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為弘揚傳統文化,感受「團圓」的祥和與溫暖,讓愛和暖陽驅趕寒冬。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結合學校PBL節日美育課程,開展了樂享冬至系列活動。
一、節氣之美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二、國韻之美
利用升旗儀式時間,國旗下共話冬至情。本次升旗儀式由三(1)中隊承擔,全校師生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聆聽了隊員們帶來的冬至習俗分享,欣賞了兒歌表演冬至數九歌,「數九」其實數的對春的期盼,不疾不徐,就這樣,日日數到暖,靜候春日來。一次別開生面的升旗儀式,帶領大家感受中國傳統節氣文化。
三、勞動之美
冬至是節氣也是節日,各中隊輔導員就帶領隊員們一起在隊會課上,通過圖文、視頻、手工等形式,讓隊員們了解冬至節的時間、氣候特徵、傳統飲食等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而餃子形如「耳朵」,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為了小耳朵,大家一起包餃子。
包餃子前,要把小手洗乾淨喲~ 「先放餡,再把中間的皮粘住,還要折起褶皺來!」「我來試試!」「我也會,我奶奶教過我!」……同學們在餐桌面前爭先恐後,樂此不疲。不會也沒關係,老師、家長一步一步來教你~
老師們也加入了包餃子的隊伍,原來個個都是隱藏的高手。
四、溫情之美
等待美食的過程總是焦急又興奮!終於出鍋啦!快來品嘗下自己做的餃子吧~吃完了餃子,喝光了湯。和老師、爸爸媽媽一起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提有多高興了。家校共育,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濃濃的愛意。
「蒙養之始,以德育為先。」通過傳統節日,不斷探索融入課程、文化、育人和實踐。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來歷、風俗,感受著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同時,弘揚優秀文明,共慶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