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2021-01-18 川北在線網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時間:2016-04-27 12:2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

  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病。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因原蟲株、感染程度、免疫狀況和機體反應性等差異,臨床症狀和發作規律表現不一。

  病因

  (一)傳染源:瘧疾病人及帶蟲者是瘧疾的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瘧疾的自然傳播媒介是按蚊。

  (三)人群易感性:人對瘧疾普遍易感。

  症狀

  潛伏期: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病(口腔溫度超過37.8℃),稱潛伏期。

  (一)間日瘧:多急起,復發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驅症狀,如乏力、倦怠、打呵欠;頭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適或腹瀉;不規則低熱。一般持續2~3天,長者一周。隨後轉為典型發作。分為三期。

  1.發冷期: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涼,迅覺背部、liuxue86.com全身發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

  2.發熱期:冷感消失以後,面色轉紅,紫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

  3.出汗期:高熱後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後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溼透,約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覺舒適,但十分睏倦,常安然入睡。

  (二)三日瘧:發作與間日瘧相似,但為三日發作一次,發作多在早晨,持續4~6小時。脾大貧血較輕,但復發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兒童感染,可形成瘧疾腎病。三日瘧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難自愈。

  檢查

  1.血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在多次發作後下降,惡性瘧尤重;白細胞總數初發時可稍增,後正常或稍低,白細胞分類單核細胞常增多,並見吞噬有瘧色素顆粒。

  2.瘧原蟲檢查。

  (1)血液塗片(溥片可厚片)染色查瘧原蟲。

  (2)骨髓塗片染色查瘧原蟲,陽性率較血片高。

  3.血清學檢查,陽性率可達90%。

  治療

  (一)基礎治療。

  (二)病原治療。病原治療的目的是既要殺滅紅內期的瘧原蟲以控制發作,又要殺滅紅外期的瘧原蟲以防止復發,並要殺滅配子體以防止傳播。

  1.控制發作。

  (1)氯喹,是目前控制發作的 藥。

  (2)其它新藥:磷酸咯啶,磷酸咯萘啶。

  2.惡性瘧原蟲的抗藥性。

  氯喹。對有抗性者應選用甲氯喹、青蒿素或聯合用藥。

  3.防止復發和傳播。

  磷酸伯氨喹啉(簡稱伯喹):本品能殺滅紅細胞外期原蟲及配子體,故可防止復發和傳播。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

相關焦點

  • 瘧疾的主要症狀有哪些,怎樣預防瘧疾
    瘧疾主要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外出旅遊或出境務工有可能患上輸入性瘧疾,瘧疾有什麼症狀呢?怎樣預防瘧疾呢?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我國主要流行於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南部地區。
  • 瘧疾哪些事:瘧疾有些什麼症狀,為何防瘧疾先防蚊?
    每年4月26日是「全國瘧疾日」,今年「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再傳播」。那麼瘧疾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我們又該怎樣治療呢?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健康哪些事》欄目的美女小編,有高招哦!
  • 瘧疾是什麼病 瘧疾小心這些傳播途徑
    瘧疾俗稱「打脾寒」,它是全球三大疾病之一,就我國而言,大部分地區的瘧疾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那麼請問瘧疾是什麼病呢?瘧疾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怎麼預防瘧疾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瘧疾是什麼病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 瘧疾防治知識
    1、什麼是瘧疾病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經媒介按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性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患瘧疾後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反覆發作可引起脾腫大,貧血。重症者可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 有疑似瘧疾症狀者要儘快就診
    今年6月8日至6月27日,一批曾在奈及利亞從事建築業的人員返鄉後,有5人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7月6日,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確診為惡性瘧疾。據調查,這批返鄉人員共有34人,有21人曾在國外患過多次瘧疾,曾經在國外的瘧疾患病史高達61.8%。
  • 世界防治瘧疾日:零瘧疾從我做起
    我們在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他致命的疾病,比如瘧疾。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蟲引起,通過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給人類。據估計,2018年,全球89個國家有2.28億例瘧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間,在減少瘧疾病例方面沒有任何重大成果。據估計,2018年的瘧疾所致死亡人數為40.5萬人,與上一年人數相似。
  • 防治瘧疾 保護健康
    瘧疾防治知識 一、什麼是瘧疾?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目前我國主要是以輸入性為主。
  • 從瘧疾流行區歸國後觀察有無發熱症狀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今天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宣傳主題為「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目前,我國國內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已經以境外輸入為主,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瘧疾目前也同樣是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的一種急性寄生蟲傳染病。並且瘧疾首發症狀與新冠肺炎一樣是發熱。
  • 科普:了解一下,什麼是瘧疾
    今天(4.26),是第12個「全國瘧疾宣傳日」,也是第33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為提高社會和公眾對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識,今天上午9點,區疾控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在三十米大道開展預防接種及瘧疾宣傳活動。
  • 入境後有發熱症狀 需排查瘧疾還是「新冠」?
    日前,瀋陽市疾控中心聯合瀋陽海關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國際出發廳舉行「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現場宣傳活動,向即將出鏡的旅客介紹瘧疾相關知識,並回答他們最關心關注的問題。消除瘧疾採用「1-3-7」工作模式「瀋陽市最後一例本地瘧疾病例是2004年,也就是說從2004年以後瀋陽就沒有瘧疾本地疫情報告了。
  •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腦部瘧疾是瘧疾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 時間: 2015-03-20 17:10  來源: 科技日報   編輯: 濤子
  • 忽冷忽熱「打擺子」 科學認識「瘧疾」的真面目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患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目前,非洲、東南亞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瘧疾的多發地。近幾年,我國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瘧疾在局部地區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那麼,瘧疾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呢?又該如何對其進行防治?
  • 在非洲防治瘧疾
    村子有1500多人,曾常年受瘧疾困擾,中英坦三國瘧疾防控試點項目為村民配發了蚊帳和口服抗瘧疾藥,疫情較3年前明顯下降。35歲的基古米在村頭經營一個水果雜貨攤,他曾於2016年服用抗瘧疾藥。這種治療惡性瘧疾的口服藥療程較短,但在瘧疾傳播媒介(按蚊)難以控制的情況下需要長期服用。
  • 瘧疾、樹皮與奎寧
    最初的靈感是什麼?這些謎團永遠是人們喜歡思考的問題。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具有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這其中,最出色的就是通過觀察其他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再加上自己的嘗試和實踐,來確定治病藥草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瘧疾、樹皮與奎寧的故事。
  • 今天是全國「瘧疾日」消除瘧疾控新冠 同防輸入再傳播
    既然不是新冠肺炎,那他得的是什麼病呢?考慮到羅先生經常往返非洲剛果金經商,當地居民有瘧疾發病情況,屬於瘧疾流行區,羅先生除了發熱,還有發冷、出汗等症狀,伴隨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眼痛等症狀,經過區、市、省三級疾控中心對血液樣本進行鏡檢及覆核後確定為瘧疾,而且是比較兇險的惡性瘧。找到了病因,針對性治療,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了控制。
  • 第11個「全國瘧疾日」有關情況
    【毛群安】如果歸國人員真的有這樣的症狀,在就診的時候,應該告知醫生,他曾經到過境外瘧疾流行地區的情況,要不然,一般國內沒有本地病例,所以一般的醫生,你如果不提示這個情況,他容易誤診和漏診。【中國網記者】毛局長,我從材料上看到,咱們提出了到20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要消除瘧疾,到2020年全國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現在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請問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哪些難度?另外,目前還有哪些地方的瘧疾相對比較嚴重?對公眾有什麼建議,關於預防這個病。
  • 全國瘧疾日丨湖南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
    當下,應對從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瘧疾流行國家和地區回家的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如有疑似瘧疾症狀的,在篩查新冠肺炎的同時,進行瘧原蟲檢測,以排除疑似罹患瘧疾的可能。同時,相關醫療機構應提前貯存抗瘧藥品,以應對複雜的疫情形式造成的藥品生產、供應不足。醫療機構還要增強診療能力,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和早治療。
  • 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如有疑似瘧疾症狀的,在篩查新冠肺炎的同時,進行瘧原蟲檢測,以排除疑似罹患瘧疾的可能。謝穎提醒,相關醫療機構提前貯存抗瘧藥品,以應對複雜的疫情形式造成的藥品生產、供應不足。發揮好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重要作用,協作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入境人員的宣傳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員主動防控瘧疾的意識。
  •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
    瘧疾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世界上曾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發生瘧疾疫情。解放初期,我國的瘧疾流行非常嚴重,全國70~80%的縣(市、區)有瘧疾流行,瘧疾發病人數居各種傳染病之首。經過幾十年的防治,我國瘧疾發病人數越來越少,自2017年起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多,出入境人員數量也隨之增多,輸入性瘧疾病例數量居高不下,死亡病例時有發生。
  • 瘧疾和新冠有什麼區別?聽聽疾控專家怎麼說
    如果瘧疾(尤其是惡性瘧)患者被漏診誤診,有可能進展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漏診誤診,後果可能更嚴重,會導致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為避免漏診、誤診,近日,疾控中心專家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瘧疾的鑑別。流行病學特點傳染源:都是主要來自現患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