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研發出惡性瘧疾新型抑制劑

2021-01-11 騰訊網

據中科院網站1月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課題組合作研發出針對惡性瘧原蟲PfPI4K激酶的新型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小分子抑制劑CHMFL-PI4K-127。相比較傳統的抗瘧疾藥物只能清除紅內期的瘧原蟲,該新型抑制劑不僅能夠同時清除紅內期以及潛伏肝內期瘧原蟲,而且能夠殺死多種臨床上耐藥的惡性瘧原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藥物化學領域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HMFL-PI4K-127在紅內期和肝內期的藥效研究

瘧疾是一種通過蚊蟲傳播而感染瘧原蟲的威脅生命的蟲媒傳染病。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瘧疾感染病例達到2.28億例,瘧疾死亡病例為40.5萬例。青蒿素的出現極大地降低了瘧疾患者死亡率,但隨著瘧原蟲耐藥性不斷出現,實現全球消除瘧疾目標仍面臨許多挑戰。我國目前絕大多數地區已基本消除本土性瘧疾,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交流人群日益增多,外來性瘧疾越來越成為新的挑戰,因此臨床上亟需新型抗瘧藥物。

在本項工作中,科研人員通過對瘧原蟲PfPI4K激酶結構進行分析,採用基礎結構藥物設計方法,開發了高活性、高選擇性新型PfPI4K激酶藥物CHMFL-PI4K-127。IC50和EC50是顯示藥物活性強度的兩個參數,數值越小說明藥物活性越強。實驗結果表明,CHMFL-PI4K-127對PfPI4K激酶的IC50為0.9nM,對瘧原蟲的EC50為25nM,同時該藥物對多株臨床耐藥株的EC50為23-47nM。此外,該抑制劑對於瘧原蟲的宿主-人的相關激酶,展現了很好的選擇性,意味著不會有人源相關靶點的毒副作用。

在抗瘧疾藥效學實驗中,該藥物表現出了良好的劑量依賴關係,並且在80mg/kg劑量下能夠全部清除紅內期瘧原蟲感染,在1mg/kg劑量下能夠全部清除肝內期感染,這表明,CHMFL-PfPI4K-127同時具有潛在的治療和預防抗瘧的作用。

該研究成果已經申請了專利保護。該項研究獲得國家「萬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等支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科研人員研發出針對惡性瘧疾的新型激酶抑制劑
    據中科院網站1月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課題組合作研發出針對惡性瘧原蟲PfPI4K激酶的新型高活性、高選擇性的小分子抑制劑CHMFL-PI4K-127。相比較傳統的抗瘧疾藥物只能清除紅內期的瘧原蟲,該新型抑制劑不僅能夠同時清除紅內期以及潛伏肝內期瘧原蟲,而且能夠殺死多種臨床上耐藥的惡性瘧原蟲。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c-KIT激酶耐藥突變選擇性抑制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劉靜課題組和劉青松課題組研發出新型c-KIT激酶耐藥突變(c-KIT T670I)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
  •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親愛的出入境的朋友們:您好!如果您正準備去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等國家或地區,或者您剛剛從這些國家或地區回國。那麼,請您務必花上幾分鐘來閱讀完這封信。不知您是否聽說過「瘧疾」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
  • 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出新型無氯氟化學發泡劑—新聞—科學網
    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出新型無氯氟化學發泡劑 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郭曉林說:「通過大力推動對臭氧層和氣候友好的替代技術,引導相關製造業從供給側實現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提升我國相關行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同時,目錄發布能夠提高公眾對環保低碳技術的認知,引導綠色消費潮流,推動地方政府綠色採購行為,形成有利於綠色低碳產品推廣的市場機制。」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可延緩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
    我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成果對這些衰老領域的重要問題給出新的見解。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及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組成的研究團隊,歷經6年多努力,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技術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開發出新型「基因療法」,為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幹預靶標與新型策略。
  • 繪製出惡性瘧原蟲的藥物可靶向基因組圖譜
    2018年1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全基因組分析和化學遺傳學(chemogenetics)方法,在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一種導致瘧疾的瘧原蟲---的262種瘧原蟲細胞系中鑑定出新的藥物靶標和對37種不同的抗瘧疾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抗性基因
  • 瘧疾越來越耐藥了,怎麼辦?科學家又有了新思路:餓死瘧原蟲
    瘧疾再次變得難以控制。二戰期間,美國投入巨大的力量研發新的抗瘧藥物,最終合成出了氯喹。和奎寧相比,氯喹不僅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小,於是 1947 年以後,氯喹迅速取代奎寧,成為了全世界治療瘧疾的首選藥物。然而僅僅 10 年以後,耐受氯喹的惡性瘧原蟲就在東南亞出現了。
  • 中國研發新型抑制劑-中國,白血病,生科醫學,抑制劑...
    記者14日從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科研人員研製出一種新型白血病抑制劑,目前在臨床前動物模型實驗中,在小鼠體內腫瘤抑制率達65%。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醫學學術期刊《Oncotarget》上。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治療途徑
    新華社武漢10月13日電(記者譚元斌)攻克致死率極高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取得重大進展,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治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有效途徑。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彭珂研究組與肖庚富研究組聯合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劉瑋研究團隊聯合攻關,發現鈣離子通道抑制劑貝尼地平等能夠在細胞水平顯著抑制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的入侵及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 瘧疾變得越來越有抵抗力,怎麼辦?科學家有了新想法:餓死瘧原蟲
    瘧疾再次變得難以控制。二戰期間,美國投入巨大的力量研發新的抗瘧藥物,最終合成出了氯喹。和奎寧相比,氯喹不僅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小,於是 1947 年以後,氯喹迅速取代奎寧,成為了全世界治療瘧疾的首選藥物。
  • 惡性瘧原蟲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進展
    繼與德國呂貝克大學Rolf Hilgenfeld教授課題組合作解析出惡性瘧原蟲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的晶體結構後(Journal of
  • 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發出新型II型不可逆BMX激酶抑制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靜研究員課題組和劉青松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研發出新型的高活性、高選擇性的II型不可逆BMX激酶小分子抑制劑CHMFL-BMX-078。目前已知的靶向BMX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較少且多數為多靶點化合物,由於BMX激酶所介導信號通路的具體機制仍不是很明確,因此亟需高活性、高選擇性的BMX激酶抑制劑用於相關作用機制的研究和藥物功效的概念性驗證。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可延緩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我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成果對這些衰老領域的重要問題給出新的見解。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及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組成的研究團隊,歷經6年多努力,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技術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開發出新型「基因療法」,為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幹預靶標與新型策略。
  • 瘧疾如何在旱季蟄伏?最新研究稱惡性瘧原蟲改變基因表達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發表一項傳染病的研究論文稱,惡性瘧原蟲是導致瘧疾的主要寄生蟲,通過改變自己的基因表達,這種瘧原蟲能在旱季少量存留於人類血液中,但又不會導致疾病。
  • 中科院科研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取得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如何讓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在室溫下輸出更穩定,成為該研發領域的重要課題。針對這一重要課題,秦川江團隊與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團隊開展國際合作,歷時5年取得重要進展。團隊採用特殊設計的鈣鈦礦材料,製作出高效半導體雷射器。秦川江介紹,鈣鈦礦半導體雷射器只能在低溫條件下(零下153攝氏度附近)穩定工作,在室溫下工作數分鐘後,雷射便會消失,主要源於鈣鈦礦中存在一種名為「三重態激子」的物質。
  • 中科院科研人員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發上取得進展
    新華社長春9月3日電(記者孟含琪、李典)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研究員秦川江聯合日本科研人員,在製作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發上取得進展,為下一步半導體雷射器更穩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撐。該成果於9月2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
  • 瘧疾是什麼病 瘧疾小心這些傳播途徑
    瘧疾俗稱「打脾寒」,它是全球三大疾病之一,就我國而言,大部分地區的瘧疾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那麼請問瘧疾是什麼病呢?瘧疾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怎麼預防瘧疾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瘧疾是什麼病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 防治瘧疾 保護健康
    瘧疾防治知識 一、什麼是瘧疾?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目前我國主要是以輸入性為主。
  • 瘧疾防治知識
    1、什麼是瘧疾病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經媒介按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性傳染病。在我國,主要有間日瘧和惡性瘧兩種。患瘧疾後主要表現為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反覆發作可引起脾腫大,貧血。重症者可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