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是什麼病 瘧疾小心這些傳播途徑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瘧疾俗稱「打脾寒」,它是全球三大疾病之一,就我國而言,大部分地區的瘧疾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那麼請問瘧疾是什麼病呢?瘧疾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怎麼預防瘧疾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

瘧疾是什麼病

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我國主要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其他二種少見,近年偶見國外輸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瘧疾的症狀

1、前驅期:患者有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於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冷期或寒戰期:持續數分鐘至1h,常伴頭痛、噁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狀體。

3、發熱期:一般持續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和三叉神經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症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係指前後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則,短僅數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體為主。

瘧疾的傳播途徑

1、傳染源:瘧疾患者和帶瘧原蟲者。

2、傳播途徑:瘧疾的傳播媒介為按蚊,經蚊蟲叮咬皮膚為主要傳播途徑。極少數病例可因數帶瘧原蟲的血液後而發病。 傳播瘧疾最重要的是中華按蚊,為平原區間日瘧傳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區傳播瘧疾以微小按蚊為主。在丘陵地區則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為重要媒介。在海南島山林地區發現其傳瘧媒介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對瘧疾普遍易感。感染後雖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瘧疾之間亦無交叉免疫性,經反覆多次感染後,再感染時症狀可較輕,甚至無症狀。而一般非流行區來的外來人員常較易感染,且症狀較重。

4、流行特徵:瘧疾主要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其次為溫帶。這主要因為本病流行於生態環境與媒介因素關係密切。流行區以間日瘧最廣,惡性瘧主要流行於熱帶,亦最嚴重。

怎麼預防瘧疾

1、使用蚊帳、蚊香等滅蚊措施;浸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效果更好。

2、使用蚊怕水,塗在外露皮膚上,出汗後需要再次塗上。 

3、在滅絕按蚊的幼蟲孑孓方面,可以將河道的雜草清除,和將部份河道的障礙物如石頭移走,令河道的流量加快。

4、在室內可將滅蚊劑噴在房間的牆壁。因為蚊習性於叮人血後依附在牆上休息消化,殘留在牆壁上的滅蚊劑可以殺掉蚊子。

吃什麼水果可以預防瘧疾

瘧疾吃什麼水果(一)棗

大棗12克,山楂(生)25克,常山6克,石膏12克,生香附21克,加水煎成大約200毫升,露放1晚,發作當天的早晨加溫後1次服,連用數次。

大棗30克,常山9克,烏梅肉4枚,每日1劑,用水煎成大約150毫升1次服,加紅糖適量調味,連用數天。

瘧疾吃什麼水果(二)烏梅

烏梅、蘋果各10克,常山葉20克,甘草3克,加水適量煎成大約200毫升,加白糖少許調味,發作前的2小時1次服用,堅持連用一段時間。

烏梅、常山各10克,檳榔12克,烏豆12粒加水適量煎成大約200毫升1次服,服時加白糖少許,堅持連服2~3天。

烏梅、紅花、檳榔備10克,加水煎成約200毫升,白糖少許調味服,每日2次。連用一定時間。

瘧疾吃什麼水果(三)檳榔

檳榔9克,陳皮3克,枳實6克,常山9克,水、酒各半煎成大約200毫升1次服,堅持連用數天。

檳榔12克,柴胡10克,甘草3克,加水煎成大約200毫升,白糖少許調味,發作前2小時1次服用,連用一定時間。

檳榔12克,常山、臭梧桐各9克,加水煎成大約200毫升,白糖少許調味,發作前2~3小時服,連用一定時間。

檳榔12克,常山、蘋果仁各6克,加水煎成大約200毫升,白糖少許調味,發作前2小時1次飲服,7~10天為1療程。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瘧疾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瘧疾患者會出現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等現象,大家一定預防好瘧疾啊,以上小編也介紹了預防瘧疾的方法,大家按照這些方法做哦。

相關焦點

  •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4-27 12:2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   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病。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
  • 今天是全國「瘧疾日」消除瘧疾控新冠 同防輸入再傳播
    既然不是新冠肺炎,那他得的是什麼病呢?考慮到羅先生經常往返非洲剛果金經商,當地居民有瘧疾發病情況,屬於瘧疾流行區,羅先生除了發熱,還有發冷、出汗等症狀,伴隨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眼痛等症狀,經過區、市、省三級疾控中心對血液樣本進行鏡檢及覆核後確定為瘧疾,而且是比較兇險的惡性瘧。找到了病因,針對性治療,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了控制。
  • 科普:了解一下,什麼是瘧疾
    今天(4.26),是第12個「全國瘧疾宣傳日」,也是第33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為提高社會和公眾對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識,今天上午9點,區疾控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在三十米大道開展預防接種及瘧疾宣傳活動。
  • 至今才發現瘧疾感染的真實途徑
    11月6日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這些發現為預防性抗瘧疾策略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因為阻斷或減少肝臟感染可以預防這種疾病。這是瘧原蟲有蚊蟲和人兩個宿主,包括蚊體內的有性繁殖和人體內的無性繁殖,攜帶瘧原蟲的按蚊通過叮咬人而傳播,引起虐寒熱往來發作,俗稱「打擺子」。而其他種類的瘧原蟲感染它種動物,包括其他靈長目動物、齧齒目動物、鳥類及爬蟲類。我國主要感染為惡性和間日瘧疾,偶爾有傳入三日和卵形瘧疾。
  • 瘧疾俗稱打擺子 發現青蒿素以前 古人如何防範治療瘧疾
    蘇美爾人就認為瘧疾是由瘟疫之神涅伽爾(Nergal)帶來的,古印度人則將這種傳染性和致死率極高的病稱作「疾病之王」。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第一次攻佔羅馬這座「永恆之城」的蠻族西哥特人首領阿拉裡克、文藝復興初期的義大利大詩人但丁均死於瘧疾。在中國的史書上,瘧疾也是一名常客。
  • 忽冷忽熱「打擺子」 科學認識「瘧疾」的真面目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患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目前,非洲、東南亞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瘧疾的多發地。近幾年,我國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瘧疾在局部地區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那麼,瘧疾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呢?又該如何對其進行防治?
  • 「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在越南,對青蒿素類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瘧疾病例已經佔到全部瘧疾病例的三分之一。在柬埔寨某些地區,這一比例更是接近60%。
  • 瘧疾、樹皮與奎寧
    最初的靈感是什麼?這些謎團永遠是人們喜歡思考的問題。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具有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在這其中,最出色的就是通過觀察其他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再加上自己的嘗試和實踐,來確定治病藥草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瘧疾、樹皮與奎寧的故事。
  • 消除瘧疾,也需防止再傳播
    隨後,醫院對患者進行血塗片的顯微鏡檢查,經過對血片覆核後,確診為比較兇險的惡性瘧疾,幸好及時發現。他進行了針對性治療後,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控制,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為輸入性瘧疾病例。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輸入型病例增加,成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點。
  • 瘧疾哪些事:瘧疾有些什麼症狀,為何防瘧疾先防蚊?
    每年4月26日是「全國瘧疾日」,今年「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再傳播」。那麼瘧疾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我們又該怎樣治療呢?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健康哪些事》欄目的美女小編,有高招哦!
  • 瘧疾的主要症狀有哪些,怎樣預防瘧疾
    瘧疾主要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外出旅遊或出境務工有可能患上輸入性瘧疾,瘧疾有什麼症狀呢?怎樣預防瘧疾呢?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我國主要流行於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南部地區。
  • 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華聲在線4月26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合鋒)2020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4月26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辦了「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
  • 瘧疾防治知識
    1、什麼是瘧疾病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經媒介按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性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患瘧疾後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反覆發作可引起脾腫大,貧血。重症者可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 13部門聯合發文,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
    2010年,當時的衛生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提出2020年全國消除瘧疾目標。2017年至今全國保持4年無本地原發瘧疾病例報告,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瘧疾消除標準。目前,本地瘧疾傳播得到阻斷,但全國每年從境外輸入約3000例病例,仍面臨境外瘧疾輸入以及輸入後再傳播的風險。為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維持我國瘧疾消除狀態,特制定本辦法。
  • 世界防治瘧疾日:零瘧疾從我做起
    我們在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他致命的疾病,比如瘧疾。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蟲引起,通過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給人類。據估計,2018年,全球89個國家有2.28億例瘧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間,在減少瘧疾病例方面沒有任何重大成果。據估計,2018年的瘧疾所致死亡人數為40.5萬人,與上一年人數相似。
  • 超級瘧疾擴散傳播東南亞 青蒿素概念股可關注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9月25日訊  北京9月24日電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 第11個「全國瘧疾日」有關情況
    同時針對上海的特點,我們在採供血機構,實施採血措施之前,也加強流行病史的詢問,特別是來自瘧疾流行區域的務工、學習、居住、旅行的重點人群,如果發現有疑問,加強檢測,以防止輸血的瘧疾感染,多方面多渠道地控制感染途徑。四是嚴控再傳播的風險。
  •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2010-03-30 10:52:21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文杰]
  • 防治瘧疾 保護健康
    瘧疾防治知識 一、什麼是瘧疾?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目前我國主要是以輸入性為主。
  • 「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