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2020-12-06 胡楓文化藝術

連雲港海蝕地貌——獨裁造化 鬼斧神工

(文/秋海 圖:心龍/葛勇)

在連雲港市北排淡河入海口、大板橋閘西側山腳處,有一尊栩栩如生的蟾蜍石。這尊名曰「金蟬戲水」的巨石並非普通的象形石,而是經過海水長期侵蝕而成的一種海蝕景觀。民間通常把海水侵蝕形成形態各異的巖石稱為「海浪石」。

海浪石也好,海蝕地貌景觀也罷,不過是通俗與專業的不同叫法。海蝕地貌是指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多發生在基巖海岸。海蝕的程度與當地波浪的強度、海岸原始地形有關,組成海岸的巖性及地質構造特徵,亦有重要影響。所形成的海蝕地貌有海蝕崖、海蝕臺、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柱等。我國的海蝕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南地區以及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大連小平島一帶是我國基巖海岸侵蝕地貌最典型地段,海蝕崖懸垂陡峭,最高達40米~50米。海蝕柱似桅檣般地聳立於岸邊,而海蝕洞穴晶瑩地點綴其間,如同一幅綺麗的畫卷。凡是基巖海岸的地方均可看到海蝕地貌,只有發育完全或不完全的區別。

連雲港海岸線以外為低平的水下岸坡和大陸架淺海,在近岸10公裡範圍內,平均水深為5米左右。海岸地區由于波浪和潮汐作用,發育有山地丘陵海岸和平原海岸類型。從墟溝的西墅到徐圩的東陬山,山地基巖直逼海岸。在海岬處,由于波能集中,海岸遭到侵蝕破壞,廣泛發育海蝕穴、海蝕洞、海蝕崖以及浪蝕溝、甌穴等。

雲臺山海蝕地貌發育典型,其分布位置和風化程度呈現由海向陸逐漸抬高、增強的特點。東部海岸附近的小棺材山和北固山、黃窩、高公島和羊山島以及連島和秦山島,巖石節理髮育,受海浪的直接衝擊和空氣壓迫,崖壁基巖遭到強烈的破壞,伴隨著海水的溶蝕和海水攜帶沙礫的撞擊和研磨,形成了高度大致相同的海蝕穴、海蝕洞;怪異嶙峋的海蝕崖、向海傾斜的海蝕平臺和海蝕階地。羊山島海岸附近,最大的海蝕穴直徑達2米,深約1米,可容納5人。這裡的浪蝕溝長約30米,深達6米左右。

西部的山地丘陵區,也有層狀分布的海蝕地貌。在海拔100——200米地帶,如小棺材山、東陬山頂部,為略向東傾斜的平臺,周圍巖石上密布著海蝕穴,臨海一側是陡立的海蝕崖,垂直高度大50米;在海拔200——300米高度,如中雲臺、孔望山(海拔225 米)、北固山(海拔235.9 米)、伊蘆山、大伊山等,山頂也保留著平臺狀地貌和清晰可辨的海蝕穴。孔望山上的聽海石、硯石、龍洞等景點,實際為海蝕穴和海蝕洞;在海拔300——500 米的錦屏山、大板山、獅懷山(海拔408 米),除較為平坦的古侵蝕面外,也普遍存在著海蝕地貌。如獅懷頂的海蝕穴直徑一般在0.3 米,深度只有0.2 米左右,風化較強烈。海拔500 米以上的南雲臺山玉女峰、北雲臺山大桅尖,不僅有較大面積的古侵蝕面,周圍巖石上也可辨認出海蝕穴的痕跡。特別是玉女峰南部有一處海蝕穴密集分布區,人稱「海浸石」。

連雲港後雲臺山沿海地區,是江蘇省內唯一的基巖海岸。高公島羊山、連島蘇馬灣的海蝕洞、海蝕橋、海蝕臺,秦山島的海蝕柱大將軍、二將軍等均為海蝕地貌之經典。大板橋嘴至黃崖一線,原為五羊湖海峽出海口,水流湍急,其海蝕作用可想而知。直到20 世紀九十年代初,這一帶山體腳下仍存有成片的「海浪石」,其中幾片還為中日友好往來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83 年12 月,連雲港市與日本堺市締結為友好城市。80 年代末,我市代表團前往堺市進行友好訪問,時任市外事辦副主任的周永卓先生委託好友宿城鄉黨委蘇立琪書記,在大板橋嘴採擷一些形態各異的「海浪石」,作為市政府的禮物贈送給堺市政府。90 年代初,堺市友好訪中團來連回訪期間,還專程到宿城鄉進行了友好訪問。「海浪石」便是促成此次訪問的紐帶之一。

我市地學界也一直重視本地海蝕地貌的保護和利用。早在上世紀70 年代末,地學大家張傳藻老師就曾多方呼籲,並在《地名知識》《地理》雜誌及其他專業刊物撰文,將羊山島、連島、秦山島的海蝕地貌列為地學夏令營研考地,進而申報地質公園。

前不久,我去羊山島上一處叫做「釣魚臺」的地方遊玩,撲入視野的便是奇形怪狀的海蝕崖、海蝕臺、海蝕柱、海蝕穴。或凹穴懸空,聳立巖壁;或面海傾斜,溝槽縱橫;或孤峰突兀,矗立水濱;或騰龍躍虎,犬牙相錯。千姿百態,應有盡有。確如前人說的「奇怪龍宮獻,錯落鬼神鐫。」

時近傍晚,正值漲潮,浪濤滾滾,寬猛相濟,洶湧澎湃,直撲巖岸。索性坐在釣魚臺上,抽著香菸,盡情觀賞桀驁不馴的浪潮。

忽而,傳來陣陣轟鳴,沉悶而又節奏,與浪濤拍岸之聲大相逕庭。此系何聲,從何而來?

天色已晚,西天上只剩下落日的餘暉了。沿釣魚臺攀援,爬上高約丈許的海蝕崖,舉目四顧:浪濤拍岸,擊處譁然,難尋沉悶之聲發源處。莫非是錯覺?而沉悶之聲不斷傳來,且在浪濤拍岸聲之後,究竟是何聲響?天色漸黑,隻身孤島,不免有些後怕。點上一支煙,壯著膽子從海蝕崖上走下來。

前面是一段海蝕臺,臺面微向海面傾斜,岬角處浪濤作用較其他地方更為強烈,甌穴、海蝕槽縱橫密布。一股浪濤湧來,撲向海岬,發出「譁——」地撞擊聲。而後,這股浪濤的一部分由於慣性作用,猛地衝進了由海蝕臺中央延伸到岬角的浪蝕溝,溝內即發出沉悶的轟鳴。後浪湧來,如法炮製。我眼前一亮,跑將過去,俯身觀察。

這是一條浪蝕溝,僅尺把寬,約與海平面呈70度夾角,溝內多水孔、凹穴,深淺不可目測,以石叩擊其左側海蝕臺,錚錚然,與各處巖石叩擊聲相同,擊其右側海蝕臺,硿硿然,俯耳聆聽,有窾坎鏜鞳之聲。反覆再三,結果相同。沉悶之聲發源於此!興奮之至,思慮良久:基巖海岸受波浪長期撞擊、侵蝕,較軟的巖石被侵蝕成凹穴,浪濤不斷淘蝕,凹穴逐漸擴大,而波濤繼續不斷淘蝕並壓縮穴內空氣,使暗穴發聲,轟鳴沉悶,間歇相當,不絕如鐘鼓……

此情此景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筆下的石鐘山,竟有異曲同工之妙。興甚,坐石上,浮想聯翩,久而忘歸。

相關焦點

  • 連雲港羊山島礁石公園,大海、棧道、礁石、海蝕地貌,風光無限
    礁石公園是羊山島生態保護區最重要的部分,分布在沿海地段,主要風景是海岸棧道和海蝕地貌。該公園遊覽路線比較簡單,你只要走一遍海岸棧道,就能看到很多美景:大海、礁石、棧道,還有田灣跨海大橋,可謂風光無限,美景盡收眼底。在海岸棧道的北端兩側,能看到巖石上有很多不規則的洞穴和洞坑,這是明顯的海蝕地貌特點之一。
  • 遼寧營口: 看特有海蝕地貌 感受魅力團山
    如果說她與別的海洋公園有什麼區別,那最值得驕傲的便是這海蝕地貌——特有的海蝕地貌形成於18億年前的早元古界變質巖系,其脈巖、析離體、捕虜體以及縱橫交錯的節理造就了獨特的海蝕風光近百個,地質遺蹟真實記錄了集中分布在高
  • 泉州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地貌景觀是近期完成的一個調查研究成果。通過地面調查,調查人員在張坂鎮玉山村、塗寨鎮山尾村、崇武大岞山一帶,分別於30米、60米、105米等3個不同海拔髮現了明顯古海蝕地貌,這些景觀神秘而奇特,值得挖掘其魅力。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些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栩栩如生,在形成過程中,巖石經過海浪的侵蝕,逐漸變成了像蘑菇、狼狗等形狀千奇百怪的石群,同時還形成了海蝕崖、海蝕穴、海蝕階地等自然奇觀。
  • 千礁百島 海蝕地貌
    原標題:千礁百島 海蝕地貌 兩岸攝影師在平潭海邊拍攝   「平潭島,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這句平潭民間的一個順口溜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平潭的石頭資源之豐富。風高、浪大、潮差大、海洋動力作用強烈,造就了「半洋石帆」、「仙人谷」、「海壇天神」這一罕見的海蝕地貌博物館,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與攝影愛好者前往。   半洋石帆   在平潭島看澳村西側200多米的海面上,遠遠望去有一個圓盤狀的大礁石,託著一高一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整個礁石像一艘大船,兩塊巨石像兩面鼓起的雙帆,乘風破浪前進。
  • 泉州全面調查海蝕地貌景觀 發掘跨越萬年的美
    海蝕地貌景觀是近期完成的一個調查研究成果。通過地面調查,調查人員在張坂鎮玉山村、塗寨鎮山尾村、崇武大岞山一帶,分別於30米、60米、105米等3個不同海拔髮現了明顯古海蝕地貌,這些景觀神秘而奇特,值得挖掘其魅力。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些獨特的海蝕地貌景觀栩栩如生,在形成過程中,巖石經過海浪的侵蝕,逐漸變成了像蘑菇、狼狗等形狀千奇百怪的石群,同時還形成了海蝕崖、海蝕穴、海蝕階地等自然奇觀。
  • 象山海岸線成觀賞海岸地貌好去處-海岸,地貌,象山,巖石,海蝕,-浙江...
    半邊山海灘上的彩色卵石東陳鄉東旦村紅巖的海上丹霞奇觀生長在潮間帶的海生貝類———滕壺退潮後蛟龍沙灘呈現波紋狀通訊員 (林海倫/攝)  千姿百態的海岸地貌猶如天然的海洋地質博物館:怪石嶙峋的海蝕礁巖、千瘡百孔的海蝕崖壁、質細如綢緞的金色沙灘、五彩繽紛的卵石灘、直插雲天的海上石林……見過它的人,無不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 在大連,有一種風景叫海蝕地貌,連攝影師都驚嘆不已
    海蝕地貌,是指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由于波浪對巖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衝刷,巖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巖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巖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巖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有三種:衝蝕作用、磨蝕作用與溶蝕作用。
  • 遊連雲港連島海濱棧道,覽碧海青山和海蝕地貌,賞一路山海風光
    在江蘇省最大的海島連雲港連島,大沙灣遊樂園海水浴場和蘇馬灣生態園海水浴場之間,有一段海邊棧道。從大沙灣向東,穿過岸上的七彩風車長廊,即可抵達。在海岸棧道的兩側,能看到一些巖石上有很多不規則的洞穴、洞坑和溝槽,這是明顯的海蝕地貌特點之一。萬千年來海水對海岸基巖的衝蝕、磨蝕和溶蝕作用,使得巖石表面逐漸形成了這種奇特的地貌,人們稱之為「海蝕地貌」。有的海蝕巖石位置高於海平面,這說明億萬年前,這裡極有可能發生過地殼隆起的運動。
  • 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
    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11-11  發表評論>>平潭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島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穴、海蝕平臺、海蝕階地等星羅棋布,形態各異。
  • 海蝕奇觀 團山尋龍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它屹立於「海」與「陸」的交界處,宏偉大氣,變化萬千,仿若神之造物在人間留下的驚鴻一筆,它便是位於遼寧省營口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地質奇觀。團山海洋公園海蝕地貌區,全長2.2公裡,呈南北走向,是由早元古界變質巖系歷經18億年內、外海洋地質應力共同作用而成。
  • 平潭:海蝕地貌甲天下 海濱沙灘冠九洲
    在島嶼南面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球狀自然風化造型,體積超過樂山大佛4倍的巨天然型石神像——海壇天神,因此,平潭被稱為「海蝕地貌甲天下」。  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距臺灣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全島陸域面積370.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6064平方公裡,素有「千礁百島」之稱。它既是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也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海南島的東部,最奇特的海蝕地貌
    海南文昌,是一個文化底蘊很厚重的地方,銅鼓嶺就處在文昌市境內,它不算大,東西綿延才20多公裡,海撥高度也就300米左右,但由於其地貌奇特,三面環海的特徵,莽莽蒼蒼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海灣,如大小澳灣、雲龍灣、淇水灣、月亮灣等,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庵廟古蹟和充滿傳說的洞殿與奇石,是一個高山與海洋相結合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海蝕地貌成因
    當陸地與海面發生相對升降變化時,這裡的古海岸地貌遺蹟就處於海面的不同高度,便可見到七種地貌類型,分別為:海濱階地、海積平原、海蝕臺、海蝕崖、海蝕柱、海蝕穴、海蝕拱橋。這些地貌歷經漫長的歲月,受地質應力精雕細琢,造型奇特、宏偉大氣,不禁讓人驚嘆大自然神奇之力,可謂神工鬼斧,遠超人力所及,如同神來之筆。
  • 神奇地貌在哪裡?
    不怕光陰的吞噬反而在無盡的等待中一點一滴、一分一寸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內心成為大地上狂奔的色彩03海蝕地貌所謂「海枯石爛」的浪漫說的不過是海蝕的地質奇觀海浪常年激蕩將山崖塑造出神奇的景象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海蝕地貌的形成與紅樹林(含短視頻)
    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躍的動力因素。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地被侵蝕,發育著各種海蝕地貌。被海浪侵蝕的碎屑物質由沿岸流攜帶,輸入波能較弱的地段堆積,塑造出多種堆積地貌。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全球十大最美海蝕拱大PK(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全球各地有眾多受海水侵蝕而成的海蝕拱,這些海蝕拱形態各異、陡峭秀麗、精巧壯觀,構成了地球的奇觀異景海蝕拱是大自然「大浪淘砂(石)」式的鬼斧神工,據Womanitely 網站7月17日的報導,下面的細數 這十大海蝕拱景觀定能讓你美不勝收、大飽眼福!
  • 南沙發現國內最大海蝕遺蹟(組圖)
    黃閣鎮大灣村與坑仔村之間的小虎山海蝕地貌讓人稱奇,當地老人正在講解這裡的地形。王燕 攝  黃閣海蝕地貌始於五千年前,是多個自然村從滄海變桑田的歷史見證。據介紹,有些海蝕穴的石粒最大的直徑可達1米。  海蝕地貌呈西北—東南走向  據村民介紹,這些洞穴不但鬼斧神工,天然雕飾,而且還在當地留下了不少傳說,更具有神秘色彩。村民說,由於山腳這些洞穴又正好在風口上,一到秋冬,寒風颳來的時候,洞口風聲如鬼哭狼嚎的聲音,非常嚇人,小孩啼哭調皮,只要以此來警告,必不敢出聲。
  • 探秘平潭「海蝕奇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東海仙境位於平潭流水鎮的王爺山內有仙人谷、仙人井、仙人柱等知名景點東海仙境以險絕神秘著稱在平潭精彩紛呈的海蝕地貌中仙境可以說是集大成者仙人谷的谷口開闊與大海相連兩側絕壁側立而上牆壁上青苔斑斑>裂縫處有類似松樹的植物附著而長谷中鋪滿密密麻麻渾圓的鵝卵石這是億萬年來潮起潮落海水衝刷的結晶挾山聽濤海神遊這是仙人谷的妙處置身谷中極目海天遠處青舟葉葉近處波瀾蕩漾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仙人井處於平潭島君山火山噴發中心的邊緣地帶在仙人井裡,有4個海蝕形成的洞口
  • 山東青島海岸發現火山海蝕地貌[組圖]
    2015年9月13日,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海岸拍攝的火山和海蝕海岸地貌。 中國網圖片庫 俞方平/攝    9月13日,攝影師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海岸採訪時發現一段由火山爆發巖漿噴發流入大海時的遺蹟,經過百萬年的海水侵蝕,形成了獨特的火山海蝕海岸。
  •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2018-07-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