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海蝕柱,是640萬年前火山殘餘物,曾被譽為「絕島」

2020-12-06 旅行前路在何方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外出旅遊散心,都說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否則你的生活就是原地踏步。相信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們世界上的四大洋,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主角,就與太平洋有關。我們地球上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組成的,並且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之上,會有非常多大小不同的島嶼,有的島嶼荒無人煙一片死寂,有的卻風景秀麗,吸引著很多遊客前往探險。

世界最高海蝕柱,是640萬年前火山殘餘物,曾被譽為「絕島」

比如太平洋上的波拉波拉島,這個島嶼被人認為是「遠離現實世界1000年的地方」,這座島嶼屬於大堡焦群島,它是由3000多塊獨立的礁石和好幾百座島嶼組成的一個島嶼,這裡不僅是一個風景名勝之地,也是很多探險者深深迷戀的地方。類似這樣的島嶼,在太平洋上還有非常非常多,其實島嶼的形成都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可能是因為地球的地殼運動,還有板塊移動形成的,有的則是動植物殘骸堆積而成的島嶼,比如:珊瑚島。

但是咱們今天講的這個島嶼是海水侵蝕而成,這樣的島嶼大多數都在大陸的邊緣,今天要講這個主角就是:海蝕柱。海蝕柱是受海浪侵蝕崩塌而形成的與海岸分離的島嶼,但是大家有沒有見過高達562米的海蝕柱呢?,其實它就坐落在豪勳爵島東邊南20公裡處,與澳大利亞的東海岸相距六百公裡左右的一個海蝕柱。如果我們稱它為海蝕柱的話,其實很多人是不願意的,因為大家更願意用「絕島」來形容它。

海蝕柱的長度達1100米,寬度達300米,並且四周都是懸崖絕壁,沒有一點平原。這個海蝕柱,其實還有一個外號:柏爾金字塔島,它是由640萬年前盾狀火山被侵蝕後的殘餘之物。在1788年的時候,它被皇家海軍中尉Henry·Ball發現,所以故此稱為:保爾金字塔島,如此壯麗的景觀吸引著無數探險愛好者前往登錄。

這座海蝕柱第一次被攀登成功是在1965年,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當地的政府是禁止攀登的,並且禁止外來者進入該島。一直到1990年才放寬了管轄,但是依舊需要他們進行嚴格的審核,批准之後才可以攀登。這讓很多攀登愛好者都非常的惋惜,因為這座海蝕柱成線段狀,再加上它的高度562米,所以也被人稱之為「太平洋之盾」。很多航船經過的時候看到這個海蝕柱都會非常的感嘆,因為它看起來實在是太壯觀了,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刀。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有名的海蝕柱都有了解過嗎?有什麼要說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被譽為太平洋之盾,640萬年前的獨特美景
    它是來自640萬年前火山被侵蝕後的殘餘物,高562米,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同時還被人們稱為太平洋之盾。這座海蝕柱還是皇家海軍中尉 Henry·Ball,在1788年發現此處並以他的名字命名,而這塊火山巖距離澳大利亞本土大約600公裡。海蝕柱是什麼呢?
  • 從未有過的恐懼感: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這裡是南太平洋「金字塔島」,是640萬年前盾狀火山被侵蝕後的殘餘物,高5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由於形似一面盾,被稱為「太平洋之盾」。這就是典型的海蝕柱。世界最高海蝕柱到它被發現後一個世紀的1882年,才出現第一個人小心翼翼地登上其多石的海岸。
  • 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稱為太平洋之盾,由於太危險曾被禁止攀爬!
    地球是由四大洋和七大洲所構成的,而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海島,有的海島死寂沉沉、一片荒蕪;有的海島卻是景色秀美,仿佛大洋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來到這樣島嶼上旅遊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 這座海島,被稱為「太平洋之盾」,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世界上,有著許多的國家,有著許多的景觀。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面貌並不是這樣的,然而因此一些地殼運動,自然災害又或者是慧星的到來,所以才會形成現在的地球。現在,地球的樣貌其實也在不斷的改變著。在地球上,許多神奇的景觀都是經歷過一些自然災害之後形成的,可能是火山爆發,可能是地震,也有可能是因為海嘯。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地方,也是這樣子形成的。它是一座海島,而因為形狀的特殊被成為「太平洋之盾」,而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 高達562米的火山殘餘物,被稱為「太平洋之盾」,網友:太壯觀了
    它是640萬年前火山被侵蝕後殘餘下來的,高達562米的它從遠處看十分壯觀,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海蝕柱。
  • 平潭石牌洋:全國最大的花崗巖海蝕柱,球狀海蝕螺旋成謎
    在福建平潭島西北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託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象一艘大船,兩塊巨石象兩面鼓起的雙帆,似乎正在乘風破浪前行。這就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石牌洋(當地人都這麼稱呼),又稱為「半洋石帆」和「雙帆石」,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據說,這是一對全國最大的海蝕柱,由勻質粗粒白色花崗巖構成,柱體主要受兩組垂向節理和一組弧形水平節理控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沿節理發生了強烈的球柱狀海蝕、風化,風化殼層層剝落,現在的兩石柱是風化剝離出來的新鮮核心部分。
  • 攀登「破碎堡壘」海蝕柱
    Mayo)的唐派屈克角(Downpatrick Head)佇立著一座名為Dún Briste的海蝕柱,愛爾蘭語的意思是「破碎堡壘」,它與周圍的巖層形成於3億5000萬年前,當時的海水溫度高且海岸線距離更遠。至於這座巖柱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普遍的說法是,1393年從大陸通往巖柱的拱橋在惡略的海況下坍塌了,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巖柱。
  • 罕見的地貌奇觀;喀斯特石針林、海蝕柱及冰塔林
    (滄海桑田再加上雨和風的侵蝕,逐漸形成如刀削斧劈般的石針林)(在馬爾加什語裡,京基的意思是「人無法赤足行走的地方」)(人無法行走,卻阻擋不住生命力強大的植物在此生存和繁衍)二,海蝕柱。海蝕柱 :海岸受海浪侵蝕 、崩坍而形成的與岸分離的巖柱。海岸侵蝕地貌類型。它是在海蝕拱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 火山文化海蝕崖洞——​雷瓊世界地質公園
    火山錐(55處)公園內火山密集,共有101座火山。火山數量之多,類型之多樣,保存之完整,為我國第四紀火山帶之首。它是一部第四紀玄武巖火山學的天然巨著。海口石山火山群是由40座火山組成的完整火山群,其密度在2公裡有一座火山。
  • 關於海蝕與海蝕崖 全球最美的十個海蝕崖
    關於海蝕與海蝕崖海蝕,為海水對於海岸線陸地的侵蝕,所形成的一種作用。一般常見的如:海崖、海蝕凹璧、波蝕棚、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如遇地形抬升還會形成海階等海岸地形。1,莫赫懸崖(愛爾蘭)莫赫懸崖(Cliffs of Moher)位於愛爾蘭西海岸,是歐洲最高的懸崖,最高點高出大西洋海平面214米。懸崖沿著愛爾蘭西海岸綿延8千米。有許多電影在這裡取景,包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 你見過火山爆發後留下的痕跡嗎
    潿洲島為是火山噴發堆凝而成,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它的形成最早起源於200萬年前,北部灣海域發生了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活動,止後經過四紀噴發,在七千到一萬年前形成了潿洲島。潿洲島面積大概有25平方公裡,島的最高海拔也就是79米,島上居住著1.6萬多人。島民都很熱情好客,勤勞淳樸。
  • 世界罕見海蝕海積地貌,是抗清名將聚兵地?還有變幻莫測的山巖
    在旅途中感知世界,在生命裡感受奇趣。歡迎大家來到旅遊與攝影頻道。這裡是一個有近千人居民的島嶼,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三門灣口東側,由於海灣眾多且地貌奇特而聞名,還是抗清名將張蒼水的聚兵之處,但由於這裡過去交通不便,所以來往遊客很少,這裡的有許多奇山異石,有各種巖石柱,被稱為是「石林」。
  • 來潿洲島,欣賞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海蝕景象,到火山巖上觀看日出
    來潿洲島,欣賞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海蝕景象,到火山巖上觀看日出今天想給大家介紹是廣西的一座海島,這裡也被稱為是最大的死火山的島,它叫做潿洲島,在這周圍也有著美麗的風景,在這裡你能夠欣賞到五彩灘還能看到火山噴發後留下的各種痕跡
  • 山東青島海岸發現火山海蝕地貌[組圖]
    2015年9月13日,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海岸拍攝的火山和海蝕海岸地貌。 中國網圖片庫 俞方平/攝    9月13日,攝影師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海岸採訪時發現一段由火山爆發巖漿噴發流入大海時的遺蹟,經過百萬年的海水侵蝕,形成了獨特的火山海蝕海岸。
  • 探秘香港超級火山 威力是冰島火山3千倍
    近日,日本御嶽山火山的噴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你知道嗎,在一些我們熟知的,看起來太平無事的城市,在它們的下面,就隱藏著一座座超級火山。比如深圳,比如香港。相關閱讀:日本火山猛烈噴發:場面堪比核彈爆炸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巖剖面。深圳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鵬地質公園、梧桐山等。
  • 地獄之門-糧船灣超級火山
    一億多年前,恐龍時代,糧船灣超級火山爆發,熔巖和火山灰從地底噴出,遮天蔽日,在1000多平方公裡的陸地上火山灰厚度超過1.3公裡。恐龍和生物無一倖存。  糧船灣景區沿岸一帶布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六角柱火山巖柱,是超級火山噴出的火山灰經冷卻凝固後留下的奇觀。
  • 盤點一下世界上的火山之最,有的最高,有的噴發次數最多!
    第二個,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據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一座死火山,在阿根廷,它的海拔達到了6959米而且被大家公認為是地球西半球境內的最高的一個山峰,這座山峰位於安第斯山脈的北部而它的峰項卻位於阿根廷的西北部。
  • 行走在火山之上:香港糧船灣徒步(一) 海上的巨型豎琴:破邊洲
    活動召集上這樣寫的:一億多年前,這裡~(糧船洲)的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足以將香港每一吋土地鋪上1.3公裡厚的火山灰。 ——糧船州海岸線穿越,追尋香港火山噴發的足跡 起點是東壩,東壩防波堤以超過2500個雙T形混凝土預制構件組成,直接面向外海,對抗外海海浪的侵蝕。很是壯觀。這裡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攔海而建的水庫。
  •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多發生在基巖海岸。海蝕的程度與當地波浪的強度、海岸原始地形有關,組成海岸的巖性及地質構造特徵,亦有重要影響。所形成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我國的海蝕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南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
  • 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南灣東側豬仔嶺腳下的海蝕臺不但平坦,而且在其檯面上經常可以發現很多火山彈及共形成的衝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