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耳朵眼」的銅像疑似夏朝大禹,四川古蜀「三星堆文明」

2021-01-15 孤獨寂夢人

許多中外專家都對「三星堆文明」充滿了好奇心,因為其出土文物都十分「特別」甚至有像方向盤一樣的文物引發網友們無限遐想。

姿態奇怪的大立人

1986年,三星堆2號祭祀坑內出土了一堆青銅殘骸,之後文物專家花了幾年的時間進行修復、復原,終於一個高1.8米的青銅大立人站在世人面前,加上他腳下的高臺,總共有2.62米。他是世界上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人稱「東方巨人」,又被親切地稱為「大立人」。

大立人手裡到底拿的啥?引發網友對三星堆青銅「大立人」像展開了大猜想:火炬說、青龍劍說,甚至冰淇淋說,讓人「腦洞」大開。三星堆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說,目前有5種說法有根據,其中是象牙最靠譜,較符合三星堆的歷史特徵。#靈異奇聞故事匯#

作為三星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立人賺足了遊客的眼球,從整體上看他頭戴花冠,身穿華服,衣服看似繁複而精麗,上有龍紋、鳥紋、蟲紋等紋飾,衣服的後端形狀似「燕尾」,站在高高的神獸上,氣勢不凡。大立人最引人矚目的是他的兩隻手,兩臂環抱,兩手呈虛握的圈圈,那麼他手裡原本拿的啥?大立人出土於祭祀坑,從他的穿著外形看地位不一般,很可能是一名祭師。另外從其他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器上,有大量的龍或蛇的形象,這會不會是一個以龍蛇為圖騰的群體,祭師手握龍蛇來祭祀?令人欣喜的是,三星堆後來修復的一條青銅大蛇就出土於2號坑。

如果說以上只是猜測的話,那麼民間收藏的一幅三星堆玉石雕刻上更坐實了這一點,上面清楚明了雕刻了一個祭師模樣的人,與大立人如出一轍,他手中握著一條巨大的龍蛇,後面跟著朝拜者,最後兩位手裡各自握著一條小蛇。

奇怪的文物

耳三漏,亦作「耳參漏」,謂兩耳各有三孔。舊傳為聖人的異相。古籍說:「禹耳三漏」,就是說大禹的耳朵上有三個洞。"堯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眉分八彩:堯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古書記載堯幼時生有異相,眉分八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不驕不舒。傳說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舜的眼中有 兩顆瞳仁,都是帝王之相。禹耳三漏:傳說大禹有三個耳朵眼兒。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也是有相同特徵的文物出土。那三星堆文明會不會和夏文明有什麼聯繫……

三星堆有文字嗎?

三星堆文化器物出現古老文字,多數不是簡單的刻符,而是很成熟的文字,部份可用彝文釋讀,字形、字音和字意都是古彝文。為什麼上古時期的文物上有彝文呢?因為彝文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應該是彝文和漢文的前身,即語言學所謂的「先語言」。

彝文歷史有千年、萬年說,可考年代不明,因古彝文創造時間太久遠了。遠古的時候華夷不分,現在稱為漢族的人和稱為彝族的人同宗同祖,彝文字和漢文字也是同源關係。彝族和漢族就像棵大樹,莖杆是一根,多頭分枝,逐漸分化而成,文字也就此發展成兩種文字。

即使現在,部份漢字部首和小寫數目字與古彝文也相同。漢文分支後,比較規範,使用人口多,便枝繁葉茂;彝文使用人口比少,流行區域偏僻,不易受外來文化衝擊,所以仍保留著最古老的樣式。彝族先民希慕遮部約在商末周初時自旄牛徼外入居於『邛之滷』,即成都平原達31代之久,與當地土著濮人融合,並與自西北遷來的昆夷通婚,故三星堆的文字體系混合古彝文理所當然。

彝族是中國土著人,彝族先民上古時期居於成都平原,是古夷人和古蜀人的後裔。現在的彝族也主要居於成都周邊滇川黔桂等地,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雜居,與漢藏語系的華人一脈相承、同舟共濟。正是共同的祖先,創造了三星堆這樣發達非凡的古文化,或也只有共同的研究,方能尋到出路。

中華文明是一種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為何四大文明只有華夏文明一直延續,因為其包容性強,隨著中國文物專家不斷的深入研究,終於一日會探明真相。

相關焦點

  • 三星堆文明是外星文明?考古學家:遠遠落後於夏朝
    三星堆文明是中國史前文明中的一枝奇葩,它突然在四川地區出現,又在商周時期神秘消失。因為缺乏考古證據,三星堆文明引發了中外考古學家的許多猜想,甚至被稱為「史前文明」和「外星文明」。而夏朝是中原文明的代表,隨著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成果被不斷揭曉,夏朝人生活在山西省和河南省,似乎已經成為定論。
  • 夏朝是否就是三星堆?這裡告訴你答案
    有人認為,三星堆不可能是夏朝。夏商周是一脈相承的中原文明,可以從「陶寺遺址」——「二里頭」——「二裡崗」——「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的出土文物上看到清晰的傳承關係。而三星堆是典型的巴人文明,文化類型截然不同。
  • 「三星堆」空降上海 映射古蜀文明的前世今生
    三星堆,人類文明的一道謎題,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上世紀80年代中期祭祀坑文物面世以來,沉睡數千年的地下蜀史,翻開了塵封的秘密,大宗古蜀秘寶橫空出世,再現了輝煌的古蜀文明。11月21日,青銅立人、縱目面具、太陽神鳥……「三星堆」空降上海。
  • 三星堆金沙文明,為何是古蜀國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在我國浩浩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最為遙遠而神秘的古代文明莫過於三星堆文明,而我們幾乎找不出什麼其他的文明能夠與之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三星堆文明是古蜀國文化燦爛的幻影,是我國西南地區遠古文明的見證,是長江上遊流域文明的開端。
  • 三星堆是外來文明嗎,華夏5000年豈容爾等質疑
    1929年在我國四川廣漢發現了佔地面積約12平凡公裡的三星堆文化遺址。隨後國內開始了斷斷續續的挖掘工作。截止2015,在三星堆文化遺址找出了大量的石製品、玉器、動物骨骼、風格詭異的青銅器和一根金杖以及一些記錄文字。距碳14檢測顯示,三星堆文化遺址據今約3000至5000年。
  • 四川三星堆挖掘出來的地下文化,為何與中國文化有著巨大差異?
    四川三星堆特殊器型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很獨特,許多人紛紛猜測可能是史前文明,也有很多人大腦一開說是外星文明,拿出「方向盤」叫陣,你在黃帝時期開部汽車來試試? 顯然,由於地區崇拜,產生了與中原文化迥異的風格,蠶叢縱目是「千裡眼」的寄望,魚鳧鷹首是「御風而行」的幻想,所以後人在先祖逝世後就鑄造這些風格獨特的青銅禮器,埋在三星堆遺址裡,以示感恩之心和悼念。
  •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爭議之謎!
    宛如神話故事裡的千裡眼、順風耳,十分生動而神秘。有人認為古蜀人如此重視刻畫眼睛,是跟古蜀第一任蜀王蠶叢有關。我們知道,眼睛突出是甲亢病患者的一個重要特徵。蜀王蠶叢原來居住的地方叫汶山郡,而汶山郡近代是個嚴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區,結合有關史書記載「有鹼石,煎之得鹽。土地剛滷,不宜五穀」推測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
  • 三星堆,一個突然消失的神秘文明
    沉睡在四川盆地廣漢城西南興鎮三星村下數千年的大批古蜀國瑰寶在1929年初露端倪後,隨後沉寂了幾十年,直到1986年,一號坑和二號坑的上千件文物相繼出土,三星堆再次震驚了中外。廣漢城西11公裡處,在馬牧河南岸的臺地上,原有三個巨大的黃土堆起伏相連,呈東西排列,分布在一條直線上,看上去宛如天空的星辰,當地人即稱為「三星堆」。三星堆博物館位於三星堆遺址東北角,這裡不僅是學習古蜀歷史的基地,古蜀文化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中心,而且還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又一新的旅遊勝地。
  • 百萬網友線上探訪古蜀文明三星堆 國寶青銅大立人搬新家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揭開了怎樣一個古蜀文明?隨著直播鏡頭,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紗漸次展開。雖然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但通過雲端,一樣可以在家裡參觀博物館。據統計,全網共有106.5萬網友通過封面新聞客戶端、官方微博等平臺收看了《看國寶青銅大立人搬新家 三星堆綜合館閉館4個多月盛裝歸來》直播。
  • 形似外星人的青銅像,來自印度洋的貝殼,三星堆究竟是誰的文明?
    直到三星堆遺址被發掘之後,神秘的古蜀國才似乎露出一絲端倪。三星堆遺址在四川廣漢城外約三四公裡的地方,有三座突兀的黃土堆,1929年當地的農民在此意外發現了大量的玉器匪夷所思的青銅人像三星堆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人像,而且人像的造型獨特,與中原地區的銅像存在明顯差異,它們大多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不僅頗有異域風採,更像是來自宇宙中的外星文明。當然,這只是一種想像。
  • 寶山這個三星堆專題展帶你探秘古蜀文化!
    提到三星堆人們往往會聯想到「神秘」「瑰麗」青銅戴冠縱目面具、太陽神鳥金飾、青銅生命樹等文物的出土昭示著古蜀文明的燦爛光輝。近日,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來到了上海大學,來到了寶山!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不僅是上海大學與四川省文博單位在展覽方面的首度合作,也是國內高校博物館舉辦的首個三星堆專題展。
  • 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中青銅器背後的秘密
    在1929年的時候,四川廣漢市當地的幾位農民像往常一樣在挖著普通的蓄水溝,誰想到就這麼普通的一挖,就挖出來了這麼一處震驚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遺址——三星堆。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方向的鴨子河南岸,總的分布面積有12平方千米之寬廣,而距今也有著5000至3000年的歷史。三星堆遺址有四大之「最」,分別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以及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 三星堆明明可深入研究,為何突然不往下挖了?專家:你看挖出的啥?
    位於四川廣漢西北的鴨子河南的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分布面積為12平方千米)、延續時間最長(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文化內涵最豐富(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的文化遺址。
  • 揭秘三星堆文明的真相:真的被歷史界和考古界隱瞞了嗎?漲知識了
    1929的春天,當地農民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溝時發現有古文物,之後經過考古專家的發掘,確認 是一坑具有濃厚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大約400餘件,這是最早發現的三星堆遺址。到了1986年,三星堆遺址的考古取得重大發現,兩個商代祭祀坑的發掘,出土了金器、玉石器、青銅器、骨器、陶器等珍貴文物1200多件。
  • 景點介紹——三星堆
    四川廣漢南興鎮北,古老的馬牧河蜿蜒淌過,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彎道———月亮灣,河南岸是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與之相望,此即清《嘉慶漢州志》記載的「三星伴月堆」。這裡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聞名中外的三星堆遺址。
  • 大禹:治水救天下的英雄蜀王
    據新華社   □奉友湘 李後強  大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人崇敬的治水救天下的英雄,他更是四川人的驕傲。在2017年第一批四川歷史名人評選中,大禹毫無爭議地名列第一。大禹生在四川,長在四川,還曾在四川大會各部落首領,是當然的盟主。因此,他是實際上的蜀王。
  • 【走進博物館 傳承中華文明】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南興鎮三星村附近,其中有一段百米長的土梁埂(後被考古學家證實為古城牆),上有三個被當地人們稱為「梁子」的巨大土堆,狀似星辰,故名三星堆。  博物館現設兩大展館,為本館基本陳列《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之載體:第一展館(綜合館)展示分題為「燦爛的古蜀文明」,重在展示古蜀社會物質生活,第二展館(青銅專館)展示分題為「青銅鑄就 人間神國」,旨在揭示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早期中期的建築遺址「祭壇」型文物、器物坑、墓葬的發現,向人們展示了古蜀文明的恢弘與險惡,其中,銅像銅面具、祭壇和神樹,與中原文化不同,是三星堆遺址獨有的。這些奇特奇形怪狀的出土文物充滿了難以解釋的謎團,至今尚未完全解開。
  • 德陽市廣漢市:「古蜀文明高地」騰飛新時代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義大利展出。圖為大立人11複製品。文化多元 三星堆竟如此善「變」  9月3日,「神秘的古蜀王國」展覽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舉行,展品中包括來自三星堆博物館的6件文物複製品及大量圖片、文獻資料,這也是三星堆文物首次亮相非洲。同時,「神秘的古蜀王國」展覽被文化和旅遊部納入了中秋節期間「天涯共此時」品牌系列活動。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