為契機,未來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與佛教團體展開不同層面的合作,打造野生動物保護公益組織與佛教團體的聯絡平臺。

近年來,媒體曝光了多起非法獵捕野生動物以及盲目放生導致動物死亡、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案件。隨著執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公益組織不懈的努力,公眾逐漸意識到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但由於盜獵、販賣野生動物等行為分布廣泛且非常隱蔽,僅僅依靠單一的力量並不足以阻止這些違法事件的發生。此次公益組織聯合發聲,希望邀請佛教團體加入,或許能夠從不同視角推進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力。

除了大熊貓,沒有哪種動物是安全的

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環保益家人專項基金負責人吳婷是《多家公益組織聯合邀請佛教團體加入救護野生動物保護行列》一文的作者,也是最早發出此項倡議的代表。目前已有中國綠髮會瀕危物種基金、讓候鳥飛公益基金、無錫靈山慈善基金傳統公益基金以及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環保益家人專項基金等公益組織加入並響應。

在吳婷看來,野生動物保護目前仍處於相對空白的階段。她給記者列舉了一些目前較為常見的野生動物所遭遇的危險:如候鳥遷徙季節,有很多人在田地裡架設捕鳥網或捕獵夾;在深山裡,有人用電網捕捉野豬,或是用其他盜獵工具捕捉蛇、老鷹、青蛙等,在江河裡電魚或放置迷魂陣等。

另外她還提到,目前有很多養殖場或水產店,利用合法的養殖證、經營許可證作為幌子,私下收購、販賣大量的野生動物;在QQ或微信群裡,有大量販賣野生動物的交易息,在淘寶等大型網購平臺還存在很多售賣非法盜獵工具的信息。

「因為森林公安人數極少,他們的職責又多,野生動物的巡護工作他們很難做,只能在接到舉報時才能出警。而其他職能部門,如公安、工商局等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知識不了解,即使在市場了遇到販賣野生動物的情況也很難查處,導致野生動物的保護在目前處於相對空白的階段。」吳婷談道,「雖然自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實施,對很多領域都做出了規定,但實際上有很多條款都沒有很好地被執行。」

中國綠髮會瀕危物種基金秘書長邵文杰則坦言,在中國,除了大熊貓這樣的明星物種,幾乎沒有哪種動物是安全的。「即便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因為棲息地破碎生存也很艱難,比如江豚;還有因過度利用導致瀕臨滅絕的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盜獵問題遠沒有解決,很多瀕危物種根本沒有保護措施。而因為馴養許可的政策,部分野生動物正在面臨被馴養導致的滅絕。此外,林業執法相對薄弱,沒有主動執法的理念……這是我觀察到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現狀,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千瘡百孔。」

然而,野生動物保護很難進入大眾視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八條提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知識普及工作,鼓勵和支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志願者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保護知識的宣傳活動。然而在現實中,這一點實現起來也並不太容易。

「目前野生動物保護很難進入主流人群的視野。有些喜歡玩鳥的老人家甚至覺得志願者舉報非法鳥市是多管閒事,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很難展開相關的對公眾的科普活動。」吳婷告訴記者,其所在公益組織曾想在北京開展護鳥宣傳,但聯絡了兩家公園被都婉拒了,「一家是因為周六日不接待團體活動,一家則說年底沒有此意向……」

實際上,動物保護公益組織開展的活動遠不止這些,甚至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據邵文杰介紹,民間保護野生動物的做法很多,包括通過做社區工作促使棲息地保護的,也有做野生動物救助、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調查的,還有反對動物表演的,有做棲息地破壞調查和幹預的,也有做研究和教育的。但更多的民間組織或草根組織,做的最多的是一線的巡護和反盜獵。

「因為比起其他問題,這是最嚴峻也最迫切的問題。在日常的巡護和走訪中,他們經常發現數噸的保護動物在冷庫中等待運輸,他們經常發現數萬隻鳥在鳥籠裡,他們經常也經常發現數萬米的鳥網,還有遍布森林裡的電網和鋼絲套。這些民間組織經常和違法者爭分奪秒地戰鬥,協助或者督促森林公安執法,這也是中國動物保護者的日常。」

而另一方面,少數打著宗教旗號的名義組織的不科學放生行為也會對公眾產生誤導,引發公眾效仿。吳婷表示,這也是環保公益組織在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時面臨的實際困難和挑戰。「因為一次放生需要收購大量的動物,買賣的越多,則捕捉的越多,導致形成非法放生利益產業鏈,加劇了野生動物和環境保護的困難。另外,即便放生的是養殖物種,大批量放生也很容易造成外來物種入侵,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

佛教資源未來可能是公益圈的一個突破口

靈山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劉豔峰表示,在動物保護領域,佛教跟公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聯合起來則能夠在信仰和道德、公益等層面影響不同的群體,而且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佛教領域的資源未來可能會是公益圈的一個突破口,這個群體基數大、有信仰,而且資源多,如果能有些現代公益的引導肯定會有不小的突破。」

目前,中國綠法會瀕危物種基金、讓候鳥飛公益基金、無錫靈山慈善基金傳統公益基金、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環保益家人專項基金,已經聯合發出招募佛教團體加入的帖子,一方面是希望總結當前野生動物所處的現狀,讓他們了解當前野生動物面臨的困境,發揮自身力量救助生命,協助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佛教團體謹慎舉辦大規模的放生行為,動員更多人成為野生動物保護的志願者。

據記者了解,上述公益組織提到的佛教團體主要包括寺院、居士團、佛教基金會等,他們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今年99公益日期間,靈山基金會支持了20餘家具有一定佛教背景的慈善機構參與籌款,籌款額達到2500萬元。此前劉豔峰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他們也期待這些機構通過面對公眾籌款,倒逼公益產品設計執行能力的提升,同時帶動更多信眾參與到現代慈善中來。而這一點也是其他機構無法做到的。

不過,雖然倡議發出已有一段時間,但就目前來看公益組織方面得到的反饋並不太理想。劉豔峰也表示,佛教的資源調動需要進行更多的線下溝通、線下尋找,通過更加溫和的方式進行。「類似的事情應該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念或者共同的語言體系基礎上,需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和溝通方式等。」

吳婷告訴記者,公益組織應該看到佛教團體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下一步,他們將對宣傳策略進行調整,探索更恰當、更容易讓佛教團隊接受的方式,增進雙方互相了解,進而讓更多團體加入野生動物保護行列。

■ 本報記者 皮磊

相關焦點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面對殘酷的現實,除了進行理念倡導,公益組織還能做些什麼呢? 野生動物保護水平較低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每隻穿山甲每年可以吃掉7000萬隻昆蟲,主要為螞蟻和白蟻,保護17平方公裡的森林不受白蟻危害。因此,穿山甲又被稱為「森林衛士」。
  • 公益的釋義及公益的起源
    公益的起源  在國外,早就把公益事業的實施交到了社會的手上,是因為商業企業的加入,既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公益事業,同時企業也能通過廣告收回利益。政府只是組織功能。  但在中國,實施的難度是很大的。第一,政府不可能交出公益媒體的權利。因為中國的傳媒事業還是為政府工作的,第二,中國的企業參與公益事業還是處於初級階段。
  • 廣西「80後」組建公益組織 救助上千隻流浪動物
    林馨 攝中新網柳州3月16日電 題:廣西「80後」組建公益組織救助上千隻流浪動物作者 林馨「6年來,我們救助過上千隻流浪動物,每當看到它們被領養走入新的家庭,便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廣西柳州市「希望有家」小動物保護組織負責人方白說。
  • 動物保護團體指認挪威每年捕殺鯨魚「孕婦」
    &nbsp&nbsp&nbsp&nbsp一些動物保護團體8日發表聲明,抗議挪威捕殺鯨魚、尤其是大肆撲殺懷孕母鯨的行為。挪威國家廣播電臺(NRK)早先播出的一部紀錄片顯示,挪威每年捕殺的小鬚鯨有九成是雌性,而且幾乎全部有孕在身。
  • 首屆動物保護夏令營在蘇州重元寺圓滿結束
    中國地質大學李山梅教授作為動保營講師代表,感謝主辦方弘化社和動保網、協辦方重元寺、承辦方中國青年動保聯盟組織了如此有意義的動保營,動保營體現了佛教的智慧與慈悲和現代動保呵護生命的高度統一,表示自己在動保營聆聽其他講師講課也受益良多。她勉勵營員們在動保營之後繼續傳承動保營的護生動保精神,在為生命的奉獻中實現自我的超越與成長。
  • 江一燕公益影展開幕 為野生動物保護髮聲
    4月8日,江一燕「愛與自然」野生動物公益攝影展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舉辦開幕儀式,當天江一燕與來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及野生救援的代表一同出席了儀式,據悉,此次公益影展是由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和國際環保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聯合舉辦,江一燕作為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受邀展出自己的野生動物攝影作品
  • 「保護動物,讓人類不孤單」志願服務項目
    協會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各行業青年組成,積極組織青年開展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為福鼎市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如今,青少年環保志願者協會已經是福鼎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鮮豔旗幟。
  • 以技術保護野生動物,海康威視用行動助力公益事業
    日前,海康威視正式開啟了 「STAR公益夥伴計劃」,通過向公益組織免費開放AI技術能力,以實際行動參加到公益行動中。近些年,海康威視參與保護的珍惜動物已經達到6種。其中,就有不為人們所熟知,但卻可愛異常的非洲企鵝。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公益專家邀請函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公益專家邀請函 2020-11-1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瑪仕攜手「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組織參加亞洲寵物博覽會
    世界各地都有愛護小動物的人士,包括一些知名設計師,為貓狗們設計的喵屋,還有溫馨的戶外犬舍。仔細觀察我們小區周圍,那些鐵柵欄附近,應該也有一些愛心人士放置的貓糧和狗糧。以往我們做這些事情都是有一點害怕被別人看見,但近幾年有了很大變化,隨著人們思想觀念變化,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保護小動物隊伍不斷強大。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已成為檢察機關一項重點工作。」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野生動物保護既涉及到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也涉及到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依據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屬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範疇內的細分領域,是檢察公益訴訟法定領域,屬於一項「常態化工作」,而並非「等」外探索。
  • 一場藝術+野保的公益革命|保護野生動物,讓它們不再懼怕人類
    人與動物共處地球這個大生態圈內是環環相扣、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生態平衡被打破大自然的報復不會給人類任何準備的機會人類不是孤島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是作為每一個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必須去踐行的提供的獨家旅遊路線▼網易新聞(重慶)與重慶校園菌等媒體線上展出各大高校線下巡展(根據開學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為野生動物的保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綠基會發起公益線上跑 邀你為愛奔跑 做「滇金絲猴的救兵」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7月15日,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基會」)與馬拉馬拉平臺合作推出「滇金絲猴的救兵」馬拉公益主題線上跑,邀請熱心公益、熱愛運動的朋友們與巡護員一起為愛奔跑,成為「滇金絲猴的救兵」!
  • 公益組織GoalBlue為藍在京發起「輕盈市集」系列活動
    2018年6月24日,由公益組織「深圳市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簡稱:GoalBlue為藍)發起的「輕盈市集」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行。此次活動是GoalBlue為藍旗下「智慧吃」公益項目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市集的方式向公眾傳遞「智慧吃,輕盈生活」的環保理念,呼籲公眾減少紅肉消費,踐行低碳健康的可持續生活方式,為緩解氣候變化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我國堅持依法防控,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有效發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0年初,最高檢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開展源頭防控,嚴懲非法捕獵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行為,積極穩妥探索拓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
  • 公益訴訟為野生動物保護撐腰:雲南綠孔雀案二審維持原判,要求被訴...
    綠孔雀曾在中華大地廣泛分布,近年來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破壞生態環境,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瀕危物種的綠孔雀現今已不足500隻。而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工程的相當一部分淹沒區域便處於恐龍河州級保護區內,綠孔雀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
  • 浙江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布
    第2328期 供稿:第八檢察部 為推動全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展,近日,經市檢察院報送、省檢察院組織評審,浙江省檢察院評選出全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10件。
  • 國新辦發表宗教白皮書: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宗教活動依法受到保護
    條例規定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在設立宗教活動場所、舉行宗教活動、開辦宗教院校、申請法人資格、出版發行宗教書刊、接受宗教捐獻、管理宗教財產、開展公益慈善和對外交流活動等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條例明確了遏制宗教商業化,增加了關於網際網路宗教信息服務的內容,同時規定,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為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提供公共服務;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宗教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製造矛盾與衝突;出版物、網際網路不得發布歧視信教公民或不信教公民的言論。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宗教活動依法受到保護。
  • 「漾亮」愛的星空下——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慈善晚宴在滬順利舉辦
    本次活動以「關愛生命,守護善良」為主題,也是由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主辦,伴侶動物保護行業的首場年度公益盛會。  現場捐贈人也一起上臺一起為動物保護公益事業發聲,也為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籌得第一筆慈善拍賣善款。本次活動所得善款,將全部投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公益項目和活動中使用。
  • 關愛流浪動物 百度北京分公司「星悅卡公益計劃」在行動
    你心中的公益是什麼樣兒的?是一擲千金的慷慨解囊?還是向貧困山區捐衣贈書?是大張旗鼓建起一座希望小學?還是寫好申請積極加入公益組織?其實,公益也可以是每個人所作的充滿正能量的「小事」相加,慢慢積累最後成為公益賦予社會發展的營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