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蝕與海蝕崖 全球最美的十個海蝕崖

2021-01-20 地理學

關注地理學☝ 探索新世界!


關於海蝕與海蝕崖


海蝕,為海水對於海岸線陸地的侵蝕,所形成的一種作用。一般常見的如:海崖、海蝕凹璧、波蝕棚、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如遇地形抬升還會形成海階等海岸地形。海蝕崖(sea cliff)又稱浪蝕崖(wave cut cliff)。海蝕崖基巖海岸受海蝕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斷層節理或層理面形成陡壁懸崖。在海蝕崖與高潮海面接觸處,常有海蝕穴形成,海蝕穴逐漸擴大後,上部的巖石失去支撐而垮塌形成陡崖,稱為海蝕崖。今天,與大家一起領略全球最美的十個海蝕崖。


1,莫赫懸崖(愛爾蘭)

莫赫懸崖(Cliffs of Moher)位於愛爾蘭西海岸,是歐洲最高的懸崖,最高點高出大西洋海平面214米。懸崖沿著愛爾蘭西海岸綿延8千米。有許多電影在這裡取景,包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2,埃特雷塔海岸(法國)

埃特雷塔(étretat)是法國的一個小鎮,以其海岸著稱於世,常被稱為「象鼻海岸」。



3,博尼法喬(法國)

博尼法喬(Bonifacio)位於科西嘉島最南端,與義大利撒丁島隔海相望。博尼法喬古城周圍遍布堡壘遺蹟。古城本身矗立在一塊高而狹窄的岬角上,岬角受水侵風蝕,形成獨特的巖溶風貌。古城海邊有一條長達1500米的彎彎曲曲的海岸,形成一道如畫的風景。



4,十二門徒巖(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巖(The Twelve Apostles)是一系列自然形成的石灰巖的組合,目前存有七塊。它們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邊上,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名字來自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這些石頭形成於海浪的侵蝕作用。隨著侵蝕作用的進行,舊的「門徒」不斷倒下,新的「門徒」不斷形成。



5,多佛白崖(英國)

多佛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位於英國,與法國的加萊隔海相望。崖面最高點達到110米。它的外觀引人注目,由白堊以及黑色燧石條紋所組成,由東向西蔓延。



6,米曾角(愛爾蘭)

米曾角位於愛爾蘭斯卡爾地區,是一處獨特的半角地區,也是愛爾蘭著名的漁業基地。



7,大蘇爾(美國)

大蘇爾(Big Sur)位於美國加州,沿著著名的加州一號公路蜿蜒140公裡。它是由聖露西亞山從太平洋中突然升起所形成的。照片中的比克斯比大橋,1932年建成之初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拱水泥橋。開車行進在一號公路上,一側是浩瀚無邊的太平洋,浪花拍擊著沙灘和懸崖,另一側是起伏的綠色山巒,美不勝收。



8,沉船灣(希臘)

沉船灣(Navagio Beach)位於希臘西部的扎金索斯島。這裡有蔚藍的海水,還有一艘老朽的沉船,靜靜躺在潔白的沙灘上。

這艘船名為「帕納約蒂斯」(Panagiotis),建造於1937年,用於走私菸草。1980年,這艘船被希臘海軍追擊,擱淺並被棄船於此,竟成為獨特的景觀。



9,本達懸崖(澳大利亞)

本達懸崖(Bunda Cliffs)沿著大澳大利亞灣綿延了90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連續海崖之一,最高處有120米,由石灰巖構成。



10,帕拉卡斯懸崖(秘魯)

帕拉卡斯島位於秘魯,是一個沙漠化的半島。島的南面的沙地上,有一處200米寬的史前繪畫——大燭臺。



除此之外,位於帕拉卡斯國家保護區內的海蝕崖也很有名。



按住二維碼或掃一掃,

☟關注地理學、打開☟地理教育網



編輯QQ號:290278599

地理學QQ群:18095335

加主編微信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分享  讚一個☟ 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全球最美的10個海蝕崖
    盤點 全球最美的10個海蝕崖 關於海蝕崖 海蝕崖(sea cliff)又稱浪蝕崖(wave cut cliff)。海蝕崖基巖海岸受海蝕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斷層節理或層理面形成陡壁懸崖。
  • 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南灣東側豬仔嶺腳下的海蝕臺不但平坦,而且在其檯面上經常可以發現很多火山彈及共形成的衝擊坑。
  • 【科學探世界】鹿嘴山莊海蝕崖是如何形成的?
    ▲海蝕崖局部圖▲驚濤拍岸想知道海蝕崖背後的故事嗎來看看科學解析圖吧隨著時間的推移,上部巖層崩塌掉落,從而造就了屹立在海邊的海蝕崖地貌。1.在海蝕崖與高潮海面接觸處,常有海蝕穴形成,海蝕穴逐漸擴大後,上部的巖石失去支撐而垮塌形成陡崖,①是海蝕穴形成前,④是形成海蝕穴,③②海蝕穴垮塌,故選B。2.海蝕崖基巖海岸受海蝕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斷層節理或層理面形成的陡壁懸崖。天津、江蘇沿海、上海多為泥質海岸,無法形成海蝕崖。福建沿海多為基巖海岸,有利於形成海蝕崖。故選D。
  • 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
  •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多發生在基巖海岸。海蝕的程度與當地波浪的強度、海岸原始地形有關,組成海岸的巖性及地質構造特徵,亦有重要影響。所形成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我國的海蝕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南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
  • 南沙發現國內最大海蝕遺蹟(組圖)
    三處海蝕穴 風景各不同  小虎山海蝕遺蹟:  小虎山海蝕地貌的巖石包括了兩種巖種:紅色沙礫巖和紅色砂巖。海蝕穴最為明顯,大大小小的海蝕穴密布於山腳。  小虎山的西端,也就是小虎村的「坑仔」附近,這裡的巖石主要是紅色砂巖,砂巖的巖石比較堅硬,所以這裡形成的海蝕穴比較小。
  • 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落戶黃圃
    黃圃宣供圖   8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中山黃圃鎮海蝕遺址成省級地質公園
    原標題:黃圃鎮海蝕遺址 成省級地質公園   中山高帽黃圃鎮一塊隆起的砂巖地成為「香餑餑」,被專家譽為廣東最完整的地質標本。9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地塊所處的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
  • 海蝕奇觀 團山尋龍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它屹立於「海」與「陸」的交界處,宏偉大氣,變化萬千,仿若神之造物在人間留下的驚鴻一筆,它便是位於遼寧省營口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地質奇觀。團山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區,全長2.2公裡,呈南北走向,是由早元古界變質巖系歷經18億年內、外海洋地質應力共同作用而成。
  • 大自然的饋贈,絕美的海蝕奇觀!
    潿洲島位於廣西北海市的南面,是一座火山島,海岸周圍全是火山巖,這些火山巖因為長期被海浪侵蝕,形成了包括海蝕平臺、海蝕洞、海蝕崖等眾多的壯美奇觀。 另外一個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海蝕景觀便是大連金石灘,這裡的海蝕地貌是最為特別的,因為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天然海蝕拱橋,當地人一般叫它「恐龍探海」。
  • 五彩日出 海蝕奇觀,潿洲島迷人景色引遊客打卡!
    五彩灘奇特之處不僅在於壯美的海上日出,還有那長達1.5公裡的海岸和數十米的海蝕崖。退潮之後,遊客可以觀看到神奇的地質景觀,在海蝕崖與海蝕平臺的交界處,形態各異的海蝕洞也隨處可見。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三位一體」的海蝕地貌景觀,其規模之大,典型而完整的集中令人嘆為觀止。五彩灘也成為了潿洲島旅遊的熱門打卡點。
  • 附海蝕地貌...
    1.海蝕崖  海蝕崖是海岸受海浪衝蝕及伴隨產生的崩塌而成的一種向海的懸崖陡壁,主要見於基巖海岸。    2.海蝕平臺  海岸受海浪衝蝕,海蝕崖不斷地被衝刷、後退,就會殘留下海蝕平臺。海蝕平臺的寬度隨海蝕崖的後退而加大。從位置上講,由於岬角處浪高流急,能量聚集,因而海蝕崖高大,海蝕平臺也很寬廣。
  • 泉州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地貌景觀是近期完成的一個調查研究成果。通過地面調查,調查人員在張坂鎮玉山村、塗寨鎮山尾村、崇武大岞山一帶,分別於30米、60米、105米等3個不同海拔髮現了明顯古海蝕地貌,這些景觀神秘而奇特,值得挖掘其魅力。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些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栩栩如生,在形成過程中,巖石經過海浪的侵蝕,逐漸變成了像蘑菇、狼狗等形狀千奇百怪的石群,同時還形成了海蝕崖、海蝕穴、海蝕階地等自然奇觀。
  • 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原標題: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日前,正值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發現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八十周年紀念,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科學公園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準備對外開放,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七星崗下,舉行「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發現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並進行現場考察及吳尚時教授塑像揭幕儀式
  • 天然景觀湄洲島「鵝尾海蝕地質公園」太神奇了
    山體由加裡東期花崗巖組成,歷經4.1億年地殼活動、海蝕作用等地貌變遷,形成"飛戟洞"、"海門"、"獅子山"和"神石岡"等形態各異、神形俱佳的自然景觀,被譽為盆景園"。飛戟洞,洞高5米,寬4米,長8米,形似古兵器"戟"而得名。主要景點有以下:八仙過海等斧劈崖:形成海蝕崖,崖高15米,長40米,相傳是千裡眼順風耳和龍太子大戰鯉魚精時,是千裡眼的巨斧劈開的峭壁。
  • ​海蝕地貌的形成與紅樹林(含短視頻)
    2磨蝕作用  在波浪作用過程中,海水攜帶的巖石碎塊,礫和砂對海底起磨蝕作用,使基巖組成的水下岸坡被磨蝕成平滑的海蝕平臺,並可在海崖基部刻蝕出海蝕穴。3溶蝕作用  主要在碳酸鹽組成的海岸帶發生,可形成別具一格的溶蝕平臺。海蝕地貌類型1海蝕穴(洞)海崖坡腳處由波浪侵蝕形成的凹槽。其中寬度大於深度的稱穴,反之為洞 。
  • 在大連,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連攝影師都驚嘆不已
    海蝕地貌,是指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有三種:衝蝕作用、磨蝕作用與溶蝕作用。
  • 泉州全面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地貌景觀是近期完成的一個調查研究成果。通過地面調查,調查人員在張坂鎮玉山村、塗寨鎮山尾村、崇武大岞山一帶,分別於30米、60米、105米等3個不同海拔髮現了明顯古海蝕地貌,這些景觀神秘而奇特,值得挖掘其魅力。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些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栩栩如生,在形成過程中,巖石經過海浪的侵蝕,逐漸變成了像蘑菇、狼狗等形狀千奇百怪的石群,同時還形成了海蝕崖、海蝕穴、海蝕階地等自然奇觀。
  •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當陸地與海面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時,這裡的古海岸地貌遺蹟就處於海面的不同高度,便可見到七種地貌類型,分別為:海濱階地、海積平原、海蝕臺、海蝕崖、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這些地貌歷經漫長的歲月,受地質應力精雕細琢,造型奇特、宏偉大氣,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神奇之力,可謂神工鬼斧,遠超人力所及,如同神來之筆。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全球十大最美海蝕拱大PK(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全球各地有眾多受海水侵蝕而成的海蝕拱,這些海蝕拱形態各異、陡峭秀麗、精巧壯觀,構成了地球的奇觀異景海蝕拱是大自然「大浪淘砂(石)」式的鬼斧神工,據Womanitely 網站7月17日的報導,下面的細數 這十大海蝕拱景觀定能讓你美不勝收、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