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似瘧疾症狀者要儘快就診

2021-01-18 瀟湘晨報數字報

    今年6月8日至6月27日,一批曾在奈及利亞從事建築業的人員返鄉後,有5人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7月6日,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確診為惡性瘧疾。據調查,這批返鄉人員共有34人,有21人曾在國外患過多次瘧疾,曾經在國外的瘧疾患病史高達61.8%。

    「今年我省同期通過網絡直報的瘧疾病例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其中重症病例佔50%以上,大部分為30歲-49歲的青壯年,農民佔76%。」昨日,衛生部寄生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省疾控中心段績輝主任醫師說,曾遠離人們視線的瘧疾,現在誤診非常普遍。

    我省從今年起全面開展消除瘧疾工作,到2017年全省將實現徹底消除瘧疾的目標。

    本報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梁進軍 姚敏 長沙報導

    輸入性瘧疾防治日益嚴重

    我省是勞務輸出大省,每年有大批勞務人員赴非洲和東南亞瘧疾高發區從事各種職業,瘧疾感染非常普遍,輸入性瘧疾防治日益嚴重,已成為我省新出現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本報昨日報導茶陵縣一位從緬甸務工回國的農民出現流鼻血、畏寒、發熱症狀,患者以為自己患感冒,在當地衛生院治療,用土方止鼻血,一直不見好轉,8月14日昏迷後才被送到長沙救治,經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確診為惡性瘧疾,在省疾控中心專家的現場全程指導下,患者才得以脫離生命危險。

    7月13日,一位自衣索比亞歸國的務工人員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持續性高燒,曾在某醫院多次就診,均未懷疑是患上了瘧疾。直到8月2日,患者出現鼻孔出血,轉到某三甲醫院就診,8月3日省疾控中心在病人血片中找到了惡性瘧原蟲,才予以確診。

    瘧疾誤診為感冒的現象普遍

    「大部分從非洲、東南亞等高瘧區返鄉者,在出現發燒症狀後沒有考慮患瘧疾的可能,把瘧疾當做別的病來治,從而延誤了病情。」段績輝說。

    由於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肝、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為典型的重症腦型瘧。瘧疾在我省誤診現象非常普遍,病人常常被誤診為感冒、傷寒、白血病等。另外在確診為瘧疾後,對危重病人的抗瘧藥使用缺乏臨床經驗,從而延誤病情。原本十來塊錢就能治好的病,有時得花幾千上萬甚至十幾萬元,患者損失很大。

    2017年實現全省消除瘧疾目標

    瘧疾俗稱「打擺子」、「發瘧子」、「半日子」,是由蚊蟲叮咬引起的傳染病。當蚊蟲叮咬瘧疾病人時,病人血液裡的瘧原蟲就被蚊蟲吸入,經過大約10天左右在蚊體內發育成為有感染性蚊子,當健康人被這種蚊子叮咬後就會得瘧疾。寄生人體的瘧原蟲有4種,目前我省僅有間日瘧瘧原蟲,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已基本絕跡。

    曾到非洲、東南亞國家以及國內瘧疾高發區務工的人員,當您有發冷、發熱、頭痛等疑似瘧疾症狀時,要儘快尋醫就診,驗血查明血液裡有無瘧原蟲和得了哪種瘧疾。瘧疾治療有特效藥,只要按醫生囑咐連吃8天藥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瘧子」 既損害自己的身體治不好病,還會把瘧疾傳給別人。

相關焦點

  •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4-27 12:2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   原標題:瘧疾是什麼? 瘧疾的症狀有哪些?     瘧疾是什麼?瘧疾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按蚊叮咬傳播的汙染病。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
  • 從瘧疾流行區歸國後觀察有無發熱症狀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今天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宣傳主題為「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目前,我國國內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已經以境外輸入為主,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瘧疾目前也同樣是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的一種急性寄生蟲傳染病。並且瘧疾首發症狀與新冠肺炎一樣是發熱。
  • 世界防治瘧疾日:零瘧疾從我做起
    我們在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他致命的疾病,比如瘧疾。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蟲引起,通過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給人類。據估計,2018年,全球89個國家有2.28億例瘧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間,在減少瘧疾病例方面沒有任何重大成果。據估計,2018年的瘧疾所致死亡人數為40.5萬人,與上一年人數相似。
  • [煙臺]男子緬甸打工歸來患上瘧疾 外出旅遊預防蚊子叮咬
    水母網4月28日訊 (YMG記者於明君 通訊員劉正毅 王曰雷)跟隨朋友到緬甸打工一年,回國後竟然查出感染了瘧疾。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年來由於港城出國務工、經商、旅遊等人口流動頻繁,從國外感染而回國發病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出國人員要注意防範瘧疾。
  • 防治瘧疾 保護健康
    瘧疾的主要症狀包括發冷、發熱、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時還伴有嘔吐、腹瀉、咳嗽。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譫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腎功能衰竭,如不及時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誤而危及生命。 二、瘧疾是怎樣傳播的?瘧疾主要是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一般來說,人感染瘧原蟲到發病的潛伏期大約為9-14天。
  • 瘧疾的主要症狀有哪些,怎樣預防瘧疾
    瘧疾主要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外出旅遊或出境務工有可能患上輸入性瘧疾,瘧疾有什麼症狀呢?怎樣預防瘧疾呢?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是通過按蚊叮咬人傳播的。我國主要流行於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南部地區。
  •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就診
    記者從國家有關部門了解到,不能吃而目前又正在進行商業性經營利用的馴養繁殖野生動物大致有54種(最終以有關部門公布的名錄為準)。其中有13種早在2003年就明確規定「僅供觀賞」。 孩子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就診 專家解答:什麼情況下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孩子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年齡不到3個月的孩子只要出現發熱,就應就診。任何年齡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應及時就診。
  • 第11個「全國瘧疾日」有關情況
    你提的問題是,假如回國以後我們出現了疑似症狀,即發冷、發熱和出汗的症狀,就兩個環節,一個是入境的時候,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最好主動跟檢驗檢疫部門進行申報,以便及時檢測和救治,因為境外輸入惡性病比例很高,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可能會得重度瘧疾甚至導致死亡。第二個環節,在回國以後,一年以內如果再出現發冷發熱疑似症狀,應到當地醫院及時就診。
  • 眼睛保健要使用科學的方法 出現不適症狀儘快就診
    後來,周先生趕到愛爾眼科重慶南坪醫院青光眼白內障科就診。該科室周曉虹主任在檢查後發現他左眼視力只有0.2,眼壓非常高,角膜霧狀混濁水腫,前房變淺,但虹膜沒有萎縮脫色素,瞳孔也沒有散大,既像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但又感覺不太完全符合診斷的標準。
  •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
    瘧疾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世界上曾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發生瘧疾疫情。解放初期,我國的瘧疾流行非常嚴重,全國70~80%的縣(市、區)有瘧疾流行,瘧疾發病人數居各種傳染病之首。經過幾十年的防治,我國瘧疾發病人數越來越少,自2017年起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增多,出入境人員數量也隨之增多,輸入性瘧疾病例數量居高不下,死亡病例時有發生。
  • 國內進入東南亞返程高峰 需預防「超級瘧疾」
    近期,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傳染病》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國慶中秋假已過,國內迎來東南亞返程高峰。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提醒,從東南亞國家回來的人員應關注「超級瘧疾」相關症狀。
  • 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是新型肺炎?還有哪些其他的常見症狀發生要及時...
    在疫情的籠罩之下,有些人稍微有點咳嗽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型肺炎,到底出現哪些症狀才需要警惕是新型肺炎呢?還有哪些其他的常見症狀發生要及時就醫呢? 在疫情期間若出現了新型肺炎相關的症狀,首先要進行一下區分。 1. 如果是集中在口鼻部的症狀,比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一般是普通感冒,不必過於擔憂。
  • 入境後有發熱症狀 需排查瘧疾還是「新冠」?
    日前,瀋陽市疾控中心聯合瀋陽海關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國際出發廳舉行「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現場宣傳活動,向即將出鏡的旅客介紹瘧疾相關知識,並回答他們最關心關注的問題。消除瘧疾採用「1-3-7」工作模式「瀋陽市最後一例本地瘧疾病例是2004年,也就是說從2004年以後瀋陽就沒有瘧疾本地疫情報告了。
  • 全國瘧疾日丨湖南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
    紅網時刻4月26日訊(記者 張興莎)4月26日上午,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及座談會在湖南省疾控中心舉行,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今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做好瘧疾防控工作。經過60餘年的努力,湖南省瘧疾防治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 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科科長李正祥通報了全省瘧疾防控情況以及工作的進展。湖南消除瘧疾工作進展及下階段工作重點則是聯合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做好輸入性瘧疾防治工作,完成消除瘧疾這一歷史性重任。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四級調研員謝穎指出,對從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瘧疾流的國家和地區回家的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 瘧疾這種輸入性病例也要警惕
    而瘧疾是輸入性病例中最為危急的疾病,處理不及時,不得當可能會危及病人生命,需要引起廣泛重視。今年4月26日是第13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確定為「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不能疏忽掉其他的急性傳染病「瘧疾」哦!如何區別瘧疾和新冠肺炎?
  • 非洲歸來 兇險瘧疾險要他的命 - 現代快報
    回國後不久,就出現間斷畏寒、寒戰、高熱、頭痛、尿黃等症狀。因其同事中有瘧疾患者,在外院就診時查出有惡性瘧原蟲,於是該患者3月11日到南京市第二醫院求治。入院後,其腎功能進行性惡化,肝功能惡化,3月12日下午4時,患者嘔吐後出現意識障礙、昏睡症狀,專家診斷為兇險型腦型瘧轉入ICU搶救。治療後,患者意識轉清,肝腎、血常規好轉,並於昨日治癒出院。
  • 今天是全國「瘧疾日」消除瘧疾控新冠 同防輸入再傳播
    考慮到羅先生經常往返非洲剛果金經商,當地居民有瘧疾發病情況,屬於瘧疾流行區,羅先生除了發熱,還有發冷、出汗等症狀,伴隨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眼痛等症狀,經過區、市、省三級疾控中心對血液樣本進行鏡檢及覆核後確定為瘧疾,而且是比較兇險的惡性瘧。找到了病因,針對性治療,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了控制。
  • 同濟醫院:孕婦疑似或確診感染,新生兒應立即隔離並檢測核酸!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的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要立即隔離,並在確保轉運安全的前提下,儘快轉運至衛健委指定的能夠收治孕產婦的定點醫院。湖北省境內的疑似病和臨床診斷病例均要立即進行單間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
  • 結腸癌有哪些症狀?直腸癌又有哪些症狀?確診後要儘快手術嗎?
    結腸癌、直腸癌發病原因基本相同,都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遺傳基因等因素有關,因此,兩種疾病往往放在一起討論,但它們的症狀還是有些不一樣,治療也有些不一樣。結腸癌的症狀主要是腫瘤佔位、出血引起。腫瘤初期,相對於寬大的腸腔,它不能引起明顯症狀。隨著腫瘤增大,可能會造成腸腔狹窄、排便不暢,病人或有隱隱約約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