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倫近場電磁幹擾源探測定位解決方案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概述

  如果一個新產品在電磁幹擾(EMI )預兼容測試或者標準兼容測試中失敗,進行故障診斷和改進是當務之急。而近場探頭配合頻譜分析儀查找幹擾源,並驗證改進效果是最常見易行的方法。

  圖一 安捷倫X系列信號分析儀和N9311X-100 近場探頭

  近場測試綜述

  在認證機構中,使用經過各類校準的天線進行輻射洩露測試,都是進行的遠場測量。標準的遠場輻射洩漏測試,可以準確定量的告訴我們被測件是否符合相應的 EMI 標準。但是遠場測試無法告訴工程師,嚴重的輻射問題到底是來自於殼體的縫隙,還是來自連接的電纜,或USB ,LAN 之類的通信接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近場測試的方法來定位輻射的真正來源。

  近場 EMI 測量的問題在於使用近場探頭的測量結果和使用天線進行遠場測量的結果無法直接進行數學轉換。但是存在一個基本原理:近場的輻射越大,遠場的輻射也必然越大。所以使用近場探頭測量,實際上是一個相對量的測量,而不是精確的絕對量測量。使用近場探頭進行 EMI 預兼容測試時,我們常常把新被測件測試結果和一個已知合格被測件的近場探頭測試(近場測試)結果進行比較,來預測EMI 輻射洩漏測試(遠場測試)的結果,而不是直接和符合EMI兼容標準的限制線進行比較。同時,測試的絕對數值意義也不大,因為這個測試結果和諸多變量,包括探頭的位置方向、被測件的形狀等會密切相關。

近場探頭的種類及主要特點

  電磁場是由電場和磁場構成。在近場,電場和磁場共同存在,其強度不構成固定關係。以電場為主還是磁場為主,主要是由發射源的類型決定的。簡而言之,在高電壓,低電流的區域,電場大於磁場。高電流,低電壓的區域,磁場大於電場。同時在主要的EMI 測試頻段,磁場隨著距離的變化要快於電場。

  因為磁場是由電流產生的,所以最常見的發射源包括晶片,器件的管腳、PCB 上的布線、電源線及信號線纜。最常見的磁場探頭多為環狀,當磁場傳播線和探頭環面垂直的時候,測量數值最大。所以在測量過程中,工程師一般需要旋轉探頭的方向來測量到最大的磁場數值,同時避免遺漏重要的發射源。

  電場是由電壓產生,主要的發射源包括一些未端接器件的線纜 、連接高阻器件的PCB 布線等。最簡單的電場探頭類似一根小天線。有人甚至把同軸電纜前端的一小段屏蔽層剝開,露出芯線來構成簡單的電場探頭進行使用。在沒有屏蔽設備的情況下,電場探頭的問題是比較容易拾取到環境中存在的電磁波信號,如蜂窩通信的上下行信號,從而影響到整個測試系統的測量動態範圍。

  選擇近場探頭往往要考慮幾個重要因素,包括解析度 、靈敏度和頻率響應等。

  近場探頭的靈敏度不是一個絕對的指標,關鍵是看探頭和配合使用的頻譜分析儀或者接收機能不能容易的測量到輻射洩漏信號,並且有足夠的裕量去觀察改進後的變化。如果頻譜儀的靈敏度很高,我們可以選擇靈敏度相對較低一些的探頭。反之就必須選擇靈敏度高的探頭,甚至考慮外接前置放大器提高整體系統的靈敏度。

  解析度也就是探頭分辨幹擾源位置的能力。而通常來說解析度和靈敏度是一對矛盾體。以我們最常用的環狀磁場探頭為例,尺寸越大的環狀探頭,靈敏度往往越高,測試面積越大,從而解析度就會越低。而比較推薦的辦法是選用一組多個尺寸的探頭,在大範圍測試的時候


相關焦點

  • 電磁幹擾測量和判斷幹擾發生源的方法
    當你的產品由於電磁幹擾發射強度超過電磁兼容標準規定而不能出廠時,或當由於電路模塊之間的電磁幹擾,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時,我們就要解決電磁幹擾的問題。要解決電磁幹擾問題,首先要能夠「看」到電磁幹擾,了解電磁幹擾的幅度和發生源。本文要介紹有關電磁幹擾測量和判斷幹擾發生源的的方法。
  • 使用近場探頭探測DC-DC轉換器電磁幹擾
    板載DC-DC轉換器產生的電磁幹擾(EMI)是物聯網產品的常見問題圖1:將探頭耦合到輸出電感器來探測典型物聯網板板載DC-DC電源轉換器產生的波形。電感器採用相對較大的圓形封裝,所以很容易識別。
  • 使用探頭定位近場EMI故障點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看下使用近場探頭檢測EMI幹擾的通用準則。在研發後期進行的一致性測試所採用的遠場測試並不能夠在問題根源定位中提供多少幫助,這使得工程師面對問題電路無從下手。因此,定位和確定EMI問題根源的能力始終是排查任何EMI問題的重中之重。 近場探頭,又稱嗅探探頭,已經被廣泛地用於輻射源的識別中。
  • OI-EAS系列電磁幹擾掃描儀的功能特點及應用範圍
    該電磁幹擾掃描儀參考GB9254、GJB151B、GB18655等相關電磁兼容測試標準進行研發。主要用於測試PCB或小型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輻射發射和傳導發射),該掃描儀可對PCB版或小型設備電磁幹擾進行自動測試,可自動追蹤幹擾超標頻率點並進行定位,通過圖像方式顯示出超標頻率點的幹擾源和傳播路徑,將複雜的電磁兼容問題可視化,幫助研發人員解決產品的電磁兼容問題。
  • 電磁幹擾(EMI)解決方案———導電矽橡膠
    有機矽實驗室使命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之而來的電磁幹擾及電磁輻射越來越多地影響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電磁屏蔽材料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視。電子元器件在工作過程中,往往會對外界產生幹擾,稱為電磁幹擾,也叫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要解決電磁幹擾的問題,就要用到電磁屏蔽。所謂電磁屏蔽,就是防止電子設備或者電子元器件之間產生電磁幹擾。導電矽橡膠,就是常用的電磁屏蔽材料。
  • 電磁兼容測量及電磁幹擾三要素
    為了分析研究電磁幹擾的性質、 影響等,必須確定電磁幹擾的空間、時間、頻率、能量、信號形式等特性。因此通常採用以下參數描述電磁幹擾:頻率、電平、波形、出現率、極化、方向等。這些特性與電磁幹擾三要素密切相關。電磁幹擾可以存在,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只要消除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解決了電磁幹擾問題,如圖 1-2 所示。
  • 開關電源產生電磁幹擾的具體原因與抑制方法解析
    開關電源電磁幹擾的產生機理 開關電源產生的幹擾,按噪聲幹擾源種類來分,可分為尖峰幹擾和諧波幹擾兩種;若按耦合通路來分,可分為傳導幹擾和輻射幹擾兩種。 4、其他原因 元器件的寄生參數,開關電源的原理圖設計不夠完美,印刷線路板(PCB)走線通常採用手工布置,具有很大的隨意性,PCB的近場幹擾大,並且印刷板上器件的安裝、放置,以及方位的不合理都會造成EMI幹擾。
  • 自旋太赫茲源近場超分辨鬼成像顯微術
    —自旋太赫茲源(Spintronicterahertz emitter, 簡稱STE),結合計算鬼成像技術,設計並驗證了一種超衍射分辨的太赫茲顯微儀(GHOSTEAM),可以對近場目標實現微米量級的太赫茲波空間分辨。
  • 擔憂「電磁幹擾」成隱形殺手? 寧暢工程師一招守護伺服器穩定
    近日,新銳伺服器廠商寧暢工程師,便就產品預研過程中如何解決伺服器EMI問題公布了一種解決方案,寧暢工程師用各種辦法,才將不穩定的電磁波變為「整齊」的「寧暢波」。寧暢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寧暢」)是集研發、生產、部署、運維一體的伺服器廠商,及IT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寧暢可結合用戶需求,提供全方位深入定製化服務。
  • 安捷倫收購實驗室雲解決方案知名廠商iLab
    安捷倫將收購實驗室核心管理雲解決方案知名企業iLab Solutions 有限責任公司(iLab)。安捷倫科技與iLab於2016年6月27日宣布雙方已經達成最終協議。此收購包括iLab的技術、智慧財產權、產品系列以及所有員工。
  • 電磁幹擾對高機動雷達機電主控箱的危害和DEXMET屏蔽改善方案
    隨著世界各國對隱形戰機的不斷研發,研發出檢測和跟蹤第五代隱形飛機或其他戰鬥機的高機動雷達勢在必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空間立體協同作戰的需要,雷達在工作的環境中可能會有多種雷達協同開機探測,如提前預警、識別和定位敵軍高價值武器目標、通信、作戰指揮、電子戰電子設備等,難以預估的複雜惡劣環境對雷達抗電磁幹擾有著極其嚴格的考驗
  • 關於稱重控制儀表的電磁幹擾,該如何解決?
    工業稱重設備控制儀表是智能化操作控制終端,是稱重系統運算、顯示、傳輸、存儲的核心,如果受到現場幹擾因素的影響,同樣直接影響著信號的接收、處理,數據的顯示和傳輸。工業控制儀表從最初時候也要注意電磁幹擾兼容的問題,並作出解決措施,解決稱重控制儀表電磁幹擾問題,外部幹擾源是無法人為控制的,可以從幹擾源的傳達途徑上以及儀表的電磁靈敏度上提出解決方案。
  • E1抗幹擾開發系統(EFT突發乾擾)
    LANGER抗幹擾開發系統,採用特殊的瞬態信號發生器和瞬態電磁近場探頭組,利用脈衝率測試法,能準確測量瞬態電磁場的空間分布,評估電子產品內部關鍵電路的抗幹擾能力,定位PCB板上的電磁場敏感點,使工程師在設計階段排除電磁敏感性問題,提高產品設計質量,增強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為什麼會有工頻幹擾_工頻幹擾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案
    工頻幹擾使我們在開發設計之中常見的現象,工頻幹擾為何會產生?如何解決呢?下文給你帶來詳細介紹。 工頻幹擾產生原因 示波器的低頻輸入阻抗是很高的。對於高頻信號,由於輸入電容的容抗下降,輸入阻抗就會下降。
  • 漲知識丨電磁幹擾(EMI)解決方案——導電矽橡膠
    在當今社會,電子產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之而來的電磁幹擾及電磁輻射越來越多地影響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電磁屏蔽材料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視。          電子元器件在工作過程中,往往會對外界產生幹擾,稱為電磁幹擾,也叫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要解決電磁幹擾的問題,就要用到電磁屏蔽。所謂電磁屏蔽,就是防止電子設備或者電子元器件之間產生電磁幹擾。導電矽橡膠,就是常用的電磁屏蔽材料。
  • 淺析愛普科斯抗電磁幹擾MEMS麥克風解決方案
    要使這種先進技術付諸實施,所採用的多個麥克風不僅需具有抗射頻和電磁幹擾的能力,還必須具有極小的尺寸。愛普科斯生產的MEMS麥克風是符合此要求的理想解決方案。作為目前市場上體積最小的麥克風,MEMS麥克風不僅提供極佳的音頻質量,而且具有優良的抗電磁幹擾功能。
  • 電離煙霧探測與光電探測解決方案那種更好用
    打開APP 電離煙霧探測與光電探測解決方案那種更好用 電子工程世界 發表於 2019-10-12 10:27:29 傳統的電離煙霧探測解決方案與光電探測方案對比分析 煙霧探測器傳統上是採用電離報警器構建。
  • 安捷倫GC-FID/MS給VOCs監測提供新方案
    對於定量研究VOCs排放源對二次汙染物生成的潛力貢獻,需要考慮VOCs在大氣過程中的損耗,因為這些損耗很有可能是空氣汙染的主要貢獻來源,從而也就對分析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有效控制樣品富集系統進樣量、水分管理系統設計以及富集冷阱的低溫獲取方式等。
  • 14篇EMI(電磁幹擾)的實際應用案例和技術文獻
    電磁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簡稱EMI),直譯是電磁幹擾。這是合成詞,我們應該分別考慮"電磁"和"幹擾"。是指電磁波與電子元件作用後而產生的幹擾現象,有傳導幹擾和輻射幹擾兩種。
  • 5G通信技術來襲,電磁幹擾問題如何解決?
    面對 5G 通信天線系統中電磁兼容這隻「攔路虎」,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已是迫在眉睫。5G 通信系統信號傳輸率較高,這對晶片系統級封裝設計,尤其是封裝互連線設計提出更高要求,其中電磁兼容問題也變得愈發嚴峻。由於大多數晶片在批量流片前都會進行相關測試,其內部問題已經徹底解決,所以晶片系統中絕大部分電磁兼容問題的研究都集中在晶片的外部耦合。電磁噪聲進出集成電路的主要途徑有電場耦合、磁場耦合、傳導耦合和輻射場耦合等。因此,面對 5G 通信晶片系統中電磁幹擾的問題,需要清楚地了解電磁幹擾噪聲耦合進或耦合出晶片的具體途徑,從電磁幹擾源頭、耦合路徑、保護易感設備 3 個方面尋找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