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記憶丨500年婺劇:穿越時光 守正創新 豔驚世界

2021-01-11 浙江日報

【編者按】「小鄒魯」金華,文化資源豐富、地位獨特。為充分挖掘、展現這一豐富的資源,提升浙中生態廊道的文化內涵,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手浙江新聞客戶端共同推出「廊道上的文史記憶」,尋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贏的文化力量。

500年的時光洗禮,婺劇兼容並蓄、雅俗共賞、熠熠生輝,從古婺大地走向越來越廣闊的世界,成為金華文化一張亮閃閃的金名片。

臺上念唱做打,臺下目不轉睛。

500年的流光裡,婺劇舞臺上演員生生不息,舞臺下觀眾代代煥新,而婺劇的劇種、劇目,卻在臺上臺下的互動中守正創新、與時俱進、生機盎然。

藝術,是人類精神世界的花朵,是人類思想的結晶。在人類文明近萬年的發展過程中,得以留存並發揚光大的藝術種類並不多,而婺劇,卻在世界藝術之苑獨樹一幟。

戲劇界有一種說法:「中國戲劇的一半在浙江,浙江戲劇的一半在婺劇。」

婺劇,俗稱「金華戲」,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改稱「婺劇」。婺劇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稱。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波陽、景德鎮等地。

「京劇的前身是徽劇,京劇要尋找自己的祖宗,看來還要到婺劇中去找。」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曾這樣稱讚婺劇。婺劇傳統劇目和唱調音樂十分豐富,擁有800多個大小劇目,3000餘首曲牌,並有顯著的歷史特徵和地域特徵,被專家學者譽為「明清戲曲文化博物館」。

今年1月27日晚在捷克俄斯特拉發Alua Gong劇場演出後與熱情的觀眾合影 周聰/攝

壹 六種聲腔 各具特色 各有所長

1.高腔

高腔大致源於元末明初,和南戲、民間山歌、村坊小巷、道士腔一脈相承,具有山歌、田園和法事的音樂色彩。婺劇中的高腔有西安高腔、西吳高腔、侯陽高腔和松陽高腔四種。高腔音樂的共同特徵:高亢激越、節奏明快,似歌似吟,是高腔音樂的基本特徵。而眾所周知的「一人啟口,眾人幫腔」;逗句用小鑼擊節以及行腔中的「甩腔、滾腔、襯腔」則構成了高腔聲腔獨具的音樂特色。高腔的曲牌結構布局大致有:叫頭、引子(或稱「甩腔」)、正板(分快、中、慢三種)、疊板、散板、尾聲、數板等。以散板形式出現時則腔多字少,以節奏形式出現時則字多腔少。句式結構基本不對稱。正板基本用1/4拍記譜,調式採用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商、角、徵、羽諸調為常見。代表劇目《合珠記·米糷敲窗》、時裝戲《紅霞》等。

2.崑曲

婺劇中的崑腔是崑山腔流傳在金華的支脈,人稱「金昆」,由於常年在山鄉郊野演出,為適應空曠草臺的露天演出,金昆的聲調比較高揚,又被稱為「草昆」。婺劇中的崑腔,重在做功與開打,武戲較多,目前尚能演出的只有劇頭《文武八仙》,其他只能作為崑曲素材融合於其他聲腔中(徽戲居多)。但作為「南昆」的音樂資料,卻有大量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南昆與北昆,屬大同小異之差別,但對「草昆」來說,暫且只能「存留」與「歸屬」。

3.亂彈

婺劇中的亂彈,有「浦江亂彈」和「徽班亂彈」。當前舞臺演出,亂彈和徽戲居多,其次是灘簧和高腔,崑曲和時調很少。「亂彈」聲腔音樂優美流暢、激越,旋律跌宕多變,內涵十分豐富。亂彈與北方梆子戲同源,主幹曲調為雙調體:[三五七]與[二凡]配套;[蘆花]與[撥子]配套。代表劇目有《崑崙女》和拍成電影的《西施淚》等。

4.徽戲

徽戲由安徽流入金華一帶,約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間。200多年以來,婺劇並未像安徽徽劇受其京劇倒流現象而「京化」,而是在金華一帶安家落戶,成為今天仍保留原生態的中國徽戲。因和京劇同出一脈,婺劇徽戲現有的板式及主幹腔調的稱謂同京劇差不多。主幹曲調為[西皮]與[二簧],至今保留著正宗徽戲的本色、原味,未受京劇倒流影響,被梅蘭芳先生視為「京劇的祖宗」,故而特具「非遺」傳承價值。徽戲多宮廷戲、骨子戲,如《打金枝》《轅門斬子》等。

5.灘簧

灘簧《斷橋》

明末清初,一種以坐唱為藝術形式的聲腔——「灘簧」開始由蘇州流入金華,至目前為止,婺劇擁有五地灘簧:蘭溪灘簧、金華灘簧、衢州灘簧、東陽灘簧和浦江灘簧。灘簧聲腔較其它聲腔顯得柔美和文雅些,以高胡為主奏樂器,定弦與二胡相同。主幹曲調是[平板]和[弦索],代表劇目有《斷橋》《僧尼會》《對課》等。

6.時調

時調是明清以來諸腔雜調集成小戲的俗稱。有來自明清俗曲,有的屬南多,有的為油灘,有源於地方小調、民歌和舞曲等。時調為單出的獨立小劇,多是「專戲專用」,即各個戲各唱各的唱調,包括專詞專譜。唱調往往以戲曲為稱,但並不具有戲曲音樂的音樂特徵和結構形式。其表演程式和舞臺藝術則和婺劇風格相一致,代表劇目有《李大打更》《王婆罵雞》等。

亂彈《宮錦袍》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貳 武戲文做 文戲武做 生動誇張

婺劇的表演誇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臺」。由於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別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表演藝術方面,由於長期在廣場演出,婺劇逐步形成誇張、粗獷、強烈、明快的特點。如武將出場,以迅速後退一步,並亮一高架子來突出人物,與其他劇種的站定後前跨一步不同。又如其他劇種一招一式都講究圓,動作呈連續變化的曲線,而婺劇卻往往圓中帶直,曲線中出現折線和直線來顯示動作的力量和感情的強烈。

婺劇的六種聲腔中,都有生、旦、淨、末、醜等行當。在不同聲腔中,各行當又有不同側重。如亂彈戲,時常以小生、花旦為核心,居全劇的主導地位;徽戲,又常以正生、作(正)旦為全劇的核心;而一些生活小戲,則以醜與旦為核心。無論聲腔怎麼不同,核心角色如何變化,但角色本身的基本性質不變。

老一輩的婺劇藝人有江和義(老生)、李朝梭(老生)、胡志鈿(紅生)、徐東福(醜)、湯吉昌(男旦)、胡方琴(老生)、周越先(旦)、周越桂(女小生)、周越薌(女小生)、徐汝英(旦)、申愛鳳(女小生)、葉竹青(旦)、潘池海(生)、馬其足(花臉)、盛元清(小花)、王金龍(小生)、王景春(老生)、葉阿苟(老生)、葉根先(醜)等。

徽戲青春版《穆桂英·大破天門》 陳曉/攝

叄 與時俱進 同頻共振 人才濟濟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婺劇班社達40餘班。婺劇長期以來均由男演員扮演。1935年後,受京劇髦兒戲影響,徽班先後辦了民生等五個女子科班,其他班社也紛紛效仿,隨團帶女徒。

早期婺劇班社主要在四鄉集市、廟會(統稱趕會場)演出,20世紀30年代初,才開始進城,以金華城隍廟、西華寺等為演出場地,後逐漸經常在長樂、北山、金城、群眾等戲院演出。在農村,早期的業餘班社,有的稱為「太子班」(主要由村鎮的「有閒階層」組成)。這些組織初期以坐唱自娛為主,每逢迎神賽會,則敲鑼打鼓沿街挨村遊動演唱,後來發展為化妝上臺演出。

《崑崙女》下鄉演出 陳美蘭飾雙陽 趙菊香/攝

抗戰時期,金華一度失陷,一些出色的演員死於戰亂,婺劇班社星散,這一劇種幾乎一蹶不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貫徹執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婺劇藝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有關部門支持下,組成婺劇改進會(後改為金華地區戲曲聯合會),並於1953年成立了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各地也成立了一批「共和班」。1955年,各劇團聯合招收了200多名學員,培養了一批人才。1956年,在浙江婺劇實驗劇團基礎上成立了浙江婺劇團,並對婺劇的傳統藝術進行較系統的挖掘記錄和繼承改革工作。

1956年,浙江婺劇團剛成立,即著手搶救婺劇傳統遺產,搜集、記錄了500多個大、小劇目和1000多首唱腔、器樂曲牌;留存了大量傳統臉譜、戲裝圖樣等珍貴資料。同時,一手抓藝術隊伍建設,一手抓婺劇傳統劇目改革創新。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葛素雲等前輩老師,與迅速成長的以鄭蘭香、吳光煜為傑出代表的一代新人珠聯璧合。創排了《黃金印》《送米記》《馬前潑水》《孫臏與龐涓》《槐蔭記》《三姐下凡》《火焰山》《楊八姐遊春》《雙陽公主》《三請梨花》《秦香蓮》《穆柯寨》《朝陽溝》《紅燈記》《奇襲白虎團》《杜鵑山》《小刀會》等一大批久演不衰的優秀劇目和《僧尼會》《斷橋》《對課》《米糷敲窗》《擋馬》《悟空借扇》《雪裡梅》《磨豆腐》《水擒龐德》《五臺會兄》《社長女兒》《半籃花生》《劉介梅》等精品折子戲。

改革開放後,湧現了黨的「十六大」「十八大」代表、「二度梅」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陳美蘭,「梅花獎」獲得者張建敏,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獲得者朱元昊以及周志清、趙姝珠等一批優秀演員。婺劇再創輝煌,大膽創新的婺劇《白蛇前傳》大獲成功,引發戲曲改革之新風,影響了戲曲界。

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鄧小平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觀看過婺劇演出,均給予熱情鼓勵和讚許。

世紀之交,戲曲發展形勢嚴峻,不少傳統地方劇種活力不足、劇種減少、人才斷檔、市場萎縮,浙江婺劇院領導班子審時度勢,銳意開拓,衝破用人、分配、人才培養、藝術生產的舊有模式,帶領全體演職員一起攻堅克難,逆勢而上,藝術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連年登上新臺階。

《紅燈記》

近年來,由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獲得者、浙江省特級專家陳美蘭領銜的「陳美蘭新劇目創作團隊」以戲育人,出人出戲,卓有成效。繼苗嫩、劉志宏、黃維龍、鄭麗芳為代表的一代優秀演員之後,一批90後新秀脫穎而出,如楊霞雲榮獲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並登上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榜首;黃慶華獲第13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範紅霞獲第2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主角獎提名;巫文玲獲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樓勝獲第24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李烜宇獲第26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新人主角獎;陳麗俐、張瑩分獲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主角獎和新人主角獎。

中國劇協原副主席劉厚生說:婺劇不僅傳統家底豐厚,寶藏極多,就是當前的藝術實力——特別是藝術基本功、傳統劇目和青年演員水平方面,都夠得上全國一流。

目前,全省有專業婺劇表演團體7個,民間劇團幾十個,流行地域逐漸擴大。

《冀州城》

肆 立足基層 守正創新 走出國門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堅持按農村市場、城市市場、校園(社區)市場、境外市場的不同特點、不同要求生產各類劇目,集中精力、財力抓精品創作。

《白兔記》

浙婺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以新視角、新手法和新的舞颱風貌,相繼創排了《崑崙女》《夢斷婺江》《白蛇傳》《宮錦袍》《血路芳華》《基石》《信仰的味道》等一大批優秀劇目,榮獲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等10餘項國家級大獎,其中7個項目獲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這些優秀作品,有的是傳統劇目再創作,融入符合時代要求的主題立意,注入當代人的審美趣味;有的是新創作的現代戲,謳歌新時代裡忠於黨的事業、為人民熱忱奉獻的人和事。

在演繹方式上,浙婺也在不斷創新。如《崑崙女》的音樂打破了傳統戲曲聲腔「分治分立」的格局,將中西方音樂巧妙融合;京劇《紅燈記》家喻戶曉,浙婺在演繹經典時,發揮劇種特色和優勢,設計了不少精彩的高難度武戲,文武雙全的演繹令觀眾耳目一新;新編歷史劇《宮錦袍》借鑑話劇、電影等藝術手段,從編、導、演、音樂、舞美等全方位突破,展現當代婺劇舞臺藝術的現代性、高品位和新境界,受到年輕觀眾的普遍歡迎。

如今,浙婺的舞臺越來越大,全年演出量超過500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春節團拜會、新年戲曲晚會、央視春晚、央視元宵晚會、亞洲文化嘉年華上頻頻亮相。

2016年1月哥斯大黎加國家大劇院婺劇專場 王曉平/攝

近3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觀看婺劇演出,浙婺成為全國地方戲院團唯一的全面參與國家最高規格演出的院團,連續多年受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省文化廳委派和境外演出商的邀請赴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巴西、阿根廷、古巴、南非、尚比亞以及港澳臺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或商業演出,均受到熱烈歡迎和好評,成為全國出訪演出最多的地方戲曲院團。

浙江婺劇研究院先後被中宣部、文旅部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11年12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3年被文旅部列為全國39家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之一。

作者: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

相關焦點

  • 一家四代痴迷婺劇 講述一個與戲曲一樣古老的話題
    1982年, 19歲的胡悅便在省戲曲「小百花」會演中因扮演《徐策跑城》中的徐策而榮獲優秀「小百花」獎。此後,他又獲得省第三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技導一等獎等殊榮,一時轟動杭城。胡悅的妻子齊靈姣也是東陽婺劇團的演員,1978年與胡悅一同考入東陽婺劇訓練班。齊靈姣在劇團專攻花旦,主演了《鐵靈關》《天狼關》《虹霓關》等眾多婺劇。
  •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探訪479年「中藥炮製活化石」山西廣譽遠國藥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與疾病作鬥爭中形成的醫學科學,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文明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醫藥文化不僅蘊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更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新時代,傳承與復興中醫藥文化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義。2020年5月22日,「中醫中藥中華行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探訪479年「中藥炮製活化石」廣譽遠國藥」活動在山西隆重舉行。
  • 唐仁健寄語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榮譽館員、館員:提升文史含量分量...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日前為新受聘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榮譽館員、館員頒發聘書,並寄語他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提升甘肅發展的文史含量和文史分量,彰顯甘肅文史特色和文史特質,增強甘肅文史底蘊和文史底氣,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驚!世界上真實存在的時光倒流之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47年的博爾德街&nbsp&nbsp&nbsp&nbsp1996年,弗蘭克和卡羅爾來到這條大街,最先吸引他們的不是奇聞怪事,而是兩旁古樸的商店。
  • 時光倒流70年,超人與邦女郎穿越時空的愛戀
    隨後,理察火急火燎地衝到學校,向教授詢問穿越時空的可行性和方法,專門定做了1912年面料的西服套裝,查閱了1912年艾莉絲小姐在這家酒店的入住情況,收起房間裡一切不符合時代背景的物品,接連不斷地暗示自己。
  • 浙江日報頭版刊登文章 為金華東市街小學傳統婺劇教育點讚
    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剛剛落幕,烏鎮網際網路醫院交出新的成績單——連接了全國2400多家醫院,在全國30個省市落地;日接診量已突破7.2萬人次,其中遠程會診服務量突破1.2萬人次……一年來,浙江省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為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打通了一條預約就醫的「主幹道」,全省300餘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為800萬人排解「看病煩」的問題。
  • 提升文史含量分量 彰顯文史特色特質 增強文史底蘊底氣
    原標題:提升文史含量分量 彰顯文史特色特質 增強文史底蘊底氣 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日前為新受聘省政府文史研究館榮譽館員、館員頒發聘書,並寄語他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提升甘肅發展的文史含量和文史分量,彰顯甘肅文史特色和文史特質,增強甘肅文史底蘊和文史底氣,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泰勒和埃及豔后,竟然都愛上不完美的她
    穿越千年滄桑,掙脫萬鈞山石,只為披這一身瑩潤綠光,前來與你相見▼近年王室婚禮不在少數,各家嫁妝爭奇鬥豔。若問誰家珠寶風頭最甚?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已經開採祖母綠了,埃及豔后還用自己的名字「克裡奧帕特拉」命名礦山當凱撒了解到祖母綠「僥倖」的成因時更是目瞪口呆,因為這種寶石生長於完全不同種類的巖層之中,原本是沒有機會結合的,只是在漫長的地殼運動中有了那麼一星半點的碰撞,才孕育出了那抹不可思議的璀璨綠光。
  • 行者方致遠 奮鬥路正長丨陝西師範大學召開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程光旭書記深入分析了今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對疫情防控期間各單位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肯定,並就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加快構建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提出了要求。程書記指出,2020年對於我校來講,疫情防控進入常態、第五輪學科評估啟動在即、「雙一流」建設高校將面臨動態調整,各項工作都處在關鍵處、轉折點。
  • 在抖音狂「圈粉」,百度地圖全景地圖穿越時光讓感動升級
    「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匆匆一眼就別離……」對於那些逝去的美好時光,我們如何追憶?最近,一位網友在百度地圖的全景照片中發現了已故父親的身影,因其父親生前影像資料較少,於是向百度地圖申請清晰照片以做珍藏並很快收到了照片。此事引發廣大網友關注和淚目。
  • 穿越「時光」隧道 閱讀百年東山
    市民在隧道中行走,尋回歲月記憶,品味街區歷史,感受城市人文。主創設計師方斐認為,通過這次公共空間「微改造」,以物理空間更新拉近人與社區的距離,實現人居環境和諧發展,是越秀區在「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中的一次創新。
  • 朗吧丨埋在記憶裡的特殊味道
    收聽翟宏主播溫情朗讀小龔的童年與大部分新兵不同,他出生在一個偏遠山村,很多記憶都與「吃」息息相關。但腸胃的空乏卻被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填充,回想起來,那半飢半飽的歲月,充滿著純真和開心。 兒時的田野中處處有美食,遍地是珍饈。
  • 文化下鄉鬧盈盈 浦江重現30年前的婺劇「鬥臺戲」
    5月5日,在浦江縣鄭宅鎮江南第一家牌坊群廣場上,兩個可容納4000餘人的看場已座無虛席,浦江縣文化部門主辦的「送戲下鄉」婺劇展演,給百姓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讓廣大戲迷朋友們過足了戲癮。為弘揚中華傳統戲曲文化,傳承「浦江亂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千年浦江旅遊金名片,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 基層檢察長學習筆記(二):「精業篤行 守正創新」
    「精業篤行 守正創新」德清檢察德清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周甲準德清縣檢察院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對標浙檢「重要窗口」建設篤行創新發揮12309檢察服務中心、基層檢察室等「窗口」優勢,持續優化便民服務,藉助「德清嫂」「鄉賢」等社會力量化解矛盾,暢通司法救濟渠道,在創新基層治理上蹄疾步穩。激活「八大格局」新引擎,推進一體化建設。貫徹少捕慎訴理念,打造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德清樣板」。將「案-件比」作為衡量司法辦案質效的「GDP」,引入公開聽證、公開宣告等制度,滿足群眾司法新需求新期待。
  • 旅行 | 白堊紀的時光,一段惡地探索之旅
    如果你準備好了,那就和我一起出發,去穿越時光的印記,在白堊紀裡,與過去的美好世界禮貌問好,與沉睡幾萬年的記憶擦身而過。當我正在踏上這片曾經豐碩的土壤時,才感受到世界變遷所帶來的巨大影響,這裡的地形已經貧瘠如月球表面一般荒蕪,也正因為如此,才被命名為惡地。看著遠處荒蕪光禿禿的地標,沒有草木叢生的景象,沒有山清水秀的風景,有的只是那麼一點點孤單的落寞和無法言說的蕭瑟。
  • 格物致知,守正出新!2021年古鎮燈飾報戰略藍圖發布
    為答謝各行各業2020年來對《古鎮燈飾報》的支持與鼓勵,當晚,舉行了主題為「格物致知 守正出新」的2020古鎮燈飾報社年會。最後,劉婷還宣布2021年5月盛大開業的原點國際燈都城二期已全面招商,推出可買斷產權永續經營的政策。古鎮燈飾報社副總編何春燕上臺解讀《古鎮燈飾報2021年的戰略藍圖》。
  • 文化下鄉鬧盈盈 浙江浦江上演婺劇「鬥臺戲」吸睛十足
    5月5日,在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江南第一家牌坊群廣場上,兩個可容納4000餘人的看場已座無虛席,由浦江縣文化部門主辦的「送戲下鄉」婺劇展演讓村民們過足了戲癮。  按照傳統習俗,浙江金華的婺劇鬥臺必須邀請少至兩三個班社,多至十五六個班社,在同一地址演戲,然後一決高下。鬥臺的形式大致有搭臺鬥、弄堂會、同臺鬥三種。
  • 時光是個賊:偷走了我所有的記憶
    都說:時光荏苒愛不變!因為時光是一個最偉大的老人。我說:時光是個賊,偷走了我所有的記憶……曾經幾何,總以為是天底下記憶力最好的人,總以為那些刻骨銘心的時刻,一旦成為記憶,便會永痕不變,永遠不會忘記……曾經幾何,我以為你那張嫵媚的笑臉,永遠的胡佔據我的心窩,只要一閉眼就看見,你的臉……曾經幾何
  • 大連地球之光科普體驗館帶您穿越46億年時光,探索神秘地學世界!
    ◆ ◆ ◆ 大連地球之光科普體驗館 帶您穿越46億年時光 探索神秘地學世界
  • 曼德拉效應:記憶錯亂、群體性記憶篡改還是時空穿越?
    假如存在平行宇宙,人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現了意識穿越。我們的意識穿越到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中,發生了相似的經歷,才會讓我們在生活中產生了熟悉感。這個理論假設小量子波函數允許人們在宇宙的縫隙間穿越,達到一個此刻情景類似的時空,那個時空裡的人們也都不是他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