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2020-12-05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4月26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合鋒)2020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4月26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辦了「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

當前,全國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根據《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今年的瘧疾防控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華表示,歷時60餘年,湖南的瘧疾防治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2011年起便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經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達到了消除瘧疾標準,並已於2019年12月圓滿完成了消除瘧疾省級評估的技術評估,正在酬備迎接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這是湖南消除瘧疾工作一個重要的裡程碑。這將是湖南繼消滅天花、絲蟲病,有效控制鼠疫、脊髓灰質炎、白喉等疾病後又一重大的衛生事業成果。

「瘧疾的防治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李俊華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多,出入境人員數量也隨之增多,輸入性瘧疾病例數量居高不下,死亡病例時有發生。所以,需要調整優化防治策略,加大督導考核力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協同推進瘧疾防治和消除瘧疾工作。集思廣益,聯合多方力量,致力於解決當下消除瘧疾防輸入的一些客觀問題。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科科長李正祥通報了全省瘧疾防控情況以及工作的進展。湖南消除瘧疾工作進展及下階段工作重點則是聯合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做好輸入性瘧疾防治工作,完成消除瘧疾這一歷史性重任。

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四級調研員謝穎指出,對從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瘧疾流的國家和地區回家的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如有疑似瘧疾症狀的,在篩查新冠肺炎的同時,進行瘧原蟲檢測,以排除疑似罹患瘧疾的可能。

謝穎提醒,相關醫療機構提前貯存抗瘧藥品,以應對複雜的疫情形式造成的藥品生產、供應不足。發揮好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重要作用,協作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入境人員的宣傳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員主動防控瘧疾的意識。同時醫療機構要增強診療能力,做到早期發現、早報告、早診斷和早治療,即「四早」。治療輸入性瘧疾病例,最大限度防止因瘧疾導致死亡的發生。

延伸

這些瘧疾知識要了解

1.瘧疾是什麼?

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瘧疾是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以間日瘧較常見。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止蚊子叮咬。我省自2011年之後無原發病例,但仍有輸入性病例。

2.瘧疾的危害

瘧疾的危害:瘧疾的初期病徵與感冒相似,有間歇性發燒發冷和頭痛,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併發症如肺水腫、肝腎衰竭、貧血,甚至昏迷。後期如不經過治療,有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如腦型瘧、黑熱尿,甚至導致死亡。惡性瘧熱型瘧疾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並波及腎、肝、腦脊液。

3.瘧疾的預防措施

瘧疾的預防,最有效的方式即是防止蚊蟲叮咬,在瘧疾流行的地區,儘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塗抹驅避劑,防止蚊蟲叮咬;睡前可在臥室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睡覺時使用蚊帳或長效藥物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

4.得了瘧疾怎麼辦

即使不幸感染了瘧疾,也不用著急,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瘧疾,如果有非洲、東南亞、南美國家和地區的旅居史的人,回國後如有疑似瘧疾的症狀,那麼,請您佩戴好口罩,務必去往正規的醫院就醫,並告之醫生瘧區的旅居史,以免誤診或者漏診。

相關焦點

  • 全國瘧疾日丨湖南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記者 張興莎)4月26日上午,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及座談會在湖南省疾控中心舉行,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今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做好瘧疾防控工作。經過60餘年的努力,湖南省瘧疾防治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 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 提高出入境人員防控意識
    人才報/民生網(記者龔穎 周純 通訊員李合鋒)2020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 連續近4年無本地原發感染瘧疾病例報告,中國向世衛申請國家消除...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近日表示,中國已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李斌在視頻連線出席會議時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瘧疾防控,2017年至今已連續近4年無本地原發感染瘧疾病例報告,2020年11月已正式向世衛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
  • 雲南瘧疾防治70年:達到國家終審消除目標
    人民網昆明6月5日電 (虎遵會)6月5日上午,雲南省消除瘧疾終審評估反饋會召開,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組宣布,雲南省已達到國家消除瘧疾計劃目標各項要求,順利通過省級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雲南正式成為消除瘧疾省份。近70年來,雲南衛生防疫部門幾代人不懈努力,2016年5月以來,已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連續4年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
  • 消除瘧疾控新冠 湖南舉辦2020年「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4月26日訊 2020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當前,全國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根據《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
  • 消除瘧疾,也需防止再傳播
    可就在3月28日晚上,他發燒體溫最高達到39.5℃,渾身發冷、伴隨著大量出汗,懷疑自己患上了新冠肺炎。他立即入住醫院隔離病房,可先後兩次新冠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隨後,醫院對患者進行血塗片的顯微鏡檢查,經過對血片覆核後,確診為比較兇險的惡性瘧疾,幸好及時發現。他進行了針對性治療後,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控制,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為輸入性瘧疾病例。
  • 今天是全國「瘧疾日」消除瘧疾控新冠 同防輸入再傳播
    羅先生常年在非洲經商,3月20日回國後就居家隔離,可就在3月28日晚上,他發燒了,體溫最高達到39.5℃。從國外回來,又發高燒,會不會是得了新冠肺炎?他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併入住隔離病房,可先後兩次新冠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既然不是新冠肺炎,那他得的是什麼病呢?
  • 關於印發《2018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和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
    一、工作進展 2010年,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連雲港市消除瘧疾行動實施方案(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市實現消除瘧疾目標。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市消除瘧疾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至2015年全市及所轄縣(區)全部達到並通過了消除瘧疾考核評估,至 2017年我市已連續9年無本地感染病例。
  • 關於印發《2019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和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
    一、消除瘧疾工作進展 消除瘧疾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市消除瘧疾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至2015年全市及所轄縣(區)全部通過了消除瘧疾考核評估,至2018年我市已連續10年無本地感染病例。但是,近年來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我市赴境外務工、經商、旅遊的人數維持較高水平,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位居全省前列,嚴重威脅我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消除瘧疾成果的鞏固。
  • 瘧疾零感染,該急性傳染病在我國從3000萬降到0
    3月過後,所裡很忙,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定於去年年底前完成的「零瘧疾」 確認工作,現在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6月3日,在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見到前所長湯林華教授時,對雲南省的消除瘧疾終審評估正在進行中。雲南曾經是中國瘧疾流行最為嚴重的地區,被認為是「瘴疫之區」。兩天後的6月5日,雲南省通過了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連續4年無本土感染瘧疾病例,實現了消除瘧疾目標。
  • 瘧疾零感染!該急性傳染病在我國從3000萬降到0……
    3月過後,所裡很忙,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定於去年年底前完成的「零瘧疾」 確認工作,現在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 6月3日,在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見到前所長湯林華教授時,對雲南省的消除瘧疾終審評估正在進行中。雲南曾經是中國瘧疾流行最為嚴重的地區,被認為是「瘴疫之區」。兩天後的6月5日,雲南省通過了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連續4年無本土感染瘧疾病例,實現了消除瘧疾目標。
  • 柬埔寨上半年瘧疾確診病例下降70%
    2025年全面消除瘧疾!上半年患病人數同比下降70%。柬埔寨打擊瘧疾取得有效成果,上半年無死亡病例。7月15日衛生部稱,上半年柬埔寨的瘧疾患病人數同比去年下降了70%。通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確診4540宗瘧疾病例,無死亡病例,而2019年上半年有15165人被確診為瘧疾。據悉,柬埔寨的瘧疾患者主要出現在山區地帶,比如磅士卑、蒙多基裡省、拉達納基裡省、菩薩省和上丁省。今年瘧疾病例出現明顯下降,表明柬政府在打擊瘧疾的工作上取得了有效成果。
  • 從瘧疾流行區歸國後觀察有無發熱症狀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今天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宣傳主題為「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目前,我國國內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已經以境外輸入為主,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瘧疾目前也同樣是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的一種急性寄生蟲傳染病。並且瘧疾首發症狀與新冠肺炎一樣是發熱。
  • 世衛組織發布《世界瘧疾報告》 呼籲全球採取行動抗擊瘧疾
    當地時間30日,世衛組織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瘧疾報告》。報告顯示,過去的20年中有21個國家消滅了瘧疾,其中10個國家被世衛組織正式認證為無瘧疾。但缺少應對瘧疾的工具正在破壞全球遏制該疾病所付出的努力,而新冠肺炎「大流行」將進一步阻礙人類抗擊瘧疾的鬥爭。世衛組織呼籲各國和合作夥伴加強抗擊瘧疾,這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每年導致數十萬人喪生,需要更好地採取應對措施和新工具,並增加資金,以達到期望目標。  世衛組織估計去年全球瘧疾病例總數達到2.29億,過去4年這一數據幾乎沒有變化。去年有40.9萬人死於瘧疾,18年則為41.1萬人。
  • 我國科研人員研發出惡性瘧疾新型抑制劑
    據中科院網站1月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課題組合作研發出針對惡性瘧原蟲PfPI4K激酶的新型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小分子抑制劑CHMFL-PI4K-127。
  • 瘧疾防治知識
    2、瘧疾的流行情況  瘧疾在全球分布廣泛,全球約一半人口面臨瘧疾風險,估計有2.16億瘧疾病例。81%瘧疾病例和91%死亡發生在非洲區域。  雲陽縣曾是瘧疾的重度流行區。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瘧疾發病十分嚴重,根據記載最高年發病3萬餘例。八十年代後,通過防治工作的加強,瘧疾發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目前已無本地病例報告。
  • 世界防治瘧疾日:零瘧疾從我做起
    我們在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他致命的疾病,比如瘧疾。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蟲引起,通過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給人類。據估計,2018年,全球89個國家有2.28億例瘧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間,在減少瘧疾病例方面沒有任何重大成果。據估計,2018年的瘧疾所致死亡人數為40.5萬人,與上一年人數相似。
  • 13部門聯合發文,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
    為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維持我國瘧疾消除狀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結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計劃》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制定了《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在非洲防治瘧疾
    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的數據,非洲地區約佔全世界瘧疾病例和死亡總數的90%。僅在坦尚尼亞,每年大約有6萬至8萬人患瘧疾死亡,其中大多數是5歲以下的兒童。惡性瘧原蟲是非洲大陸最常見的瘧原蟲,感染後24小時內如不予以治療可能發展成嚴重疾病,且往往致命。
  • 第11個「全國瘧疾日」有關情況
    2010年,我國響應聯合國提出在全球根除瘧疾的倡議,制定了2010-2020年《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確立了到2020年實現全國消除瘧疾的目標。由於我國消除瘧疾的策略對路、措施有效、落實得力、保障到位,到2015年已將瘧疾本地傳播控制在雲南、西藏的邊境地區,境外輸入成為瘧疾病例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