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近日表示,中國已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
李斌在視頻連線出席會議時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瘧疾防控,2017年至今已連續近4年無本地原發感染瘧疾病例報告,2020年11月已正式向世衛組織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世衛組織頒發消除瘧疾認證的標準是,一個國家證明了瘧疾的本地傳播鏈已在該國連續中斷3年。此外,該國還須建立一套能夠快速檢測和應對瘧疾病例的國家監測系統,同時制定有效方案,防止瘧疾再次發生。
延伸閱讀:世衛警告抗瘧疾無進步 病亡人數或因新冠攀升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警告,從2016年到2019年全球患瘧疾和因瘧疾死亡的人數未能顯著減少,今年瘧疾致死病例數可能因新冠疫情佔用醫療服務資源而攀升。在非洲貧困地區,增加的瘧疾死亡病例甚至可能多於當地新冠病亡人數。
世衛組織當天發布的《2020全球瘧疾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報告2.29億例瘧疾病例,自2016年以來基本保持同一水平;病亡人數一度迅速下降,而去年估算逾40.9萬人死於瘧疾,與2018年的41.1萬相比無顯著變化,大多數是非洲最貧窮地區的嬰幼兒,而新冠疫情「幾乎必然」推高今年的數字。
世衛組織抗瘧疾項目主管佩德羅·埃爾松索在記者會上說:「我們估計,根據醫療服務(因新冠)受影響的程度不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因瘧疾死亡人數(今年)可能多出2萬至10萬,大部分是幼兒。那些額外的瘧疾死亡病例很有可能超過直接因新冠死亡的病例。」
報告說,許多國家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控制瘧疾病例不升高,但「很難保證實現在一代人時間內全世界消滅瘧疾的長期目標」。
全球防治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會執行總監彼得·桑茲說,世衛報告「極其及時」,因為全球醫衛系統、媒體和政界當前聚焦新冠疫情,對瘧疾關注極少。「而且要提醒大家,這是一個我們懂得如何擺脫的疾病。」
瘧疾由蚊蟲傳播,90%以上瘧疾病例在非洲。非洲國家領導人2000年承諾在10年內將瘧疾死亡病例減半,迄今成功將每年瘧疾致死病例降低44%至38.4萬例。但隨著投入資金減少,近幾年進展不明顯。世衛組織呼籲各國「加強幹預措施針對性、開發新工具、增加資金投入,以改變全球瘧疾發展軌跡」。
(原標題:中國向世衛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來源:綜合新華社、新華網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