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血液主要分為靜脈血和動脈血;通常來說,動脈在身體比較深的地方,是不容易被看到的;而靜脈則是在我們身體的淺表部位,像是腳背、大腿、手肘、手背等地方,經常是呈現青紫色。通常來說,所抽出來的血液是暗紅色或黑紅色,若血液顏色發生了變化,那麼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了。通過血液顏色來分辨疾病問題,5種顏色要警惕,請你對照一下!
■血液顏色異常可能是疾病的信號,5種情況要重視,請及時就診!
●血液呈現乳白色—體內脂肪過多:
日常生活中,若你的血液表現為乳白色,並且汙濁;那麼則表明血液當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而在醫學上,這種情況被叫做是乳糜血。脂肪在身體當中,通過脂蛋白攜帶,被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給身體提供能量需求;但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很容易導致血液變成乳白色;並且血液乳白還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又或是糖尿病到來的信號。
●血液呈現棕色—可能是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若是你吃較多含有亞硝酸成分的食物,比如醃製的肉製品、泡菜、變質的蔬菜等等,還有使用工業用鹽調配的食物,那麼就可能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的情況,從而導致體內的血液表現為棕黑色。這是因為亞硝酸鹽是一種強氧化劑,它會把體內血紅蛋白的二價鐵直接被氧化成三價鐵,從而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從而導致組織出現缺氧的情況。並且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渾身無力、腹痛、腹瀉、圖章、噁心嘔吐、胸悶氣短等問題。
●血液呈現淡紅色—可能是貧血問題:
日常生活中,若血液呈現淡紅色,那麼十有八九可能是貧血問題。通常來說,每升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大約是在115g-130g,若是低於這個數值就是貧血了。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含量越低,那麼貧血問題就會更加嚴重,顏色就會轉化成淡紅色。血液顏色發生改變時,就會出現全身無力、臉色蒼白、嘴唇和舌頭顏色變淡的情況,而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問題。
●血液呈現暗紫色—可能是肺部疾病:
日常生活中,若身體內血液表現為紫色,那麼這可能是體內缺氧的一種情況。若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氧量降低,每百毫升的血液當中還原血紅蛋白超過了5克以上,那麼血液就會被轉化成暗紫色,極大可能患有嚴重的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還有可能是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
●血液呈現暗紅色—可能是缺氧問題:
日常生活中,身體缺氧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血液會變成暗紅色或櫻桃色。若血液當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超過了含氧量,那麼就會加重缺氧的情況,從而讓血液顏色變得越來越深暗,通常肺氣腫和肺心病患者很容易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且煤氣中毒也會導致血液變成暗紅色,而煤氣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和一氧化碳相結合就會生成碳氧血紅蛋白,降低其攜帶氧氣能力,從而導致身體出現缺氧的情況。若碳氧血紅蛋白超過了30%,那麼就會導致血液呈現暗紅色,同時還會伴隨有大腿內側肌膚、面部、前胸肌、嘴唇黏膜等表現為暗紅色。
結語: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血液有沒有出現文中所說的這些情況;若是你發現自己的血液顏色出現了異常的變化。那麼我們就需要結合臨床症狀,隨後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夠避免病情被加重;平時還請每年至少做1-2次血液檢查,這樣我們才能夠及時發現血液相關的疾病問題。