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這個綠色星球,大約經歷了一億年以上的不斷演變,逐漸地生長出二十五萬多種樹木花草。把各種植物加在一起,可達四十萬種以上,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綠色世界。如果你乘飛機,從東北林區到南方林區旅行,可在同一季節,看到這樣的不同景色。
以三月份為例,東北的氣溫仍然很低,山嶺和林道覆蓋差厚厚的白雪,林業工人穿皮衣、戴皮帽,正在冰天雪地緊張地伐木;而江南,竹林一片青綠,竹葉瑟瑟,春意正濃,農民們已在積極準備種植杉木,雲南芒市的咖啡樹果實成熟,怒江河谷的野生模花正在盛開。
紅松林:從過去到現在,紅松在東南亞的分布區域愈來愈小。在現代的氣候條件下,我國東北東部山地已成為紅松分布的中心地區。小興安嶺有「紅松之鄉」之稱。這個樹種在世界上分布區域很窄,除我國外,僅在日本海附近地區少母分布,喜生寒溫帶溼潤氣候區。它是喜溫而又耐寒、喜光,但又耐陰的樹種。紅松的菌根發達,可以擴大根系的吸收面積,提高對礦質營養的吸收,但是關內各地引種紅松長勢不好,就是因菌根對土壤的水、肥、氣、熱有高度選擇性,稍不適應則菌落凋謝,紅松生長不良。
東北紅松林溼度通常在70%以上,關內各地儘管經常灌溉,但空氣乾燥,生長季空氣溼度常低於50%,致使紅松憔悴蒼弱。紅松渾身是寶,富含樹脂,可提取松香、松節油,是化工和醫藥的原料。紅松花粉有潤肺益氣、祛風止血之效。松子顆粒大,仁含70%脂肪、17%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對治療高血壓、肺結核等疾病,是一種良好的補養滋品,也是名貴幹果。
在紅松的故鄉,紅松樹高達40米、徑粗1米以上,樹幹通直圓滿,挺拔壯麗,新營造的紅松人工林正茁壯成長,使這種古老而珍貴的用材樹種,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黑龍江省南岔林業局浩良河經營所,營造的二十二年生紅松林,平均樹高6米,直徑0.8米,相當於天然林六十年的生長量,時間縮短了近二倍。人工紅松林八十年可以成熟,每公頃能出400-500立方米木材,比現有天然林生長力提高一倍。遼寧草河口、吉林長白山紅松林生長更好,在我國東北山地發展紅松人工林,大有希望。
落葉松:大興安嶺林區,是落葉松的集中產區。這裡的落葉松生長茂密,高度相差不多,樹冠重疊相連,好象給山上鋪了一層綠色的厚毯,形成一片綠色的海洋,陣陣的松濤聲,宛如海浪衝擊著巖石一樣,所以,人們都稱這裡是「林海」。顧名思義,落葉松是落葉的針葉喬木,樹高能達50米、直徑1米左右。落葉松屬包括二十五個樹種,分布在高寒地帶,北半球的分布界限已接近寒原,高可達喜馬拉雅山的拔海4300米處。抗寒能力比雲杉、冷杉兩屬還強,垂直分布也比這兩屬高。
落葉松為了適應高寒的環境而成為落葉性。在漫天風雪、冰凍山寒的日子裡,看到一叢叢蒼翠的松柏,就有人以為這些常綠針葉樹的葉子是永遠不落的。其實,永遠不落葉子的樹是幾乎找不到的,只是松柏葉子的壽命比較長罷了,它們一般能生活三到五年,到了春夏之間,松柏會長出一批新的葉子來,那些上了年紀的老葉就枯落了。松柏的葉子不是同時全部凋落,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枯死,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出來。
落葉松到了深秋,葉子就逐漸變紅,寒風一吹便紛紛脫落,一年一落葉,每年冬天,只剩下一條條光禿禿的枝幹。因為大興安嶺冬天很冷,一般都在零下30℃左右.地層的上部封凍了,地層下部的水也大大減少。在這種情況下,落葉松若不拋去葉子,即使水分的蒸發量減到很小,也會有因為缺乏水分而枯死的危險。
落葉松是喜光樹種。分布在大小興安嶺的為興安落葉松;分布在長白山林區的為長白落葉松;在遼寧一帶生長的落葉松(有大面積人工林)多為日本落葉松;分布在河北、山西、內蒙古的為華北落葉松;分布在新疆帶的多為西伯利亞落葉松;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區高原的是波氏落葉松(也叫紅杉)。在向陽山城常常有落葉松純林,陰坡生長較少。東北地區分布的落葉松蓄積是約佔全部林木的1/3強,在針葉樹中居第一位,落葉松是我國人工造林中很有發展前途的樹種之一,樹幹通直,材質堅硬,有光澤,抗壓力強,耐水溼,耐腐,是水底建築如港口工程、橋梁和電桿、枕木、坑木、造船的優良用材。木材纖維較長,可作造紙原料,樹脂中可提取松香及松節油。
我們可能沒法看遍這世間的美景,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每一次美好的相遇,結合科學並在此基礎上發揮出人文的力量,也許我們就能體會到為何李白的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就能把一座普普通通的山變成歷史名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