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黃圃海蝕遺址

2020-12-10 騰訊網

黃圃海蝕遺址位於中山市黃圃鎮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嶺山東面山腳(東坑大岡山腳)一帶,佔地範圍2500畝。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而且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屬5000年前地殼變化而形成的古海地貌,屬白堊紀紅砂巖礫石地質,其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在珠江三角洲現存海蝕遺址中,是最完整的地質標本,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黃圃海蝕遺址揭開了黃圃作為廣東四大古海鎮之一,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神秘面紗。據中國科學院廣東地理研究所地理專家何大章等考證,該遺址是中山境內尚存二處海蝕遺址之一。2015年9月8日,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

玉泉洞仙廟

在玉泉洞沿環山古道向北走分別有姻緣石、情侶石、八仙石、浴日池、好運洞、釣魚臺、群仙會、天狗巖、飛來石、滴水巖、洞門石等奇景。

山腳有一巨大巖洞,當地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雲遊此處,在巖洞中住過,因此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村民在此建有仙廟,供奉呂洞賓像。

情侶石位於玉泉洞左側,由兩塊從山頂崩落的巖石在海蝕作用下形成,兩石互相緊貼,恍若擁抱在一起的情侶,當地人稱情侶石。在石旁設置供品香案,以祈美好姻緣。

浴日池位於玉泉洞附近,常年滿水,池水清澈見底,喝起來甘甜可口。

好運洞古稱穿狗徑,是山巖石經海浪長期衝擊而成,中有一洞,人們可俯身可由洞的一頭穿到洞的另一頭。傳說呂洞賓駐駕玉泉洞後,一年的春節,請來其餘七仙共賞美景,剛好天庭二郎神的哮天犬途經也過來一起熱鬧,並在八仙身旁的巖洞轉了一圈,玩耍了一下又回到天庭去了。據說,每逢春節人們到玉泉洞仙廟參神後必到此洞穿越一周,沾沾仙氣,是年便可行好運。

海蝕崖景觀「天崖海角」

海岬是指突入海中的尖形陸地。50餘米,高聳陡峭的海蝕崖崖面平整,崖壁近乎直立而成絕壁。站在崖腳,仰望「天涯海角」摩崖石刻,令人不禁讚嘆,原來這裡曾經是一片汪洋,也是天之涯海之角。

天狗巖 海蝕遺址中最長的一道洞穴,由三個洞口相連成「人」字,山體從南洞口到北洞口由海水衝蝕形成兩個重疊的斜面,可從南洞口附身穿行,直達北洞口,上洞口直通海蝕崖頂部,是公園內山羊上山下山的便捷通道,地貌學稱為「海蝕窗」。

群仙會 由許多崩落的巖石組成,巖石或聚集或零星散步於山腳草叢中,好似神仙聚會。

飛來石 一塊石頭忽然懸空而立,離地20多米高的巖石,美妙地鑲嵌在大崗山東坡的古海蝕崖上。由於它外形有如一個大大的鼻子,故又俗稱仙鼻石。不知從哪個年頭開始,逢年過節時,到仙廟觀光的人們都會到此石底,用銅錢擲向它,如能擊中,就合掌許願,聽說相當靈現,此習俗相傳至今。

千年神龜

蠄蟝石

滴水崖 過去這裡山上樹木植被繁茂,終年巖水滴滴,流水潺潺。即使是隆冬十二月,仍可看見絲線似的細流,又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珍珠,垂簾於「懸崖絕壁」的;如遇上滂沱大雨,躲進滴水巖避雨,還可見到水簾洞似的壯麗的景觀。後由於「滴水崖」水脈被破壞,以使「滴水巖」在乾旱時沒有水滴出來,只在春夏雨季才看見滴水。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落戶黃圃
    黃圃海蝕遺址地貌。黃圃宣供圖   8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圖集|觀海蝕遺址,品非遺美食,中山黃圃文明旅遊親子公益行開啟
    8月29日,中山市黃圃鎮文明旅遊親子公益行在黃圃省級地質公園(海蝕遺址景區)開啟。據悉,這是「文明旅遊,為中國加分——全域旅遊在行動」2020年中山市促進文明旅遊系列活動之一。文明旅遊親子公益行在黃圃海蝕遺址公園舉行。
  • 中山黃圃鎮海蝕遺址成省級地質公園
    原標題:黃圃鎮海蝕遺址 成省級地質公園   中山高帽黃圃鎮一塊隆起的砂巖地成為「香餑餑」,被專家譽為廣東最完整的地質標本。9日,記者從中山市國土資源局官方網站獲悉,該地塊所處的黃圃海蝕遺址被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
  • 圖集|千年海蝕遺址,300年飄色民俗,大美黃圃等你來
    直播回顧:5000年海蝕遺蹟亮相,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開園迎客9月29日,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揭碑開園暨2020年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啟動儀式在海蝕遺址景區舉行。揭牌儀式。活動中,由醒獅隊、我舞我美奔小康隊、飄色隊、麒麟舞隊、腰鼓隊、舞龍隊組成約180人的隊伍沿著海蝕遺址景區步道開展文化巡遊。麒麟舞隊。舞龍隊。舞龍隊。飄色巡遊。
  • 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29日揭碑開園
    9月29日,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坐擁海蝕遺址、黃圃公園、古榕樹公園三大園區及相應的展覽陳列場館等配套軟硬體設施。歷時 5 年打造,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已成功通過由省專家組、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省林業局的評估驗收,市政府批准正式向公眾開放。
  • 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今日揭碑開園 2020年鄉村休閒旅遊文化...
    9月29日,廣東中山黃圃省級地質公園揭碑開園暨2020年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啟動儀式在海蝕遺址景區舉行。廣東省林業和草原局二級巡視員謝偉忠、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關瑞麟等省市領導嘉賓約300多人出席活動,商戶農戶、文藝團體以及名優農產品評選、民俗文化藝術巡遊等共同「吹響」黃圃鎮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集結號」。
  • 東北組團(中山黃圃)體育公園A區投用
    [摘要]兒童滑梯、舞蹈廣場、塑膠跑道、五人足球場……經過提檔升級,東北組團(中山黃圃)體育公園A 區對外開放。本報訊 兒童滑梯、舞蹈廣場、塑膠跑道、五人足球場……經過提檔升級,東北組團(黃圃)體育公園A 區對外開放。
  • 中山首個省級地質公園揭碑開園
    本報記者 黎旭升 攝本報訊 9月29日上午,黃圃海蝕遺址公園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簡單而隆重的揭碑儀式後,廣東省內唯一以海蝕遺址為主題的省級地質公園正式開園。黃圃海蝕遺址園區佔地約2500畝,連綿300米,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也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
  • 附海蝕地貌...
    海蝕平臺往往會形成各種礁石洞穴、海蝕溝槽以及海蝕柱、海蝕拱橋等。    2015年7月中旬,中山市黃圃鎮海蝕遺址被廣東省國土廳授予省級地質公園資格,這標誌著廣東首個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將落戶中山黃圃。據了解,黃圃鎮現存的海蝕遺址,是廣東四大古海之一的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結果,是廣東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最大的海蝕遺址之一。
  • 因偉人而改名的中山,是一個景色和歷史都很美的城市
    但在廣東還有這麼一個城市,它是為了紀念一位偉人而改了名字,人們也在這裡為他建立了紀念館讓我們了解他,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去處,這裡就是中山,一個景色歷史都很美的城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山在古時候因為有許多奇花奇草散發的清幽的芬芳,所以被命名為香山,直到他去世之後這個他出生的小縣城才因為紀念他用他的名字來重新命名。
  • 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原標題:廣州「世界級」海蝕遺蹟將向公眾開放      日前,正值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發現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八十周年紀念,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科學公園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準備對外開放,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七星崗下,舉行「廣州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發現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並進行現場考察及吳尚時教授塑像揭幕儀式
  • 規模最大,時代較早,一組海蝕柱,遼寧省綏中縣姜女石遺址
    姜女石遺址位於遼寧省綏中縣,瀕臨渤海灣。民間傳說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聳立著的一組自然礁石,即一組海蝕柱。遺址分布在石碑地、黑山頭、止錨灣、瓦子地、周家南山和大金絲屯等地。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4年開始勘探發掘。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應與秦始皇東巡碣石有關。
  • 以牆繪扮靚黃圃鎮海蝕遺址地質公園
    本報訊  7月20日下午5時許,黃圃鎮海蝕遺址地質公園內,一群年齡20歲左右的大學生們在緊張有序地用畫筆讓一堵堵白牆增色,變成了美麗的風景。這群大學生是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在校學生,同時也是該校宣講志願服務隊的成員,他們創新宣講形式,投身創文,助力美麗鄉村振興。
  • 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後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南灣東側豬仔嶺腳下的海蝕臺不但平坦,而且在其檯面上經常可以發現很多火山彈及共形成的衝擊坑。
  • 泉州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侵襲的海岸一般會形成一種特殊的海岸線地形,常見的如:海崖、海蝕凹璧、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等,如遇地形抬升,還會形成海階等海岸地形。凡是基巖海岸的地方均可看到海蝕地貌,只存在發育完全或不完全的區別。海蝕具有較高的觀賞和旅遊價值,但是,有些地方的海蝕地貌景觀正在或已經遭到了破壞。
  • 泉州全面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遺址見證滄海桑田□本報記者 張沼婢/文 記者 林勁峰 通訊員 朱建成/圖海蝕遺址見證了泉州滄海桑田的變遷,也見證了無數揚帆出海航行者在泉州落地生根的歷史。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一座海邊屹立的丘陵,讓疲憊的航行者們在這裡靠岸。逐漸地,這裡成了他們的「根」,無論揚帆起航走到哪裡,他們終究要回到「根」的地方。
  • 廣東中山打掉一個特大「酒託」團夥
    廣東中山打掉一個特大「酒託」團夥 26日,中山警方向媒體通報端掉一個特大網絡「酒託」強迫交易案,嫌疑人涉案金額高達100多萬人民幣。  據介紹,今年6月,被害人丘某鸞在QQ上認識一位名叫阿媚的女子,7月8日,阿媚主動打電話約丘某鸞,將他帶到「夢緣咖啡屋」,阿媚點了一碟蠶豆、一個果盤,一碟魷魚絲,一壺紅酒,上完東西後服務員就過來找丘某鸞結帳,帳單呈示應付620元。
  • 海蝕奇觀!
    這些經常漫步在大自然之間的「旅行者」在給記者的信中稱,最近他們到臺山市北陡鎮浪琴灣旅遊考察,在北陡海蝕遺址高達近百米的浪琴灣海岸邊上的花崗巖上,發現了大批高地海蝕遺蹟。這些堅硬的花崗巖經歲月和波浪、潮汐的千錘百鍊,形成了鬼斧神工的海蝕奇觀,也留下不少從未被人留意過的天然巖畫。他們在信中說,如此多和如此形象的天然巖畫,在珠三角地區也是少見的。巖畫主要由花崗巖、砂巖、巖灰巖、沉積巖構成。
  • 揭開世界級遺蹟面紗,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公園免費開放
    在廣州海珠區石榴崗路,有一處低調的「國寶級」遺蹟珍寶——七星崗古海岸遺址,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陸最遠(達100公裡)的古海岸遺址,是廣州歷經滄海桑田的見證,在1963年被定為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近年又被認定為海蝕崖地貌地質遺蹟,受最高級別的國家一級保護。
  • 廣州「第二大」的古海岸遺址,在地鐵旁古村落,許多影視劇取景地
    然而,廣州作為一個在遠古時期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城市,當海水退去後,除了留下「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之外,其實還有多處的古海岸遺址。今天帶大家探訪廣州「第二大」古海岸遺址:有「南海碣石」之稱的「南灣的古海蝕遺址」。「南灣的古海蝕遺址」位於廣州東部黃埔區的一個古老村落「南灣古村落」內,坐地鐵到「夏園」站後,步行便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