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擺子是什麼病 打擺子可這樣預防

2021-01-18 三九養生堂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人們說打擺子,打擺子到底是什麼病呢?小編給大家講講打擺子是什麼病、打擺子的症狀有哪些以及打擺子怎麼預防,感興趣的朋友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打擺子是什麼病

打擺子是瘧疾的俗稱,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性寄生蟲病。中醫也稱「正瘧」、溫瘧。多急起,復發者尤然。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打擺子的症狀

一、間日瘧

多急起,復發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驅症狀,如乏力、倦怠、打呵欠;頭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適或腹瀉;不規則低熱。一般持續2~3天,長者一周。隨後轉為典型發作。分為三期。

1.發冷期: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涼,迅覺背部、全身發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

2.發熱期:冷感消失以後,面色轉紅,紫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 3.出汗期:高熱後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後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溼透,約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覺舒適,但十分睏倦,常安然入睡。

二、三日瘧

發作與間日瘧相似,但為三日發作一次,發作多在早晨,持續4~6小時之間。脾大貧血較輕,但復發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兒童感染,可形成瘧疾腎病。三日瘧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難自愈。

三、卵形瘧

與間日瘧相似,我國僅雲南及海南有個別報導。

四、惡性瘧

起病緩急不一,臨床表現多變,其特點:①起病後多數僅有冷感而無寒戰;②體溫高,熱型不規則。初起進常呈間歇發熱,或不規則,後期持續高熱,長達20餘小時,甚至一次剛結束,接著另一次又發作,不能完全退熱;③退熱出汗不明顯或不出汗;④脾大、貧血嚴重;⑤可致兇險發作;⑥前驅期血中即可檢出瘧原蟲;無復發。

五、兇險型瘧疾

88.3~100%由惡性瘧疾引起,偶可因間日瘧或三日瘧發生。在暴發流行時5歲以下的幼兒,外來無免疫力的人群發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長;即便當地人群,治療不及時也可發生。臨床上可觀察患者原蟲數量作為監測項目,若厚片每視野達300~500個原蟲,就可能發生;如每視野600個以上則極易發生。臨床上主要有下列幾種類型。

1.腦型:最常見。其特點:①常在一般寒熱發作2~5天後出現,少數突然暈倒起病;②劇烈頭痛,噁心嘔吐;③意識障礙,可煩燥不安,進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數患者可發生,兒童更多;⑤如治療不及時,發展成腦水腫,致呼吸、循環或腎功衰竭;⑥查體有脾大,2/3的患者在出現昏迷時肝脾已腫大;貧血、黃疸、皮膚出血點均可見;神經系統檢查,腦膜刺激徵陽性,可出現病理反射;⑦實驗室檢查:血塗片可查見瘧原蟲。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力增高,細胞數常在50個/ um以下,以淋巴細胞為主;生化檢查正常。

2.胃腸型:除發冷發熱外,尚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瀉水樣便或血便,可似痢疾伴裡急後重。有的僅有劇烈腹痛,而無腹瀉,常被誤為急腹症。吐瀉重者可發生休克、腎衰而死。

3.過高熱型:瘧疾發作時,體溫迅速上升達42℃或更高。患者氣迫,譫妄、抽搐,昏迷,常於數小時後死亡。

4.黑尿熱:是一種急性血管溶血,並引起血紅蛋白和溶血性黃疸,重者發生急性腎功能不全。其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應,還可能與G—6—P脫氫酶缺乏有關。臨床以驟起、寒戰高熱、腰痛、醬油色尿、排尿刺痛感,以及嚴重貧血、黃疸,蛋白,管型尿為特點。本病地理分布與惡性瘧疾一致,國內除西南和沿海個別地區外,其他地區少見。

打擺子怎麼預防

1、藥物預防

乙胺嘧啶能殺滅宿主肝細胞內各種瘧原蟲的裂殖體,為較好的預防藥。口服吸收完全,排洩較慢,作用持久。口服25mg可維持有效l周以上。

它對紅細胞內未成熟的裂殖體有抑制作用,但對已成熟的裂殖體無效,故控制發作的效果較慢,含有乙胺嘧啶的血液被按蚊吸入後,可以抑制各種瘧原蟲配子體在蚊體內的生長發育而有防止傳播的作用。其不良反應有頭暈、噁心、嘔吐等。此外,氯喹或甲氟喹也可用於預防服藥。孕婦、兒童宜服用氯喹作預防。

2、殺蚊

預防首先儘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關鍵是要做好防蚊、滅蚊。應清除垃圾、雜草以及填平汙水坑;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塗抹驅避劑,防蚊叮咬。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3、做好個人防護

在瘧疾流行區,要加強個人防護,包括使用蚊帳、驅避劑、蚊香、戶外活動時穿長袖長褲等,防止蚊蟲叮咬。從瘧疾流行區返回後,若出現發熱、發冷、頭痛等類不適症狀,應立即就診,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自己的旅行史,以方便排查瘧疾。

結語:打擺子其實就是瘧疾的俗稱,生活中若是出現瘧疾的話,要注意對症用藥,飲食也應注意些,避免吃了對恢復不利的食物。瘧疾的種類是不一樣的,所以治療也是有所區別,在生活中,做好個人護理可以幫助預防瘧疾的情況發生。

相關焦點

  • @威遠人,這種俗稱「打擺子」的病,你知道多少?
    @威遠人,這種俗稱「打擺子」的病,你知道多少?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咬人體後,把瘧原蟲注入人體, 10-20 天后就會發病。
  • 忽冷忽熱「打擺子」 科學認識「瘧疾」的真面目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患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目前,非洲、東南亞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瘧疾的多發地。近幾年,我國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瘧疾在局部地區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那麼,瘧疾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呢?又該如何對其進行防治?
  •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2010-03-30 10:52:21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文杰]
  • 讓緬甸人「打擺子」頭疼的疾病元兇,今天還有一個節日
    此外,瘧疾(俗稱「打擺子」)也曾讓緬甸民眾頭疼不已。據悉,2018年1月至11月,緬甸患瘧疾者共約31964人,致8人死亡。而2017年全緬瘧疾患者共85019位,致30人死亡。而更早期時,緬甸每年約有60萬人感染瘧疾。由於緬甸水網發達、人口密集,加之天氣炎熱潮溼,伊蚊大量繁衍,緬甸成為了全球登革熱、瘧疾病例最多的地區之一。
  • 科普:了解一下,什麼是瘧疾
    今天(4.26),是第12個「全國瘧疾宣傳日」,也是第33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為提高社會和公眾對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識,今天上午9點,區疾控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在三十米大道開展預防接種及瘧疾宣傳活動。
  •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4-27 12:2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   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病。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
  • 太陽黑子划水連累地球打擺子?霍金曾預言太陽20年內就休眠
    套句網絡熱詞,就是太陽黑子開始「划水」了,它不知為何耍起了「小性子」,而且一鬧就是幾個太陽活動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偃旗息鼓。太陽黑子划水,引起科學家廣泛關注。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霍金在2017年10月曾預言,20年內太陽就會進入休眠期,可能將是世界末日。巧合的是在第24太陽活動周內,地球的確出現了極寒天氣。
  • 蜜蜂趴在地上飛不起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對於這種現象,其實對於我們養蜂人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但不管這是多麼平常的事情,每次遇到這種現象我們還是要及時摸清具體的原因,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及時管理好蜂群。聽蜂之語經過整理,認為導致蜜蜂飛不起來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天氣問題。
  • 什麼是蠅蛆病 蠅蛆病應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蠅蛆病?蠅蛆病是一種由蒼蠅在人口中產卵所引發的罕見熱帶疾病。蠅蛆病是指蠅類的幼蟲蛆寄生在人體或動物體上引起的疾病。那麼,蠅蛆病的症狀是什麼?蠅蛆病的治療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蠅蛆病由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Diptera)寄生蠅類的幼蟲侵襲家畜所引起的疾病的總稱。
  • 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蚊滅蚊,家庭夏季防蚊措施有7招
    瘧疾是一種由寄生蟲引起的威脅生命的疾病,患者惡寒嚴重時渾身打冷戰,俗稱「打擺子」;瘧疾通過雌蚊叮咬進行傳播是主要途徑。預防和減少瘧疾傳播的主要途徑是病媒控制,也就是說,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蚊滅蚊。現在天氣漸熱,夏季即將到來,讓人討厭的蚊子開始出現了,它們嚴重地幹擾了我們的生活。
  • 打嗝是什麼病的前兆 這樣做可緩解打嗝現象
    在平時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打嗝的現象吧,那打嗝是什麼病的前兆呢,有打嗝的現象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在平時我們應該怎樣預防打嗝的情況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打嗝是什麼病的前兆1、胃酸反流腸胃脹氣和燒心會刺激膈肌,這是導致頑固性打嗝的一個主要原因。好消息是治癒這些腸胃毛病,打嗝也會隨之消失。
  • 科普|預防血吸蟲病基本知識
    什麼季節最容易得血吸蟲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蟲,但在氣溫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習慣的人感染血吸蟲的高峰季節也不同。什麼人最容易得血吸蟲病?得了血吸蟲病可引起發熱、拉肚子等,反覆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嚴重者影響生長發育(青少年),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血吸蟲病人和病畜又可作為傳染源,造成血吸蟲病傳播。 怎樣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蟲病?
  • 種植櫻桃如何預防流膠病?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我們當地果農對黃桃樹流膠病的塗抹次數,一般塗抹3次,間隔3~5天一次,即可控制住黃桃樹流膠病的危害,我認為你家大櫻桃流膠病照此方法操作,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畢竟,櫻桃樹與黃桃樹的流膠病發病原因、症狀相似,那麼治療手法也差不了太多。當然,暫時控制住流膠病病症還達不到我們管理好櫻桃樹的目的。針對流膠病的發生,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流膠病為什麼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