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碑儀式現場。 本報記者 黎旭升 攝
本報訊 9月29日上午,黃圃海蝕遺址公園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簡單而隆重的揭碑儀式後,廣東省內唯一以海蝕遺址為主題的省級地質公園正式開園。
黃圃海蝕遺址園區佔地約2500畝,連綿300米,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也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由於長時期的風化,巖層產生裂隙和剝落,形成了玉泉洞、穿狗徑、鼻管石、蟾蜍石、滴水巖等形態各異的山體奇觀,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2015年,黃圃海蝕遺址獲批建設省級地質公園。5年來,市鎮兩級共投入2300多萬元建設海蝕遺址地質公園景區,完善了展覽陳列館、園林綠化、道路等設施。近日,該地質公園成功通過由省專家組、省地質災害防治協會、省林業局的評估驗收,市政府批准正式將向公眾開放。
昨日的開園現場吸引了不少居民和遊客,在地質景觀前掃碼,就能輕鬆獲取相關科普知識。家住附近的吳女士表示,海蝕遺址公園升級後硬體設施齊全,環境也比以前更優美。「家門口多了一個省級地質公園,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學到獨特的地質科普知識,大家以後散步休閒都多了個好去處!」
黃圃鎮黨委書記吳坤科介紹,海蝕遺址公園晉升為省級地質公園,對黃圃鎮深化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建設和發展文旅產業具有重要意義。黃圃鎮將加大對地質遺蹟的保護力度,完善科普設施建設,將地質公園打造成為公眾地質科學科普教育基地。同時,進一步整合黃圃綠色生態、文化旅遊資源,積極探索「旅遊+文化」「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新業態模式,做大旅遊產業,努力打造精品線路,打造黃圃旅遊新名片,成為黃圃乃至中山旅遊經濟增長的支撐點。
相關新聞
黃圃鎮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啟動
四大展區、十大名優產品饗遊客
本報訊 在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際,黃圃鎮同時啟動了涵蓋產品評選、展示展銷、品嘗體驗、民俗文化巡遊等元素的黃圃鎮2020年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現場設有地方特色濃鬱的「慶豐收 奔小康」豐收節主題農產品展示區,共分「黃圃腊味飄香」「特色農產品展銷」「家庭農場體驗」和「扶貧產品展銷」四個專區展示。
活動通過網絡評選和向社會招募的大眾評委共評出黃圃鎮十大名優農產品:黃圃腊味、關家尾頭菜、橫檔香蕉、吳欄粉葛、石軍青皮冬、大雁果蔗、新地大米(金源米業)、御農老壇酸菜、脆肉羅非魚(翠桂妃)、觀仙酒坊原生態果子酒系列,以及網絡人氣農產品有機矽肥獼猴桃。
鄉村休閒旅遊文化美食節活動將持續到11月底。期間,該鎮將開展第五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傳統手工花燈親子繪飾大賽、鄉村休閒文化旅遊推介會、萬人暢遊黃圃、第四屆「感動黃圃」頒獎晚會、黃圃腊味美食文化旅遊節等30多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